<h3>白化小䴙䴘</h3><h3>2019年11月3日摄于无锡融创文旅城</h3> <h3>2019年,总在拍鸟路上来去仓仓。前方有拍不完的鸟,拍不够的鸟。这鸟刚拍到,那鸟又出现。<br></h3><h3>自从迷上了拍鸟,就等于走上一条难以停歇的拍鸟不归路。</h3> <h3>无锡本地鸟讯连连</h3> <h3>长嘴鹬</h3><h3>2019年4月18日摄于无锡马山</h3> <h3>黄眉姬鶲</h3><h3>2019年5月5日摄于无锡青山公园</h3> <h3>白化小䴙䴘</h3><h3>2019年11月5日摄于无锡融创文旅城</h3> <h3>白化小䴙䴘</h3><h3>2019年12月15日摄于无锡融创文旅城</h3> <h3>彩鹬</h3><h3>2019年8月27日摄于无锡马山</h3> <h3>彩鹬</h3><h3>2019年8月30日摄于无锡马山</h3> <h3>太平鸟</h3><h3>2019年11月26日摄于无锡十八湾</h3> <h3>小太平鸟</h3><h3>2019年12月2日摄于无锡十八湾</h3> <h3>绿鹭</h3><h3>2019年9月1日摄于无锡勃公岛</h3> <h3>绿鹭(亚成)</h3><h3>2019年9月10日摄于无锡勃公岛</h3> <h3>林鹬和扇尾沙锥</h3><h3>2019年9月28日摄于无锡马山</h3> <h3>红颈滨鹬</h3><h3>2019年8月7日摄于无锡马山</h3> <h3>黑翅长脚鹬(幼鸟)</h3><h3>2019年7月26日摄于无锡马山</h3> <h3>斑鱼狗</h3><h3>2019年8月31日摄于无锡马山</h3> <h3>南京植物园——谁知园中鸟多少</h3> <h3>仙八色鸫</h3><h3>2019年6月30日摄于南京老山</h3> <h3>白喉斑秧鸡</h3><h3>2019年7月1日摄于南京老山</h3> <h3>白喉斑秧鸡</h3><h3>2019年7月1日摄于南京老山</h3> <h3>白眉姬鶲</h3><h3>2019年6月30日摄于南京老山</h3> <h3>赤腹鹰</h3><h3>2019年6月1日摄于南京植物园</h3> <h3>白腰鹊鸲</h3><h3>2019年12月4日摄于南京植物园</h3> <h3>红耳鹎</h3><h3>2019年3月11日摄于南京植物园</h3> <h3>虎纹伯劳</h3><h3>2019年6月30日摄于南京老山</h3> <h3>灰树鹊</h3><h3>2019年6月30日摄于南京老山</h3> <h3>灰头绿啄木鸟(雄)</h3><h3>2019年3月19日摄于南京植物园</h3> <h3>灰头绿啄木鸟(雌)</h3><h3>2019年3月19日摄于南京植物园</h3> <h3>蓝翅叶鹎(或是橙翅叶鹎)</h3><h3>2019年3月10日摄于南京植物园</h3> <h3>蓝翅叶鹎(或是橙翅叶鹎)</h3><h3>2019年3月10日摄于南京植物园</h3> <h3>山鶺鴒</h3><h3>2019年6月30日摄于南京老山</h3> <h3>山麻雀</h3><h3>2019年6月30日摄于南京老山</h3> <h3>紫啸鸫</h3><h3>2019年3月11日摄于南京植物园</h3> <h3>东台条子泥——侯鸟栖息地</h3> <h3>紫寿带</h3><h3>2019年9月13日摄于东台条子泥</h3> <h3>环颈雉(雉鸡)</h3><h3>2019年5月21日摄于东台条子泥</h3> <h3>小青脚鹬</h3><h3>2019年8月17日摄于东台条子泥</h3> <h3>勺嘴鹬</h3><h3>2019年9月15日摄于东台条子泥</h3> <h3>三道眉草鵐</h3><h3>2019年5月22日摄于东台条子泥</h3> <h3>冕柳莺</h3><h3>2019年9月13日摄于东台条子泥</h3> <h3>栗鵐</h3><h3>2019年2月22日摄于东台条子泥</h3> <h3>灰头麦鸡-育雏</h3><h3>2019年4月27日摄于东台条子泥</h3> <h3>灰头麦鸡-幼鸟</h3><h3>2019年4月27日摄于东台条子泥</h3> <h3>黑尾塍鹬</h3><h3>2019年10月15日摄于东台条子泥</h3> <h3>黑尾塍鹬</h3><h3>2019年10月15日摄于东台条子泥</h3> <h3>大杜鹃</h3><h3>2019年8月17日摄于东台条子泥</h3> <h3>白喉林鶲</h3><h3>2019年8月20日摄于东台条子泥</h3> <h3>盐城射阳——珍禽动物的天堂</h3> <h3>普通秋沙鸭</h3><h3>2019年12月27日摄于盐城</h3> <h3>白秋沙鸭</h3><h3>2019年12月29日摄于盐城</h3> <h3>针尾鸭</h3><h3>2019年12月27日摄于盐城</h3> <h3>针尾鸭和花脸鸭</h3><h3>2019年12月28日摄于盐城</h3> <h3>花脸鸭</h3><h3>2019年12月28日摄于盐城</h3> <h3>花脸鸭</h3><h3>2019年12月27日摄于盐城</h3> <h3>豆雁</h3><h3>2019年12月27日摄于盐城</h3> <h3>豆雁</h3><h3>2019年12月27日摄于盐城</h3> <h3>丹顶鹤</h3><h3>2019年12月27日摄于盐城</h3> <h3>丹顶鹤</h3><h3>2019年12月28日摄于盐城</h3> <h3>大天鹅</h3><h3>2019年12月27日摄于盐城</h3> <h3>白鹈鹕</h3><h3>2019年12月27日摄于盐城</h3> <h3>南汇嘴东滩——神秘的小树林</h3> <h3>远东树莺</h3><h3>2019年10月28日摄于上海南汇</h3> <h3>燕雀</h3><h3>2019年10月23日摄于上海南汇</h3> <h3>锡嘴雀</h3><h3>2019年10月31日摄于上海南汇</h3> <h3>乌灰鸫</h3><h3>2019年11月21日摄于上海南汇</h3> <h3>煤山雀</h3><h3>2019年10月23日摄于上海南汇</h3> <h3>栗耳短脚鹎</h3><h3>2019年10月19日摄于上海南汇</h3> <h3>蓝矶鸫-雄</h3><h3>2019年11月22日摄于上海南汇</h3> <h3>蓝矶鸫-雌</h3><h3>2019年11月20日摄于上海南汇</h3> <h3>灰纹鶲</h3><h3>2019年10月22日摄于上海南汇</h3> <h3>黄眉柳莺</h3><h3>2019年10月28日摄于上海南汇</h3> <h3>黄眉鵐</h3><h3>2019年10月30日摄于上海南汇</h3> <h3>黄腹鹨</h3><h3>2019年10月31日摄于上海南汇</h3> <h3>红尾鸫</h3><h3>2019年10月30日摄于上海南汇</h3> <h3>红喉姬鶲</h3><h3>2019年10月18日摄于上海南汇</h3> <h3>红喉歌鸲-雄</h3><h3>2019年10月20日摄于上海南汇</h3> <p>红喉歌鸲-亚成</p><p>2019年10月31日摄于上海南汇</p> <h3>红翅绿鸠</h3><h3>2019年11月14日摄于上海南汇</h3> <h3>宝兴歌鸫</h3><h3>2019年10月29日摄于上海南汇</h3> <h3>白腹鸫</h3><h3>2019年11月20日摄于上海南汇</h3> <h3>苏州重元寺——凤头䴙䴘育雏忙</h3> <h3>风头䴙䴘</h3><h3>2019年6月4日摄于苏州重元寺</h3> <h3>风头䴙䴘</h3><h3>2019年6月10日摄于苏州重元寺</h3> <h3>池杉湖——大雁不愿远去</h3> <h3>灰雁</h3><h3>2019年12月5日摄于南京池杉湖</h3> <h3>灰雁</h3><h3>2019年12月5日摄于南京池杉湖</h3> <h3>溧阳山区——寿带和翡翠</h3> <h3>白胸翡翠</h3><h3>2019年5月28日摄于常州溧阳</h3> <h3>白胸翡翠</h3><h3>2019年7月5日摄于常州溧阳</h3> <h3>灰卷尾</h3><h3>2019年6月27日摄于常州溧阳</h3> <h3>印缅寿带</h3><h3>2019年6月27日摄于常州溧阳</h3> <p>印缅寿带</p><p>2019年6月17日摄于常州溧阳</p> <h3>宁波大剧院——来了一只赤翡翠</h3> <h3>赤翡翠</h3><h3>2019年12月10日摄于宁波</h3> <h3>赤翡翠</h3><h3>2019年12月11日摄于宁波</h3> <h3>发冠卷尾</h3><h3>2019年5月12日摄于无锡宝界森林公园</h3> <h3>发冠卷尾</h3><h3>2019年10月19日摄于上海南汇</h3> <h3>东方白鹳</h3><h3>2019年4月26日摄于扬州高邮</h3> <h3>东方白鹳</h3><h3>2019年4月26日摄于扬州高邮</h3> <h3>东方白鹳</h3><h3>2019年12月27日摄于盐城</h3> <h3>铜蓝鶲</h3><h3>2019年10月14日摄于东台条子泥</h3> <h3>铜蓝鶲</h3><h3>2019年11月12日摄于上海共青森林公园</h3> <h3>白腹蓝鶲-雄</h3><h3>2019年9月13日摄于东台条子泥</h3> <h3>白腹蓝鶲-雄</h3><h3>2019年10月22日摄于上海南汇</h3> <p>白腹蓝鶲-亚成</p><p>2019年10月23日摄于上海南汇</p> <h3>田鵐</h3><h3>2019年11月20日摄于上海南汇</h3> <h3>田鵐</h3><h3>2019年12月23日摄于苏州张家港</h3> <h3>火斑鸠</h3><h3>2019年6月23日摄于绍兴上虞</h3> <h3>火斑鸠</h3><h3>2019年2月22日摄于东台条子泥</h3> <h3>无锡本地鸟讯连连</h3><h3><br></h3><h3><br></h3><h3>初春季节,在名不见经传的无锡青山公园,一处并不起眼的小山沟里,竟然能拍到近30个鸟种,这在无锡很少见。除了有常见的栗背短脚鹎、黑短脚鹎、白眉姬鹟、相思鸟、绣眼、柳莺外,还记录到在无锡本地难得一见的白腹蓝鹟、黄眉姬鹟等靓鸟。青山公园成了无锡的小“百花岭”,为2019年开了个好头。</h3><h3><br></h3><h3> 春、夏季节的马山又传来了一波又一波好消息,这一年出现在马山的水鸟,无论数量或品种,都超过了往年。除了常见的普通鹬外,今年的鸻类水鸟也比较多,金眶鸻、环颈鸻、铁嘴沙鸻、蒙古沙鸻都时有出现。长嘴鹬的出现,打破了无锡鸟种新记录。黑翅长脚鹬在马山繁殖,这是无锡鸟友第一次在本地拍到,鸟友们记录了长脚鹬从交配、产蛋、孵化、育雏到亚成鸟成长的全过程。运气好、脚步勤的鸟友还拍到了彩鹬、大蔴鳽等好鸟种。去马山的人多了,发现的鸟种自然也多,并把鸟讯及时分享出来,吸引更多的鸟人去马山探宝,成了一种良性循环。</h3><h3><br></h3><h3>马山相继还出现了黑天鹅、鸬鹚、仓鹰、红隼、中杜鹃、虎纹伯劳、牛头伯劳、大杓鹬、白腰杓鹬、斑尾塍鹬、黑尾塍鹬、白胸翡翠等,马山成了无锡的“条子泥”。</h3><h3><br></h3><h3>秋、冬季节的太湖十八湾,鸟友刘军又惊喜地发现十八湾来了大批的小太平鸟,其中还有几只十二黄的大太平鸟。于是,无锡太湖十八湾成了无锡秋季拍鸟的庙会,不仅聚集了无锡本地的大批鸟友,还吸引上海、南京、苏州、常州的不少鸟友。据统计,每天少则十几人,多则数十人,最多有近百人。林版、水版、蓝天版、黄金版、啄食版群飞版琳琅满目,千姿百态,应有尽有,鸟友们玩的开心,拍的过瘾。</h3><h3><br></h3><h3>十月下旬,无锡融创文旅城的酒店区人工湖内出现了一只黄嘴黄脚纯白羽毛,形似小䴙䴘的稀有水鸟,懂鸟小程序识别不出此物种,无锡资深鸟人千牛卫老师判定为得了白化病的小䴙䴘,之后,鸟人们习惯称其为“白化小䴙䴘”。</h3><h3>这只白化小䴙䴘与其它正常小䴙䴘除了颜色不同外,还有如下不同之处:</h3><h3><br></h3><h3>1、不合群。冬季的正常小䴙䴘是合群的,可它总是独往独来,不与正常小䴙䴘合群,正常小䴙䴘也不接受它入群,视其另类物种。</h3><h3><br></h3><h3>2、生存能力差。只能抓很小很小的小鱼虾,能抓到的概率也明显小于正常的小䴙䴘。</h3><h3><br></h3><h3>3、潜水总是很勤快。由于它的生存能力差,它只能笨鸟先飞,慢牛先耕。起早摸黑不停地潜水抓鱼,中间只有很少时间用于梳羽打扮。</h3><h3><br></h3><h3>4、离岸近。也因为它的生存能力差,对它来说,深水的鱼,较大的鱼它抓不了,只能靠岸边水草又多的地方抓小鱼小虾。</h3><h3><br></h3><h3>5、不惧怕人。或是它的基因中缺少被人类伤害的信息,或者它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它解决温饱是首要任务。正常小䴙䴘离人百米就跑了,这只白化小䴙䴘有时离人五米还不飞。</h3><h3><br></h3><h3>6、活动范围大。每天,它会饶湖边转2圈。</h3><h3><br></h3><h3>7、规律性强。湖的四周哪里有鱼,哪里能抓到鱼,它都了如指撑。什么时间段去哪里抓鱼,什么天气在哪里抓鱼,它都很有规律。</h3><h3><br></h3><h3>综合以上特点,鸟人要近距离拍摄它不是难事。</h3><h3>这只白化小䴙是由无锡鸟友【泉声悠悠】在融创散步时无意发现的,当时他并没带相机,第二天开始,他带了相机连续寻找了6天都没找到,直到第七天才找到并拍了照片。从此,一只萌萌的白鸟轰动了鸟界,上海、南京及其他周边城市的鸟友迅速聚集无锡,为在第一时间能拍下这萌货而欣慰!</h3><h3><br></h3><h3>在与融创人工湖相距三百米的长广溪湿地延长段,湿地保安于八月份曾发现有2只同样的白色小䴙䴘,可惜,没有人用相机拍到图片。</h3><h3><br></h3><h3>无锡的生态环境,正如千鸟群群主老顽童所说: </h3><h3>“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展望充满期待的2020年,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人们爱鸟、护鸟意识的不断增强,总体鸟况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h3><h3><br></h3><h3><br></h3><h3>南京中山植物园——谁知园中鸟多少</h3><h3><br></h3><h3>一只橙腹叶鹎,把我引进了南京中山植物园。</h3><h3>这是一只雌鸟,说是橙腹叶鹎,鸟体腹部并没有任何橙色痕迹,会不会是蓝翅叶鹎?“懂鸟”识别出了橙腹叶鹎和蓝翅叶鹎二种选择。</h3><h3><br></h3><h3>三月的最后一个周未,虽然没有云彩,太阳还是露过了脸。</h3><h3><br></h3><h3>南京鸟友透露,中山植物园北园有橙腹叶鹎。得到此信息,我速速赶去。根据他们的描述,很快我找到了目标。</h3><h3><br></h3><h3>在中山植物园北园区的“中国植物迁徙地实验室”附近,有4棵山茶树,每临山茶花开,橙腹叶鹎就轮流在4棵茶树上吸密。据说,等樱花开后,橙腹叶鹎会转移到樱花上吸密。</h3><h3><br></h3><h3>自从2017年冬天,橙腹叶鹎被发现后,一直很稳定,就像人工训练出来似的。</h3><h3><br></h3><h3>这鸟拍摄并不难,一旦发现了,总能让你拍个有。这鸟不惧人,比较容易靠近。吸密时不慌不忙,站立时不跳不动,还经常吹起小曲,唱起擅长的“山歌”。</h3><h3><br></h3><h3>南京人早已拍够了,想拍的都已拍到,常去的都拍的精彩,还拍了很多视频,毕竟他们是近水楼台,无论是呆版还是飞版,就像无锡人拍红头一样。</h3><h3><br></h3><h3>我在植物园整整候了一天,守住一个点,植物迁地实验室门口的那棵山茶树,橙腹叶鹎上树4次,期间,橙腹叶鹎还去了其它山茶树。每次上树,都会停留几分钟。除了吸密,还在树上休息,或者鸣唱。等附近的樱花开后,墨绿色的鸟体在粉红色花瓣映衬下,那会是什么样的效果。</h3><h3><br></h3><h3>南京并不是橙腹叶鹎的栖息地,偶尔出现一只,应是珍禽了。有人猜测,此鸟可能是宠鸟人放养的,要不怎么会不惧人,也有人说,此鸟本身不惧人。可看这羽毛,并不像放生鸟,身上没有半点宠养过的伤羽痕迹。</h3><h3><br></h3><h3>南京植物园时有新鸟出现,要归功于南京有一大批拍鸟人,其中不少是寻鸟高手。年底在植物园的情侣林,又发现一只白腰鹊鸲。这种只有南方才有的鸟种,在南京出现同样是珍禽鸟。</h3><h3><br></h3><h3>去南京植物园随便转转,都能见到很多鸟种,如红嘴蓝鹊、黑领噪鹛、红耳鹎、紫啸鸫、啄木鸟等平时难得一见的林鸟。</h3><h3><br></h3><h3>南京植物园的林鸟明显高于其他周边城市,主要是南京植物园年代久远,早在民国时期,这片大范围的森林,就确立了中国首个国立植物园的地位。中山植物园近百年的建园历史,保护了数百年树齡的成片古树木,这里不仅是植物科研场所,自然也成了珍稀鸟种的繁殖地和避风港。</h3><h3><br></h3><h3>与南京钟山一江之隔的六合老山,同样成了拍鸟人的乐园。</h3><h3><br></h3><h3>在老山风景区的一片竹林旁,有一个神秘的野生鸟类观测点,这是南京鸟友兰心老师和她的先生化了五年的心血,精心培养出来的野生鸟类观测点。据兰心老师五年来的观察拍摄,累计有一百多种林鸟在老山观测点出现,其中颜值最高的是仙八色鸫。</h3><h3><br></h3><h3>观测点有严格的观鸟纪律:每天观鸟人数不超过5位;观鸟人要预约,观鸟高峰时要提前20天登记预约;观鸟点严禁吸烟;不准乱扔垃圾;不可随意走动,不可大声喧哗。</h3><h3><br></h3><h3>2019年6月的最后一天,我第一次来到老山,荣幸进入了观测点,并幸运拍到仙八色鸫;第二天,在离观测点不远的小水池,又幸运拍到了白喉斑秧鸡。据南京的鸟友通报说,之后,仙八色鸫和白喉斑秧鸡最也没肯露面。</h3><h3><br></h3><h3>难道这就是鸟运?</h3><h3><br></h3><h3><br></h3><h3>东台条子泥——侯鸟栖息地</h3><h3><br></h3><h3>自从勺嘴鹬在鸟界传开,对鸟人来说,条子泥的名字是响当当的。2019年,盐城的大片海滩,包括条子泥,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h3><h3><br></h3><h3>2017年的国庆节,我第一次踏上条子泥海滩,之后的二年,我每年都会去条子泥多次。不只是为了勺嘴鹬,在那里,我基本看到了中国内地能见的各种鹬鸻。</h3><h3><br></h3><h3>不同地方可以看到不同的鹬鸻,不同时间也同样会出现不同的鹬鸻,因此,在候鸟迁徙的季节,我每月都要去二次。</h3><h3><br></h3><h3>有鸟友问我,条子泥的鸟你基本都看到了,怎么还要常去啊?我的回答是,每次去会有不一样的收获。</h3><h3><br></h3><h3>有些鸟偶尔见到过一次,总想再见第二次;有些鸟还是离我太远,能否再有近距离的机会;有些鸟只是拍到了呆版,能否再拍飞版;有些时候光线不够,能否在好光线时出现;有些鸟拍时背景不理想……,拍鸟人从来没有满足的时候,每次去都会有新的收获,但仍然留有不少遗憾,这就是我一次又一次的去条子泥的理由。</h3><h3><br></h3><h3>何况,条子泥大堤内侧的树林里,同样会出现罕见的迁徙林鸟。</h3><h3><br></h3><h3>拍鸟人都知道,过了迁徙季节,有些鸟再要遇见就难了。</h3><h3><br></h3><h3><br></h3><h3>南汇嘴的小树林</h3><h3>就在条子泥的候鸟潮将近尾声时,相距300公里外的上海南汇嘴,观鸟潮才刚刚开始。</h3><h3><br></h3><h3>南汇嘴的候鸟虽然没有条子泥壮观,却有很多细腻之处。</h3><h3><br></h3><h3>长江口南岸,钱塘江北滩,南汇嘴成了秋季观测林鸟的不二场所。这里,是上海滩伸向海域最东的地方,上海人称作东滩。南汇嘴海堤内侧的几处小树林,时不时会出现千奇百怪的鸟种。这些林候鸟从海里登陆后,藏进小树林进食补充能量。因鸟多树林小,观鸟拍鸟人多,鸟类容易受惊飞出而暴露。一批又一批的观鸟者串进小树林寻鸟,鸟类难以藏身而飞来飞去,正好被观鸟人捸个正着。</h3><h3><br></h3><h3>南汇嘴观鸟,颜值最高的是猫头鹰,大批观鸟人正是冲着猫头鹰而来。在南汇嘴,常常有人问你:拍到了吗?指的就是猫头鹰。</h3><h3><br></h3><h3>据常去南汇观鸟的人说,今年最多的一次,出现30多只猫头鹰,仅一棵树上就栖了18只之多。这消息,光听听就很过隐,可真正去了南汇嘴,能拍到猫头鹰的鸟人为数不多。这二年我相继去了七次,可一次也没拍到,仅有一次只是看到猫头鹰从林子里飞出来,没来得及拍摄。</h3><h3><br></h3><h3>有人说猫头鹰好拍,一旦找到,它站在树叉间一动不动望着你,让你拍个够。问题是,猫头鹰在时我不在,我在时猫头鹰不在。这就是鸟运,也许我与猫头鹰无缘。</h3><h3><br></h3><h3>其实去南汇嘴除了猫头鹰,还有多种林鸟可拍,那些平时根本看不到的千奇百怪的鸟种,说不定就在你不经意间,从树丛中飞出来。</h3><h3><br></h3><h3>机会总是被眼明手快脚步又勤的人。上海鸟友刘剑鸣老师就是其中一位。他每周都会去二次,每次都有很好的收获。也正是他们经常晒出南汇嘴的收获,才使我去了一次再一次,每去一次就要住上好几天。</h3><h3><br></h3><h3>去南汇嘴,遇见一德国鸟友,他的微信名叫K......什么的。他在上海工作,每当迁徙季,他几乎每天都到现场,而且每天最早就到了海堤。他到海堤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小树林预定的点上撒些虫子,然而就提着相机转一圈,观察这一天的鸟况,接着就去下一处树林。等几处树林都转下来,是什么鸟况他都比较清楚。此时他才决定在几号树林拍什么鸟。几年来,这位德国朋友在南汇拍了多少鸟种,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但有一本南汇嘴鸟类的专集,确确实实是他多年的积累。</h3><h3><br></h3><h3>树林旁的海堤上,刚刚还停着好多辆车,一个消息传来,那些车又集体奔向了另一片树林。</h3><h3><br></h3><h3>在南汇嘴,有人总结了一些规律:拍老鹰就要在海堤上转;拍水鸟就要去虾塘守候;拍猫头鹰要等双休日,观鸟人越多,就越容易发现;拍小林鸟就带些虫子在诱点上等候;拍珍稀鸟就多加些微信好友,一有消息就直奔目的地。</h3><h3><br></h3><h3><br></h3><h3>盐城射阳——珍禽动物保护区</h3><h3>说起丹顶鹤,拍鸟人都知道,我国有两处丹顶鹤保护区,黑龙江的扎龙和江苏的盐城。扎龙是丹顶鹤的繁殖地,盐城是丹顶鹤的越冬地。</h3><h3><br></h3><h3>随着我国拍鸟大军的蓬勃壮大,特别是一些专业的,准专业的和高级打鸟发烧友队伍的壮大,保护区专门为他们营造了拍摄野生丹顶鹤的鸟点,每天每人机位费300元。</h3><h3><br></h3><h3>以前没时间到这些高消费的鸟点上去,今年想去,可丹顶鹤不来了,据说以前最多时有200多只,今年最多时才见8只。</h3><h3><br></h3><h3>丹顶鹤去哪儿了?据当地一位资深观鸟人透露,丹顶鹤就在外面的芦苇深处,就是不到鸟点上来!</h3><h3>那一天,我在海堤上,也确实拍到一小群丹顶鹤。</h3><h3><br></h3><h3>海堤外是一望无边的芦苇滩,那里就是盐城珍禽动物的核心保护区。用望远镜遥远望去,远方的上空,有老鹰在盘旋;一群接着一群的大雁在赶程;野鸭不规则地从芦苇丛中飞出飞进;更多地是鸬鹚,时有成千上万的群飞,也有一二只的单飞,它们不仅要在核心区的水域捕鱼,也会飞入海堤内的养殖鱼塘来抓鱼,据说渔民眼巴巴地看着鸬鹚来“偷鱼”又不能捕杀,只能放鞕炮驱赶。</h3><h3>如此,丹顶鹤听到鞭炮声,自然也不敢来了吧?</h3><h3><br></h3><h3>即便不去高消费鸟点拍鸟,在丹顶鹤旅游区,化几十元一张的门票,还是能拍到其它一些珍禽的。关键是你要有时间,还要遇上好的天气。</h3> <h3>中国鸟网倡议书</h3><h3><br></h3><h3>鸟是翱翔蓝天的精灵,是我们的朋友。鸟类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不断得到重视的当下,爱鸟护鸟就更应该得到广泛关注。</h3><h3><br></h3><h3>我国地处世界候鸟迁徙的关键位置,迁徙候鸟的和数量约占到世界的四分之一左右。为了在这个特殊时期有效保护迁徙中的鸟类,中国鸟网在此向全社会发出倡议:</h3><h3><br></h3><h3>一、保护鸟类栖息环境,为其取食、饮水和隐蔽创造良好的条件。</h3><h3><br></h3><h3>二、不干扰鸟类迁徙,与鸟类尽量保持距离。尤其不得强行驱赶鸟类。</h3><h3><br></h3><h3>三、不非法捕捉、猎杀、经营、贩卖鸟类,并坚决与各类危害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作斗争。</h3><h3><br></h3><h3>四、不购买、不滥食鸟类及其他野生动物,树立科学的饮食观念和文明的生活风尚。</h3><h3><br></h3><h3>保护鸟类资源是当代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鸟网再次呼吁:爱护自然,就是爱护子孙后代!</h3> <h3>鸟类知识</h3><h3><br></h3><h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h3><h3><br></h3><h3>为保护及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了该法律。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和其它野生动物。本法规定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h3><h3><br></h3><h3>本法第九条规定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具体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同时制定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该名录于1988年12月10日得到国务院批准。</h3><h3><br></h3><h3>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代表种:丹顶鹤(Grus japonensis)、朱鹮(huan)(Nipponia nippon)、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等;</h3><h3><br></h3><h3>国家二级保护鸟类代表种:燕隼(sun)(Falco subbuteo)、</h3><h3>白额雁(Anser albifrons)、天鹅(Cygnus)等;其中,燕隼在长广溪湿地公园内有分布。</h3><h3><br></h3><h3><br></h3><h3>《江苏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h3><h3><br></h3><h3>为保护及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维护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江苏省实际,制定了本条例。</h3><h3><br></h3><h3>江苏省保护鸟类代表种;小䴙(pi)䴘(ti)(Tachybaptus ruficollis)、白鹭(Egretta garzetta)、四声杜鹃(Cuculus micropterus)、戴胜(Upupa epops)、喜鹊(Pica pica)等。</h3><h3><br></h3><h3><br></h3><h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h3><h3><br></h3><h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考虑到鸟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项在艺术、科学、文化、娱乐、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的自然资源,鉴于很多鸟类是迁徙于两国之间并季节性地栖息于两国的候鸟,在保护和管理候鸟及其栖息环境方面进行合作,达成协议。</h3><h3><br></h3><h3>签订时间:1981年03月03日;</h3><h3><br></h3><h3>所覆盖的候鸟种类:227种;</h3><h3><br></h3><h3>代表鸟类: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h3><h3>牛背鹭(Bubulcus ibis)、绿翅鸭(Anascrecca)、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金腰燕(Hirundo daurica)等;</h3><h3><br></h3><h3><br></h3><h3>《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岛及其栖息环境协定》</h3><h3><br></h3><h3>考虑到鸟类是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在科学、文化、娱乐和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的自然资源;</h3><h3><br></h3><h3>认识到当前国际上十分关注候鸟的保护;注意到现有的双边和多边候鸟保护协定;</h3><h3><br></h3><h3>鉴于很多鸟类是迁徙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澳大利亚之间并栖息于两国的候鸟,在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方面进行合作,达成协议;</h3><h3><br></h3><h3>签订时间:</h3><h3><br></h3><h3>1986年10月20日;</h3><h3><br></h3><h3>所覆盖的候鸟各类:81种;</h3><h3><br></h3><h3>代表鸟类:牛背鹭(Bubulcus ibis)、矶(ji)鹬(yu)(Tringa hypoleucos)、家燕(Hirundo rustica)、白鹡(ji)鸰(ling)(Motacilla albl)等;</h3><h3><br></h3><h3><br></h3><h3>爱鸟周</h3><h3><br></h3><h3>是中国为保护鸟类、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而开展的一项活动。</h3><h3><br></h3><h3>“爱鸟周”源于1981年,最初为保护迁徙于中日两国间的候鸟而设立。1992年国务院批准的《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将“爱鸟周”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确定在每年的4月底至5月初的某一个星期为“爱鸟周”。由于气候差异,各地选定的“爱鸟周”时间也不同。</h3><h3><br></h3><h3>在“爱鸟周”期间,可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如开展鸟类摄影展、制作并悬挂人工鸟巢、举办鸟类标本展、组织中小学生野外鸟类参观等活动。</h3><h3><br></h3><h3><br></h3><h3>中国各省“爱鸟周”时间表</h3><h3><br></h3><h3>北京0401——07</h3><h3>河北0501——07</h3><h3>上海0404——10</h3><h3>浙江0404——10</h3><h3>福建0411——17</h3><h3>山东0423——29</h3><h3>湖北0401——07</h3><h3>广东0420——26</h3><h3>辽宁0422——28</h3><h3>黑龙江0424——30</h3><h3>安徽0501——07</h3><h3>江西0401——07</h3><h3>湖南0401——07</h3><h3>吉林0422——28</h3><h3>广西0222——28</h3><h3>云南0401——07</h3><h3>四川0402——08</h3><h3>陕西0411——17</h3><h3>青海0501——07</h3><h3>新疆0503——08</h3><h3>天津0412——18</h3><h3>山西清明节后第一周</h3><h3>江苏0420——26</h3><h3>河南0423——27</h3><h3>内蒙古0501——07</h3><h3>贵州0301——07</h3><h3>甘肃0424——30</h3><h3>宁夏0401——07</h3><h3><br></h3><h3><br></h3><h3>认识鸟类</h3><h3><br></h3><h3>在漫长的生存竞争中,不同的鸟类逐渐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类群,我国共有六大生态类群:游禽、涉禽、猛禽、陆禽、攀禽和鸣禽。</h3><h3><br></h3><h3>游禽:适应在水中游、潜水捕食生活的鸟类。包括潜鸟目、䴙䴘目、鹱形目、鹈形目和雁形目的所有种类以及鸥类。长广溪湿地游禽共3种,主要属于䴙䴘目和雁形目。</h3><h3><br></h3><h3>游禽的喙多呈扁形或具勾状,在水中捕食时有防滑的作用。</h3><h3><br></h3><h3>游禽趾间具蹼,在游泳或潜水时,双脚直伸至尾后划动,有如船桨。游泳和潜水是游禽在水中的主要活动形式。</h3><h3><br></h3><h3>游禽的羽毛往往厚而致密、绒羽发达,构成有效的保暖层;多数种类的尾脂腺能分泌大量油脂,用喙涂抺在羽毛表面可用来防水。</h3><h3><br></h3><h3><br></h3><h3>涉禽:适应浅水或岸边栖息生活的鸟类。包括鹳形目、红鹳目、鹤形目的鹤、秧鸡、秧鹤等科和鸻形目(鸥类除外)的所有种类。长广溪湿地涉禽共16种,主要属于鹳形目,鹤形目以及鸻形目。</h3><h3>大部分涉禽嘴及颈部较长,适宜从水底、污泥中获得食物。</h3><h3><br></h3><h3>涉禽腿较长,适于涉水,腿的长度与其能够涉水的深度直接相关;胫部和附跖部一般为角质鳞片所覆盖,且不具羽毛,以利于涉水行走。</h3><h3><br></h3><h3><br></h3><h3>猛禽:猛禽是鸟类王国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包括隼形目和鸮形目的所有各类。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的猛禽只有燕隼。</h3><h3><br></h3><h3>所有猛禽的喙均强健有力,喙端部具钩,边缘较锐利,许多物种还具有齿突,以便控制食物;所有猛禽均为掠食性鸟类,捕食其它鸟类、鼠、兔、蛇或其它动物腐尸,燕隼主要捕食小鸟和大型昆虫。</h3><h3><br></h3><h3>猛禽的飞行系统非常发达,体形大者可以利用气流长时间悬停于空中,体形小者亦可以通过控制振翅进行短时间悬停,这种悬停姿态可帮助它们发现和追击猎物。</h3><h3><br></h3><h3>猛禽脚爪大多非常锋利,抓捕地面独特的物种,脚趾短而粗壮,对猎物可以达到一击毙命的效果。</h3><h3><br></h3><h3><br></h3><h3>陆禽:适应于陆地栖息,包括鸡形目和鸽形目的所有种类。长广溪湿地有陆禽3种,属于上述2目。</h3><h3>陆禽嘴较短,其中鸡形目鸟类的嘴强健,适合于在地面寻找食物并啄食;鸽形目鸟类的嘴大都柔软,尖端稍弯曲,适合于取食植物的种子和果实等。</h3><h3><br></h3><h3>陆禽的脚短而强健,3趾在前,1趾向后,后趾可与前趾对握,适合于在树上栖息。鸡形目翅短圆,多数种类不善飞行;鸽形目鸟类翅相对较长,善于飞行,有些种类具有迁徙性。</h3><h3><br></h3><h3><br></h3><h3>攀禽:攀禽主要活动于有树木的平原、山地、丘陵或者悬崖的附近,一些物种如普通翠鸟活动于水域附近。主要包括鹦形目、鹃形目、雨燕目、鼠鸟目、咬鹃目、夜鹰目、佛法僧目、䴕形目中的鸟类。</h3><h3><br></h3><h3>攀禽的翅大多为圆形,这种翅型决定了攀禽大多不善飞行,尤其不善于长距离高速的飞行,因而这类群有鸟类迁徙行为者甚少(雨燕目和部分鹃形目鸟类除外)。</h3><h3><br></h3><h3>攀禽的喙因其食性不同而呈现极大的多样性,翠鸟的喙长而相对柔软,适于在水中捕捉鱼类;杜鹃的嘴短而尖,适于取食树木中的昆虫幼虫等。</h3><h3>攀禽脚短而强健,为对趾足异趾足或并趾足,适应于在树上攀爬。</h3><h3><br></h3><h3><br></h3><h3>鸣禽:鸣禽为雀形目鸟类,种类繁多,包括83科。鸣禽善于鸣叫,由鸣管控制发音。鸣禽分布广,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生态环境,因此外部形态变化复杂,相互间差异十分明显。</h3><h3><br></h3><h3>多数种类营树栖生活,少数种类为地栖。长广溪湿地有鸣禽31种。</h3><h3><br></h3><h3>鸣禽具有较复杂的发声器官——鸣管。鸣管位于气管与支气管的交界处,此处的内外侧管壁均变薄,称为鸣膜,吸气和呼气时气流均能震动鸣膜而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h3><h3><br></h3><h3>身体多为小型,体态轻捷,活动灵巧。</h3><h3><br></h3><h3><br></h3><h3>飞行的秘密</h3><h3><br></h3><h3><br></h3><h3>绝大多数鸟类都具有飞行的本领,它们通过飞行来觅食或迁徙,从而适应多变的环境。鸟类的飞行能力与其独特的身体构造密切相关。</h3><h3><br></h3><h3>适于飞行的体形结构</h3><h3><br></h3><h3>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头部小面前面尖,体表的羽毛轻且顺滑,有利于减小飞行中的空气阻力;尾羽具有变换飞行方向、控制平衡的作用;翅膀上分布着整齐的飞羽,通过扇动双翅,鸟儿把空气压向身体后下方,从而产生升力,翱翔于天空。</h3><h3><br></h3><h3>适于飞行的身体结构</h3><h3><br></h3><h3>1、鸟的骨骼中空,体重较轻,利于飞行;</h3><h3><br></h3><h3>2、鸟类呼吸系统及气囊形成的双重呼吸提高呼吸的效率,提供充足的氧气,产生大量的热能适应飞行的需要;</h3><h3><br></h3><h3>3、鸟类胸肌发达,通过收缩和舒张胸肌,扇动翅膀飞行;</h3><h3><br></h3><h3>鸟类在空中飞行主要有两种基本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滑翔,通过向下滑翔过程中的气流运动获得所需要的升力;第二种方式是通过翅膀的扇动获得升力,翅膀的上下拍击产生了向上的动力。大多数鸟类都是混合采用了这两种方式来飞行,既有滑翔又有拍翅。</h3><h3><br></h3><h3>【食物与觅食】</h3><h3><br></h3><h3>捕食鱼类</h3><h3><br></h3><h3>很多以鱼类为主要食物的鸟类拥有超强的捕鱼能力,如翠鸟,在扎入水中后,它的眼睛能迅速调整在水里因光线造成的视角反差,从而保持极佳的视力,有助于它迅速准确地定位鱼的位置;夜鹭捕鱼时总是耐心地静立于水中,直到鱼儿游到它能用长喙可以一击而中的地方,才突然出击。</h3><h3><br></h3><h3>捕食昆虫</h3><h3><br></h3><h3>杜鹃是鸟类中的捕虫能手,每天级捕食害虫300只。一些鸟类不敢吃的毛毛虫,却是杜鹃的美味佳肴。科学家发现,杜鹃一个小时能捕捉100只蛾类毛毛虫,几只杜鹃就能保护一大片森林。</h3><h3><br></h3><h3>捕食小型兽类</h3><h3><br></h3><h3>部分鸟类可捕食小型兽类,如伯劳,它可捕食小型鼠类,在它捕获后,习惯将捕获的猎物悬挂在树杈上,撕取最柔软可口的部分,其余的就弃之。所以在伯劳出没的地方,常看到很多动物的干尸。因为它们有这种将猎物暴尸的习性,人们称其为“屠夫鸟”。</h3><h3><br></h3><h3>吸食植物果实</h3><h3><br></h3><h3>很多鸟类是以植物的种子、果实为主要食物,尤其是结有艳丽色彩果实的植物,对鸟类具有较大的吸引力。</h3><h3><br></h3><h3>【鸟类居所】</h3><h3><br></h3><h3>不同种类的鸟,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不同。从寒冷的极地到热带雨林,从河流、湖泊到炎热干旱的沙漠,鸟类的居所几乎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h3><h3><br></h3><h3>湿地</h3><h3><br></h3><h3>河流、湖泊和沼泽湿地是游禽、涉禽的主要栖息地,一方面可为鸟类的生存提供充足的水源及食物;另一方面,滨岸带的植被群落,如芦苇等,能为鸟类提供安全、隐蔽的栖息环境。</h3><h3><br></h3><h3>森林</h3><h3><br></h3><h3>森林也是鸟类主要的栖息地之一。林地内部气候温和、植物生长茂盛,生物多样性较高,鸟类,主要是林鸟,能在这里找到充足的食物和安全舒适的筑巢环境。</h3><h3><br></h3><h3>其它居所</h3><h3><br></h3><h3>草原、海岸、沙漠等生境也有鸟类生存的栖息。草原地区草类资源丰富,适合以草籽和昆虫为食的鸟类;一些鸟类习惯在海面上飞行,选择海岸和峭壁为筑巢场所;沙漠生态环境相对恶劣,因此,生活在此区域的鸟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它们需要飞到很远的地方寻找水源或者从食物中获取水分,植物种子、小虫以及动物腐尸都可以成为它们的食物。</h3><h3><br></h3><h3>【迁徙之迷】</h3><h3><br></h3><h3>鸟类迁徙是自然界中最引人注意的生物学现象之一,有些鸟类,如燕子,每到春天便由南方迁徙到北方,秋天再由北方迁回南方,每年都进行周期性的迁徙,我们称这种行为为迁徙,并把具有迁徙行为的鸟类称为候岛,没有迁徙行为的鸟类称为留鸟。</h3><h3><br></h3><h3>迁徙线路</h3><h3><br></h3><h3>现已知全世界有8条主要的候鸟迁徙线路。其中中国湿地水鸟的迁徙路线主要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3条候鸟迁徙路线,其中东部迁徙路线是东亚——澳大利亚迁徙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迁徙路线为中亚——印度迁徙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h3><h3><br></h3><h3>迁徙行为</h3><h3><br></h3><h3>鸟类迁徙每年在繁殖区和越冬区间周期性地发生,其路线往往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是沿着一定的地势,如河流、海岸线或山脉飞行。绝大多数的鸟类,特别是食虫鸟类在夜间迁飞,以躲避天敌的袭击,而猛禽大多数在白天迁飞。</h3><h3><br></h3><h3>迁徙原因</h3><h3><br></h3><h3>多数学者认为,鸟类的迁徙行为是其在漫长的岁月中为了适应自然环境而逐渐演化来的习性。觅食、寻找繁殖场所和躲避自然灾害是引发鸟类进行迁徙的重要因素。</h3><h3><br></h3><h3>迁徙编队</h3><h3><br></h3><h3>迁徙的鸟在结伴而行的过程中,会采用不同的队形,如“一”字形、“人”字形、“V”字形等。鸟类采用不同的队形,不但有助于它们在漫长的旅途中节省体力,还有利于群鸟的沟通。当领头鸟感觉累了,后面的某只鸟就会自动上前补位。</h3><h3><br></h3><h3>定位导向</h3><h3><br></h3><h3>候鸟在迁徙的过程中,经历了长途跋涉后,一般都能准确地到达目的地。经研究发现,许多白天迁飞的鸟类能依据太阳的位置来确定方向,如信鸽;夜间迁飞的鸟类则依靠空中的星星来确定方位,如燕雀。</h3><h3><br></h3><h3><br></h3><h3>以上鸟类小知识摘抄于无锡长广溪湿地公园观鸟屋。</h3> <h3>2019年拍鸟人最疯传的一段话<br></h3><h3>“拍鸟人长寿”</h3><h3><br></h3><h3><br></h3><h3>拍鸟者长寿,网络上是这样流传的:</h3><h3><br></h3><h3> 2019年8月25日,中国摄影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国际级拍鸟大师 默友 老先生仙逝,享年128岁; </h3><h3> 2019年5月17日,中国钓协理事,国际钓王 胡彻 先生仙逝,享年121岁; </h3><h3> 2019年8月15日,中国酒界泰斗 秦含章 先生仙逝,享年112岁; </h3><h3> 2017年6月4日,中国茶界泰斗 张天福 老先生仙逝,享年108岁; </h3><h3> 2019年6月14日,著名养生大师 梅墨 先生过世,终年59岁;</h3><h3> 2019年11月11日,中国营养健康网董事长、著名保健品及不食谷物营养专家林海峰病逝,享年51岁。</h3><h3> 以上数据表明,养生不如喝茶,喝茶不如喝酒,喝酒不如钓鱼, 钓鱼不如拍鸟。 朋友们注意啦,拍鸟、🐤 钓鱼🎣 、喝酒🍶、喝茶🥃,千万别养生。。[呲牙][呲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