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发挥“饶明生名师工作室”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示范带头作用,12月6日,由县教研室主办的“名师带学科”2019年第十七次教研活动在驿前镇中心小学举办。我校六年级陈润红老师有幸参与了此次活动。</p><p> 本次教研活动以“优化教学设计,凸显知识本质”为主题。活动中指出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和表达形式就是数学知识的核心本质;而要凸显知识的本质,首先需要教师钻研教材,明白知识的本质是什么为前提,摒弃为知识而教知识的应试观念,努力给予学生思维的时空是关键,让学生既获得知识也获得能力。</p><p><br></p> <p> 带着这一名师理念,12月9日,六年级数学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实践以“优化教学设计,凸显知识本质”为主题的数学教学。集体研磨徐丽娟老师《圆柱的表面积》一课。</p> <p><br></p> <p> 正所谓课堂教学中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磨课伊始,六年级全体教师积极钻研教材,领悟圆柱的表面积的本质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明确本堂课的重点与难点。并就如何落实目标,突破重难点建言献策。</p> <p> 为了教得更好,使学生受益,更为了让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开阔,大家一致认为在课堂上应充分放手,让孩子们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与动手操作相结合,通过“画”“剪”“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会转化思想,明白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沟通圆柱与圆柱侧面展开图之间的联系,从而突破难点。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能让同学们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教师也作为一个学习伙伴参与学生之中,把积极思考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p><p><br></p><p> 除此之外,为使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感悟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孩子学习数学内驱力,我们把练习的题材全部取之于生活。这样,为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引入一泓不绝的活水,让学生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真正变封闭狭隘的数学教材为开放活泼的生活数学教材。使数学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p><p><br></p><p><br></p> <p> 然而在磨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原本简单的数学问题,部分学生也感到困难,总认为数学枯燥、晦涩、深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围着教科书打转,学生似乎还未明白本堂课内容的本质所在,针对这个问题,全部老师们充分探讨,一致同意在对教材正确理解与解读的基础上,作出如下优化:</p><p><br></p><p> 一、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课堂生活化;</p><p><br></p><p> 二、 让学生在情境中找数学,将课堂引向生活;</p><p><br></p><p> 三、让学生在情境中用数学,将生活融入课堂;</p><p><br></p><p> 四、让学生在情境中做数学,让学生参与生活。</p><p><br></p><p><br></p> <p><br></p> <p> 终于,在名师理念的指导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徐丽娟老师的辛苦付出下,12月18日,徐丽娟老师在广昌县第二小学“行思杯”风采大赛之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中将本堂课上得扎实有效。</p> <p> 在当今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们在为知识而教知识的错误观念里而不自知!传统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计算”代替了它的涵义,学习数学成为了学习数学书,没有真正体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更没有凸显知识的本质。</p><p><br></p><p> 引用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一句话:“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它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p><p> 作为教师,特别是数学教师,要有数学眼光、数学思维,从数学本质的角度去解读教材。在对教材正确理解与解读的基础上,优化教学设计,凸显知识本质,让学生学到真正意义上的数学。</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