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盗图,瞧瞧人家拍的,还配了诗:</h3><h3>颐和园内涌人潮,</h3><h3>短炮长枪齐聚焦。</h3><h3>怎能错过手机秀,</h3><h3>拍到金光很自豪。</h3><h3>再看我拍的,就知道有多气人啦🤭)</h3><h3> </h3><h3> </h3><h3><br></h3> <h3> 北京颐和园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园中最大的石桥——十七孔桥,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距今已有269年。桥正中的大孔,从桥两端数来都正好是“9”,而“9”被称为极阳数,是过去封建帝王最喜欢的吉利数字,所以将桥建成十七孔。 每年冬至前后,落日光辉穿过颐和园十七孔桥,照亮全部十七个桥洞,呈现出壮丽景观,俗称“金光穿洞”。是古人在建造此桥时掌握、利用了天文地理知识,当太阳在冬至前后下午最低点照射时,阳光会贯穿整个桥洞,呈现“金光穿洞”的自然奇观。日落的方位随着季节是在不断变化的,好比冬天的日落方位在西偏南,在冬至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的日落点上,阳光恰好照射在了十七孔桥所有桥洞的侧壁上,形成了美景,这也是造园设计者的神来之笔,一年之中,能看到此景的时间仅仅几天(盗文于百度🤭)。</h3> <h3> 今年冬至赶上了周末,天气又好,窝家里实在有些浪费,朋友圈吼一声:谁去颐和园看金光穿洞?本来以为没人响应,没想到好友学斌发来信息:英霞,我跟你去吧。哈哈,有学斌陪伴,太开心啦👏👏👏😍😍😍</h3> <h3> </h3> <h3> 学斌怕我冷,给我带了自发热的暖贴,我贴到了腿上,后来忘了,开车时腿缝间发热,第一反应是车出问题了嘛,怎么这么热,后来想起来是暖贴,笑得我和学斌,仿佛又回到了我们在南沙时一起开电瓶车搞得的笑话😂😂😂</h3> <h3> 哇,已经人山人海啦,今天直接拍人吧🤭</h3> <h3> </h3> <h3> 好容易挤进去了,光也快没了</h3> <h3> 转身再拍日落吧,没2分钟,也落完了。</h3> <h3> 特意穿了小西服,还是多照点照片吧✌✌✌</h3> <h3> 很喜欢学斌的这张哦,很有气势👍👍👍</h3> <h3> 嗯,更喜欢剪影这张</h3> <h3>哈哈,这张摆拍被圈友认出来,镜头盖都没拿下来🤭🤭🤭</h3> <h3> 最后一丝余晖也落下去啦,打道回府。</h3> <h3>经典景,明年还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