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行日志之焦山

玲斋

<h3> 2019年11月16日上午,我们到镇江焦山风景区游览。</h3><h3> 焦山为“镇江三山”(另两个是金山和北固山)名胜之一,以山水天成,古朴幽雅闻名遐迩。</h3><h3> 它是长江中唯一四面环水的岛屿,山高70.7米,周长2000余米。碧水环绕,林木蓊郁,绿草如茵,满山苍翠,被喻为“江中浮玉”。焦山与对岸象山夹江对峙,大江东去,一山中立,颇有中流砥柱之势。</h3><h3> 刘禹锡《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焦山的仙人就是东汉隐士焦光。</h3><h3> 东汉末年,焦光隐居在此,汉帝(汉灵帝和汉献帝说法不一)曾三次下诏书请他出山做官,但他不愿和腐败朝廷同流合污,拒不应召。他在山上采药炼丹,治病救人,后人为了纪念他,改樵山为焦山。</h3> <h3>  焦山是长江中四面环水的岛子,去焦山必须乘船。34年前,我第一次到焦山乘坐的船很小,渡口上挤满了等船的人。如今的轮渡是装载好几百人的大船,平稳且疾速,没等仔细看看江上风光,就到岸了。</h3> <h3>  焦山脚下矗立着高大的牌坊。透过牌坊,可以看到立于焦山顶峰的万佛塔。这是一座有明清风格的仿古塔。</h3><h3> 万佛塔是元代以前的砖塔,后因战乱被毁。焦山定慧寺方丈茗山法师千方百计筹集资金,重建了佛塔,塔中供奉一万尊佛像,都有施主认捐,成为中国当时佛教界的一项创举。</h3> <h3>  过了小桥,迎面见到的是焦山的寺庙——定慧寺。</h3> <h3>  定慧寺前,树木葱茏,碧水如玉,亭阁俨然,鸭鹅凫水,游人怡然,风景如画。</h3> <h3>  焦山行宫是清乾隆皇帝南巡时下榻最多的地方。据史书记载,焦山行宫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建成,有焦山行宫、东行宫、上行宫三个部分,因战火先后被毁。</h3><h3> 现焦山行宫是在自然庵和五圣庵旧址上改建而成,为典型的江南小庭院,有船亭、北极阁、黄叶楼、梅花楼、画禅山房、文殊阁、梦焦山仙馆、观澜阁等建筑。</h3> <h3>  焦山东麓,树林茂密,怪石嶙峋,八座炮台成马蹄形排列,炮口面对大江,这就是焦山炮台。</h3><h3> 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为了加强长江下游的防务,决定修建焦山炮台,与圌山、象山、江都都天庙三处炮台略成掎角之势,以守卫焦山及长江航道。</h3><h3> 据史料记载;焦山炮台是用优质方石为基,以黄土、石灰、细沙配糯米汁捣拌成三合土,分层夯实,表面涂有黑色保护剂,整个炮台呈暗堡式,炮台内分设重型大炮。每个炮堡都附有一座小弹药库,另一座大弹药库在炮垒南端门外偏西处。整体都用三合土分层浇灌形成,异常坚固。抗日战争时,炮台被日军摧毁。现仅存遗址。</h3> <h3>  1842年7月21日,英侵略者发动了扬子江战役,进逼镇江和南京。英侵略军侵入长江,曾遭到圌山和焦山炮台守军英勇的抵抗和沉重的打击。副都统海龄率领青州兵和旗兵面对80余艘敌舰,猛烈炮击,终因寡不敌众,炮台失守,守卫焦山的军民1500多人英勇捐躯,海龄也自焚殉国。英军攻陷镇江时,军民奋勇作战,殊死抵抗。恩格斯高度评价了镇江军民这场撼天动地悲壮斗争,他在《英人对华新远征》一文中称颂道:“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遭到同样(镇江)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h3> <h3>  环绕焦山的栈道,斗折蛇行。</h3> <h3>  江上的快艇划开碧水,搅起雪浪,留下渐扩渐散的波纹。</h3> <h3>  来到了焦山地名来源地——三诏洞。</h3><h3> 焦山原建有焦公祠,内有焦公塑像。清顺治十年(1653),和尚兴上将焦公像移置三诏洞中,焦公祠改为伽蓝殿,后倒塌未修复。</h3><h3>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中秋,由焦光的后裔焦尔昌重新整修三诏洞,内置焦光石刻造像,宽衣博带,身旁侍立两个童子。</h3><h3> 相传东汉末年,学士焦光,不愿做官,避乱流寓镇江,隐居在此。他学问高深,精通医术,经常在山上采药为周围渔民治病。每天在山上砍柴,靠卖柴度日,自食其力,生活十分清贫。汉帝(汉灵帝和汉献帝说法不一)闻其高名,曾三下诏书请焦光出山做官,他都拒不应诏,世称“三诏不起”,故名三诏洞。</h3> <h3>  原来洞中的焦光塑像,已经在文革中被毁掉了。现在的塑像是文革后1979年重立的。</h3> <h3>  原本打算顺着三诏洞旁边的山路登上山顶。上次来焦山,见过山顶的吸江亭和山腰的郑板桥读书处,很想知道它们现在状况如何。后来遇到从山上下来的游客,打听到山顶树木茂密,遮挡望眼,上去也看不到什么,甭提看大江东去,一泻千里了。再说,山顶的万佛塔已经封闭,登塔只是奢望。听这么一说,也就打消了我们继续登山的念头,接着在山脚下转悠。</h3><h3> 向前走不多远就是焦山的摩崖石刻。</h3> <h3>  但见陡崖峭壁之上,满目石刻。那镌刻的大大小小历代名人题诗、题词,嵌在山崖上,组成一道极有历史文化含量的“峭壁书廊”。</h3><h3> 摩崖石刻,从时间上说,有六朝、唐、宋、元、明、清;从字体上看,有正、草、隶、篆。因时代久远,风雨侵蚀,石崖崩裂,不少石刻都凐灭在历史的尘埃中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多是民国时期的近代作品。</h3> <h3>  这是宋代书法家赵孟奎所书的“浮玉”两个大字,浑厚而不乏秀气,意思为焦山像一块碧玉浮在长江上。</h3> <h3>  明代书法家的字迹部分被腐蚀掉了。</h3> <h3>  这是南宋著名文学家陆游与游人踏雪寻访《瘗鹤铭》的题名石刻真迹。全文为:“陆务观、何德器、张玉仲、韩无咎,隆兴甲申闰月二十九日,踏雪观《瘗鹤铭》,置酒上方,烽火一未息,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薄晚,泛舟自甘露寺以归。明年(1165年)二月壬午,圜禅师刻之石,务观书。”词文壮丽,书法刚劲有力,堪称摩崖石刻中的精品。陆游的草书见过,龙飞凤舞,横扫千军,气势壮观;没想到他的楷书也写得如此端庄大气。</h3> <h3>  陆游题记左边是清末状元陆润庠酬答焦山僧人越尘的诗题刻:</h3><h3> 坐隐茅庵愿未偿,十年归梦绕江乡。</h3><h3> 鼎铭佶屈思周汉 ,崖刻迷离记宋唐。</h3><h3> 帝里风光多阅历,海天云影入微茫。</h3><h3> 丹青绘就劳相寄, 珍重旃檀一瓣香。</h3><h3> (跋文):不到焦山逾十载矣,山僧越尘以所绘山水大幅及手拓二鼎摩崖诸题名见贻,赋诗为谢。 </h3><h3> (落款):己亥九月,陆润庠。</h3> <h3>  绕焦山一周后又来到山脚下的定慧寺。这是佛祖释迦牟尼和众位菩萨、罗汉的塑像群。</h3> <h3>  道两侧长廊墙壁上的精美浮雕,描绘的是佛教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h3> <h3>  焦山定慧寺 始建于东汉兴平年间,原名普济寺,宋朝时称普济禅院,元代改称焦山寺。清朝康熙皇帝南巡至此,改为定慧寺。寺庙基本保持了明代的建筑风格。</h3> <h3>  焦山定慧寺的大雄宝殿重檐斗拱,气宇轩昂,藻井彩绘,富丽堂皇,殿内雕龙描风的屋顶不用钉子,全为小方块木头拼合而成,图案精美,艺术高超,国内罕见。</h3> <h3>  三诏坊。纪念三诏不起的东汉末年隐士焦光。</h3><h3> 最早把焦光封为圣人的是宋真宗。他在敕文中说,有一天他在患病的昏睡中,梦到一个自称是焦光的老者上殿献丹,醒后病愈。他询问臣子,才知道焦光是汉末著名隐士,三诏不起,采药济民,甘于清贫。为表彰焦光,宋真宗下诏赐他谥号“明应公”,并免除焦山的田地赋税,让地方官员按时祭奠焦光。自此,焦山定慧寺一直建有焦公祠、明应公殿,地方官员负有维护、祭祀的责任。</h3> <h3>  我们在定慧寺游览的时候正好遇到僧人在做法事,以前没有见过,就顺手拍了两张照片。</h3> <h3>  做完法事的僧人翩然而去,僧袍飘飘,颇有超尘出俗的气度。</h3> <h3>  新修建的定慧寺殿宇巍巍,屋檐重重。</h3> <h3> 焦山碑林,始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宝墨亭, 明代扩建为宝墨轩,自清以来,蜚声江左,但屡遭毁坏。新中国成立时,已是环堵萧然,遍地狼藉。 1960年镇江市政府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征集四乡刻石,建立焦山碑林。2002年又对焦山碑林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维修和扩建工程,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h3><h3> 碑林藏品丰富,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焦山西麓的摩崖石刻80方,二是碑林园中的各个时期的碑刻近500方。</h3><h3> 碑林曲廊回合,庭院深深,茂林修竹,苍翠葱茏,具有江南古典园林特色。</h3> <h3>  《魏法师碑》全称《大唐润州仁静观魏法师碑》,立于唐代仪凤二年(677),距今已有1300多年,是江苏境内为数不多、保存较完好的初唐碑刻。该碑于1961年由丹徒华阳观迁移至焦山碑林。</h3> <h3>  这是宋代的篆书墓志铭碑刻。碑文为:宋故光禄卿致仕章公墓志铭。</h3> <h3>  明代书画家文徵明撰写的篆体墓志铭碑刻。碑文为:明儒医弋斋钱君之墓。</h3> <h3>  明代篆书墓志铭。碑文为:明故南昌司训东园达公墓志铭。</h3> <h3>明故达孺人杨氏墓志铭。</h3> <h3>  唐代名相李德裕的书法碑刻。</h3> <h3>  在《桃花扇》中被李香君痛斥的明末权相阮大铖的书法碑刻。</h3> <h3>  北洋军阀吴佩孚的书法碑刻。</h3> <h3> 焦山乾隆御碑亭是一座木结构的古式方亭,琉璃瓦顶,亭中竖立一块御碑。原先建在定慧寺天王殿前,后迁至宝墨轩。正面碑文是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时作的七言诗《自金山放舟至焦山》,背面是乾隆第三次来焦山时作的七言诗《游焦山作歌三叠旧作韵》。</h3> <h3>  碑林也是一座风光旖旎的江南园林,修篁千竿,曲廊通幽。</h3> <h3> 《瘗(yì埋葬)鹤铭》馆,馆里藏有著名摩崖刻石《瘗鹤铭》。</h3><h3> 《瘗鹤铭》是一位隐士在埋葬他宠爱的鹤时写的铭文刻石。原刻在江苏镇江焦山西麓断崖石上,后遭雷击崩落长江中。</h3><h3> 北宋熙宁年间,修建运河,工人从江中捞出一块断石,经辨认,此断石正是史书上记载坠落江中的《瘗鹤铭》的一部分。</h3><h3> 一百年后南宋淳熙年间,运河重修,疏掏工人又打捞出四块。送至当地县府,经考证,这四块断石也是《瘗鹤铭》的一部分。这样,与先前打捞上来的那块断石拼凑在一起,正好是失传很久的《瘗鹤铭》。 到了明洪武年间,这五块断石复坠江底。康熙年间,镇江知府陈鹏年不惜花巨资募船民打捞,终于在距焦山下游三里处,又将这五块残石捞了出来,乾隆二十二年嵌于焦山定慧寺壁间。1960年合五石为一,砌入壁间。</h3><h3> 刻石年代众说不一,作者也众说纷纭。《瘗鹤铭》字体浑穆高古,用笔奇峭飞逸。虽是楷书,却还略带隶书和行书意趣。铭书自左而右,与碑不同,刻字大小悬殊,结字错落疏宕,笔画雄健飞舞,且方圆并用,无论笔画或结字、章法都富于变化,形成萧疏淡远、沉毅华美之韵致。历代书法家对它评价很高。北宋书法大家黄庭坚有“大字无过瘗鹤铭”之句,明代王世贞评语:“此铭古拙奇峭,雄伟飞逸,固书家之雄。”</h3><h3>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