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林有光先生,永泰人,1938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福州城市美术广告公司艺术总监,美协副主席、水彩画画会秘书长、艺委会顾问、研究员、作品涉及油画、水粉画、近二十年来主要从事水彩画,是一位光彩夺目艺术家可算中国水彩画界泰山北斗之一。</h3> <h3>从艺六十年,林有光先生由着自已的审美情趣和爱好随心所欲地表达情感。他说:“已八十又一。什么兴趣都在消退,唯独画画的兴趣不减,钟爱如初。”林先生的确是讲究书卷气的人,他的书卷气不是说卖弄自己的学问,以显摆掉书袋般的腐儒情怀为能事,而是真正地在绘画艺术的写生过程中,将学问气度与作品做到有机融合。如今他依然在山乡边寨的写生路上,快乐前行。</h3> <h3>一个人的形象,往往藏着他对生活的态度,这也决定了他的人生。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这世界终究是看脸的。一个人的形象,并不仅仅是指他穿了什么,如何打扮,而是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气质、气场、精神状态。艺术创作的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逻辑,即做到画品和人品的融合。</h3> <h3>林有光先生将寻常风景的观看与写生变成一种价值、一种生命的风神。写生是极其自由的个体劳作,可以由着自已的审美情趣和爱好随心所欲地表达情感而不受别人约束和左右。因此,我们看到了“宁静的海滩”,看到如岁月般孤守的老船,看到细雨中的泽地,看到芦杆残枝上的”湿地余晖”。</h3><h3>《岁月》2010年作品。</h3> <h3>《惠安女》 2003年作品</h3> <h3>《五夫旧街》 2010年作品</h3> <h3>原本艺术就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将复杂的生活中的精华提炼出来,表现“真善美”,艺术的生活,主语是“艺术”,这样就容易理解了,艺术本身就高大上,所以其生活,也高大上。</h3> <h3>《村口斜阳》 2011年作品</h3> <h3>林有光先生把写生当着是画家的本分,从学习、研究到收集素材乃至于创作,都离不开写生,通过写生,画家能够在大自然和生活的源泉中不断的获取艺术的维他命。</h3><h3><br></h3> <h3>《老土墙》2011年作品</h3> <h3>在一个艺术的王国之中,每一个艺术家都是自己艺术王国的国王,他们面临的问题当然就是处理自己与世间万物之间的关系,即如何表现以及揭示他们的本质。</h3><h3>《灶台》2012年作品</h3> <h3>《雪恋 》2012年作品</h3> <h3>《清荷》 2013年作品</h3> <h3>林有光先生,爱山,爱水,爱村落,爱家乡。远山、江月、桅杆,桥缆、小镇等这些客观存在的物质,在他任何一幅写生的画面中,这些物体都组成了一个表象系统。</h3><h3>2019年9月作品</h3> <h3>2019年9月作品</h3> <h3>2019年9月作品</h3> <h3>林有光先生,他的画风就如同一些知名的品牌,是画家艺术理念艺术造诣艺术风格在画面上的集中体现。画家要形成自己的专属画风,不仅要有娴熟的绘画技巧作基础,有成熟的艺术理念作支撑,还要有独到的审美视角和审美取向。</h3> <h3>2019年12月作品</h3> <h3>2019年12月作品</h3> <h3>林有光先生写生的古村清幽、老街清深、山寨清岚,连小镇也觉清寂。一种原汁原味的风貌,经过他的心性与趣爱,雅善之家留下深切印象。</h3> <h3>2019年12月作品</h3> <h3>2019年12月作品</h3> <h3>这是他在体验写生表象系统时心里泛起的某种思想情感、审美理想、艺术追求是他的一种心理存在。只有艺术家才能轻易将艺术当作是生活,毕竟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的素材、灵感。</h3><h3>2019年12月作品</h3> <h3>2019年12月作品</h3> <h3>2019年12月作品</h3> <h3>直到现在林有光先生继续漫步于写生路上。在他的作品中一切都很平实,看不到特意制造的水彩的“笔墨的挥洒”,他画画,就像和朋友讲述一个故事。</h3><h3>2019年12月作品</h3> <h3>2019年12月作品</h3> <h3>2019年12月作品</h3> <h3>写生表象系统是物质基础,这种物质基础是相对固定的;心理存在是精神反映,这种精神反映虽然是建立在相对固定的表象系统的物质基础之上的,但是它受到不同的欣赏者和欣赏者不同的年龄段所具有的不同的知识积累、人生经验、情绪特征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面貌。</h3><h3>2019年12月作品</h3> <h3><br></h3><h3>2019年12月作品</h3> <h3>2019年12月作品</h3> <h3>林有光先生他认为:绘画本身就是寻觅美的过程。从发现美、感悟美、表现美到传播美。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h3><h3>从这意义上说,天天和美接触豈不快哉?!</h3><h3><br></h3> <h3>2019年12月作品</h3> <h3>2019年12月作品</h3> <h3>他的弟子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先生说:“光师,重视写生、重视绘画基础的培养,摈弃师徒授受的风格摹仿弊端,开启源自写生、源自生活的感受力,所有这些我们后来在高校里建立起的基本理念。”</h3><h3>时至今日,林有光先生依然从事着艺术的创作与教学,并以实现众弟子当年的理想为立身的骄傲。</h3> <h3>2019年7月泰宁百名水彩画家写生场景</h3> <h3>泰宁七月流火,林有光先生他一边写生一边告诉我:“画画可以修身养性让自己静心,远离喧嚣和嘈杂,忘记烦脑使心境变得纯净。尤其画水彩,工具轻便,干活不累少了很多压力。</h3><h3><br></h3> <h3>林有光先生与美术系教授们在评选泰宁写生优秀奖作品</h3> <h3>泰宁之夏夜写生了一整天的林有光先生与水彩画家和教授们纳凉畅享。</h3> <h3>常言艺术家写生有两点,一个是写,通过观察抒写意趣、抒发情怀;一个是生,以新鲜的眼光观看生活与生命。林有光先生说,“写生就是写生命”,这个“生命”既是对象也是艺术家对生命的感悟。</h3><h3>谁用艺术反映出生活的寓意,那是艺术家;谁将生活过成艺术多姿多彩的样子,那是艺术家或者贵族,总而言之,艺术离不开生活,因为只有表达生活,才有意义。</h3><h3><br></h3> <h3>林有光先生在泰宁写生街上碰到久违的外甥媳妇,她要舅舅去家里做客。林先生说:“晚上有课。”在写生的场地边,我拿出手机给他们俩拍了一张合影。</h3> <h3>林有光先生说:“艺术离不开生活,因为只有表达生活,才有意义。”</h3><h3>《小巷深处》2012年作品</h3> <h3>林有光先生,永葆艺术青春!我们一同希望有好的心情继续在写生的路上健康、快乐的前行……”</h3> <h3>2019年7月与林老师合影于泰宁写生基地。</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