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庐书院山东书友会成立仪式

李德文

<h3>仪式影像</h3> <h3></h3><h3>在逸庐书院山东书友会成立仪式上的发言 许传良 尊敬的李双阳老师、逸庐书院山东书友会部分代表、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冬至已至,春风可期。在这美丽的西海岸,在李老师亲自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筹备,逸庐书院山东书友会今天成立了。在此,我代表书友会全体成员,向李老师对我们一如既往的厚爱表示由衷的敬意,向筹备组的全体同仁前期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我知道,书友会组织架构包含着李老师和全体会员的深切期望,因此也颇感一定压力,陕西、山西、安徽等各省书友会已经成立在前,并且开展了不少有影响力的活动,逸庐书院这个文化品牌在书坛甚有口碑,它在教学、研究以及与墨池、南吴门书社相融发展的总体实力与广阔前景,更是令书画界瞩目。因此,各地书友会乘此东风,定会不断进取。而且,我们有此坚强后盾,没有理由不做好工作。 再者,山东号称是书法大省,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就书法现状而言,我个人认为,山东书法界的总体创作实力还不够雄厚,如李老师一样高度的中青年领军人物更是一直缺位,而且,书法理论与学术成就尚不能比肩其他强省。虽然有着入展全国展较多人数的优势,但这仅代表一定领域内高原的宽度,尚缺少高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加强对话、交流乃至找准定位,才能有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鉴于此,书友会的成立,本身就更加贯通了山东书友与全国交流学习的通道,它的深远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这里,立足实际,面向未来,关于书友会的发展,我有几点想法,请教李老师,并与大家交流。 一是积极配合逸庐书院,开展好联谊、展览、论坛等活动。逸庐书院是总指挥部,我们应时刻保持与逸庐书院的紧密联系,一切安排当从逸庐书院大局出发,这也是书友会发展的根本宗旨。有活动才有活力,我们以书法为载体,当积极开展好至少三方面的活动,即有主题的展览、有方向的联谊以及有观点的论坛,争取留下些痕迹,传播一些声音,为逸庐书院增砖添瓦。 二是跟进李老师创作理念,提高总体创作水平。创作实力是书家立身之本,我们要永远感恩在学书之路上遇上了一位好导师。李老师的创作实力,随着第六届兰亭奖获奖,已经征服了书坛。最近时期的“大草一体化”理论,更加凸显了思想高度。由此,书友会成立之后,我们更有条件集体进一步体悟李老师“晋唐”、“五体兼修”等书学创见,在创作上更有方向,更有动力,从而不断提高我们的创作水平,这在客观上也会为我们山东书法事业做出一定贡献。 三是立足山东,树立山东书友会品牌形象。山东是文化大省,书法资源非常丰富,有四山摩崖、云峰刻石、经石峪、曲阜孔庙碑林等书法遗迹,可以说,在书法取法资源上有着独特的研究优势,然而,那种朴茂、大气、磅礴、雄浑的艺术风景线,并没有完全吸收并融进当代书法创作与研究之中,或者说,山东书家在全国书坛还没有凸显地域特色,不无遗憾。不仅如此,山东的作者跟风现象存在,有些作者只是紧盯书坛流行风、展览体,由此,真正有个性的书家、有个性的作品并不多见。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如果我们努力创造条件,立足山东实际,打好山东书友会品牌,或许能为凸显山东地域书风而留下坚实的足迹,在这方面,还望李老师多多指导。 四是努力完善并提升个人综合书法实力。任何一个团体的进步,离不开团体内各个成员的努力,我从2009年进入李老师工作室学习,期间又被吸收为南吴门书社任副执事,墨池受聘为导师,又荣幸受邀为逸庐书院高研班上课,一直以来不敢懈怠,就是因为离李老师的期许还差很多。另外,逸庐书院还注重学术建设与理论人才的培养,多年以来,以青年书法理论家董水荣任学术主持的活动多次举办,发挥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我自己也尝试在此领域写过几篇小文,其中就包含着李老师的感召与鼓励。作为书友同仁,我们也必须书内书外同用功、同发力,只有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才能焕发出书友会乃至逸庐书院持续的强大生机与活力。 总而言之,书友会是大家的,我们一定贯彻好服务、协调、联谊、发展的宗旨,笔墨追寻,砥砺前行! 谢谢大家! 2019年12月22日<br></h3><h3></h3> <h3></h3><h3>逸庐逸庐书院山东书友会组织架构名单 会长:许传良 副会长:谭建英、李雪梅、张守国、李德文、赵福堂 秘书长:谭建英(兼) 副秘书长:李强、张彪<br></h3><h3></h3> <h3>书友作品</h3> <h3>仪式现场</h3> <h3>李双阳老师题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