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释文:书体论</h1> <h1> 中国书法是由甲骨文逐步演变至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這五种书体中,篆、隶是古体,东汉以后就很少实用了。草书由于结体变得简化和符号化,不易被人们认识,故不大适宜实用。而楷书在书写时对点画要求严格,且书写速度较慢,往往不写真正意义上的楷书,而写为行楷。但从中国书法的艺书性来讲,這五种书体均有不同的特点和艺术风格,都是书法艺术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我们学习书法不可缺少的方靣。</h1><h1> 本论囲绕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主要谈三个方面:一是书体的不同特征;二是书体的不同表现;三是书体之间的融合。并书写书论25幅。</h1><p><br></p> <h1> 释文:书体的不同特征</h1> <h1> 不同的书体具有不同的特征。這些不同的特征对其书法作品的创作具有不同的要求和影响。唐孙过庭云:“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简而便。”下面就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的主要特征简要作以分谈。</h1><h1> 篆书有大篆和小篆之分。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籀书)石鼓文一般归为大篆。秦“书同文”之后,称为小篆。篆书的书写特征主要体现在“篆引”上。篆引,即篆书的书写或刻画。类似后耒的“隶变”。在书法史上“篆引”和“隶变”均有引起书体变化及其书写笔法变革的里程碑意义。篆引为中锋用笔,逆入收藏,圆活流转,匀净如一,是篆书特定的书写方式和主要特征。</h1><h1> 隶书中波画与横向取势,是隶书字形体势独特而异扵其它书体的鲜明特征。东汉隶书进入成熟阶段,隶书笔法更加成熟,化圆为方,趋于扁平,蚕头雁尾,突出波画,体势精密,格调典丽。到了汉未乃至魏晋时期隶书作为通行字体,演变更为细化与楷化。横式扁平,蚕头雁尾的主筆波画更为突出。一波三折,蚕不双设,雁不双飞,波不双挑被视为隶书的典型艺术风格和标识。</h1><h1> 楷书的核心特征是端庄正直。楷本指子贡在孔子墓冢所种的一种树干正直的一棵树,象征人品正直可楷模。因此,楷书其核心内涵是可以成为楷模的书体。所以,楷书具有结体严谨,法度严密,用笔完备的正大气象。</h1><h1> 行书产生于汉代,成熟于魏晋;最初又叫“行押书”。唐张怀瓘谈到真、行、草的不同特点时曾指出“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其于举起,盖有殊焉。”(走,古汉语中是跑的意思)行书贵行,即笔毫常处在行动壮态,起收笔无停顿很久的动作。所以体态神情的生动活泼,是行书的特征。“真行近真而纵于真,草行近草而敛于草”。行书是介于揩书和草书之间的书体,比楷书放纵,比草书收敛。有静有动,有繁有简,意趣无穷。</h1><h1> 草书以其时代和体势的不同,又有章草、今草和狂草之别。章草是伴隨着古隶到汉隶的发展过程而萌生和发展起来的。今草与章草相对,是行书和楷书的快写形式,到魏晋时期己发展成熟。狂草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今草,亦称为大草,今草也称为小草。草书结构简省,笔画連绵,纵任奔放,快速急就,笔畅墨飞,流便多姿。大量运用使转是草书用筆的最大特点,也是草书区别于其它书体的本质特征”使转”就是笔的牵连转换。正如孙过庭在“书谱”中所谈“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h1><p><br></p> <h1> 释文:东汉 张芝句:“匆匆不暇草书。”</h1> <h1> 释文:东汉 张芝:“下筆必为楷则。”</h1> <h1> 释文:清 刘熙载:“正书居静以致动,草书居動以致静。”</h1> <h1> 释文:唐孙过庭:“篆尚腕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h1> <h1> 释文:唐 张怀灌:“然草与真有异,真则字终意己终,草则行尽势未尽。”</h1> <h1> 释文:唐 孙过庭:“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性情;草以点画为性情,使转为形质。”</h1> <h1> 释文:宋 姜夔:“真行草书之法,其源出扵虫篆、八分、飞白、章草。圆劲古澹,則出扵虫篆;点画波发,則出扵八分;转换向背,则出扵飞白;简便痛快,则出于章草。然而真草与行,各有体制。”</h1> <h1> 释文:书体的不同表现</h1> <h1> 书法中箓隶楷行草五种书体迥异,但从书体间的关系看,行草书属一家眷属,既動态书体;篆隶楷則为另一种组合,即静态书体。清刘熙载云:“它书法多于意,草书意多于法。故不善言草者,意法相害,善言草者,意法相成。草书之意法,与篆书正书之意法,有对恃,有傍通。若行,因草之属也。”刘熙载所言的”它书”指的就是楷隶篆,草书实指行草书。人们把行草书和楷隶篆对举,是因为两者有着显著之区别。其主要表现有六个方靣。</h1><h1> 一是选用毛笔和执笔方法有别。篆隶楷书中,除小楷、魏楷和篆书中的铁线篆等多用硬毫筆外,一般选用羊毫或兼毫笔为佳。而行草书則宜用硬毫笔。在执笔方法上,书写行草书执笔要高些,楷隶篆则相对要底。虞卋南说:“笔长不过六寸,捉管不过三寸,真一,行二,草三。” 梁谳说:“作草书执笔高,转折时圆。”书写楷隶篆书执笔低,点画沉着稳健。行草书执笔高书写的点画飘逸洒脱。 </h1><h1> 二是书体不同学习的难度有别。学习行草书的难度不在于飘扬飞动,而在于沉着冷静。而学习楷隶篆的难度不在于端庄凝重,而在于活泼飘逸。故苏轼说:“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 写楷隶篆要在规矩中求变化,在平正中求新奇;而写行草书則应在流动中求顿挫,在变化中求法度。正如刘熙载所说:“正书居静以致动,草书居动以致静。”</h1><h1> 三是学习书法的先后之序有别。书法的法度在正书的书写中表现最严谨,最充分。学书法应先学楷隶篆,然后再学行草书。苏轼云:“书法备扵正书,溢而为行草。”他还对楷行草作过形象的比喻:“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能立而能走者</h1><h1> 也。”</h1><h1> 四是在用锋上有别。五种书体对用锋的要求也不相同。书写篆书和隶书全用中锋。其它书体匀以“正锋为主,侧锋为辅。”但在行草书中使用侧锋的机率要高扵楷书。宋曹说:“草书时用侧锋,而神奇生焉。”</h1><h1> 五是在引帒的使用上有别。书写速度的加快,使行草书的点画多有引帒出现。“引帒”不仅提高了书写速度,增加了流畅忎,而且更加强了点画的虚实对比。而楷隶篆则端庄矜重,不允许有”引帒”出现。</h1><h1> 六是书体的用途有别。楷隶篆往往出现在庄重,公开的场所。通常廊庙殿堂,庄严肃穆,以楷隶为宜。行草书则多用于私人交往的信礼之类。现今则多用于各种书展及庭堂装飾。项穆云“是故宫殿庙堂,典章记载,真为首尚。表牍亭館,移文题勒,行乃居先……至于行草,則复兼之。”</h1><h1><br></h1><p><br></p><p><br></p><p><br></p> <h1> 释文:明 韦坊:“学书之序,必先楷法。”</h1> <h1> 释文:清 王澍:“作书不可不通篆隶。”</h1> <h1> 释文:梁谳:“作草书执筆高,转折时圆。”</h1> <h1> 释文:明 宋曹:“草书时用侧锋,而神奇出焉。”</h1> <h1> 释文:姚孟起:“作楷须明隶法,切忌楷气。” </h1> <h1> 释文:清 王澍:“通篆法则字体无差,通隶法则用笔有则。”</h1> <h1> 释文:虞世南:“笔长不过六寸,捉管不过三寸,真一、行二、草三。”</h1> <h1> 释文:宋 苏轼:“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h1> <h1> 释文:明 项穆:“宫殿庙堂,典章记载,真为首尚。表牍亭館,移文题勒,行乃具先。”</h1> <h1> 释文:明 韦坊:“古人作篆、分、真、行、草书,用筆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姸。分书如下:正锋居八,侧锋居二,篆则一毫不可侧也。”</h1><p><br></p> <h1> 释文:书体之间的融合</h1> <h1> 书体的发展离不开书体的融合,而书体的融合则推动着书体的发展。清沈曾植在谈到籀、篆、隶、楷四种书体的融合时,指出:“篆参隶势而姿生,隶参楷书而姿生。此通乎今以为变也。篆参籀势而质古,隶参篆势而质古,此通乎古以为变也。”以相对古的书体向后参合,从其衍生的书体,這种字的态势就会妍美;以相对今的书体向前参合相对古的书体势态,這种字的势态就会古扑。這一古今书体融合的思路和方法,对书体如何融合古今,提供了良好的借鉴。</h1><h1> 清翁方纲说:“夫真行草理虽一贯,而格必兼通。未有不精楷,而能作行草者。亦末有不博通行、草,而专精真楷者。”各种书体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善于吸取不同书体所长,克其所短。正如姚孟起所云:“作楷须明隶法,切忌楷气。”清蒋衡则指出:“作楷书须有行草意,使其气贯……今人不懈此,楷则方板散漫。”楷书中融入行书笔法,注入行草意,可以拼弃楷书刻板的陋习,使点画形态动中有静,平中見奇,充溢着行书的意蕰。蒋和说:“学行书可知真书血脉,不可分为二撅。” 书体的发展史表明,书体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包容的。正如姜夔所说:“真行草书之法,其源于虫篆、八分、飞白、章草等。圆劲古澹,则出于虫篆;点画波长,则出于八分;转换向背,则出于飞白;简便痛快,则出于章草;然而真草与行各有体制。”高明的</h1><h1>书家自有能力丰富自己,更有能力跨越书体藩篱,将各种书体巧妙融为一体,从中吸取多种书体的营養。正如蔡襄所言:“予尝谓篆、隶、正书与草、行通是一法。”</h1><p><br></p> <h1> 释文:清 蒋衡:“作楷书須有行草意,使其气贯。”</h1> <h1> 释文:明 赵宦光:“作字须略知篆势,能使落笔不庸。”</h1><p><br></p> <h1> 释文:唐 张怀灌:“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草行。”</h1> <h1> 释文: 蒋和:“学行书可知真书血脉,不可分为二橛。” </h1> <h1> 释文:蔡襄:“予尝谓篆、隶、正书与草、行通是一家。”</h1><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释文:北宋 黄庭坚:“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下筆向背,则识草书法。”</span></p> <h1> 释文:清 翁方纲:“夫真、行、草理虽一贯而格必兼通,未有不精楷而能作行草者;亦未有不博通行、草而专精真楷者。‘”</h1><p><br></p> <h1> 释文:清 刘熙载:“它书法多扵意,草书意多扵法。故不善言草者,意法相害;善言草者,意法相成。草书之意法,与篆书正书之意法,有对恃,有傍通。若行,固草之属也。”</h1><h1> 注:刘熙载所说的“它书”指楷隶篆。</h1><h1><br></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