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饮水史话(之一)—西安饮水概说

西安老吴

<h3>  西安古称长安,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从其筑城至今已有三千一百余年,自公元前十一世纪始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一千一百八十多年。在周、秦、汉、隋、唐时代,一直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通往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起点。西安同古希腊的雅典、埃及的开罗和意大利的罗马齐名,被誉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h3><h3> 饮水问题永远都是决定城市兴衰存亡的关键因素之一。西安这座著名古城的饮水历史也曾随着时代的转移经历过种种变迁。</h3><h3> 早在六千多年前,生活在西安东郊半坡一带的先民不但已经可以磨制精细的新石器,而且能制作各种精美的彩陶器皿。特别是他们在汲水工具的设计和制作方面在当时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上世纪五十年代从半坡遗址出土的"双耳尖底瓶"就是当时汲水工具的代表。这种瓶子细颈鼓腹尖底,高约尺余,径约五寸,尖底易于在河中倾斜汲水,细颈不但可以防止溢洒而去也更便于向储水器皿中倾倒。瓶外中部对称有两只环形耳,用以提携和拴系绳索。双耳尖底瓶的出现,不但证明当时人类在汲水工具的设计、制作工艺方面的进步,而且对推进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战国时代的著名思想家荀子就从其中悟出了"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道理。</h3><h3> 战国时代,随着凿井技术的发展,西安地区的居民开始普遍在河旁修凿水井,利用河水侧渗补给井水,不但扩大了人类生活栖息的范围,而且解决了河水浑浊时的饮水困难问题。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考古学家就在故秦都咸阳与西安的接壤处发掘出大量结构先进的水井遗物。</h3><h3> 汉唐时期,西安城市扩大,人口剧增,城市饮水单靠自然河流及傍河水井已远不敷用,于是人们开渠筑池,引河水入城并辅以相当数量的市内水井已成为当时城市饮水的主要形式。汉代开凿了昆明池、仓池、藕池、太液池等人工湖泊,隋朝开凿了龙首、永安、清明、漕河等著名引水渠道。湖泊与渠道互相连结并与城郊的自然河流沟通,既保证了城市内部水源的清洁,又便于互相调节。</h3><h3> 唐开元年间,重新修治了曲江池,并开凿黄渠引义峪水注入曲江池,再从曲江引水入城。并在市内各坊里都凿有一定数量的水井。较著名的水井有醴泉坊的甘泉浪井、新昌坊的新昌井、长乐坊的八角大井等。这种完善的河网化引水渠道和有计划的井泉布置,形成了完整的城市供水体系,解决了唐长安城百万人口的饮水和用水需要,对唐代长安的繁荣昌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证作用。</h3><h3> 自宋以后,长安失去了国都地位,居民人口锐减,城市范围缩小,汉唐时代所修的引水设施大都淤塞废弃。市民的日常饮用主要依靠从浅井中汲水度日。宋祥符年间(1000—1017年)西安地方长官陈尧咨重新凿修隋龙首故渠,引产水自东入城,但到了元代初期又淤。明朝天顺年间(1457—1464年)西安镇守使黄沁准备再次修治龙首渠,但终因财力不济而罢。成化元年(1465年),陕西巡抚项忠为解决西安城防和市民饮用,集中城内军民由城南向市内开凿了一条引皂入城渠道,这就是西安古代城市供水设施最先进,管理最完善的著名引水工程—通济渠。</h3><h3> 通济渠从城南的丈八沟处向北开凿,经南窑头、甘家寨、糜家桥、解家村向北至西门吊桥边入瓮城,再由瓮城南墙水门流出,向南过一敌楼再入城。经白露湾、梁家牌楼流入城内地下砖渠。砖渠从这里开始分为三条流向,一条从长安县治(今四府街西安晚报社附近)向东流过广济街再向东过大菜市(今大差市附近)、真武庵( 今东门内南侧)出城,注入东城濠;一条从广济街向北,折而向西流过永丰仓(今西仓附近),流入贡院(今贡院门附近);第三条从广济街一直向北过麻家十字汇入莲花池(今莲湖公园一带)。通济渠这种纵横交错的流向基本解决了城内大部分地区居民的生活饮水问题。</h3><h3> 通济渠在城外为明渠自流,城内一律用砖石券砌的地下暗渠结构。暗渠上每隔二十丈留一井口,青砖砌筑井栏,上盖木制井盖。每一口井都由地方指定一人专门管理,井定期派人下井入渠往来巡视,以防阻塞或污染。为了节制水量,在丈八沟处设闸进行调节,今丈八沟有一村即名闸口村。为使修渠费用有着,在西城壕西岸置水磨一具,水磨以北置窑厂一所,令西门外四户人家专门管理,所得收益用来购买修渠材料。为了保持渠水清洁,西安府还明令不得在通济渠皂河两岸沤打兰靛(古代染布的颜料,将一年生草本植物蓼兰叶发酵后沤打而成),城内暗渠之上及其周围不准开设饮食店铺、不准堆积粮食。以防污染渠水或招致鼠类。现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五展室珍藏着一通明成化元年八月镌刻的《新开通济蕖记》碑,就详尽地记载了当时开渠的情形和水渠的管理规定。其规定涉及渠道维护、水量分配与控制、水质保护、维修费用筹集等等方方面面,内容几乎含盖了现代城市自来水管理的各种基本要素,堪称古代城市供水管理的翘楚。通济渠于明未堙塞,清康熙、乾隆、嘉庆等年间虽曾几度疏浚,但时通时堙,以致完全失去了昔日完备的功能。清代以后,西安城中饮水基本上只能靠各自院落的土井维持,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西安解放初期城市自来水建立方才逐渐结束。</h3><h3> 由于地域不同,井水优劣差异甚大。城西南隅含光门内一带水质尙可,其余城北、城东大部地区由于土层深厚、排水不畅,井水浑浊咸涩。仅可洗濯,不堪炊饮。康熙年间,为了解决驻城军兵及附近市民饮水,遂开西门瓮城大井。由于该井位于通济渠入城转弯处,井水旺盛、水质甘冽。而且遇旱不枯、久雨不浑、神奇异常。西门大井口径约5尺,井深可4丈,青砖筑壁,卵石铺底。痲石砌筑的八角形井台上架着硬木制成的井架,井架上十字对称装着四只辘轳,绞水时,四人同时摇动辘轳,八只水桶在井中四上四下,场面颇壮观。当年有民谣唱道:"长安县,第一景,西门瓮城大口井,四只辘轳八个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居住在苦水区的小康之家常常要雇人到西门大井拉水饮用。于是在西安逐渐兴起一种专门从事拉运出售西门井水的行当,称水伕。操此业者多为本地贫家男子,抗日战争开始后,一些外省难民也加入了水伕行列。水伕送水一般用木轮或胶轮平板车,也有用毛驴车、小推车的,车上装载十几只楸木水桶,每桶盛水一二十斤到四五十斤不等。过去西安市民都以能饮用上西门大井的甜水为荣,有些茶楼酒肆还特地挑出"西门大井甜水"的幌子招徕顾客。据一些曾长期在瓮城拉水的老水伕讲,西门大井作为一口公井曾一直任人拉用,民国年间为了整顿瓮城拉水秩序,当地政府成立了"水车伕职业工会",水伕在此拉水,必须注册登记,入册后,每人每月须缴三角钱的"井绳费"用以淘井支出和维修汲水工具。然后发给每人一枚刻有水伕本人姓名的骨质名牌(犹今之工作证之类),凭牌拉水。每到阴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水伕们还须凑钱买香烛黄表等物祭祀龙王,新求龙君保佑井水常年旺盛甘洌。西安解放后,随着城市自来水的发展与普及,西门大井终于结束了它近三百年的供水使命,井上原有的整套汲水设备也损毁无存,如今只留下麻石井台上四只浅浅的井架窝痕和那眼又大又圆的井口了。</h3> <h3>西安半坡博物馆陈列的双耳尖底瓶</h3> <h3>上世纪七十年代发掘出的唐代水井</h3> <h3>《新开通济渠记》碑。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h3> <h3>通济渠开凿(模拟情景画)</h3> <h3>新开通济渠记部分碑文</h3> <h3>新开通济渠记部分碑文</h3> <h3>老西安市民院落中的土井。(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旧址院落)</h3> <h3>旧时西门大井四人同时绞水情景</h3> <h3>1992年夏,笔者在西门大井前采访仅存的&quot;水夫&quot;—王二科老人。老人和伴随他半生的水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