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入境成就好课——听李莉荣老师上《致云雀》有感

白白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共情入境成就好课</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听李莉荣老师上《致云雀》有感</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新疆实验中学&nbsp; 白霞</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 &nbsp;李莉荣老师作为乌市名师工作室成员,受邀上了市级研讨课一节。此次研讨课围绕高中语文统编本新教材课堂实施为主体展开,李老师此次授课的题目是雪莱的《致云雀》。此节课李老师情感充沛,对云雀与雪莱的赞美与热爱,感染着学生,从而课堂场上构成了师生的共情,因而学生能够更好地入境,品读雪莱笔下的云雀。</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 &nbsp;李老师用了熟知名句调动情感体验,让学生产生共情,从而激趣,对《致云雀》一诗产生诗意地向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学生熟知的名句。在这样银装素裹地西北边陲,在被大雪冰封将近五个月的边城,学生对于春的渴望是不言而喻的,对于诗人这样浪漫的情怀是无限向往的。学生对作者作品的悦纳,是成功教学的第一步。</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 &nbsp;李老师诗意示范,感染学生,让学生进一步共情诗人的浪漫与追求。 李老师的范读,如雪莱的再现,蔚蓝天际之下,云雀自由翱翔,且歌且舞,教师宛如在空灵的自然界中,对着云雀高歌赞美。她的赞美穿透了林间,穿透了云层,穿透了暖阳,向上再向上,与云雀齐鸣,与云雀齐飞。教师的诗意示范,是学生走进文本的火把,是一种隐秘的引力,是一种强大的召唤。</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 &nbsp; 李老师设置情景仿句,调动学生深入与文本共情。“当我读到__________(诗句)时,我眼前飞翔着一只______(自由翱翔、积极向上、欢乐美好、歌声优美冲破束缚、不惧黑夜、不知疲倦、不畏艰辛等)的云雀;当我遭受困难挫折、不被理解的时候,我心中就出现一个________________(词/短语)(孤独、不被人理解、有高尚灵魂、追求美好事物、无所畏惧的、参透了生死、积极乐观、高雅高贵、拥有爱和同情、永不放弃等)的雪莱。 ”这个仿句,李老师设置得极具匠心。她既从云雀意象的表层入手,又提升了云雀象征的内涵,又不宥于文本,调动学生生活体验,设置生活场景,还原与作者的深度对话,从而达到真正的共境。</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 &nbsp;李老师在与学生鉴赏完《致云雀》后,并未就此止步,而是顺势而上,引领学生做到实践的共情。她给学生布置了随堂写作要求:</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以我们身边熟悉的具体事物为题,尝试写几句短诗。</div>提示:<br>1.从“橡皮擦、圆规、直尺、日记本、蜡烛、钟表、乌云、彩虹”等中自选,也可以自拟题目。<br>2.不直接出现所咏之物的名称。<br>3.写出真情实感,写得耐人寻味 。<div style="text-align: left;">4.五行左右。</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 &nbsp; 学生在写作中体会雪莱作为诗人的情怀,也努力在自己的创作中展现哲学思想的光辉。这就是李老师课堂上共情的高阶,这种创作就如同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唱和。&nbsp; 无情无境,又怎能有唱和之作。&nbsp;&nbsp;</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 &nbsp;一节好的课,不是教师一个人的单口相声,也不是一群学生的自画自唱。一节好课,应是师生的共情。</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 &nbsp; 这种共情,首先建立在师生互信的基础之上,学生信任教师的学识,被教师的学识魅力所感染;教师信任学生的素养,被学生的思想闪光所吸引。达成这种共情才有利于建立起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的课堂教育气氛,形成一个公正的课堂管理氛围和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才能真正地给予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机会。</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 &nbsp;其次,这种共情,才能促成互动的课堂。互动,并不是刻意调动学生,而是学生拥有主动思考的意愿,主动分享的情绪。而这种有效的互动是和谐师生共情的本质所在。这样的课堂,才能让我们努力朝理想课堂迈进,去倾听学生个性化的阐述,去发现学生创造性的思考,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性化课堂。而这种共情下的互动是双向的,就像力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推动着学生向前,也推动着教师向前,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语文学习的热情。</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而想要达到这种共情,教师首先要投入文本,与文本产生共鸣。除此,教师可以在情境教学、形象教学、诵读教学和课外阅读中创设共情。</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 语文课堂是人学的课堂,是情感的课堂,没有情感的课堂是戈壁上干裂的土地,没有熏陶的课堂是有水无源的死水,没有共鸣的课堂是枯藤上无趣的哀嚎。师生共情,师生入境才能打造出一堂好课。</div>

共情

学生

云雀

课堂

李老师

教师

雪莱

师生

文本

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