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食记:故乡传统美食,冬至的温暖

凯哥

<h3>图、文:凯哥</h3><h3>美食制作、拍摄:凯哥</h3> <h3>  我们总在想着假如没有冬天这个季节,又怎能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犁花开”这个绝美的佳句呢?冬至,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到来了,晚秋只是匆匆的过客,已至尽头,难以挽留,而对秋的眷恋,依然只是依依不舍。今日冬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和“数九寒天”了,冬,真的来了。</h3> <h3>  又是一年的冬至,又是一个怀念季,又是惹人流泪的时候;冬至,过的是一份心底的念想,怀念父母!想念父母!音容笑貌,又浮上脑海,曾经的一幕幕抹也抹不掉,曾经的一段段忘也忘不掉。父母双亲真的离开了,又像一直在我们的身边不成改变。每当听到《常回家看看》那首歌,心里总是空空的,因为没有了父母就没有了家,我想远在天堂的父母您们一定会感知儿女的思念!</h3><h3> 今天是冬至,让我双膝跪地、双手合拢,祝愿远方的父母长安息、长幸福!</h3> <h3>  冬至自古是我国重要的节气及传统佳节,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十多年来,每逢冬至,我们哥姐就会一起去父母墓地,跪在父母双亲的墓前,摆放几样小菜,点燃一对蜡烛,敬上三柱佛香,献上一束白花,焚几叠纸钱,洒几盅老酒,感念父母的生养之恩,寄托父母的无限哀思,缅怀父母的音容笑貌,向父母诉说各家的状况,求父母的在天之灵保佑子孙事业发达、生活安康。祝愿天堂的父母喜乐平安。</h3><h3><br></h3><h3> 伫立在父母的墓前,看着焚烧纸钱飘起的青烟,内心感伤不已。这种形式上问候父母的格局,九泉之下的父母些许不知道,可是我感觉仿佛与父母的灵魂进行了一次无声、飘渺的交流了。这么多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父母双亲,随着时间的流逝,那种思念虽已不再是锥心之痛,但只要想起父母眼眶就会湿润,思念就会永无尽头。父母先后离我而去,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和不舍。</h3><h3><br></h3><h3> 在很多的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着他们追逐的目光,承受着他们的不舍、不放心的满眼慈爱的目送。当我为人父以后,才逐渐地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那样,爱我如生命。阴阳两界隔不断的亲情,也斩不断的相思!</h3> <h3>  秋天的味道逐渐消散,冬天已踩着厚厚的落叶走来。今天是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俗语云“冬至大如年”,又有“有么冬至夜,无么冻一夜”的说法,这两句谚语的意思就是说冬至日祭祖比年末祭祖还要来得重要。祖籍是江苏无锡人氏,而无锡地处江苏省的东南边,自古以来都是鱼米之乡,在江苏省经济文化都在省内名列前茅,属于富庶繁华之地。一直以来,无锡地区的人对冬至这个节气看的也很重要,有“肥冬瘦年”、“冬至大如年”、“冬至赛小年”之说。无锡地区有冬至过后人增加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h3> <h3>  父母在五十年代从江苏无锡随着祖国各地四万多人的支援队伍,建设国家自己的国产铜,来到了安徽铜陵。一别故土几十年,但生活中的习俗还始终延续江苏无锡口味。</h3><h3><br></h3><h3> 冬至各地以食为主的习俗,无锡地区也不例外。然而,无锡人冬至“不吃饺子”。江南人,相信大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因为不管什么节日,都能和饺子扯上关系。而无锡人以续上疏远的亲情友情为寓意,用“团团圆圆”地方特色口味来迎接冬至。</h3><h3><br></h3><h3> 每逢冬至,父母都会细心地烹饪美味可口的冬至特定的元宝饭、冬至米酒、团子美食,至今品来,又增加了一份伤感。冬至的食物是一种记忆中的味道,是父母的味道,是挥之不去地牵挂和想念。不管在哪儿,或走到哪里吃了好吃的菜,父母烹饪的美食味道永远是我味蕾记忆的一个底色。曾经的味道显得多么弥足珍贵,而父母做的那些食物更是包含珍贵的情感和记忆。时光会老去,但珍贵的爱会永存。</h3> <h1><i style=""><font color="#ed2308"> (一)冬至团子</font></i></h1> <p class="ql-block">  冬至吃团子,团子意味着“团团圆圆”的吉祥蕴意。时下各大超市都有可供的汤团,各种各样的馅心团子应有尽有,但在我们家仍然青睐于自己动手的“包汤团”。</p> <p class="ql-block">  其实吧,在制作团子整个过程中也无需多少食材和厨艺,要的是一种其乐融融坐在一起包起团子,共同享受制作过程。</p> <p class="ql-block">  团子的原料就是糯米粉、黑芝麻、猪板油、白糖,这是最简单的一种,也是家家户户不可缺少的一个品种。</p> <p class="ql-block">  把猪板油外皮撕下来。</p> <p class="ql-block">  黑芝麻洗净晒干后磨成粉末,黑芝麻洗净晒干后磨成粉末,把猪板油、黑芝麻、白糖混合揉均匀,然后捏出小剂子。</p> <p class="ql-block">  用温水一点一点调和糯米粉,使劲揉捏,将糯米粉揉成不粘手、不裂口程度的干湿面团。取大小合适的汤圆面团搓圆,再把糯米粉面团捏空,装入馅料,收口,然后搓成光滑的团子,记得不要装太满了。大火将锅中水烧沸转中火,将团子一个一个从锅边滑下去,过一回用小勺子推动,使团子不成底,让团子自动浮上来,老人们叫做“爬上来”,寓意人们在新的一年里步步高升。</p> <h1><i style=""><font color="#ed2308"> (二)冬至米酒</font></i></h1> <p class="ql-block">  冬至各家吃着自家酿的冬至米酒,现在的冬至米酒品种很多,有瑰花酒、三白酒等等都是色清味冽,香甜润口。一年一度的冬至夜,一家人坐在一起品尝自酿的冬至米酒,是无锡人对生活品质的执着和坚持。</p> <p class="ql-block">  严寒的冬天,总是和大雪缠绵,那些被酒酿悟热的岁月,终究还是少了母亲手里的那三分温度和一分烟火。每逢冬至,总是会想起母亲,还有就是母亲酿的那碗米酒。</p> <h3>  酒酿相思,这是母亲为我们撰写了美好和谐家庭的亲情篇!一碗酒酿浑浊,心境澄澈,母亲无言地守候着春秋冬夏,全在这一碗酒酿里。这一碗简单的酒酿里裹挟了多少寒来暑往、日月星辰的累积蕴含着两代人幸福的时光。言语道不尽的相思,母亲的酒香永远浓烈,可以抵卸着人生中纷飞的大雪,一如她从不缺席的疼爱,陪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冬天,历历可见。</h3> <p class="ql-block">  一枚好的酒曲一锅酒酿的灵魂,可能随着年岁的增长,会对人间烟火几个字有着更微妙的体悟。每逢春节前我都会在家酿造米酒的过程,来体验和明白为什么人们常说的“至味在民间”吧,因为那是民间的食物常常都是时间和心意的凝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每见年关,母亲总要掐着日子做一锅酒酿。为了降低浓度,除去酒酿的涩味,母亲经常会在里面添加一些其它的食材,由此又衍生出了新的两种美食,酒酿鸡蛋和酒酿元宵。每天,母亲会舀一勺米酒,在锅里煮沸,顺势浇入刚打好的蛋液,在锅里经过一番凝结、翻滚、融合后,二者便和谐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当喝上一口,那份馥郁从舌尖缓缓蔓延到心底,便无声无息地驱散了所有的寒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母亲总说酒酿是小孩子的酒,一家人喝下去,一年平安到头。而那时年幼,父母哥姐都不在家,看到母亲制作好的米酒,我就拿着小匙子舀一勺就塞进嘴里,瞬间仿佛是与等候许久的缘分重逢,口舌生津,妙不可言。母亲酿制的糯米酒绵软香糯,在舌尖轻巧地碾过,使融化在了心里,米酒汁水清甜温润,又夹杂着几分酒的酸涩和甘冽,丝丝入喉,香甜而不失酒味,浓郁而不显酸涩,恰到好处。香醇甘甜的米酒,风味浓郁,温润可口如谦谦君子一般。上等糯米酒色泽鲜亮,香味四溢,喝下去更是令人回味无穷,齿颊留香。</p> <h3>  做酒酿的过程并不复杂,但往往原料越简单,越考验经验和耐心。首先要蒸米,母亲选用当年的新糯米,提前浸泡在清水中,颗颗晶莹圆润,如皓腕凝霜的美人,再将其倒入蒸笼中。火候恰到好处,隔水蒸到颗颗通透不夹生,粒粒分明而不烂为最佳。这时,母亲总要趁热从中捏几个团给我吃,新鲜的糯米团软软的,香甜啊爽口。蒸熟的糯米待晾到不烫手的温度,用凉开水浇上浸润,同时拌入酒曲,酒曲和糯米相遇后,接下来就是和时间的周旋了。</h3><h3><br></h3><h3> 冬天增温,最原始的方法,就是用厚厚的棉被把装有酒酿的容器团团围住,层层包裹,就像是一个襁褓里的小孩。发酵的过程一般只需两三天,母亲一天要去查看好几次,摸摸温度,闻闻发酵的香味,来判断“酒来了”的微微感觉。有时温度太低,很久都没沁出酒香,父亲就会半夜起来再给它加穿一件“棉袄”。父母的手艺总是和时间达成了某种默契,不急不躁,缓慢而精细地把温柔演绎得淋漓尽致。</h3><h3><br></h3><h3> 经过两晚的等待,中间那个气孔还有边边角角的窝窝里,就会汨汨地开始渗出乳汁似的米酒,即使还没开盖,整个家里也是酒香弥漫。香味随着母亲一层层揭开包裹的棉被浙趋浓郁,袅袅醉人,犹如蝴蝶破茧成蝶,米酒破盖而香。刚酿好的酒酿,糯米越发雪白晶莹,通透饱满,一粒地服服帖帖的平躺在瓷盆内,上头还罩着一层细密的水汽,令人一见倾心,未尝已微醺,微醺里甚至还有几分飘飘然的幸福感,在萧索凛冽的冬天里,新醅酒酿,那是尘世最真实的幸福感!</h3> <p class="ql-block">  对于江南人大多数都喜欢吃米酒,米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酒,而且因为度数比较低,所以不少人都喜欢喝,味道里面还有着一股糯米的清香,尤其是多喜欢吃的是酒酿鸡蛋元宵,米酒白如玉液,清香袭人,甜润爽口,浓而不沽,稀而不流,回味深长。米酒不像啤酒那种麻痒的感觉,令人难以忍受;也不像白酒如火的喉咙无法形容。而米酒入口醇香,清甜而不腻,甜甜芬芳,酒香还不冲,咽下后倾刻嘴里会略带回甘。</p> <p class="ql-block">  甜酒的吃法很多,最常见的是掺入少量开水煮沸,磕上一两个鸡蛋,加入“滚”出来的元宵,放在锅里小煮片刻,起锅舀出,吃起来芳香糯软,入口绵绵,又香又甜,甜而不腻,穿插有一股淡淡的说不出的酒味,让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配方:新鲜糯米2斤、袋装或圆酒曲4一5克、白糖2两、凉开水60克。</p> <p class="ql-block">  先将糯米洗净,然后将糯米浸泡在水中5小时左右(冬天10小时或一夜),让其吸足水份米发胀好,泡到可以用手指轻松捏碎即可。</p> <p class="ql-block">  把泡好的糯米放入在蒸锅中,糯米下面垫一层纱布,蒸锅里一定要放入足够的水,不然等蒸干了再中途加水,会大大的影响糯米的口感,导致酿出来的糯米酒不好喝,开大火蒸熟即可(大约三十分钟)。</p> <p class="ql-block">  蒸好后的糯米晶莹剔透了哈。将糯米充分打散后,任其静置充分冷却。</p> <p class="ql-block">  蒸好的糯米一定要等米的温度降到大约30度左右吧,再撒入甜酒曲或圆酒曲捏成酒曲粉,撒在糯米饭中(袋子上有说明,按米量搭配放,稍微留下一点点酒曲最后用),否则酒曲可能因为温度太高而失去效应。</p> <h3>  白糖放入开水中待化解凉后,加入少量的凉糖水用勺将糯米翻动,目的是将酒曲尽量搅拌均匀,并用勺子把糯米压紧按实,抹平表面,再在中间挖个小眼,将最后一点酒曲撒在里面,倒入一点凉开水(目的是水慢慢向外渗,可以均匀溶解拌在米中的酒曲,有利于均匀发酵),但水不宜过多。</h3> <h3>  盖上盖儿,放在适宜的温度下(30度左右),如果房间温度不够,可以用厚毛巾或毛毯等将容器包上保温),发酵(根据室温和季节,室温高时间短点,室温低时间相对就长些)。</h3> <p class="ql-block">  中间过程可以检查查看有无发热,发热就是好现象。一天后就可以尝尝,完成发酵的糯米是酥的,有汁液,气味芳香。过二天发酵了,味道甜美,酒味不冲鼻,为了能吃到多汁儿的酒酿,再均匀地加些凉白开,一定要注意量,不要太多哦,然后继续发酵。一旦发酵好了,就放入冰箱,停止发酵,否则,米空了,口感就不好吃了,酒味也随之加重了。</p> <p class="ql-block">  大家都知道,平时在发面时加上少许白糖,有促进发酵的作用,其实在酿造糯米酒时,加入适量的白糖,也能促进发酵,而且还能让酿出来的糯米酒味道更香甜,出汁又多又快,口感更棒。嘿嘿,禁不住浓郁的香味,一激动就轻呡一匙,甜甜滴,糯糯滴。</p> <h1><i><font color="#ed2308"> (三)冬至元宝饭</font></i></h1> <h3>  冬至夜吃的饭里都要放一些黄豆,叫着“元宝饭”。父母在盛饭时,先在饭碗内中间放进两只荸荠,再盛上饭,再在上面放上煮熟的黄豆,吃时用筷子从米饭里把荸荠挖出来,叫着“掘元宝”,一家人欢笑不断,其乐融融。</h3> <h3>  元宝分主要食材就是新鲜的大米、黄豆和荸荠。</h3> <h3>  黄豆提前泡发。</h3> <h3>  新鲜的大米淘洗干净,放入泡发好的黄豆和洗干净的荸荠,一起煮。</h3> <h3>  这一碗是剥好皮的元宝饭。</h3> <h3>  这一碗是把荸荠洗干净煮熟,没有剥皮荸荠的元宝饭,口型都差不多,只是在吃的时候,要嚼出皮哈。</h3> <h3>背景音乐:酒酿相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