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老秃顶穿越

户外时光

<p>  </p><p> 老秃顶,位于本溪桓仁八里甸子,最早的测绘海拔1367.3米,号称辽宁“屋脊”,它与桓仁的花脖山,新宾岗山,三峰争雄,测绘年代不同,说法不一。今天无论谁是谁非,我们都是第一的,听老乡说冬天我们还是第一伙进山的队伍。老秃顶登顶看点很多,不同的季节,景色都不一样,其中观云海是一绝,这里山高林密,是当年抗联活动的地方,至今留有遗迹。要想攀登此山,还真不容易,在身体上和心理上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该山由于山体高大植被从森林,灌木,过度到高山草甸,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明显,自然环境原始,是户外登山者向往的地方。</p><p> 每一次出队都是人生一种历练,一次美好的回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019年12月21日,周六,明天就是冬至了,迎来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临近年终岁尾,我再次随军哥户外群一行54人,穿越老秃顶,这是个特殊的时间段,也是2019年户外的收关之旅,很有纪念意义。自从行走户外以来,我已经记不住几次穿越老秃顶了,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风景,山还在那,时光却流逝了,每一次穿越都让人难忘。2011年6月25日,那是我第一次随本溪藏羚羊群穿越老秃顶,邂逅高山草甸盛开的兰花,记忆深刻,由此和老秃顶结下了缘分,以后曾数次登顶,但自从军管之后再也没有登顶过,今天算是圆了一个户外人的心愿。</p> <h3>清晨,天刚蒙蒙亮,镇南7点发车,领队管理提前入续到来,7.04发车,本桓公路,一路向东。</h3> <h3>第一个提前到达的队友,时间观念很强。暖暖的灯光,夜里新下的白雪,小城黎明中静谧的色调很美。新的一天开始了,许多人还在温暖的被窝里,可我们这伙热爱冬雪的人就要出发了,老秃顶在等待着我们去赏雪景,它冬季绝美的景色,只有热爱大自然的驴友们能欣赏到。</h3> <h3>队友踌躇满志,心怀期待,入续到来,今天会遇到什么样的风景呢?此刻答案还是个迷。</h3> <h3>车穿过大凹岭隧道就是桓仁地界了,按惯例小停,看见观音石感到格外的亲切,钩沉起多年以前许多次桓仁登山的回忆。</h3> <h3>大凹岭隧道口的苍龙山,松树上落满了积雪,冬天的味道很浓,有点像林海雪原的景色,今天注定是一次与雪结缘的行走。</h3> <h3>车左转,我们今天从八里甸仙人洞村进山,穿越到暖和子出山。好久不登老秃顶了,这里变化很大,新修了大门,如果群主不提前联系管理人员我们是进不去的,现在驴友野穿的空间越来越狭窄了。9点多钟队友集体合影后开始登山,这个大石头还有杨靖宇雕像都是后立的。</h3> <h3>山里的老人用奇异的目光打量着从眼前走过的队伍,他们的装束是红男绿女,像唱戏似的,花哨的与众不同,年龄不大还拄上拐棍了,和俺们乡村赶集的人群形成极为明显的反差,为什么大冬天的不在家里猫冬,特意百里迢迢,走进大山往雪窝子里钻,百思不得其解,其实户外人对大自然的情怀,身边很多人是不能理解的。</h3> <h3>高山的巍峨只能远眺,走到近处置身其中,零距离接触,你才能真切触摸到它的脉搏。没登过顶峰的人是不会感受到,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的荡气回肠。</h3> <h3>前几天看见了几张铁刹山背坡雪景照片,雪挺深当时我就预感到辽宁屋脊老秃顶雪会更深,所以早早的就报名周末出队,今天的穿越之行验证了我的判断的正确性,果然山里的雪很大。没有雪的冬天就像缺少了灵魂,雪总能给人带来灵性,唤起人们童年的记忆,冬天趟雪能让我们重拾孩提时的乐趣。</h3> <h3>雪天里走路,由于减少了摩擦力,脚下发滑,人体左右晃动,很累人,常常是走一步退半步,没走多久身体就发热冒汗了。</h3> <h3>大山里静谧,一个脚印也没有,只能听到自己爬坡呼吸的喘气声,环顾四周,山川谷底积雪,真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h3> <h3>从河谷里进山,这一段路极其难行。</h3> <h3>老秃顶不愧为辽宁屋脊,背坡地势陡峭,沟谷纵横,巨石嶙峋,积雪下面乱石窖很多,暗藏杀机,登山非常艰难。</h3> <h3>户外抓拍,记录真实,尽量还原登山过程,感受户外行走的苦乐时光。</h3> <h3>这一段山坡太陡了,能有五六十度,脚下冰雪还很滑,同行还有许多女队友,前面领队的人把绳子放了下来,让大家有个抓手,确保攀登时的安全。</h3> <h3>在大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但人的潜力是巨大的,户外行走一个群总要有骨干人员,就像今天趟着没膝深的厚雪开路一样,他们和群主管理领队构成了一个群的脊梁。</h3> <h3>随着地势的攀升,海拔的逐渐升高,我们渐渐摆脱了茂密参天的森林围堵,高大笔直的乔木开始退去,灌木树棵成了主角,光线明亮许多,视野通透起来,我知道快登顶了。美丽的树挂渐入佳境,入续到来的队友开始按捺不住心头的喜悦了,奇迹终于发生了,不仅仅是脚下没膝深的白雪,眼前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玉树琼花的树挂,映衬在蓝天里,格外醒目,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里的春天好像提前到来了,我们宛若走进了童话世界里,美景带来的喜悦赶走了登山艰难跋涉的疲劳,大家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起来,住足,拍照的,录像的,抖音的,小视频的,上树的,扬雪的,卧在雪地里的,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玩的不亦乐乎,树挂里仿佛成了欢乐的海洋。</h3> <h3>最后一段登山路是在一人多高的荆棘里穿行,也是行走在银色的世界里,密密麻麻没有路,很难走,人只能猫腰用双手拨开个缝钻行,脚下的藤蔓不时的来个绊马索,人仰马翻,雪挂直往头上身上落,不知不觉就走白了头,这时候块头小,身材瘦小的人优势就展显现出来了,有一个穿红衣服的胖小伙,行走的就极其艰难,目标太大了,树棵格外的热情拥抱着他。</h3> <h3>山顶上积雪深厚,跌在雪地里想起来是很费劲的。</h3> <h3>这样的风景周末在家里闲适的躺着,你肯定是见不到的,只有不畏严寒的人,敢于攀登的人才有缘相见,大山顶上也不是哪一天都为你穿上盛装的。</h3> <h3>有的队友看见美景就兴奋的往树上爬,性情中人,身体条件很好。</h3> <h3>在这风景如画的雪野里,无需摆拍,无论你干什么都是美的,你都是一道风景。</h3> <h3>这个队友趟在雪地里,双脚奋力向上拔起,溅起雪白的浪花,动感十足,捕捉到这样的画面十分难得。</h3> <h3>登顶,远远的看见,军事观察哨和圆顶的雷达站了,群里提前告知不许拍摄雷达等设施,大家都很有素质没有拍摄,老秃顶失去了许多拍摄视觉和标志的参照物,和以前大相径庭了。登顶后大家并没有长时间停留,有点玩的没有尽兴,军事管制区不易久留。我们从哨所亭子下面下撤,然后往左侧山脊行走,下山的路依然很艰难,许多人身体承受能力达到极限了,户外开弓没有回头箭,路在脚下,只能砥砺前行。</h3> <h3>这棵树别看它身材矮小,但树龄已经上千年了,高海拔的环境,经风沥雨能顽强的生长下来,脆弱的生态环境是很不容易的。</h3> <h3>离开老秃顶开始漫长的下山路,阴阳坡转换,山岭上下起伏绵延。</h3> <h3>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继续赶路,百转千回,户外人有时就要有股任性的劲,永不服输,不言放弃。</h3> <h3>在大山里如果把男队友比喻为绿叶的话,那女士就是红花,有了红花的映衬,男人更加刚毅强壮,户外行走,刚柔相济,构成了一道流动的风景线。</h3> <h3>队友们在如诗如画的雪地里行走,随累但且走且快乐,厚厚的积雪还没有行成硬盖,腿插在雪地里,像沙粒一样被趟起来,沙沙作响,山顶上形成一条窄窄的雪沟。</h3> <h3>冬至日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一晃太阳就落下山了,今天除了午餐短暂小憩,其余时间一直没有休息,不停了在行走。</h3> <h3>太阳落山后,山谷里光线明显的暗了下去,大家都加快了下山的脚步,都怕黑天下山难行,但今天夜行是免不了的,幸亏我提前有准备带着头灯,果然发挥了作用,给同行没带头灯的队友带来了光明和安慰。</h3> <h3>雪地里跌倒是常态,但雪很深厚非常安全,坐着往下滑不失为一种舒服的选择。夜行我心里是不发慌的,因为我户外以来经历了许多次,凌晨3点的,午夜12点的都有过,还有就是今天37领队线路掌握的精准,心里踏实。户外领队有时在登山走大线时,至关重要,他肩负着不让队伍陷入险境的责任,很我相信再长的山谷也有走到尽头的时候。</h3> <h3>山里面的光线完全暗下来了,高感光度也无法记录队友运动的身影了,一片模糊。山谷里的夜幕开始拉开了,行走转变为夜间模式了,如果是没有过夜行的队友,心理应该是没有底的,忐忑不安的,初次都是这样。记得是2017年的圣诞夜,北大砬子穿越就是同样的经历,漆黑的夜色,闪烁的灯光,构成山谷里一道奇葩的风景。</h3> <h3>海拔终于降下来了,下到山谷里面,一道铁丝网堵住去路,逼的队伍只能沿着山坡下行,最后跳过这道铁丝网,来到一家山里的养殖农户,终于遇到好走的路了,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大部分后队跟上来以后,向沟外走去,6.05来到了大客车停车处。</h3> <h3>今日9点多钟开始爬山,线路的强度和难度都不小,我6.05走到停车场,6.30发车返城,历时近9小时,行程14公里以上,下山的轨迹过于平直,可能记录有误。最高海拔1322米,累计爬升868米,晚8.30返回美丽小城,出队全体队友安全顺利走完全程穿越,为同行的女队友和前队开路先锋点赞,女英雄,巾帼不让须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