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 <p><br></p><p>“老师,老师,这片菜叶上有一个洞洞!”一声惊呼声在菜园里响起。</p><p>“我看看,我看看,哇,好大一个洞洞。”</p><p>“为什么菜叶上会有洞洞呢?”</p><p>午餐后的菜园子里因为一声惊呼而热闹起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观察之旅就此展开。</p> <p>孩子们的问题:</p><p>青菜上为什么会有洞洞?</p><p>这些洞洞是哪里来的?</p><p>伊伊说:“可能是毛毛虫咬的”。</p><p>乐乐说:“可能是蚂蚁吃的。”</p><p>天天说:“是被小朋友挖的洞洞。”</p><p>于是,孩子们把自己的猜想画了下来。</p> <p>寻找</p><p>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p><p>原来是小虫子把叶子咬了这么多洞呀,它们平时都躲在叶子的后面所以我们才没有看到。</p> <p>那怎么才能把虫子抓住呢?</p><p>第一次探究。</p><p>小组进行讨论。</p> <p>讨论结果。</p> <p>第二次探究</p><p>集体讨论哪些方法不可行或不确定可行?</p> <p>剩下觉得可行或者不确定的方法、工具。</p> <p>第三次探究</p><p>看似可行的办法到底行不行呢?</p> <p>实践结果。</p> <p>第四次探究</p><p>集体讨论</p><p>实验那些不同意见的工具可行吗?</p> <p>科学活动《认识益虫和害虫》</p><p>“七星瓢虫可以捉害虫。”</p><p>“蝴蝶也可以的。”</p><p>“不可以的。”</p><p>”可以的。“</p><p>在讨论中我们进行了《认识益虫和害虫》的活动。</p> <p>绘本活动《好饿的毛毛虫》</p><p>“老师,毛毛虫除了吃菜叶,还吃苹果吗?”</p><p>“不吃的,毛毛虫喜欢吃叶子的,才不喜欢吃苹果呢?”</p><p>那毛毛虫到底喜欢吃什么呢?</p><p><br></p> <div>我们一起来做做毛毛虫喜欢吃的食物吧。</div> 变成毛毛虫走一走。 一个菜叶上的洞洞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讨论,孩子们好奇、好问、好探究,知道原来菜洞是小虫子吃出来的,知道当出现菜洞时我们可以怎么保护菜宝宝。正如《指南》中所说:“刨根问底”是孩子积极主动的探究倾向表现,教师要予以支持和鼓励,并创造条件支持孩子自发的目标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