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耿丹心昭日月一一纪念曹本熹逝世三十六周年

曹珏

<h3>2019年12月25日是曹本熹逝世36周年纪念日,为表达对他的怀念,制作了这个美篇,用的音乐也是他非常喜欢的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h3> <h3>曹本熹1915年2月22日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的职员家庭,先后就读于上海务本小学、清心中学、圣约翰中学。</h3><h3> </h3><h3> </h3> <h3>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和社会上“科学救国”、“工业救国”主张的感染, 1934年他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下决心要在将来的救国大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h3> <h3>在国内多名著名化学家、教授名师的指导下,他充分利用学校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和设备先进的实验室来充实与完善自己的学业,顺利完成了化学系各门课程的理论学习、实验技能培养和科研能力的积累。</h3> <h3>他曾任化学系化学会主席,积极参加各种社会与学术活动,同时爱好篮球等体育活动,与老师、同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h3> <h3>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清华大学迁校至长沙、昆明,与北大、天大合并为西南联大,曹本熹和清华师生一起搬迁并完成学业,1938年西南联大毕业。</h3> <h3>毕业后,他曾在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迁到昆明)做助理,后聘回西南联大化学系任助教;1941年被聘请到昆明利滇化工厂任助理工程师。</h3> <h3>在利滇化工厂他参加的碳酸钾、染料及肥皂的生产技术工作,对后来一生从事化工专业工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也是他立志工业救国的第一次实践。</h3> <h3>1941年5月,他与大学同班同学魏娱之结为夫妇(清华校长梅贻琦为证婚人)。第二年他们的女儿曹瑛呱呱落地 。</h3> <h3>为了实现工业救国的理想并在专业上更有提高,1943年,他暂把抚养孩子的任务交由妻子承担,留学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化工系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h3> <h3>从1943年到1946年前后四个年头中,他起早贪黑地沉浸在知识海洋中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同时,也时刻关心着祖国的未来。</h3> <h3>尽管国外的环境比国内好很多,但他为了妻子、女儿,为了国家,做好了毕业后回国效力的打算。他在毕业前,就给国内发了好几封接洽职事的信,并很快得到了清华大学黄子卿先生的回信。得知黄先生已在教授会中提出并已通过聘他回清华化工系任副教授。</h3> <h3>动身前,对将来化工系的设备和筹建研究部门的设想就在他脑海的思考之中。希望国家工业化后,社会的环境不要走向极端的为己主义和金钱操纵一切。</h3> <h3>1946年清华大学在北京复校时,决定在工学院增设化学工程系,并定张大煜教授为系主任, 聘请刚从英国归来的曹本熹为副教授、副系主任。后因张大煜教授未到职,1948年曹本熹被提升为教授、系主任。</h3> <h3>面对没有系馆、没有教师队伍、没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经费又十分有限的困难,曹本熹把化工系当成自己的家,很快把这个系从无到有地创建起来。</h3> <h3>在1946-1948的三年中,曹本熹聘请了一批年轻教授,集中了一批专门学化工的教师来系里任职。使化工系师生形成一个团结而富有朝气的集体。</h3><h3>1947年清华化工系首次学术会议全体早期教师合影</h3> <h3>曹本熹(右二)与教授们在清华工字厅聚会</h3><h3> </h3><h3> </h3><h3> </h3> <h3>这三年中,曹本熹带领青年教工参照美国的化工实验标准,通过自己的双手,拼拼凑凑,终于建立起成批化学工程实验项目和一系列的装置。</h3><h3>1948年清华化工系部分师生在颐和园</h3> <h3>到1948年底清华解放时,成立时间最短的清华大学化工系已经是全国最大、实验条件最好的化学工程系。在全国高等院校中也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系科。</h3> <h3>他参与起草了由清华大学教师联名致海外学者的公开信,还多次亲笔写信给海外留学的朋友,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邀请他们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h3><h3>他当年写给武迟先生的信</h3> <h3>抗美援朝期间,曹本熹带领化工系主动承担了前线航空燃料油的化验任务,并为军队后勤部门和防化兵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以后,化工系调整为石油工程系。</h3> <h3>在新林院与来家玩的化工系50级学生合影</h3> <h3>1950年清华化工系老师和毕业生在大礼堂前合影</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h3>1953年,根据上级“要在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北京石油学院”的要求 ,曹本熹担任北京石油学院筹备委员会委员兼建校筹备处副主任,负责教学筹划。</h3> <h3>石油学院成立后,曹本熹被任命为教务长,从各系的专业设置、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学实验等各方面,领导组织全院的教学工作。</h3> <h3>1956年,曹本熹被任命为北京石油学院副院长,主管全院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但他仍坚持站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h3> <h3>从1953年到1963年曹本熹在北京石油学院工作的十年,他兢兢业业,为国家造就了一大批石油科技人才,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h3><h3>曹本熹参加教研室会议讨论教学问题</h3> <h3>北京石油学院当选的第一任人民代表合影: 全国人大代表李风,北京市人大代表张更和海淀区人大代表曹本熹。</h3> <h3>和张更一起参加国庆观礼</h3> <h3>石油学院领导与在高校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们在一起</h3> <h3>曹本熹多次去苏联考察。与苏联有关高校建立广泛联系,争取到大量苏联专家来校工作。</h3> <h3>接待来石油学院访问的英国皇家学会主席西里尔欣歇尔伍</h3> <h3>1960年曹本熹与北京石油学院院长闫子元一起与苏联专家合影</h3> <h3>1960年曹本熹与北京石油学院院长闫子元、沈复教授,与来华讲学的苏联专家卡发洛夫合影。</h3> <h3>1962年,曹本熹与北京石油学院“石油加工过程与设备”教研室成员在中山公园。</h3> <h3>1962年与北京石油学院科研处成员在一起</h3><h3> </h3> <h3>1959年与来校演出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合影</h3> <h3>夫人魏娱之在石油学院担任炼制系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炼制系副系主任、副教授,一直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五好教师。</h3> <h3>1963年根据国家《关于加强原子能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曹本熹被调到二机部,被任命为二局(核燃料局)副局长兼化工总工程师。</h3> <h3>从1963年到1983年,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渊博的学识,勇于赶超先进水平的创新精神和杰出的组织才能,为核工业发展奋斗了20年。</h3> <h3>1980年,他被核工业推荐,经评选,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h3> <h3>他还是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h3><h3> </h3><h3> </h3><h3> </h3><h3> </h3> <h3>他在核工业的贡献主要集中在铀和浓缩铀的转化,氢同位素热核材料的生产和加工,辐照元件的化工后处理提取钚,以及放射性废物处理四个方面。</h3> <h3>在核工业首套大、中型化工装置投产试运行期间,他都亲临现场指导,是科研、试验、生产的主心骨、强有力的指挥员,一起摸爬滚打的贴心人。</h3> <h3>经过他与众多有关专家、教授、技术人员、领导和工人的努力,到七十年代,我国的铀化工、后处理在多方面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h3> <h3>通过改进工艺,提前两年多为热核试验准备了原料,并为后续氢弹武器研制提供了高纯度原料。他也作为主要完成者中的一员,获得了“氢弹突破及武器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h3> <h3>1980年曹本熹和张沛霖在办公室交谈</h3> <h3>改革开放后,1980年率中国核能代表团在日本参观核电厂</h3><h3> </h3><h3> </h3> <h3>率代表团在英国参观、考察</h3> <h3>1980年夏曹本熹(后排左五)参与接待日本第一个和平利用核能高级代表团,开始了民间和平利用核能的交流,推动了以后两国政府间的合作交流。</h3> <h3>七十年代无汞工艺研究总结会后部分代表合影</h3> <h3>1981年曹本熹与汪家鼎、汪德熙一起在原子能院接待来访的英国专家(曹本熹英国留学的同学)夫妇参观。</h3> <h3>1979年清华同学聚会</h3> <h3>1981年曹本熹(第三排右一)与夫人魏娱之(前排右二)参加清华大学校庆,与十级同学合影。</h3> <h3>从大学时相爱一直到1983年曹本熹去世,在将近五十年的岁月中,他们夫妻的爱情始终那么甜蜜,他们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依靠,从没有吵过架。</h3> <h3>1963年全家在北海公园</h3><h3> </h3><h3> </h3> <h3>1963年初冬,在清华上大四的女儿曹瑛被诊断患急性白血病。局里紧急调他回京。他回来之后,只呆了一个月,安排好女儿的住院和治疗就回到了工厂。</h3> <h3>在女儿住院时,协和医院医生就向曹本熹提出,希望能在他女儿去世后,进行尸体解剖,以对白血病进行研究。当65年女儿去世后,他悄悄地打电话请协和医院来了一辆救护车,把女儿的尸体送到协和医院,贡献给医学科学研究。</h3> <h3>曹本熹在生活上非常自律。因身体不太好,夫人有时陪着他出去开会。夫人的费用、粮票,都是他另交。</h3> <h3>1970年曹本熹夫妇在中山公园唐花坞留影,那时,一家三口分别在北京、山东、青海三地。</h3> <h3>儿子曹珏1967年到青海参加三线建设,母亲魏娱之退休后,1973年来到青海看儿子,曹本熹也利用开会机会,全家在青海锻造厂相聚。</h3> <h3>1973年2月全家与未婚儿媳陈晓芬在颐和园留影。</h3> <h3>1975年在中山公园合影</h3> <h3>1982年在玉渊潭公园带孙子曹毅峰划船</h3> <h3>从曹本熹患糖尿病时起,夫人魏娱之每天想方设法按营养需要调配伙食,陪他去看病,一起去公园锻炼身体。</h3> <h3>1982年10月到医院检查,当即被确诊为直肠癌,并很快做了手术,直肠改道,戴上了肛门袋。这是第二年春天,术后恢复期间在陶然亭公园。</h3> <h3>全家在紫竹院公园</h3> <h3>术后不到半年,1983年5月,他便戴着肛门套上班了,组织上只许他工作半天,他却经常整日埋头工作,半天到机关,半天在家翻阅文献资料,还为接待西德专家来访自学德语。</h3> <h3>1982年冬天,癌症手术后在家休养的曹本熹与前来探望的原研究生郑远扬(右)及原清华化工系老技工王琪合影。</h3> <h3>1983年夏,曹本熹在北京农业大学工作的的弟弟曹本钧来家看望。</h3> <h3>1983年9月4日清华50级同学来家看望</h3> <h3>1983年10月份发现癌细胞扩散到肝,11月他仍去研究设计院商谈落实废液固化科研工作,月底主持召开了核化工学会理事会,研究制定84年工作计划。</h3> <h3>在癌症转移的情况下,夫人魏娱之想的是怎样减少丈夫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陪他走完了最后的路程。</h3> <h3>12月14日,他的体力已明显不支,说话、穿衣都有困难,但还亲自过问一项对外科技合作项目的安排情况。在最后的日子没有留下对家人的嘱托。</h3> <h3>  临去世前,面对核工业停军转民,他还一再强调要搞一套完整的后处理工程,保留住技术和人才,对后处理事业念念不忘。曹本熹于1983年12月25日逝世,享年68岁。他的遗体也和女儿一样,献给了医学科学。</h3> <h3>曹本熹去世后,夫人魏娱之将他们多年积蓄的2万元钱捐给核工业部党组作为党费。在党组将二万元送回后,她又将这些钱分别捐赠给了月坛街道办事处和中国老年基金会各一万元,用于老年人的福利事业。</h3> <h3>1992年4月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的《奉献者之歌——当代英模事迹展》上介绍曹本熹事迹的展板。</h3> <h3>展览中陈列的他的遗物和获得的奖章</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h3>一些展品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h3> <h3>在1996年清华校庆时,清华化工系在系馆前举行了建系50周年纪念活动及曹本熹先生塑像揭幕仪式。</h3> <h3>滕藤在揭幕仪式上讲话</h3> <h3>化工系系主任为曹本熹塑像揭幕</h3> <h3>汪家鼎、侯祥麟等在曹本熹塑像前回忆老朋友</h3> <h3>中国石油大学杨光华和戴衡在塑像前留影</h3> <h3>2011年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组织编写,曹本熹生前工作过的核工业、清华大学、石油学院的老同志撰写回忆文章,出版了《耿耿丹心昭日月—曹本熹纪念文集》。</h3> <h3>曹本熹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清华人赠送的挽联“以厚德载清华,两弹元勋,石油人师表;用科教兴中国,奋斗一生,为后世楷模”对曹本熹的功绩做了高度概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