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伴随音乐更能进入文章境界</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九六九年随着国际风云变幻,我国与苏联的矛盾及裂痕日益扩大 。中央决定“深挖洞、广积粮”将一些军工企业搬迁到“三线”建厂,许许多多的三线企业应运而生 。国营陕西宝鸡建光机器厂(简称:建光厂)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上马的 。</span></h1><h1> </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随着建光厂基建的展开,建设者从祖国四面八方云集在中国版图这个还不知名的小山城 ~ 宝鸡 。有工人、知识分子、转业军人、青年学生、还有我们下过乡的知青,在这片黄土地上,为祖国无线电事业默默地奉献着他们的青春 ……</span></h1><h1> </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九六九年建光厂是西北地区第四机械工业部重点投资建设的无线电设备厂,也是我国仅有的几家国营专用无线电设备厂之一,当时在职员工近五千人。对内称 :4503厂,对外称 :陕西建光机器厂,邮箱 :宝鸡八十一号信箱,直属四机部军工企业 。</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是一九七O年底 ,随知青招进建光厂的 。建光厂原址是铁道兵军营,后经时代变化改为四机部宝鸡无线电技工学校 。一九六九年为了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国家又将无线电技校扩建改为无线电设备厂,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建光机器厂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建光厂座落在宝鸡市渭河南,清姜路上的东二路至东四路之间,全长几乎两个公交站 。背靠秦岭山脉延伸段冯家塬,北邻峰火无线电厂 。当时建光厂拥有上千人的电影院(大礼堂)、职工食堂、卫生所、托儿所、厂子弟中小学校,及几十辆大小汽车的车队,还有近千台当时全国最先进的大小金切及专用设备,这在当时同行企业让人羡慕不已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进厂时,工厂正热火朝天大搞基本建设 。为了祖国电子化建设生产的急速发展需要,短短两三年时间就投入了全面生产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从进厂直到退休几十年,目睹了她的兴旺与衰落,让人无不感慨 。每当提起建光厂我总是怀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心里总有说不出酸甜苦辣 …… 因为她、我不知流过多少汗水和心血,因为她、我注入毕生青春年华 。回想起来至今让我都难以忘怀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刚进厂时,我们新工连就被派去挖防空洞 。在挖洞时,时常发生两头衔接不上 。因我是高中毕业又下过乡,我用学过最基本的几何两点一线原理,很快解决了问题 。新工连领导看到我如此爱动脑筋人又勤快,没多长时间领导把我抽回,提前给安排了新的工作岗位,也就是机械动力科镗工 。</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开始我并不懂什么叫镗工,还以为是生产食糖的工种,心想今后不愁没糖吃了,过后方知原来如此 。</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新建厂,一切都是全新的,我被安排到中捷友谊厂生产的(T611)型卧式万能镗床工作 。那个时候也没有师傅带,厂部就立即把我等六位特殊工种的新工派往,五级部西安昆仑机械厂进行培训 。原计划三年,因单位急需生产,我们只学习了两年就又调回厂投入了紧张的生产 ……</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一边学习,一边工作摸索着前进,开始我们边生产,边搞着厂里的基本建设 。从安装调试设备到修路、绿化植树无不留下我们那一代人的汗水和心血。就连宝鸡人民公园开始筹建时,也派我们利用星期天义务劳动去植树修建 。</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想起来那个年代,我们抱着为了祖国的建设,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不求任何报酬是多么光荣的一件事就感到无比荣幸 ……</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曾记得那些年厂里工会经常组织各项群众活动 。工厂与工厂,车间与车间蓝球、足球、拔河、歌诵等比赛,大家积极报名参加 。生怕自己车间落后于人,那个时候大家荣誉感十分强烈,为了集体利益争先恐后,场上你争我抢,场下摇旗呐喊助威,真是一派朝气蓬勃气象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记得车间生产忙时,经常让我们年轻人义务加班生产 。因我们是机械动力科,修修配配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我又开的是大型设备,夜里上下活没人开吊车,自己上去开,为了生产急需大家相互帮助不停的上下忙碌着 ,车、铣、铇 、磨、钳、镗,样样都能干些 。夜里饿了,让同志去一里外职工食堂带几个馒头啃啃,干到凌晨一两点钟才回宿舍休息,第二天早上又要去车间干活 。如果车间、小组、个人当年被评为先进大家都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 。</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干的是镗工,尺寸计算都是以毫米为单位,从识图到计算一丝不苟,不得有半点马虎。有些零部件图纸几大张,反复消化后才能动手干,有正视图、左视、右视、俯视、仰视、后视图。还有些复杂零件有AB向切面图 。我庆幸上学时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还可以,不然真让我大伤脑筋 。那个时候车间就没有计算机,就连财务科车间统计都用算盘来计算 。车间工人全靠自己用粉笔或铅笔在地上写写画画,反复求证图纸与机床座标尺寸 。厂部还经常组织我们学习考试和技能比赛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培养我们这一代建光厂的创业者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七十年代未,厂里技术科与相关单位不断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研发出当时国家高尖端产品《离子注入机》,这项研发也是国内无线电行业急需设备 。当时技术科人员敲锣打鼓给厂部报喜,真是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为此厂里还专门给技术科及相关人员开了庆功会 ,全厂上下职工都为之感到光荣和自豪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紧接着新产品层出不穷,什么《光刻机》、《紫外光固化机》、《真空镀膜机》、《无线电零件整形机》、《小型专用真空泵》、《集成线路板》、《高速冲床》……等等 。这些产品在当时确实给我国无线电行业带来福音 。没有多久我厂科技人员共同努力下又研制出《离子束、电子束》这一辉煌成绩让同行业及国家感到无比兴奋和自豪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在的机动科因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我们自己生产了20吨的工业锅炉,对当时锅炉房及热力管道进行了全面改造。也就是这个时候我从车间抽调出来,干起了机械动力科总合计划工作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进入八十年代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和需要,中国内地已经慢慢拉开改革的序幕 。一个从计划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的局面不断推进着 。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不断冲击国内各行各业 。</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就在内地改革开放初期,我厂又引进了日本生产的印刷线路板设备 。厂里抓住机遇,时及很快研发了我们自己的印刷线路板成套流水线 。其中有自动下料机、制板机、抛光机、腐蚀机,等等。为我国的电视机、半导体、通讯、等领域开创了先河打开了新的局面。因市场双面线路板的需要,不久我们又生产出来,这在当时确实解决了我国无线电行业厂家困境 。</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此我国无线电行业飞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从半导体收音机、计算器、电子表等靠进口到自己大批生产 。从大哥大到小型智能手机芯片、线路板等无线电及电子行业的全新局面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那个年代市场黑白电视机都很少全靠进口 。小日本的松下、索尼电视就占去了我国大半个市场 。为了国产电视机的需求和发展,我们厂研发的线路板生产线,据说当时全国生产线路板生产线厂家,只有上海和我们厂两家 ,全年总产量也就七八条线,我们就占去了五六条生产线 ,可想而知我们厂的生产实力所在 。</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随着社会舆论导向和压力,“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的情况下,我厂好景不长,没几年国家就从日本一次性进口了四十九条线 。就这样把一个活生生的国有企业给彻底挤倒、挤垮了!</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厂又开发了电视机,电动缝纫机生产等等太多的产品。因我厂是无线电专用设备厂,这些产品并不是我们厂的长项,最后一一被专业厂家挤倒、压垮 。</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记得当时我们厂生产的白浪牌洗衣机,因单台屈屈几百元,价值低利润簿而看不上,最后连图纸技术转让给了陕西机床厂,而机床厂改进后又取名为双鸥洗衣机,名声大振传遍全国各地 。</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还有电动自行车,因电动机电瓶功率不够没能解决,我们又非专业电动车厂家后逐步而被淘汰 。真是无头苍蝇,在这个市场摸索着自己可发展的产品,带领上千人摸着石头过河 ……</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由于体制的转变,从计划转为市场经济,利润和效率已提升为首位 。这牵扯着上千人的生存和去向!这也是建光厂万般无奈下的选择 。各车间任意开发产品,只图利润效率 。当时我所在的机动科就开发了大理石成套设备生产线,这也是当时市场需求,确实红火了一段时期。后又开发了拖拉机变速箱自动生产线,等新产品,但都以短命而告终结 。</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总之太多的机遇和新产品随着时代变迁和认知都逐渐与我们擦肩而过,回想起来确实让人心寒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这种情况下,厂里为了进一步发展开拓市场,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深圳、海口、温州、廊坊、眉县、开发了:宝鹿公司、………青化公司 。原以为在各地种的果树总会有开花结果的时候,但没有想到果子还未成熟就纷纷落地,投入资金拉去设备全都打了水漂 ,让人无不心疼啊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这大趋势下,企业员工只出不进 ,职工下岗的下岗,分流的分流,厂里好多人为了生存调走的调走,停薪留职的停薪留职,私人筹资办厂、外出南方打工的,还有开荒种地,捕鱼经商的,有些职工白天厂里上班,夜里给私人老板打工 。这也是他/她们太多的无奈的选择,看到这一幕幕场景让人心疼无语 ……</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因我厂机械技术力量强,工人技术素质比较全面,适应能力强。据说在深圳、珠海、东莞等地我厂就近千人在此开拓走向自己创业路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世纪九十年代未,厂里跟随长岭厂生产的阿里斯顿冰箱,又开发了冷凝器生产线及冰箱内胆铝板压花线等冷冲件。后因冰箱厂的下马也随之停产 。随后厂里又开发了热交换器(民用暖气片)及塑钢门窗生产线。也只有这两条线还坚持到最后,但是现在早已关门大吉了 !</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于体制逐渐转变,原先的一切职工福利从看病、住房、生活等等逐步都已取消。这也是大趋势下企业不得已而为之 。企业为了生存,也只有把困难转嫁职工身上 。那个时候银行贷款逐渐收紧,银行也看出不良企业贷款如泥牛入海,只贷不还 ,这样下去银行也会被拖垮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没有好的产品和销售渠道,直接影响员工的收入 ,在同系统建光厂职工工资是最低的 。大多数已退休的职工,至今基本都在两三千元 。可以说改革开放来,建光厂的职工为了生存,大多数人多多少少,时长时短,或多或少在外面打过工,干过第二产业。因为他/她们也要生活,有些上有老、下有小,子女在外上学,父母在家勒紧腰带。今天我讲这些,不是为建光厂职工呐喊叫穷,这就是事实 。</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种情况下,部里把这个包袱推给了省里,省里又甩给了市里。加上多次企业兼并和重组,改为现在的金山电子设备厂但变化并不大 ,如此般的折腾历来领导也束手无策 。</span></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因体制的改变,原先福利补贴住房已被取消,市场房地产的不断开发 ,厂里也兴起了盖楼建房。光建厂因地盘大,人员少,又开始了集资建房 。因是集资建房,价位相比市场低,有些员工在外干得好的有点储蓄,有些子女长大在外干的不错,还能孝敬父母给家添补,有些把一辈子辛苦积攒下来的工资和养老钱投入到今后晚年安生的房子里 ,这也是他/她们无奈的选择 。如果只看到他们如今住进了新楼房,并不了解钱从何处来,腰包还有多少钱 ?那就大错特错了 。如果说光凭他们的工资来买如今房子,我看难呀 !难于上青天吧 !</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曾记得在内地改革初期,有位同志对我讲:我只相信国际歌里所说的那句话,“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多么让人即不愿意听,又现实恰如其分令人感悟的话语啊 !</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厂里最后万般无奈情况下,开始了车间承包制,有些车间把机床等设备直接承包给个人 。有些科室因无生财之道,迟迟无法发放工资 ,四五个月职工无任何收入 。还有些职工利用自己的技术和厂里的图纸资料在外开发自己产品市场,真是墙里种花墙外香 。 就这样一个几千人的国营企业到现在只剩下一二百人空守的工厂,真是让人一言难尽 ……</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因市场经济的需求不断扩大,厂里又处在困难之中 ,厂里前后又把电影院(大礼堂)割让给开发商 。如今铸造车间、木模、电镀、大礼堂、托儿所、车队、职工食堂早已不复存在,就连当时让人羡慕的技术科大楼也已人去楼空 。最后连厂子弟学校也移交给市里统一管理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常言道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表面上看气派非凡,实际外强中干不堪一击 。厂内满目萧条,厂外高楼林立 。现在建光厂唯一让人羡慕的就是住房了。因地盘大人少,家属区高楼林立,每户可选购二套房子。因不对外只能本厂职工享受,有些职工又没有钱,只有还住在原先五十多平米的房子里 。还有些职工为买住房东借西凑,背负沉重的外债 。看着有些职工住上新楼房,但并不能变现,有价无市的局面困惑着,这也是他们唯一基本生存条件 。好些职工无钱改善住房,反倒为外面亲朋好友帮忙在厂里购买,中间取点小利或落个人情 ,至此建光厂家属区好些住户,都互不相识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曾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贫穷与富有,并不是看你那个城市楼房多高,建筑多华丽,而是看这个社会最底层老百姓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状况如何 ?这是多么让人惊悟的话语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厂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当初厂里取名字时就错了,“建光、建光 !越建越光 ”,“4503实际就是四五零散 ”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记得前些年遇见几位老同志闲聊时,提起建光厂他们开玩笑说 :如果早些把厂改建为“迪士尼游乐场”收益也比现在强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接着又有人说 :我看不如办成陕西最大的“养老院”那更好,即解决了咱们的养老问题、并能安置下岗职工,又给社会老龄人带来福音。</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有位老兄说的更绝,他讲 :依我看把厂改建为“墓园”一条龙服务,只进不出 ,那才是坐等钱来,一本万利的买卖,比你盖楼房更赚钱 。虽然都是玩笑话,但能看出他们对企业的前途何去何从多么的担忧啊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如今建光厂当年的老职工已经基本退休,他们从不去和那些央企中石油、中石化、电力、等等国企相对比,更不敢和事业单位,公务员相对比,对比也是徒劳,让人心寒 。他/她们已适应当下的生活方式,仍然开开心心的生活着,穷有穷的乐趣,富有富的忧愁 。你住你的北上广,我住我的小山城。有钱的出国游,没钱的周边游 ,该跳舞去亮亮相,该唱歌去吼几声 。如果实在不行约几个同伙来个说走就走的“新马太”游 。(注:“新马太”指宝鸡市区、新建路、马道巷、太白路)。</span></h1><p class="ql-block"><br></p><h1><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很敬佩他/她们的乐观人生 ,从不与别人攀比 。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你有你的人生路,我有我的欢乐道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 我爱我厂,我总怀着感激之情,希望她能有起死回生的哪天,因为她曾为祖国无线电事业做出过贡献,因为她曾养育过我 。但我至今也不知道这样一个企业今后如何走下去 ? 路在何方 …… ?</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 如今看到我们当年种的小松树,早已长成一人粗的参天大树就感到无比的亲切,只有它亲眼见证了建光厂的兴旺与衰落,也只有它还知道我们这代人永远不会忘记的故事 ……。</span></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