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br></b></h1><h1><b> 在我湘省的城市中,除家乡之外,我最向往常德!</b></h1><h1><b> 常德,古称“武陵”、“朗州”。位于洞庭湖西侧,武陵山下,史称“川黔咽喉,云贵门户”,因地灵而人杰也。</b><b>俗云:"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晋代,因陶渊明《桃花源记》而使常德名世;唐时,著名诗人与政治家刘禹锡贬为朗州司马至常德著名。</b></h1><h1><b> 常德人之"德"行品格,更得以名之遐迩矣!</b></h1> <h1><b> 这里有我一位知交龙夫。龙夫者,龙建华是也,曾用网名"一生漂泊"。我一直不能理解,他何以用此漂泊二字名之。</b></h1><h1><b> 瞧这照片,其年少时绝对是一帅锅!</b></h1><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h1> <h1><b> 我与龙夫交往,始于32年前,那时他做了我在一所大学的学生,我是他们同级两个班的班主任。我和这两个班的同学很快便打成一片,亲如兄弟姊妹,尤其与龙夫龙建华的接触逐渐多且密了,师生之间竟成了知交密友。</b></h1><h1><b> 我第一是感动他的真诚。其人心无城府,诚挚待人。尤其对我,既有对师长的恭敬,又有视如兄长般的诚恳;</b></h1><h1><b> 第二是他的豪爽,婉如一个北方汉子,豪气十足,爽快淋漓,既能大碗喝酒又善大声陈辞;</b></h1><h1><b> 第三是他的义气,与真诚豪爽相随而至的,是对同学的关心对师长的爱护,但凡谁有事需要相帮他绝对会挺身而出。</b></h1><h1><b> 第四是大方,或许是其上述特点吧,他从不把钱财名利看得很重,而具古人风尚,在朋友义气指引下出手大方,非精致利已者之类。</b></h1><h1><b> 当然还可总结出一些来,但有此几点,足可见其为人处事之优了。</b></h1><h1><b> 或许由于其诸如这般而生出的性格特点吧,龙夫人缘极好。无论本系本班同学,亦或外校外系学友,他似乎交游甚广。</b></h1><h1><b> 基于这些吧,我们便成了知交。</b><br></h1> <h1><b>龙夫建华君在我们中文系读书,似乎有"五柳先生"的行状:读书、嗜酒、著文。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期在必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龙夫于读书嗜酒二项颇类五柳先生,自然,龙夫不像五柳先生那么穷得"环睹萧然"境地,往往能携三五学友,去左家垅小店里,喝上几杯,然后一路仰天长啸,吼上几嗓子,比五柳先生潇洒。但他似乎难得著文自娱,其最为醉心的不是文学,而是金石刻印艺术,所以于课余在宿舍摆弄他那些艺术,并且自封为同学们的师傅,比其年长许多的夏训生至今还称其师傅呢!</b></h1> <h1><b> 龙夫建华君对金石刻印艺术的着迷,在校读中文期间毕竟是不务正业的,老师中只有我知道他的执着。文学与艺术本是相通且相辅相成的,作为他的班主任,我是十分支持他对文艺的美学追求的,并不认为这有何不妥。</b></h1><h1><b> 于是,龙夫四处寻师学艺,沉浸在其艺术追求中,以至于找到当时长沙名闻海内外的金石艺术家画家李立先生门下,虔诚地拜其为师。李立先生是齐白石老人的嫡传弟子,说龙夫是齐白石的再传弟子齐派金石刻印艺术的传人似不为过。尽管彼时龙夫的金石艺术作品尚属稚嫩,但在名家李立先生的教导下,便有了长足的进步。</b></h1><h1><b> 或许,其于金石刻印艺术只是一种爱好,一种美的追求,如同五柳先生之著文以″自娱"自乐而并非追名逐利之举,亦如同五柳先生般"好读书""性嗜酒""著文自娱"一般潇洒人生,也便成就了龙夫的豪爽仗义豁达性格,为人所喜爱吧,所以龙夫的人缘便十分地好了!</b><br></h1> <h1><b>我!形神兼备。</b></h1> <h1><b>自刻像!严肃有余。</b></h1> <h1><b>他的同学,肖班长。</b></h1> <h1><b>米国总统</b></h1> <h1><b>美女明星。</b></h1> <h1><b>笑和尚。</b></h1> <h1><b>栩栩如生!</b></h1> <h1><b>印章,工艺品。</b></h1> <h1><b>龙夫的金石刻印作品甚夥,他总是无偿刻制印章头像文房宝物等等。比如为我刻制的这个头像和一些人物的头像,栩栩如生神情俱佳。</b></h1><h1><b> 这些年,他独辟蹊径,醉心竹刻。南方的竹石,在其刀凿之下,变成了精美的工艺小品,十分诱人。他与我一样,还爱抽烟,他刻制的竹质烟斗,我估计鲁迅闻一多等先生若在世,一定会爱不释手。他赠我的几种烟斗,便日日伴随着我,值得玩味的是其小巧精致。</b></h1><h1><b> 或言,龙夫搞了这么多年的金石刻印艺术,一定赚了个盆满钵满吧?其实据我所知,他这样辛辛苦苦既花时间又费精力还四处寻找金石刻印材料做个不停,不过是自娱自乐作馈赠亲友物品而已,完全是赔本还不赚吆喝的买卖,除贴本贴时间贴精力之外,并无经济效益,或许这正是我说他颇类五柳先生的根本吧!</b></h1><h1><b> 他的艺术作品,纯粹是一种美的追求,也许并不为人所看重并称道,但这正是龙夫的独特之处。</b></h1><h1><b> 我特别敬重看重他的,正是他的执着与仗义,并非一般人可能为之者,所以我要赞他!</b></h1> <h1><b>送给我的烟斗,含在嘴里,颇有些名人风范。</b></h1> <h1><b>两个!</b></h1> <h1><b>一枝!</b></h1> <h1><b> 我一直赞赏龙夫的豪爽侠骨仗义疏财,如北方人所言:一位纯爷们;南方人所说:是个男子汉!但一直不懂得,龙夫的这种优质,仅仅因为是个常德人吗?湘人戏称常德为"德国",讲的是一种归属川方言的好听的"德语",同学则戏称他是"德国总统",皆因其对师长与同学的关顾。直到今年暑天,我才明白,他的爽快豪气还源于他曾经是一位驰骋新疆广阔土地上的军人。</b></h1><h1><b> 今年暑天,他应尚在新疆的几位老战友的邀约,去那片神祕的土地上回访了一个月。他给我发来许多视频和照片,从这些照片视频中我才明白,不仅是我向往的常德养育了他,而且是边疆的沙漠草原风华物阜造就了他,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位追求艺术美的人才。尽管其名不见经传,但却是一个刚毅实在的大写之人!</b></h1> <h1><b>龙夫从湖南教育学院中文系(后合并到湖南师大文学院)毕业后,回到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任学报主编,这是他的主业,因此而编著过不少书藉。一边干好了自己的主业,又做着自己喜欢的金石刻印艺术,参加全国各地的相应艺术活动,我想,龙夫的生活实在过得充实又生动,难道不是一种美的艺术人生吗?尽管并非名声显赫,但有这一份执着潇洒,其生活中便满是阳光月色了。</b></h1><h1><b> </b></h1> <h1> <b>30年来,他一直保持着和我与其两个班同屆同学的密切联系,与大家的友谊持续三十余年,或许正是其性格使然?<br></b><b> 十来年前,称他为师傅的夏训生同学罹病在家,近几年,龙夫与我数次相约去看望夏训生。虽然他们同学间有多批次去安化夏家探望,而我则直到今年冬天才去往安化,同行的有广东的丁红霞长沙的李小佳吴若美何衡兰石波朱永坚刘玉平和常德的李哲练夏耘田等等同学。</b></h1><h1><b> 这是龙夫组织的,他"命令"我:此次再不能失约!恰恰冬阳暖照,使我又一次在安化看到了那种同学的无私情谊,或许这是人世间最纯洁的一种感情吧,他们推着夏训生的情景,令我此生难忘!<br></b><b> 这就是常德人吧?!</b></h1><h3></h3> <h1><b> 愿与龙夫的友谊长存!</b></h1><h1><b> 也许我们抽烟的姿势会为人诟病,但又有多少人懂得我们的这一份友情与乐趣呢?!</b></h1><h1><b> 这次安化常德行中,我与龙夫万水相约,待到春暖花开日,我要再常德揣龙夫往沅陵怀化湘西冷水江绕一圈,在友谊的长河中再沐浴再淌洋,尽享人生之惬意!</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