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12月21日,我校一行42人,驱车4个多小时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文化圣地——曲阜“三孔”。</h3> <h3> 一路上的舟车劳顿丝毫没有削弱我们对于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渴望。在曲阜,我们不但见识了孔子家族之大,体会到儒家经典的奥妙所在。而且还了解了孔老先生的为人处世之道,这次的"三孔"旅行,让我真正感受到儒家思想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历史。</h3> <h3> 来到“三孔”,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万仞宫墙,在旁边立了一块大碑,上面刻着“孔庙、孔府、孔林”六个大字。</h3> <h3> 在导游的指引下,从城门进入孔庙,孔庙又名至圣庙,是祭祀孔子的庙堂。我们陆续经过“棂星门”、“金声玉振”,眼前的建筑群错落有致,气势宏伟。</h3> <h3> 经过“弘道门”、“大中门”,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咸丰皇帝御赐碑文,硕大的碑身,被称为“赑屃”的动物托在背上,其碑身高12.8米,宽2.7米,厚0.5米。其中有一处保存最完整的石碑,是弘武年间朱元璋所写,修建于1371年,因出身阶层被认为草根阶层,这才免于破坏。</h3> <h3> 不知不觉又来到了奎文阁,又名藏书楼,是放置大量书籍的地方。</h3> <h3> 在一处名叫“龙树”、“凤树”的地方,大家都要摸一下龙树,带来吉祥平安</h3> <h3> 经过“龙凤呈祥”,继续前行来到大成门,门前四根立柱,气势威严,其中里面有一棵硕大的柏树,是孔子亲自栽种的,其旁有碑文记载,上面写有“先师手植桧”,其中“植”字多了一竖,其意是孔子一手种植的。</h3> <h3> 最后来到大成殿,其恢弘的建筑气势,彰显天下第一庙的伟大气魄,内心深受鼓舞,加深了对孔子文化的感悟。 </h3> <h3> 第二站是孔府,修建于1905年。府内有两大奇观印象深刻,一是“五柏抱槐”,五棵柏树和一棵槐树长在一起,世所罕见,这也正体现了其灵气之地,代表“大至大爱,大爱无疆,团结友爱”之精髓;</h3> <h3> 二是“天无绝人之路”的一幅画,从任何角度去看,都面对着大道,代表“一路平安,方方大顺”。</h3> <h3> 随后我们来到了孔子博物馆。孔子博物馆的展陈以"孔子的时代、孔子的一生、孔子的智慧、孔子与中华文明、孔子与世界文明、永远的孔子"六大部分构成。</h3> <h3> 博物馆内的装饰和陈设极具中式美感,偏厚重的暖色调给人以庄重肃穆感,行走间能闻到木头特有的香气。馆内路线清晰,以寓意孔子学识渊博的圆筒形书墙为主体,一圈圈往上,一共三层楼,分为上行和下行空间,共5个展厅,一件件沧桑文物再现出“天下第一家”的风采。</h3> <h3>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孔林,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墓地。孔子七十三岁去世,当时有一位弟子—子贡,没有赶回来,为孔子守墓六年,他从南方带来一根树苗,插到土里奇迹般得以成活,其有碑文记载“子贡子植楷”。</h3> <h3> 通过这次研修让我更加加深了对孔子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感悟到了其教育意义与现实意义,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更加体会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其核心“仁,义,礼,智,信”永远是我们的思想基石。返程的车还在行驶,天渐渐黑了,太阳渐渐落山了,月亮渐渐升起了,但明天天依旧会亮,太阳依旧会升起,月亮也依旧会落下,而孔子的思想,中华的文化,也会像太阳月亮一样,不停的传下去,永远不会消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