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知道有位作家,他写了一部小说,当年获得普利策奖,次年,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还知道,在他六二十岁的时候,在家中用猎枪指向自己而自杀身亡。这位作家叫海明威,美国人,这部小说叫《老人与海》。</h3> <h3>第一次读到这本小说,是在今年的仲夏。那时候,我的侄女刚高考不久,她把自己整天关在屋子里,看书,然后只跟自己对话。那天,我去了侄女的房间,看到她的书桌上摆满了书籍。其中那本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摆放在很醒目的位置。于是,没有任何理由我取走了这本书。</h3> <h3>再转眼就是冬天。我把那本《老人与海》放在床头,伸手可及的地方,已有多日。那些夜晚,台灯总会亮起,橘黄色的光线聚焦在床头,当然还有这本《老人与海》上。我总能看到书籍的封面上,有位老头留白色胡须,有鹰勾鼻,满脸的沧桑,但那双眼睛蔚蓝如海,盯着海面,欢快而不屈。海面有信风吹响,云朵积聚,海鸭飞过。就算这样,不知道为什么,我却很少打开书籍,去看里面的故事如何。</h3><h3><br></h3><h3>直到一个冬日的午后,我坐在家门前,看到四年前,我亲手栽下的石榴树,枝叶全无。我望着石榴树,望得发呆。风在摇曳,冬日其实还在暖熙。这个时候,我想到了海明威,想到了他的《老人与海》。书籍一页页从我的指尖轻轻翻过,阳光在我的背后噼里啪啦地响。我终于静下心来把《老人与海》看完。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h3><h3><br></h3><h3>小说里的故事真的很简单。说的是故事主人老渔夫圣地亚哥是个硬汉。他在风烛残年之时,连续捕鱼84天,一无所获。到了第85天,这个老渔夫又开始出海,新的希望又开始出现。</h3> <h3>到了第85天,他终于捕获到一条大马林鱼。在当时,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的情况下,在几天几夜之后,他终于把大鱼杀死,并把它拴在船边。</h3><h3><br></h3><h3>后来,不巧的是,又遇到了鲨鱼,鲨鱼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于是,圣地亚哥又与鲨鱼搏斗,最终他也把它们一一杀死。等他出海回来,那个大马鱼变成了一副鱼骨头。</h3><h3><br></h3><h3>他回到家里,躺在床上,只能从梦中回忆美好的岁月,来忘却残酷的现实。做梦时,他还梦见雄伟的狮子。</h3> <h3>据说,《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海明威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明威移居古巴,在那里遇到一位老渔民。某年,海明威乘坐的船在暴风雨中遇险,这位老渔民救了他。从此两人成为朋友,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h3><h3><br></h3><h3>有一年,这位老渔民出海,捕捉到一条大鱼,由于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大鱼只剩一副骨架。根据这个故事,海明威把它写成小说《老人与海》。</h3><h3><br></h3> <h3>轻轻合上小说《老人与海》,我不禁思绪万千。感觉岁月悠长,老渔夫的小船虽然已经收帆,但我记住了小说里圣地亚哥这位老渔夫说的一句话:“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我的心飘向了波涛汹涌的大海。</h3><h3><br></h3><h3>在顾此失彼的人生里,谁没有经历过失败?老渔夫出海归来,最终得到的只是一副鱼骨头,但他是一个精神的胜利者。成功不是唯一的追求,唯一的追求是一颗永不言败的心。这才是最该有的可贵品质。</h3><h3><br></h3><h3>因为个人的价值,已经在追捕马林鱼跟鲨鱼搏斗时的过程里呈现出来了。这样的人生才无怨无悔。人生就要这样,欢快而不屈。</h3> <h3>作家何三坡说,看过《老人与海》的,是一种人;没看过《老人与海》的人,是另一种人。</h3><h3><br></h3><h3>还真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