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苏州之行

芳歇碎月

<h3>2019年12月6日至9日我与好友二人 相约苏州自由行 我是阔别三十多年后再次来到苏州 既熟悉又陌生 颇有感慨……</h3> <h3>6日乘G147天津南-苏州北 16:30-21:35 在开往苏州的高铁上</h3> <h3>入住苏州地铁四号线-北寺塔站 旁的塔影文化客栈</h3> <h3>苏州的清晨</h3> <h3>苏州的小桥 流水 人家入境</h3> <h3>阳光下的银杏叶</h3> <p>北塔报恩寺,是苏州历史最悠久的寺院,距今已有1700多年。始建于三国赤乌年间(238—251年),据史志记载,乃孙权为乳母陈氏所建,始称通玄寺。唐初改称开元寺,后易名为报恩寺。</p> <h3>报恩寺留念</h3> <h3>报恩寺一角</h3> <h3>报恩寺内的秋色</h3> <h3>报恩寺-银杏树下留影(1)</h3> <h3>报恩寺-银杏树下留影(2)</h3> <h3>报恩寺夜景</h3> <h3>夜光下的报恩寺</h3> <p>沧浪亭</p><p>·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原为五代吴越广陵王的池馆。</p><p>·依水而建,园中各式各样的花窗样式和竹子是最大的看点。</p><p>·布局和苏州其他园林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透,假山与园外的池水于一体。</p><p>·园内假山与园外池水于一体,竹木清幽,古意盎然,自然和谐,堪称构思巧妙。</p> <h3>晨光下的倒影</h3> <h3>沧浪亭外景</h3> <h3>小息沧浪亭</h3> <h3>沧浪亭下的摆拍</h3> <h3>沧浪亭园林风景留念</h3> <h3>沧浪亭内赏红叶</h3> <p>苏州可园又名近山林、乐园,位于苏州城南三元坊(人民路708号),与沧浪亭仅一巷之隔。可园是一处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古典园林建筑。园门朝南,与沧浪亭隔水相望。 </p><p>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可园现存面积5000平方米,水池居中,建筑疏朗,槛曲廊回,水木明瑟,庭宇清旷。数十年来曾几度维修。</p> <h3>沧浪亭的对面就是可园</h3> <h3>驻足在可园的庭院</h3> <h3>可园内静静的感受</h3> <h3>可园的景色(1)</h3> <h3>可园的景色(2)</h3> <h3>可园的景色(3)</h3> <h3>可园的景色(4)</h3> <h3>可园的景色(5)</h3> <p>七里山塘</p><p>·东连“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接“吴中第一名胜”虎丘,长约七里。</p><p>·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募工凿河堆堤而成,至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历史。</p><p>·曾是明清时期中国商贸、文化最为发达的街区之一,被誉为“神州第一古街”、“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p><p>·有民歌唱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 </p><p>·夜晚的山塘街很有意境,适合拍照。你也可以找家茶馆喝茶、听评弹,感受老苏州的传统文化。</p> <p>游览七里山塘</p> <h3>七里山塘街区拍到余晖中的彩虹</h3> <h3>七里山塘大戏台</h3> <p>七里山塘桥</p> <h3>七里山塘街景之一</h3> <h3>七里山塘街景之二</h3> <h3>七里山塘街景之三</h3> <h3>七里山塘街景之四</h3> <h3>七里山塘街景之五</h3> <h3>七里山塘街景之六</h3> <p>寒山寺</p><p>·位于苏州市西郊,始建于南朝,已有一千四百余年历史,属于禅宗中的临济宗。</p><p>·因唐代诗人张继的名诗《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句而闻名天下。</p><p>·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 </p><p>·是著名的祈福胜地,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寒山寺都会举行跨年敲钟仪式,敲钟108下。</p> <h3>进入寒山寺的牌楼</h3> <h3>寒山寺外墙的书画</h3> <h3>寒山寺正门外</h3> <h3>寒山寺内的钟楼</h3> <h3>寒山寺内景之一</h3> <h3>寒山寺内景之二</h3> <h3>寒山寺内景之三</h3> <h3>寒山寺内景之四</h3> <h3>寒山寺留影-此行是为它而来</h3> <h3>寒山寺前的枫桥</h3> <h3>京杭大运河上繁忙的景象</h3> <p>大碑工程于2007年落成。诗碑石料开采于山东,诗碑主体的高度为15.9米,总重量为400顿。大碑的正面,镌刻清俞樾所书的张继《枫桥夜泊》诗一首;大碑的背面,镌刻乾隆皇帝手抄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共289个字。大碑上还有精雕细刻的九条巨龙。这是我国目前最大最高的诗碑,可谓“中华第一诗碑”,并已成为苏州市标志性的文化建筑景观。</p> <p>枫桥景区内的 入选吉尼斯的第一大诗碑的正面</p> <p>枫桥景区内的 入选吉尼斯的第一大诗碑的背面</p> <h3>寒山寺外景</h3> <h3>外拍寒山寺宝塔全景</h3> <h3>苏州公交车上的小发现</h3> <h3>路过三十多年前到过的留园门前</h3> <p>·虎丘距今已有2500多年,是到访苏州必去之地,最有名的就是虎丘塔和虎丘剑池。</p><p>·依托着秀美的景色,悠久的历史文化景观,享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 </p><p>·虎丘塔被称为“东方比萨斜塔”,而“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据说出自颜真卿的手笔。 </p><p>·每年虎丘都会举办几次花会庙会活动,将会展出大量中外名花植物,布景静美。</p> <h3>虎丘景区南门外景之一</h3> <p>虎丘景区南门外景之二</p> <h3>虎丘景区南门外景之三</h3> <h3>虎丘的二山门-“断梁殿”</h3> <h3>虎丘南门外景</h3> <h3>虎丘景区一景</h3> <h3>虎丘景区一榭园的景色</h3> <h3>虎丘塔简介</h3> <h3>一千多年的虎丘塔已倾斜约两米多了</h3> <h3>虎丘塔下自拍-想用自己的肩膀支撑一下倾斜的虎丘塔</h3> <h3>虎丘北门留念-网红拍摄点</h3> <p>·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一条沿河的小路,全长约1.6公里,苏州古城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堪称古城缩影。</p><p>·东西两侧有悬桥巷、大儒巷、中张家巷、大新桥巷等小巷,尤其东边还保留了多条水巷,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很有江南水城的特色。</p><p>·街区留住了街巷的旧貌,哪怕是改造而成的酒吧、纪念品店、咖啡馆也不张扬,看起来好似民居。</p> <h3>夜游平江路</h3> <h3>平江路景色</h3> <h3>平江路景色</h3> <h3>平江路上琵琶演奏家 隔河演奏觅知音</h3> <h3>平江路景色</h3> <h3>平江路景色</h3> <p>东方之门(The Gate of the Orient),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港街199号,地处苏州工业园区CBD轴线的东端,东临星港街及金鸡湖,西面为园区管委会大楼及世纪金融大厦,南面为小河,北侧为城市绿带和城市道路。</p><p>东方之门总基地面积为2431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包括地下部分)为453141.79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36680.71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116461.08平方米。</p><p>东方之门获“中国结构最复杂的超高层建筑”;“中国最高无边际泳池”;“中国最高的过街天河”;“中国最高的空中苏式园林”等荣誉。</p> <h3>苏州市标志性建筑_东方之门</h3> <p>金鸡湖</p><p>·中国最大的内城湖泊,每日前来湖畔散步、购物、品尝美食的游客络绎不绝,新人们也喜欢来此拍摄结婚照。</p><p>·景区有四个入口,一般游从西入口入园,地铁口出来就有自行车租赁点,想骑车环湖的话,可在此租借自行车。</p><p>·李公堤是苏州金鸡湖中唯一的湖中长堤,保留了传统的苏州民居建筑形态,附近有李公堤国际风情商业水街。</p><p>·夜幕下的金鸡湖大桥不容错过,利用数码灯光等高科技手段制作出来的五彩数码瀑布从桥上飞流而下,风景绮丽。</p> <h3>金鸡湖的夜景</h3> <p>·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世界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是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p><p>·传统的苏州园林风格,高低错落,深灰色屋面与白墙相衬,整个博物馆宛若一座小园林。</p><p>·由新馆和忠王府(旧馆)两部分组成,新馆内可看到远古到近代的陶器等,忠王府内,能看到苏式彩绘。</p><p>·馆内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四个富有苏州特色的常设展览。</p><p>·此外还有民俗展览供游客了解苏州一带风俗习惯,还可以参观太平天国时古建筑,感受当时的场景。</p> <h3>苏州博物馆的外景</h3> <h3>进入苏州博物馆</h3> <h3>苏州博物馆内景之一</h3> <h3>苏州博物馆内景之二</h3> <h3>苏州博物馆内景之三</h3> <h3>苏州博物馆内景之四</h3> <h3>苏州博物馆内景之五</h3> <h3>苏州博物馆留念</h3> <h3>苏州博物馆留念</h3> <p>拙政园</p><p>·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代表作品,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p><p>·园区以水为中心,山木环绕。东部开阔疏朗,西部建筑精美,中部以水池为中心,池中堆山,是全园精华所在。</p><p>·园区南部是传统江南地区建筑格局,设有国内唯一的园林专题博物馆——苏州园林博物馆。</p><p>·每年春夏秋季会分别举办杜鹃花节、荷花节,反季菊花展等特色活动。</p> <h3>初入拙政园</h3> <h3>晨光中宁静的拙政园</h3> <h3>拙政园内的留影 配上同行才女的注释 更增添了她的韵味</h3> <h3>静观美景中的倒影</h3> <h3>拙政园中漫步</h3> <h3>苏州园林的缩影</h3> <h3>悠然自得的留影</h3> <h3>远香堂的主人</h3> <h3>拙政园湖水中鸳鸯在戏水</h3> <h3>拙政园内景</h3> <h3>拙政园留念</h3> <h3>拙政园内景</h3> <p>狮子林始建于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属于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狮子林同时又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狮子林位于苏州城内东北部。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5亩,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p><p>由于林园几经兴衰变化,寺、园、宅分而又合,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贝氏家族把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p> <h3>狮子林内景</h3> <h3>狮子林内景</h3> <h3>狮子林内景</h3> <h3>狮子林内景</h3> <p>耦园原名涉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仓街小新桥巷,为清顺治年间保宁知府陆锦所筑,取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园日涉以成趣”之意,黄石假山是耦园的特色。此园因在住宅东西两侧各有一园,故名耦园。南北驳岸码头是耦园特色之一,尽显姑苏“人家尽枕河”的特色。</p><p>耦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h3>耦园内景之一</h3> <h3>耦园内景之二</h3> <h3>耦园内景之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