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三心” 幸福前行

文华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19年已接近尾声,来到聊城支教也近半年,这四个月的支教经历已经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写下了不平凡的一页。四个月的相遇、相识、相处,让我们和这里的老师成了志同道合的同盟,同荣辱,共担当;和这里的孩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欢笑,共成长。经历的点点滴滴早已深深地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一笔财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坚守初心,潍聊联姻</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们15名教师积极响应省市区号召,本着对教育的一份赤诚之心,积极报名到聊城进行扶贫支教工作。我们知道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项光荣的使命,能参加这次支教之旅,我们倍感荣幸和自豪。</font></h3> 我们始终以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踏实的工作作风、精湛的业务水平和良好的言行举止努力为支教学校作出自己的贡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 <h3><font color="#010101"> </font>我们被分到聊城市隶属的四个区(东昌府区、茌平区、东阿县、高唐县),各个学校的领导都是不遗余力地给我们提供工作和生活保障,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让我们能够愉快生活,顺利工作。进了聊城门,就是聊城人,来到这里我们不当客人,当自家人,现在的聊城已经成为我们15人的第二故乡。</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东阿四中支教的徐泽初老师说支教时间过了近一半了,我慎重地反思。自己不能十全十美,但问心无愧地说,自己真的把这里当成了家,不是以客人自居,而是十二分地以主人的精神工作。</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潍聊两地一家亲,友谊地久天长。</h3> 这几天和分散在四个区的支教教师交流心得,很多老师说的最多的是下面几句话,现从微信摘录几句与大家共勉。<br><div> “一学期做了很多事,但是总结起来,感觉大事没有几件,都是些应该做的平常小事。”<br> “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不讲条件,不计报酬。”<br> “我们平凡而普通,默默奉献。”<br> “有一份光就发一份光,踏踏实实的教好这里的孩子,不给咱大潍坊丢面。”</div> 这是我们一位老师每天批的作业,她几乎每天4节课,一周23节课,从早上6点起床,中午陪孩子午练,到下午延时后放学,一直坚守在一线。<br> 这是一位老师目前为止批阅订正完的试卷。<div><h3> 这是一位老师本学期批阅的作业:大作文、随笔本、预习本、练字本、阅读笔记本。</h3><h3> 这是我们一位老师本学期用过的红笔芯,多少的试卷和作业,出自它们的笔下。</h3></div><h3> 这些朴实而发自肺腑的话语及日常行动的落实,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初心,感受到一种淡泊名利、用心教育的情怀。</h3> 这是我们两位支教语文老师的课程表,他们都担任班主任,同时担任本班的道德与法治和传统文化课程。<br> <h3><font color="#010101"> 这是我们15名支教教师的任课年级、任教学科和课时安排。他们主动请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来,在鲁西北这片厚土中默默奉献,全身心投入到支教工作中,以扶志和扶智为乐。</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二、立下雄心,砥砺前行</h3> <h3><font color="#010101"> 2019年11月20日下午,聊城市茌平区博平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暨潍坊名师交流会,在博平镇中心小学如火如荼的举行着。博平镇中心小学全体语文教师带着学习的热情,沉浸在这饕餮盛宴里。潍坊支教教师单文华校长执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示范课。 博平镇刘坦小学、毛庄小学、大桑小学的老师们在分会场聆听单老师教学和为师的智慧。<p style="text-align: left;"> 当单老师讲到“生活中你有没有鼻子一酸的经历”时,一名女生分享了她和妈妈之间的感人情节,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孩子自己也泪流满面。单老师轻轻走到她的身边,将她环抱在那母亲般温润的怀里。孩子此时又多了一位爱她的“母亲”。单老师也谈到自己父亲去年去世和母亲生病的情节,情之所至,泪如雨下,听课的老师们也都抽噎起来。教学示范课后,老师们学习着、感动着、交流着......</p></font></h3> 不顾腿部有疾、长时间站立的劳累,单老师继续为大家做了以“拔节成长,优雅前行”为题的报告会。“心无旁骛攻主业”,单老师的课本是密密麻麻的,她说只有自己吃透了教材,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单老师学生们的课本也是如此。<br>  单老师教给大家的“经典素读法”已经在很多班级实行起来,早上朗朗的读书声充满了校园。在她的带动下,每天阅读20页书的计划在博平各班铺开,全校师生掀起了读书热潮。“用好三本”之“预习本”和“随笔本”,这些都是单老师教给老师们的实招,通过“点化”和“引领”,使他们豁然开朗,提升了业务素养。<br> 用博平联合校总校张校长的话说就是“像妈妈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把工作当做事业来经营。我们向潍坊名师学什么,先学态度,后学本领。” 在聊城博平镇中心小学支教的杜君老师,主动为全校数学教师讲授示范课,课堂容量大,效率高。听课教师一致反映,这一堂课的容量其他老师要三节课完成。整堂课没有一个孩子走神掉队,得益于杜老师对学生听讲习惯的强化训练,得益于杜老师推行的“小讲师”行动。该示范课信息在支教学校校报上刊发。 <h3><font color="#010101"> 从潍坊昌邑外国语学校来到博平支教的刘培国老师,深受学生爱戴,他的办公桌前总是围满了孩子,有的来问问题,有的来谈心,有的在接受思想教育。刘老师用自己独特的课堂魅力,用一颗宽容博爱的心灵,用自己幽默风趣的语言,征服了孩子,成为孩子最喜欢的老师。他主动为全校教师上示范课,课上妙趣横生、笑声不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博平支教的张金红老师说:我多次参加校内外讲评课、联合校讲评课活动,还参加了聊城市教学能手评选和博平镇中心小学职称评定赛课活动、潍坊名师座谈会。在这些活动过程中,我学习到了聊城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同时聊城的老师也感受了潍坊教育教学思想理念的先进和高效。他们不自觉的发出山东教育看潍坊的评论,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改变了他们的课堂形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高唐时风中学支教的鹿杰老师,半年来曾上过《溶液的形成》《溶解度》《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等教学公开课,并带动老师积极参加网络教研,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高度评价。鹿杰老师通过示范课,经验交流会等方式,与该校教师共享教育智慧。就在三周前举行的聊城市教学能手比赛中,鹿杰老师全程参与指导,为年轻教师成长奉献了自己的微薄之力。</font></h3> 在聊城四中支教的于恒老师,任教初三两个班的英语课兼任班主任工作。每天早上七点前就到校组织学生打扫卫生,七点准时领着学生早读。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这是于老师担任聊城四中英语背诵活动评委的瞬间。<br> 于恒老师积极参加每周三举行的英语组教研活动,与老师们交流教学经验,分享自己多年执教毕业班的中考经验,共同制定周周清学案,月考试卷,研讨聊城中考题型,相互帮助,共同成长。于恒老师关爱学生,团结同事,勤奋敬业,无愧于支教老师的光荣称号。 <h3><font color="#010101"> 在侯营镇支教的杨翠芳老师,在支教地生活非常艰苦(要跑出七八里路才能买到东西吃、没有取暖设施)的情况下,时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用实际行动让齐鲁大地西部的孩子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杨老师积极参加学校的讲课、说课、研课、评课活动,主动承担示范课,做好教育教学的领头雁。对接学校的帮扶结对工作,引领骨干教师迅速成长为业务排头兵,通过与同科教师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达到青蓝同盛、师徒双赢的效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侯营镇中心幼儿园支教的张敏老师,为全镇幼儿园教师进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深入培训,特别对存在的小学化教育倾向给予了一些理论性指导,取得了良好效果。张敏老师还担任评委,参加镇幼儿教师优质课推选活动,在她的科学指导下,两名教师的比赛分别获得二、三等奖。 张敏老师还对教师的文本材料给予指导,让幼儿细节(吃饭自己收拾餐具,孩子们洗澡洗衣服剪指甲等)化常规管理更规范到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安丘二中的程庆勤老师,积极参加聊城四中政治教研组每周举行的集体教研活动,做到了相互学习、经验共享,共同提升。在课堂教学方面,善于联系生活,将知识讲得生动有趣,引领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学生好学乐学,成为学生良师益友。程老师护送孩子们上放学,组织学生文明用餐,同时作为学生的导师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用语言与行动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尊重。</font></h3> 支教老师王东国引入体育游戏,采用竞赛等方式,来引导学生重视体育、热爱体育,深受学生喜爱。所任教班级学生的体育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br> <h3><font color="#010101"> 在东阿县四中支教的丛林茂老师,面对着洗漱不便、没有办公电脑、宿舍简陋等现实困境,没有被困难压到,仍信心满满,干劲十足。平时通过给自己“充电”与参加集体教研活动,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丛老师边弹琴边讲授新课,利用琴声让学生体会不同的音调、响度,利用口风琴和笛子让学生体会不同的音色,努力打造轻松、快乐、高效的课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丛老师发挥自己多次参加县市级朗诵比赛的经验,对学生的演讲做细致指导,并多次获奖。 在转化后进生方面,丛老师通过开创“强者更强,后进生训练营”等方式,效果良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东阿四中支教的徐泽初老师,是个教育的有心人,</font>语文课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同时他把潍坊市教育局发的中小学课外阅读书目推荐给孩子们,并给学生们买了《朝花夕拾》《湘行散记》《西游记》等书籍,增加了孩子们的阅读量,拓展了孩子眼界。</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高唐新华希望小学支教的曾庆强老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来到一所四县交界处的偏僻希望小学,不畏生活住宿等条件多么艰苦,不在意交通多么不便,还是一如既往地用心做教育。</font></h3> 曾老师说,从高唐到聊城汽车站需要1个小时的车程,从汽车站坐公交到火车站又需1个小时,乘火车到潍坊需要4个多小时,从潍坊到临朐又不少于1个小时,山高路长,回家需要7个多小时的漫长跋涉,虽然承受着离家远的相思之苦,虽然住在一个大教室里的上下铺,但是面对着孩子渴望求知的眼睛,我们的心变的柔软,毫无怨言地扑下身子,静下心来,苦中作乐,用实际行动来践行一位优秀教师的教育承诺。<h3> 曾老师代表了我们全体支教教师的共同心声。 </h3> <h3><font color="#010101"> 三、收获暖心,幸福满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0月30上午省教育厅邓云峰厅长一行四人,以“四不两直”方式来到了聊城茌平区博平镇中心小学,来到了我们支教教师身边,领导首先了解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学校专门为我们租了公寓居住,水电暖齐全,还能够自己做饭,配上了自行车,来回交通也方便。我们对学校的用心安排感到非常满意,内心充满感激,省领导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还亲切的询问我们支教教师的补贴发放、在此生活是否适应等情况。随后两位领导对教师的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班主任津贴等牵扯到教师切身利益的情况进行了了解,关注到了教师的身心健康,真正的想教师所想。</font></h3> 省厅领导还特别叮嘱我们一定要开设好《道德与法治》课,要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学科来抓好落实,通过多种参与式、情景化、实践性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审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将立德树人落到课堂上,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br> 对我们开展的晨读、午练课程,扎扎实实地抓习惯养成的做法做了充分的肯定,对我们参与学校开展的“好家风,促成长”讲述优秀家风故事活动、“我与祖国共成长,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建队活动、“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吾辈当自强”主题活动、“缅怀烈士功绩,弘扬烈士精神”纪念活动以及“九九重阳敬老爱老”“唱支红歌献祖国”等活动给予高度评价。<br> <h3><font color="#010101"> 领导对我们的早晨诵读经典课程非常感兴趣,亲自观赏了晨读时录的视频,孩子们一边打着节拍,一边齐诵《少年中国说》,整齐的节奏,轩昂的气势,抖擞的精神,令人叹为观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领导说这种方式好,读出了精气神,拍出了节奏美,播下了经典的种子,长此以往,受益无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最后省厅领导还给我们提出了希望,希望以此支教为契机,加强两地的教育文化互动交流,支教教师将自己先进的经验毫不保留的贡献出来,在聊城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聊城的老师下一步要主动到潍坊去实地考察学习,既要请进来,又要走出去,双向互动。真正让支教工作成为两地友好交流的纽带,成为携手共进共同提高的桥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作为一名普通的支教老师,我们感受到了领导的亲切关怀,这种平易近人的交谈让人如沐春风,这些殷切的嘱托成为我们奋进的动力。我们牢记领导重托,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用一颗赤诚之心,为孩子的明天保驾护航,为教育的大厦添砖加瓦,为自己的教育人生涂上最亮丽的风采。</font></h3> 爱心大使——李夕田老师<br> <h3><font color="#010101"> 来自潍坊市诸城相州初中的李夕田老师,来到聊城高唐新华希望小学支教,用自己的无私大爱谱写了一首爱的赞歌。在他支教行动的感召下,李老师的家人、同学、朋友以及他们的孩子也纷纷加入到捐资助学爱心行动中,为这里的孩子圆梦,用爱心传递温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先来看看这份沉甸甸的捐赠品详单:黄鹏老师笛子250支;蔡增强老师冰箱一台(携女儿蔡卿依书籍一百本,蔡依卿书籍一百本);王凤奇老师热水器一台(携女王雅轩本子400本,铅笔一百支);苏培钦老师书籍一百五十本,描图填色本68套,每套八本,填图描色本一百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李夕田老师捐赠文具盒255个,笔记本一百本。总计约一万元。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张子恒同学捐赠画笔33套,总计400多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秦庄爱心人士秦兆营捐赠太阳能热水器一台,价值四千多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还有素未谋面的大哥哥大姐姐,一直关注着这里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给弟弟妹妹们写的热情洋溢的鼓励信。相信孩子们看到这些信件也会以他们为榜样,好好学习,努力向上。</h3> <h3><font color="#010101"> 学生代表深情发言,“这份情比山高,这份心比海深。然而,我们又能拿什么回报你们呢?我想,只有用行动——努力学习,才是对你们的报答和感谢.......”相信孩子们会将这爱心接力棒接过来,传下去,让爱心行动像长江水黄河一样生生不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同学代表进行了竖笛表演,用的就是潍坊黄鹏老师给孩子们捐赠的竖笛,看孩子们整齐划一的队伍,《两只老虎》轻快的笛声在校园里飘荡,给孩子们的童年留下了精彩的回忆,也唱出了聊城和潍坊两地的友谊之歌。</font></h3> 学校的聂校长为捐赠者颁发荣誉证书,学校秦秉忠老师为各位爱心人士赠字,以表达秦老师和新华希望小学全体师生,对以支教教师为首的各位爱心人士捐资助学的敬佩之情。 <br> 最后聂校长深情地说:“长长扶贫路,绵绵手足情,爱心无止境,助学见真情。希望新华希望小学全体教职工倍加努力工作,建设好校园;希望全体同学们,树立热爱祖国、自强不息、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做团结友爱的新一代接班人。”<br> 知识改变命运,爱心成就未来。相信孩子们在李夕田老师及朋友的感召下,定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资助机会,将捐赠者的关爱化为奋发进取的不竭动力。 <h3><font color="#010101"> 从潍坊高新区来博平支教的单文华老师根据学生平时表现进行星级评价,每个月汇总一次,在班级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10月8日是首次颁奖礼,奖品是单老师国庆回家从潍坊带来的,有菲律宾小黄鸭棒棒软糖,有超级好用的签字笔,带有老师签名的本子,上边还有老师写的励志名言。每个孩子都有奖品,每个孩子都得到了肯定和鼓励。自从加入了星级奖励评价,现在这个班的孩子作业认真完成,每天阅读至少20页,练字工整认真,课前准备充分,上课积极发言,古诗背诵铿锵有力,考试成绩突飞猛进。整个班级形成了你追我赶,蒸蒸日上的学习氛围。老师和家长都说,这个班的孩子遇到了单老师,是他们一生的幸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第二次颁奖典礼是在10月末,礼物也是单老师回潍坊考试时买来的,有印度尼西亚的巧克力、俄罗斯的软糖、菲律宾的小黄鸭,首先对班级的“民间故事大王”进行了颁奖,之后对学生得星情况分组进行了奖励。这次评价奖励还加上了学生的卫生习惯、仪容仪表和言行举止方面,从学习评价延伸到习惯养成,引领学生向上向善向美,人人争做“五美”好少年。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单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幸福着他们的幸福。</font>教育,就是用爱点燃激情,用鼓励启发智慧,静待花开,聆听生命拔节的声音。</h3> <h3><font color="#010101"> 单老师因为腿突然退行性变,膝盖积液,疼的不能走路,在同行支教老师的帮助下到茌平二院住院,住院期间支教同伴悉心照料,备受温暖。单老师利用打针间隙继续备课、批阅试卷,晚上利用CCTALK给孩子进行网络授课。学校领导和老师多次到医院看望,抱着二宝的妈妈,携着孙子的奶奶,也和孩子来到病房探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一张张稚嫩的笑脸,一双双关切的眼神,萦绕成一个巨大的幸福磁场,将老师包围。孩子们有的关切的问老师你的腿怎么样了,有的说着当天的趣事儿,有的握握老师的手问打针疼不疼,还有的在说学习考试的情况。 单老师就和每个孩子一一分析他们试卷中暴露的优点和不足,解决的措施,答题的技巧,今后的打算等。这种浓浓情谊打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师生彼此相遇,一见如故,真好!</font></h3> “和老师共进晚餐”,单老师根据孩子们得星情况,分成五个组,每组12人左右,每个周五晚上6点到8点,单老师自费邀请孩子,到博平镇最好的稻田香饭店共进晚餐。她说一个也不能少,在博平的日子至少与每个孩子吃一次饭。<br> 荤素搭配的美食,配上这里最好喝的八宝粥或南瓜粥,吃着这里刚出锅的炉包,孩子们畅谈着自己的理想,学习着餐桌上的礼仪,介绍着自己的爱好,交流着自己的家庭,谈论着最近的见闻,八卦着班里的趣事,其乐融融,温馨和谐,身暖心暖。 单老师总是多要一锅炉包,每个孩子带个回家,有的孩子要给自己年迈的爷爷奶奶,有的给自己幼小的弟弟妹妹。一个炉包不算什么,让孩子懂得去尊老爱幼,体验分享的幸福吧。与美好倾心相遇,与岁月温暖相陪。<br> 不仅仅是吃了一顿饭,而是能从这一餐中吃到友谊、吃出欢乐、品尝幸福。从一举一动中吃出文化、吃出礼仪,吃出智慧。 <h3><font color="#010101"> 张敏老师参加侯营学区“我们在一起”活动,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积极参与爱心捐款。到各个村对特困幼儿家庭进行走访,捐赠他们一些学习用品及生活用品,送去关爱。张敏老师走村串户,爱心行动走遍每个困难家庭。穿上张敏老师给买的棉衣,在这个冬天不再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张敏老师对班级厕所、玻璃、拖布、毛巾、橱子、电钢琴、楼梯的蛛网等地方的污垢进行了彻底的清扫,为班级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环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丛林茂老师</font>甘心情愿做孩子王,利用自己的耐心、热情与智慧,赢得了孩子们的尊重。</h3> 丛老师说,父母是他最大的牵挂。一边是母亲,一边是学生,但是他最终选择了学生,这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在这里原文抄写如下:<br> 母亲生病时,我拉着她去医院,她病重时,我抱着她上车,2018年12月2日再次去医院检查,随后几个月里,多次检查都没有查出问题,2019年4月01日潍坊市人民医院给出了结果——全家陷入巨大的悲痛当中,但我们无法放弃,父亲不能失去她,我和姐姐不能失去母亲,我们追求奇迹,我们向不可能要可能,每个人都在努力,医院外门诊、中医专家、民间偏方、有名气的医疗培训学校……<br> 8月27日陪母亲去修牙,成了我最后一次抱她,9月30日,是她最后一次到大街上送我出发,10月07日上午,还再三叮嘱我要干好工作,不要挂念她,我要去上班了,她说“你自己走吧,我送不了你了”。父亲说,我走后她就躺下了,再也没有起来,11日我赶回家时,她躺在床上,已经不能说话。12日,13日,14日……<br>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br> 但是丛老师说:因为真心喜欢做教育,持之以恒不改初心,一定可以赢得人生的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h3><font color="#010101"> 在候营镇支教的杨翠芳老师,一有时间就带领班级孩子来到社区,打扫街道卫生,擦净体育健身设施,清扫纪念碑,身体力行,和孩子们一起美化家园。美丽的乡村,红红的队旗在飘扬,你干活的样子真美!</font></h3> 获得孩子的爱是怎样的幸福。<br> “老师,我听您咳嗽,这是我家树上的一枚柿子,送给您。”<h3> 孩子从口袋里掏出一枚袖珍橘子,“老师,这是我家橘子树上结的送给您。”</h3><h3> 三个女孩跑进办公室,“老师这是我给您写的信,祝您工作顺利,老师祝您健康快乐。” </h3><h3> 来博平支教的刘培国老师每天被这群孩子包围着,感受着这淳朴的赤子之爱。</h3> 在博平的单文华老师分享自己的支教故事:“今早上,一个男孩守在我办公室门口,送给我这四颗小小的鹅卵石,下午放学时又赠我一颗大的,上面还有这个小小孩子的体温。孩子说这是去年他过生日,跟爸爸去青岛海边捡的,希望我喜欢,我会永远的珍藏这份沉甸甸的心意。我想到了早上和孩子们背的诗——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 在博平支教的杜君老师买了一大堆卫生纸放在班里,让孩子随时取用,引导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杜老师特别关注班里的家庭困难学生,嘘寒问暖,温情关怀,用母亲般的慈爱关怀他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博平支教的张金红老师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买了英语、语文、数学、书法等方面的课外书,让课代表保管,给孩子们借阅;私人定制了各种奖状,购买了本子和零食等奖品,定期评选发放。引导孩子们进行英语课外阅读,自制绘本,手抄报和海报,以及编话剧,唱英文歌曲,改编课文,做英语游戏,写作文等,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font></h3> 在高唐时风中学支教的鹿杰,她<span style="color: inherit;">儿子在中国科学院读研,学校就邀请她为</span>家长和学生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span style="color: inherit;">。每周一、三、五利用家长督学日,鹿老师与家长主动交流孩子的思想学习情况,制定措施,实现家校共育。</span> 当张敏老师看到幼儿园的橱子受潮变形的时候,跟园领导提议,底部安装滑轮,托起纠正变形,主动配合后勤老师自己动手安装维修,为幼儿园节约资金。<h3> 张敏老师支教的幼儿园双周三吃包子,由于伙房只有两个专职人员做饭,张敏老师主动跟其他两名教师帮厨,为孩子们做喜欢吃的包子。</h3> <h3><font color="#010101"> 张敏老师总结说:时间是短暂的,半年来,我远离了家人、同事和朋友,虽说有无尽的甘苦,但却展现了我们教育情怀的另一种大爱!我们正用另一种方式去感染一群人!带动一群人!这种教育价值是我们一生的宝贵财富,将成为点亮自己心灵的那颗最具光彩的蜡烛! 这就是我们潍坊的支教老师,不辱使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杨翠芳老师总结说:半年的支教生活给了我一段无极限的体验和感受,给自己人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生命因为它而更加丰富和精彩,这将是我今后工作的不竭动力。此刻很想对我支教过程中,帮助过我的所有的人表示感谢,你们才是支教者的支教者;我想对和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表示感谢,你们是真正的英雄。我只是奉献了一年的时光,而你们却将一生的爱和辛劳奉献给了这片热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鹿杰老师总结说:每当孤独的泪水在我眼眶打转的时候,脑海中却又浮现出同学们的高呼画面,“老师,我们爱您”“老师,高考结束后我们去看您”。顿时,辛酸的泪水马上又变成了幸福的琼浆!是啊,支教半年来,我收获的不仅是辛酸,更多的是赢得了学生的厚爱,受到了同事们的赞扬,得到了支教学校的好评,这些对于我来说是莫大的安慰!有了辛勤的付出,就会有幸福的收获!前进吧,相信前面会有更多的鲜花和掌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支教教师单文华总结说:支教的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淡淡的清香却让人回味无穷。人生几何,岁月匆匆!感谢生活让我有如此经历。如果让我说支教的感受,我们会说,简单并快乐着,平淡并享受着,付出并收获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支教教师徐泽初总结说:既然选择了支教,就一定会全心全意地付出,把自己对教育的热忱播撒在东阿四中这美丽的校园,不辱组织上赋予的光荣使命。争取在支教满一年时给组织、给学校、给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支教教师王东国总结说:一学期的支教工作是短暂的,忙碌的,也是充实的,尽管看起来显得有些平淡,但它却是我人生道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终身难忘。以梦为马,让爱延续,让希望的种子在祖国各地生根发芽,让青春在为祖国和人民奉献的火热实践中闪光,我们一起努力吧!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为了这群可爱的孩子们!</font></h3> 我们将汇集所有的智慧和精力,凝聚所有的心血与辛劳。咬住学生不放松,立根原在支教中。滚石上山不松懈,团结一心燃激情。 <h3> 这是我们15名支教教师向潍坊教育上交的一份答卷,给予聊城教育的一份承诺,用我们的行动为扶贫支教贡献一份力量,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h3> 总之,在这半年,我们15名支教教师秉着教育的初心,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谨记领导的重托,与聊城同事团结协作、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们创新思路、勤奋工作,尽职尽责的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用自己真诚的态度去团结同事,用无私的爱心去关爱孩子,做聊城老师和孩子们的良师益友。<div><h3> </h3></div> <h3><font color="#010101"> 用我们的细心和爱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用我们的高位引领和创新实践改变了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行为,用我们的点滴行动为农村教育添砖加瓦,抹上一笔亮丽色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长风破浪在此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一定不辜负两地领导们的期望,更加努力工作,出色完成支教任务,为两地教育协作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让支教经历成为我们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牢记使命,不负初心,滚石上山,砥砺前行。</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