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39b54a">游记散文:九上桃花岭</font></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39b54a">古丽山民</font></b></h3><h1><b> 桃花岭,古代又叫木合岭,府志说是郡北锁钥,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形势。古人多有诗文述其形势艰险,杨忆比之蜀道之剑阁。如清浙江巡抚阮元的桃花岭诗就是这样写的:</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白云横绝万峰齐,更踏东风向岭西。</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掉臂忆过白去上,回头尽见万峰低。</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何年道士栽桃树,终古征人散马蹄。</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向东瓯催战舰,封关那用一丸泥。</b></h1><h1><b> 我辈没有去过蜀道剑阁,自是不知道剑阁之雄,蜀道之险。但生为桃花岭北的缙云人,却多次走上桃花岭,领略桃花岭之胜。</b></h1><h1><b> 我把清明之前的清明节前调研括苍古道之行,定为九上桃花岭。这不是我上桃花岭刚刚是九次,也许还差那么一二次,也许是多那么三四次,因为自从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以来,为了文物工作,屡次上桃花岭。</b></h1><h1><b> 实际以前到桃花岭是一件辛苦的差事,主要就是交通不便。山高路陡,车马不行。而桃花岭缙云一段,以前究竟从什么地方算起,也还是个迷。应该是从出东渡的马蹄湾算起吧。也许是从荆坑算起,但标准的算法,应该是从桃花岭脚算起。其实都没有错。桃花岭屈盘五十里,而缙云段有二十里。而我以往上桃花岭头,都是从岭脚一步步走到半岭建有庆善禅寺(祭祀桃花岭北的关帝),再经过修篁夹道的竹林,沿山脊走上公凸头,一岭石级,步步高升。然后是走上底外隘头二村,然后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上桃花洞。</b></h1><h1><b> 这一次上桃花洞,却比二十多年前轻松多了。这主要是从桃花岭北的隘头村已经通了村级公路,西起330复线的底处、西弄,经过岂止十八盘的盘人公路,直达隘头村村下东侧东下南胡村,下长杭村,与老330国道接旅轨。而我们正是由小车与十来考察桃花岭括苍古道的同事,送上外隘头村的七姐妹古老银杏树下,让我们省却了从桃 花岭脚到半岭、公凸头到外隘头的差不多两个多小时步行的脚程。车先停于七姐妹银杏前的坪地上,返回330国道复线上去了。我们便沿着桃花古道向南进发。</b></h1><h1><b> 上桃花岭而不在隘头村口拍几张照片是一个遗憾。可是清明节前的银杏还叶苞才含,嫩叶初放,那一簇银杏树在夏天与秋天或者初冬季节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此树不知是什么原因,也不知是那一年开始毁损,在一株老银杏的根部长出七株新树,树为七棵,根部却为一。而且是雌性,只开花并不结果的。当年我在此歇息,当地的老人说,在此树下乘凉说话,温州人能够听到。此话实在不假。树下是经常有温州那一边的瓯闽的官商学界的行旅之一往来,在此说话、歇息,温州人听到此地说话会奇怪么?这实在是一个普通不过的常识,但这七十多年来,由于金温公路开通,远道客人不再经过这里,如果现在还说在此说话,温州人能够听到,那却确实是个笑话、大话了。千多年来自南朝陈天嘉年间开始,这里便是通京大道,自括郡东的枫树湾、银场、余岭头、却金馆、高青、雨伞岗、三望岭,到缙云的桃花洞、隘头、公凸头、半岭庆善寺,直到桃花岭脚、荆坑的冯公庙,这里就成就了括苍古道,也就是桃花岭古道。现在由于清代官员阮元在银场写了“括苍古道”四字,称此为括苍古道,实在不怎么对,应该叫桃花岭古道,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云查一下《处州府志》、《缙云县志》或者当地民众的通俗说法,我们只知道这里是桃花岭,或者叫作冯公岭、木合岭、桃枝岭,用现在的名称,反而是不通了。这也与缙云的苍岭一样,古籍中只有过苍岭,没有说是过台缙古道、台处古道的。</b></h1><h1><b> 虽然桃花岭已经七十多年不过行旅之人,但从底、外隘头村到岭头,那古老的驿道却依然保持着古老的石砌古风,宽约三四尺,驿道上不管是平路、峻岭,那种建于远古时候的桃花岭路却是最明白不过的。缙云相差的三四个村与丽水(现在叫莲都)的七八个村落都是蹭为驿道,而两边是店铺、街道了。</b></h1><h1><b> 驿道两侧。都有些奇异,风光旖旎,除了关口,一般都是一侧是高山、一侧是悬崖、或者是层层叠叠的梯田、野地,极少有严整的土地。过缙云界,到达丽水境,这古道两则更是地无三尺平,或山地壁立,或松树万根、修篁千顷,松竹之风令人愉悦。</b></h1><h1><b> 八九个一同考察古道的同事,过了底外隘头,上了桃花岭头的崇景寺,那里是桃花岭路的最高处,有关帝庙,那里还有五六方古代的碑刻,就是凭证。都说一般的岭路只有一处关帝庙,而桃花岭上却有三座!一座是半岭的庆善寺、一座是岭头上有许多匾额的崇景寺,还有一座据说在余岭头,我没有见过,当然没有把握,不好说。但至少半岭与桃花岭头的这两座关帝庙却依然祭祀着忠义千秋的关帝的。那里还有好几方碑刻,不用查阅资料,我也说得上来,那里有乾隆时的浙江巡抚觉罗·琅玕的《重建关帝庙记》、道光的徐炽烈的《重栽桃花记》、方秉的《桃花洞记》等。</b></h1><h1><b> 半岭庆善寺有僧人管理,岭头的崇景寺,现在归隘头村的老人班轮流管理。所以打扫还是干净的。过了桃花岭头南去,我们还看到清朝的兵勇与太平将士垂死战斗,而殃及池鱼池鱼的无辜行旅之人的“愍劫合冢”,据说是南乡善士杨兆鳣所收葬316枯骨的地方。至今碑刻墓碑依旧,令人心生怜悯!</b></h1><h1><b> 过了丽水境,石级道路依然,那依山围绕的石砌山路,很美,很完整。这当然就是桃花古道的正式版本了。我们到达三望岭,三望岭村是说我们缙云南乡方言的丽水村落,与缙云人是很亲切的。这里的建筑——乡土建筑与桃花岭北一模一样,只是可惜的是这里的几座古老建筑已经椽断柱歪,让人不胜唏嘘。不过与缙云段岭路不同的是,我们出了三望岭村,岭路依然,却使我们眼前一亮,桃花岭名符其实!路上是修篁万竿,路下却是桃花数千亩,桃花宛如粉色的轻云,都是近年新栽的。随处可见桃花岭上桃千树,都是岭路行旅之人去后栽!在那逶迤曲折的石砌桃花古道边,我们套用古人的桃花诗可以这样形容:</b></h1><h1><font color="#010101"><b> 去年今日此岭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b></font></h1> <h1><b> 桃花岭南侧,三望岭村南部,虽然走了不少下坡,可绝对高度还是极高峻,那是真正的山区,岭路不仅变得弯曲,而且是高低不平,忽然上坡忽然下坡,过了一弯又一弯,何止十八湾呢,我看不会少于一百零八弯!三望岭西南已经不是顺着山脊而行,而是一道道沟来一道道梁,那是从群山的半山横亘的弯曲的山道,形势有点如太古时代,远处我们看到的都是桃花山地、层层叠叠的弯弯曲曲的梯田、高高低低的小山头,茂密无际的竹园竹山竹海!</b></h1><h1><b> 只有一种变化不大,就是岭路——桃花岭古道,依然是弯弯曲曲,忽隐忽现,忽大忽小,大多却是石砌石垒的,从三望岭村,到雨伞岗村(我觉得应该是雨伞角,因为当地方言角与岗是相近的),有的路上已经都是林木满山的山地,有的却还是成片的桃花,有的却是茂盛的竹林。山民不断往来其中,清明将近,许多山民便开始挖掘新笋,或者看到他们在古道上挑着两口袋笋呢。</b></h1><h1><b> 我发觉雨伞岗村的一个有趣的现象:这里的居民民居截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现在的大弯山下的新的雨伞岗村,是沿着新建并不多年的330 国道而建。</b></h1><h1><b> 我在隘头、三望岭、雨伞岗、大弯、高青、却金馆这些村落拍摄了好多风景照,真的很美,在那条腰带上,有很多的晚清民国的建筑,还保存着很多的遗风遗迹,可惜的是由于社会的进步,交通的改善,许多人旧居已经失管,迁居,甚至倒塌了,当年在这通京大道上,可是三里一村两步一店的,可是如今没有了,空余下这么一条维系着当年文化余绪、历史余脉、民俗遗风的彩带、山间腰带。在这里些地方,我看到很多的老房子,老房子中有很多的年轻与年老的农民兄弟姐妹,还在这里守护着祖宗的余绪,有一份坚持。我看到他们家里有许多值得怀念的古老的家具、农具……。我们整整走了一个上午,我们欣喜地看到古老的古道,看到盛开的数千亩桃花,竹林……。到达高青的时候,我们改道了,不走古道,走上机耕路。我们在那里看到那里的桃花更多更美,那是真正的桃花源。我看到高青村里,那古老的千年红豆杉、数百年松树,同样数百年古道石级,和古道旁边的古老的古建筑,当地叫做“高厅”。高青的村落大概是与高厅有关吧。</b></h1><h1><b> 石砌的桃花古道还是向西南延伸——</b></h1><h1><b> 如果说我们在桃花岭头上可惜于桃花还是满树蓓蕾,那么我们在过了高青村后,看到满树的的盛开的桃花,那真的感到愉快。桃花古道,千年依然,我们一行八九人,愉快地穿行于花海之中。当然是有一些贤令组织重灾桃花的,现在国家也在组织再栽桃花,并且养殖鸡鸭,一是增加收入,二是再现古风。我们还看到隔川的山梁上有很多的桃花,那是近万亩桃花苍海!并且我们在这里看到西南沿山有很多的小村落,掩映在竹海中。好像是岩头白、吴岭头等一些村落,这些村落也掩映竹海与花海之中,但我只有用照相机说话了,那里的路有些长、路还是那样弯,但我们是从村落、竹围看出那条古道的大致情况。石砌的山道有些远,有些长,没有尽头……</b></h1><h1><b> 中饭就在大弯山下雨伞岗头水礁塘那里解决,其实现在的高青、岩头白、大弯、雨伞岗、吴岭头、却金馆都已经合并为一个很大的的大村了。那里的桃花古道都连成一片。苍海也连成一个大村一直与邻村联成一个更大的桃花海。</b></h1><h1><b> 下午我们坐车专门去了却金馆,那里原来是一个行政村,从墙上我们看到,这里刚刚进行了村民选举,村落已经并入雨伞岗行政村。却金馆作为古道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是不能不去的。却金馆看来原来是一个比较大的村落,而且村上曾经有四个公馆,大公馆二公馆、三公馆直到四公馆,这里离府城四十里,应该原来是个驿站,这里现在还有个年的陈孝子的牌坊,立在村口。而大公馆的门口却立着当年何文渊却金处的石碑,石碑是乾隆年间刻的,那里有过万历年间温州知府何文渊却金拒贿的故事,那是我十岁时从民国的某本教科书上看到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b></h1><h1><b> 明朝宣德五年(1430)何文渊出任温州知府,上任伊始,他就从调查民情入手,每月初一、十五定期召集父老乡亲开会,征求民众对官府的意见。他在任六年,勤政爱民,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深得温州百姓的爱戴和敬重。在期任满,他要回京复命了。别人做官都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而何文渊一任温州知府下来,由于廉洁奉公,结果两袖清风,离任时居然连一顶轿子也雇不起。临别温州那一天,为了不惊动百姓,他身背一个行囊,双脚悄悄踏出温州府衙大门,准备上路。殊不料,刚出大门,就见吏民军卫万余人已在夹道为他送行。何文渊的双眼湿润了,激动之余,他赋诗一道,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作郡焦劳短鬓蓬,承恩又待大明宫;行囊不载温州物,唯有民情满腹中。”后来,温州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少有的好官,曾立《何公文渊画像碑》于先贤祠,并把他的这首留别诗刻在了祠中。</b></h1><h1><b> 正统元年初冬的一天,何文渊离别温州步行赴京,一路走来,来到了丽水的桃花岭。何文渊在刘山驿站住了下来。刚睡下不久,刘山铺又来了一拨人,这拨人的领队者,是当时的温州府治所在地永嘉县县丞于建的儿子。他是奉父之命,带领温州五县的民众代表,怀带礼金,抄深山密林小路,日夜兼程追赶何文渊而来,追到丽水的刘山驿站,终于追到了何公。说,温州百姓闻知何公离任起程,见何公囊中羞涩,纷纷解囊筹金,特资盘缠。话毕,当众奉上全部礼金。这是好大的一笔钱。按常规,一般人也就虚晃一枪,顺手收下了,但何文渊却坚决拒收。第二天一大早,何文渊弃礼金于驿站,没向任何人告别,悄无声息地走了。</b></h1><h1><b> 何文渊悄无声息地走了,住驿站的人们却惊讶了,世上怎么还真有两袖清风的官吏。其中有个士子感慨成端,兴致所至,当众就提笔挥毫,在驿站的墙上特书了“却金馆”三个字,以志何公人格。</b></h1><h1><b> 却金馆的大公馆遗址的墙上还人旧时的碑刻,桃花岭古道依然向余岭头那边延伸,却金馆村的大部建筑依然是古色古香的旧建筑,整体的桃花岭古道保存完好。这是非常好的,还有却金馆村如今成为廉政建设教育基地,也上蛮有意义的。可见这里原来叫刘山铺的驿站,后来改为却金馆了。</b></h1><h1><b> 可惜的是,这次考察我没有到过银场村的公路桥下拍摄下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就应该是有阮元的“括苍古道”的摩崖。虽然现在的人认为桃花岭古道就是括苍古道,丽水市文化局以此为名命名文物保护单位,但是我认为它应该是桃花岭古道,我对那种命名有着保留意见,但是我觉得方便的时候,我应该拥有亲手去拍摄一张阮氏的摩崖照片。</b></h1><h1><b> 还有一点就是桃花岭古道,古人认为它是一个叫做冯公冯大杲的山民修建的,现在的缙云东渡荆坑就立有冯大杲的庙宇。冯大杲历史上应该有这样一个人,但是什么时代的人,什么地方的人?一概不清楚。应该说冯大杲倡修道路,或者一段的道路,不可能是他修建的,因为岭路长达五十侠里,都是石级,这个工程非常浩大。凭一人之力,那有点神话的味道。应该是群策群力。修建桃花岭古道的依据现在只有北宋叶适的一首诗可以作证:</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冯公此山民,昔开此山居。</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屈盘五十里,陟降皆林庐。</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公今去不存,耕凿自有余。</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风篁生谷隧,雨旆生岩虚。</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人随乱去入,咫尺声相呼。</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时草木香,异类果蔌腴。</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采薪得崖花,结缀成襟裾。</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此亦佳窟宅,可对幽人趋。</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辛勤起芒履,邂逅乘屏车。</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山人老白首,名氏不见书。</b></h1><h1><b> 冯公是什么时候的人?叶适时已经故去了,不知道了。从李白“路创李北海,岩开谢康乐”的诗句看,起码是初唐时,桃花岭古道已经开辟。</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