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随班就读资源教师培训第一天学习小结

赵晶欣

<h1><font color="#39b54a"><b>  2019年12月22日开启南京之行的随班就读资源教师的培训。<br></b><b> 今天听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两位教授的课,对于资源中心/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工作的目的、意义以及实施的方法等有了一个模糊的感知,现在把心得寄于笔下。<br></b><b> 李拉教授的《融合教育的基本理论》说道:“推动融合教育已经成为国际趋势与国家政策要求,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方向,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与教育行政都要为融合教育发展做好准备”。</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 面对这样的大趋势,面对国家的政策要求,融合教育,我向大家介绍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什么是融合教育;第二,为什么要有融合教育;第三,融合教育有哪些基本理念;第四,融合教育会给普通教育带来什么;第五,如何应对融合教育的挑战。</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 先来了解一下融合教育的发展历程,融合教育起源于欧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出现了“回归主流”、“一体化运动”、“全纳教育”、“拒绝最少受限制环境”、“个别教育计划”、“资源教室”等,这些概念逐渐推动了融合教育的实践和发展。</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 一、什么是融合教育</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 融合教育是国际范围内兴起的,促进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融合,推进普通教育改革,以满足所有的特殊教育需要儿童需要。教育需求的教育改革运动。</b></font></h1><h1><font color="#39b54a"><b> 二、</b></font><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融合教育为什么会产生呢?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核心,体现与表达公平公正尊重人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融合教育是社会公平的根本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b></h1><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b></h1> <h1><b><font color="#39b54a">两幅发人深省的图片。普通学校把一个特殊的孩子拒之于门外。另一幅图片是一个特殊的孩子与普通孩子在一起。好的教育是越来越能容纳差异,而非排斥差异。还有一幅图片,我们看到这两条钢轨,一条代表普通教育,另一条代表特殊教育,这是隔离式的双轨制的教育,而现在的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它是一种融合,有交叉的。隔离教育带来的问题是,把孩子贴上了标签儿,强化了残疾与缺陷,封闭了残疾学生。对于这些孩子,他的期望值变低,社会化程度也是很低。历史上,特殊教育体系扮演着双重角色,解放的角色与限制解放的角色,特殊教育学校越发达越无法解决隔离的问题。还有一个方面是残疾人融入社会的更好选择。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化,通过残疾人教育的融入来促进残疾人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实现一种社会的融合,是融合教育的最终目标,融合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标。</font></b></h1><h1><b><font color="#39b54a"> 融合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对于普通教育来说,融合教育是丰富与改革不同需求发展的契机,对于特殊儿童来说,融合是促进其融入社会的最理想方式,对于普通儿童来说,融合是理解人类多样性尊重差异就会关爱的重要方式,对于社会而言,融合是减少歧视增进理解,体现社会公正的重要手段,有质量的融合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font></b></h1><h1><b><font color="#39b54a"> 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第一个是平等融合教育的价值观,体现了融合教育的价值观,好的教育应该是无歧视的,教育是基本的人权,融合是儿童的权利,并不是怜悯、施舍也不是福利,融合教育是残疾儿童的一种权利,尽管教育质量和效益是很重要的,但这不能成为压倒人个人权利的借口和理由。第二方面,特殊需要这是融合教育的对象。学校应该接纳所有的儿童,而不考虑其身体的、智力的、社会的、情感的、语言的和其他的任何条件,这就应包括残疾儿童和天才儿童,还有一些边远地区和游牧儿童,以及来自于其他不利处境的和其他区域和群体的儿童,这个在1994年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中有明确的要求。这里我们从残疾再到特殊需要这样一个扩展,彰显了融合的本意,实际上普通学校里不仅开始有残疾,还有其他类型的特殊需要融合,不是对特定的类型的反应,而是对需要的反应。融合教育对象超越了残疾,对特殊需要对象是融合教育发展必然方向。第三方面是参与融合教育的实践观。营造接纳的氛围,促进所有学生的参与。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全体儿童应在一起学习,无论他们有何种困难或者是差异,这句话在特殊教育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中有所体现。</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  怎么样才能够实施融合教育呢?这里边有三个观点,第一个是宏观要有一定的立法与政策的保障,第二个是中观机构与组织变革,第三是微观课程与教学改革。在立法与政策保保证上,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字2016—47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年四号文件。李克强签署的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第100的674号第三条,写到积极推进融合教育,优先采取普通教育方式。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至2020全面推进融合教育。这么多政策支持下,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以</font></b><b><font color="#39b54a">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特教班和送教上门为补充的残疾儿童教育格局。随班就读也成为中国推进融合教育的重要实践方式与政策选择。有了这些政策法规在工作中。</font></b></h1><h1><b><font color="#39b54a"> 首先,成立了形成多种机构合作机制,叫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制度设在省教育厅包括教育编办、发改委、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卫生计委局、残联等部门主要的职责,统筹解决全省特殊教育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协调整合各有关部门力量创新机制。指导做好特殊教育工作,统筹发展规划统筹资源,整合统筹工作,衔接统筹条件保障。市县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则主要发挥管理与具体实施任务。有了这个联系,会议制度在工作当中就很好的规划,整合衔接以及有了一定的保障。进行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建设。</font></b></h1><h1><b><font color="#39b54a"> 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它的主要职责是省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负责贯彻省特殊教育联席会议精神,具体实施跨部门的统筹事项,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协同创新政策,实现特殊教育的全过程,专业化管理,指导市县做好特殊教育工作,而下边的市县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是依托特殊教育学校建立,通过增配专职人员共享资源。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指导服务当地特殊教育发展。融合教育理念的建构方式,其中是教育内部是培训文化建构管理者培训教师培训学生教育,如何校园文化的构建,教育外部是舆论宣传与政策引导融合教育政策宣传家长学校与社区教育社会融合教育活动,这里边把管理者培训作为一项首要的任务来做,因为只有学校的管理者对融合教育的认识才能够更好地开展融合教育。</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