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大雪这个节气已经过了许久的时候,雪花终于露脸了。尽管不大,但总算"迷途知返",让今时今日,尘封一段有雪的记忆,演绎一出专属的悲喜剧。前几天看到2020年的春晩节目单都出来了,俯首间年味也飘了过来,心里一阵小欢喜,不过,当我疯狂骑行在冬日冰冷的路灯下,我的拉长版的影子被一个个身穿标有2017校服的小伙伴超越的时候,我的心猛一哆嗦,高三即将过半了!</h3> <h3> 碎碎念</h3><h3> 早上,楠姐的脸一直黑着,虽然平日里也不白,但今天阴云笼罩,八字眉更加的陡峭,脸上的肌肉似乎痉挛于以鼻子为中心的5cm半径范围内,这种强大的气场,瞬间凝固了教室的空气,几乎一碰即散落一地。楠姐何许人也?我们的高三班主任,年龄不算大,但感觉经风沐雨,成熟干练,楠姐的眼镜总是半垂着,冷不丁就从镜片上方射出两道光,贼亮,照得人心里发毛。今天,有五个人迟到了,可这只是个导火索,更糟的是上次月考我们班成绩下滑!一向淡定的楠姐,终于将所有情绪写在了脸上。楠姐开板了:"同学们,抬头看看前面的倒计时牌,离高考还有多少天?离你们的梦想还有多远?咱们的一些同学,忘记了诗和远方,只剩下眼前的苟且。十年寒窗容易吗?金榜题名容易吗?偏偏有人就喜欢倒在黎明前的黑暗里,你们对得起含辛茹苦的父母吗?你们对得起风雨同舟的老师吗?你们对得起闻鸡起舞的自己吗?⋯⋯"教室里隐约传来一声声叹息,有的人使劲地吸着鼻子,有的人抬头仰望天花板,有的人在纸上胡乱画着什么,这样的场景,几乎是高三学生的生活常态,有些话语翻来复去,渐渐觉得已有些麻木,就像无奈的罪犯,已没有能力挽救自己的灵魂。自责,除了作为自己的负面情绪存在,对改变来讲并无益处。</h3><h3> 说实话,我不喜欢高三的氛围,窒息、压抑、孤独,就像我不喜欢教室中那趴在墙上像醒目的补丁一样的标语"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高三白活""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这类鸡汤灌多了,我觉得自己都开始怀疑人生,好像人生就剩一个苦字,我们全身的细胞都在苦水中呻吟,许多暗示什么战场,硝烟,逆境让我们崩溃,一直在消极情绪中打转,像鲁宾逊的小舟搁浅在荒岛上。高考似乎成了人生的终极目标,难道我们只是为高考而生的吗?那么高考过后,我们还剩什么?在题海中游弋,在考试中浮沉,走过高三,爷还是条好汉!</h3> <p class="ql-block"> 瞌睡百态</p><p class="ql-block"> 进入高三以来,许多同学就像被施以魔法,按孙大圣的方法就是变出几只瞌睡虫,结果在课堂上就轻松催眠了一干人等,经过一番仔细观察,总结出以下几种形态:从时间上分有:一、旷日持久型。这种同学基本把课堂睡觉习惯化,从高一到高三,从早自习到晚自习,不论寒暑,不惧蚊虫,偶尔还会睡出心流状态-流哈喇子,打呼噜。二、定时定点型。如星期一的第一节课,属于节后综合症,当然一般来说早上第一节课打瞌睡的同学多,因为胃脑争血,双方鏖战,难免梦游天姥。三、看科下菜型。据所上科目,一般是成绩越差的科目,其课堂瞌睡指数越高,当然也有可能此科目老师的发音音频,刚好属于某个刺激睡觉💤的波段,与脑波正好共振,大脑不堪重负,果断关闭听神经通道,坦然睡去。课堂睡觉的姿态动作各异,有些也不乏创意:一、趴睡型。特点是稳当,缺点是目标明显,易被老师发现,所以又叫明目张胆型。二、单臂支撑型。特点是一只手肘支撑面积较小,加上入睡后脑袋放松,很容易滑落,有碰破头的危险,有时频繁地点头,有点像小鸡啄米。三、张飞型。最高境界的课堂睡觉模式是眼睛半睁半闭,但感觉已身心分离,对外界无感,进入一种空灵的状态。戴眼镜的,或许更有优势,镜片的反光,就是一道屏障。以上似乎在供大家一乐,但仔细想想,一股酸涩便涌上心头。</p><p class="ql-block"> 不知何时,高考成了这样一场拿健康和青春做赌注的战斗?许多所谓名校的跑步吃饭,厕所背单词,竟成了为人称颂的制胜法宝,时间确实是挤出来的,因为大多用于学习,所以无暇再去睡觉。我忽然想起一句"名言":生时何必多睡,死后自会长眠。有没有脖后颈冒凉气的感觉?生而为人,却活出了机器的味道。若干年后,一块植入大脑的芯片,便代替了十多年寒窗苦读所获得的知识量,而人类如果失去创造力和希望,将失去人类生存的源动力。可人毕竟是人,拉长战线的结果只能是疲劳战,昼夜颠倒,要不是睡不着,要不是醒不了。当然,还有一种很糟糕的状态是假努力,同样早出晚归,同样挑灯夜战,工整而详尽的课堂笔记,密密麻麻的各种习题解答,但成绩总在原地踏步。在从众效应中找不到自己的切入点,没有有效投入,甚至只是消极地复制每一天,喂,醒醒吧,天亮了。</p><p class="ql-block"><br></p> <h3> 爱,一路同行</h3><h3> 升入高三以来,我发现围绕我们这帮"珍稀动物",周围的人开始集体进入备战状态:一是我的父母,原本他们都算是"粗人",可最近变化确实有点大,尤其是老爹。以前就喜欢四仰八叉地躺在沙发拐角玩手机,抖音那魔性的笑声,时不时就钻入我的耳朵。可现在,老爹似乎不玩手机了,经常在客厅的沙发上打瞌睡,有时已经很晚了,我准备睡觉,一推门,他就一骨碌地爬起来,一脸歉意地说:我也不知怎么,一下就给睡着了,赶紧睡吧,等你睡着了我关灯。他像个犯了错误的孩子,而我心头一热,这是一种多么朴实的陪伴呀,等你睡着我再睡。老妈更是把我当儿童养,热牛奶、挤牙膏、洗袜子、推车子等等一律代劳,他们变得小心翼翼,而我变得心事重重。</h3><h3> 按陪伴时间和频次排在第二位的当然是我们的各科老师,其中老班尤甚。高三的老师像是拧紧了发条,从早自习开始,我们的老师就像走马灯似的出入教室,在楼道里与他们相遇,他们也总是行色匆匆,手里不是抱着厚厚的复习用书,就是一沓沓大大小小的卷子,有一次我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女老师们都主动放弃了高跟鞋,统一穿上了运动鞋。在课堂上,老师们明显加大了马力,不仅语速加快,而且分贝提高,确实火力全开。不过,有些用力过猛的老师全程一脸严肃,讲课"一逗"到底,中间都不敢停顿,生怕漏掉某个细节。这是一群怎样的人啊?为了书写我们的人生不惜搭上自己的青春!因为有了他们,高三的学习中我们不再孤单无助,终于明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明明有人在负重前行"的真正含义!我知道,爱可以包容,爱可以注入能量,但爱不是用来担责,我希望在所有的和谐关系中不要出现责任病毒,是时候了,在高考中,我们必须扛起自己的责任!</h3><h3> </h3><h3> </h3><h3> </h3><h3><br></h3> <h3> 前些时候的几部电视剧火了,如《少年派》、《小欢喜》。为什么会火?因为以高考为大背景,这是许多人的千年"情结",更是中国社会的热点之一。<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高考始终是关乎千家万户的主流问题,甚至是一家几代人的共同追求。其</span>参与人数之广,重视程度之深,影响意义之久远,堪称世界之最!许多人形容高考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鱼跃龙门,成为锦鲤;电视剧看多了,有人说是历劫或渡劫?其实我觉得高考不是一场灾难,只是人生旅途中一次平常的阶段测验,及格不及格,优秀不优秀,今后的路都要走。</h3><h3> </h3><h3> 走在高三,我想它一定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经人世之风雨,见未来之彩虹。尽管高三的日子,曾让我欢喜让我忧,但愿你常执岁月之手,且有回忆可追。</h3><h3><br></h3><h3><br></h3><h3> 2019年12月21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