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的拍摄和解读(五)

danielxue薛維平

<h3>经常觉得自己像午夜电台里的知心大姐(哥?),喜欢一个人一边翻看着照片,一边回忆着,诉说着拍这些片子的经过,感受,想法。收音机的另一头也许没人听你唠叨,那就权当自言自语了。</h3><h3>一如既往,打算选40张片子谈一谈拍摄时的想法和过程,都不是什么完美的片子,只是想借题发挥而已。基本宗旨是给初学者一点帮助或启发,绝不敢班门弄斧,故请各位大师大咖绕道而走,或拨冗赐教一二,不胜感激。</h3> <h3>对喜欢摄影的人而言,有时一转身就会发现惊喜。本来是在外滩一处阶梯下拍摄以东方明珠为背景的上下阶梯的人物剪影(见下图),等待间隙,一转身看见这幅近乎完美的构图,果断拍下。</h3> <h3>还是外滩,还是这个机位,已经是第三次来此拍摄,算是2020年第一次背着相机出门。</h3><h3>这次是因为预报有雨才出去的,目的就是拍撑伞的人。雨不大,没几个人撑伞,最终还是等到几个,拍了几张收工。这个机位,雨天,还是剪影的效果好。</h3><h3>拍摄时,尽量避免人和背景中的房子相叠。</h3> <h3>这张摄于牛津。看到门洞就想拍一张剪影类的。喜欢这张是因为两点:1. 剪影的形态不错——一位拄着手杖(walking stick) 的老者蹒跚着穿过古老的学府的古老的门洞,也许他曾是这所大学的一位学者或教授,也许他只是镇上一个普通的市民,但不会是游客,因为他一路前行,而不东张西望,也没带相机(这是否有点中式思维啦?)2. 老先生前面是一群神学院的新生,一方面这群学生和老者形成对比(影雕,人数),一方面又揭示着古老传统的延续和传承,因为牛津本就是一座神学院)。</h3><h3>黑黑的门洞帮助聚焦,迫使你的目光往一个方向投射。你要做到的是射之有物。</h3> <h3>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欢下雨天乘坐公交车,我便是其中之一。当然还没有痴迷到一下雨就跑去乘公交车玩(为什么不呢?)。 说喜欢,是因为觉得对惊喜的期待。一上车找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便掏出手机,隔着挂着雨珠的玻璃窗不停地按快门。设想一下,对一个喜爱拍照的人来说,有什么能比拍到一张意想不到的好片子更令人愉悦的呢?</h3><h3>下图便是如法炮制的一张也许只有自己喜欢的片子,色彩,形状,构图都是这种近乎盲拍的手法所能达到的比较理想的状态。这一趟车,就留了一张。</h3><h3>第四辑中已有两张这样拍的雨景 因为喜欢 ,今天再添一幅。</h3><h3>也许你不以为然,但这重要吗?</h3> <h3>首先重申一下,所有这些辑里的照片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片子,我无非就是拿来说事儿罢了,说说拍照这档子事。</h3><h3>拍这张是被广告里人物的构图吸引:这个手臂形成的大三角太稳了,代言人充满自信的目光直视前方。可这不是我要说的事。我要讲的是左侧那个真人以及抓拍和摆拍的问题。从摄影画面讲,这人的大体位置没问题:正好处于手臂大三角的顶端,也就是引导线的顶端。但理想的位置是再往右去一点,一方面遮住手臂处的不必要的红色部分,另一方面让剪影完全落在浅色的手臂上,但是我不想去摆布这一场面;另外一点,这人在做啥?明显和大广告里的人形不成呼应关系,但我又不是导演,没法指挥她。 那问题就来了,如果我自带模特呢?上面的两个问题都能解决,但这还是一张好片子吗?抓拍就谈不上了,那算艺术片?还是生活片?谁给个答案吧。</h3> 很少专门出去拍照,那天是去静安寺几位摄友,到了早了点,就在公园门口听两位街头艺人在唱歌,过了马路来到跟前,听到他们唱的是校园歌曲,现在年轻人唱这种歌的不多了,由于那时还在恶疾爆发之前,所以有不少人驻足聆听,我也站着听完一曲,然后as always, 微了点茶钱,顺手手机拍下一张,以一个坐靠在一棵梧桐树上听得入神的女士为前景......<br><h3><br></h3> 也有人拍过这个景。所以没什么新意,只是正好有人撑着红伞经过,倒是应景。<br><h3><br></h3> <h3>这一张是snapseed双曝。一张是静安寺庙弄里的墙上一个祝贺鼠年的广告画,等到一个穿着有斗篷的衣服的人经过,并且马上要进入那个空档时,果断手机拍之。有时要提前按快门,因为手机有滞后。</h3><h3>也许观者不信,当时拍这张片子时已经感觉到这次鼠年会带来不祥,所以特地等着象征死亡的黑斗篷的出现才拍。左侧的老鼠和蝙蝠有关联,后期把一个类似病毒的图片合成上去,保留彩色是因为,这是过年期间发生的事,提醒人们不要乐极生悲......</h3> <h3>摄影中,要有意识地去做到多层次,多空间绝非易事,这需要足够的敏感度和把控整体场面的能力(记住你不是导演,充其量你只是个业余街头抓拍的摄影师)。</h3><h3>这张是在地铁二号线静安寺站进出口那里拍的。作为吃瓜群众,你不会对这张照片有啥特别感受的。但如你正好也喜欢摄影,尤其是街头摄影,你也许马上注意到“对比”,这个摄影语汇里的修辞手法。明暗对比,方向对比,色调对比.... 这种对比往往会构成所谓的多层次,多空间,看似在二维的平面上,你会感受到立体的画面。</h3><h3>有经验的摄影师是不用也不会看我这里写的,所以我只是为初学者提供一点点的入门指引。</h3> <h3>趣味性也是一部分摄影者喜欢追求的。这张拍于同济的操场。看见两个非洲兄弟在那连跑步。正好一个人的头和另一个人的头的影子合为一体;影子和实体又成阶梯状。蛮有趣的。</h3> <h3>地铁10线南京东路站。</h3><h3>用手机对着广告灯箱拍会产生一条一条黑影,但带来点特殊效果。这应该是公益广告了,提醒人们要管控好自己的时间,所以想起个名Budget your time.</h3> <h3>近来展会上这种拍法颇为流行。站在观展者身后,让展品处于两位观者之间,人物处理成剪影。也不用特别的技巧,所以这也并不稀奇。拍这张的想法是这两位观展的人是一对母子,看着常玉的小脚裸女,母亲似乎一直在解释着什么,孩子大概16岁左右,认真地听着。我猜测,母亲是懂艺术的,而儿子在学画。这其实还不是我要表达的,我想说的是这个年龄的男孩竟然会这么认真地听母亲讲话!</h3> <h3>在这样的氛围里吃着生煎有一种归属感。也许只有老上海一眼就能看出这是透着浓浓的本地文化的语境。背景的画描绘了典型的沪上风情,前景的彩格玻璃是很多石库门房间里常见的。右下角服务员在收拾桌子。背景下方的椅子可以交代这是一个饮食店。</h3><h3>建议大家去这家四川路上的大壶春品尝一下没有汤汁的生煎。</h3> <h3>出于方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地铁出行,我也一样。这张片子摄于2号线某处地铁口。地铁口内整体环境较暗,只有正对扶梯的墙上有广告灯箱产生的刺眼的亮。好像是某种化妆品的广告。广告商很巧妙地利用两侧墙上的反光形成三幅画面,极大地扩大了视觉面。设计太聪明了。如果单单拍广告未免太无聊,总要安排人的互动。于是就等在扶梯口,拍到一位女性的剪影。为了避免后期调整,采用低机位,相机尽量贴近地面,等待人的剪影效果出来,又不挡住广告里人物的主要部分,按下快门。</h3><div><h3><br></h3></div><h3></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呼应永远是摄影的基本手法之一。 左侧的老人推着助力车,右侧一对年轻的父亲推着婴儿车。看到这一幕,仿佛看到了生命的循环。于是就抓拍了这张。</h3> <h3>一家大品牌的门店口,通过玻璃窗可以看到推出了红色系列装,大幅的周冬雨的代言广告照清晰可见,但这幅照片的主体显然不是这个品牌,而是在门外撑着伞往里看着的人。也许她在想“何时我也去买一件大红的风衣........”?</h3> <h3>有规则的线条看着总是比较悦目,而人行横道线正是这类线条的代言。光拍线条未免单一,但拍太多的人又怕破坏了画面,于是勉强拍到这张只见一小部分腿的“干净”点的画面。 其实这类片子不少,也不是模仿,只是觉得好看,自己得拍一张自娱一把。</h3><h3>也许等过马路者再往前走一点就好了,也许角度再高一点就好了,但是摄影就是这样,总有太多的也许和遗憾,也是街拍的乐趣。要等一个决定性时刻,必须是天时地利人和,出门前烧支香?呵呵....</h3> <h3>在朋友圈发了这张图,取名“未知”。其实就是想说,拍这张照时没想到要这个构图,但最终裁切成这样,这一切是拍摄前未知的。当然,还有画面本身所要具有的(或者说是拍照者所要表达的)象征意义,画面里黄衣人,正从灰色界面跨越到黄色界面,进入一个“未知的”世界,或是一段新的未知的生活?对大多数人来讲这仿佛有点牵强,但我就喜欢使用我的摄影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也是摄影的乐趣之一吧。画面的构图也是经典的对角线构图,my favorite kind of composition. </h3><h3>人影是在我身后的,楼梯是在玻璃里面的,斜格的线条是玻璃窗上的花纹贴纸,吧。斜的,斜的,还是斜的,匆匆的人生,倾斜的人生......</h3> 上车一眼看到这位包裹精致的女生,马上想拍一张,于是做到她对面(有个小插曲:我这一边的座位上已经坐了好几位人,对面相对空一点,我在两位男士中间挤着坐下,右侧的那位站起身到别处尋位子了,以为我要图谋不轨?) anyways, 我拿出手机(很自然啊)详装看手机就拍下这张,对面玻璃反射里的这位老者很自然地成了对比的对象(多亏我右侧的那位走掉了)。<br><h3><br></h3> <h3>一张张照片都是一篇篇日记。用画面写下生活中的点滴感想,感受。</h3><h3>每次看到外国人(我想不会是中国人)选用的中国模特,总觉得怪怪的,不舒服,难道中外对审美真有那么不同吗?这样的脸型五官已成了西方人眼中的华人的stereotype! 尽管有嫁给西方人的女同学说,西方男人就是喜欢亚洲人的小鼻子小眼小嘴(真如此?)。I doubt. </h3><h3>本来想在那里等一位中国美女出现经过画面的时候拍一张,可很遗憾(其实也明白)大白天的很少有美女在街上走的。</h3> <h3>周二去学校拿进校证,被告知下午是政治学习时间,要我等到三点以后,只能在校园逛逛,信步走到衷和楼,拍了几张剪影蛮好看的,美篇用这张是因为想到看着画面想到“象限”这个数学概念。整个画面分为四个区域,就像是四个象限,而这两人应该是处于第三象限的当中。从构图上看,此处最亮,最轻,所以安排主体就起到平衡的作用。</h3><h3>还有两张三角形构图也不错。</h3> <h3>办理进校证的综合大厅的隔壁是马列主义学院,最近画了个妆,按了个红色通透的门楣,煞是喜气,玻璃门里一排花圈恰到好处地衬托气氛,玻璃门上贴着纸条,上面用毛笔不端正地写了四个字“小心玻璃”。当时想,既然易碎,为什么要用玻璃门呢?换成几扇红彤彤的(像紫禁城里的用的那种,再镶上几排铜钉,那多气派! </h3> <h3>这种颜色搭配的街景在中国大陆不多,此处是铜仁路/南阳路口。红色的骑车人和红的房子呼应,又以蓝色作为背景,虽不是互补色,也不算违和。希望上海多一点这样的亮色。</h3> <h3>一张旧片,摄于龙门古镇。画面背后的故事的解读常常得依赖于拍摄者对画面中各元素的安排。譬如这张,一个老人坐在门里,但紧挨着大门口,由于采用了框架式构图,观者的视线自然而然往屋里看,一台电视机正播放着什么节目(放大了可以看到是电视剧之类的),下方靠右是一排竹椅,由此不难猜测出环境/背景:古镇上的老年活动中心,其实就是一台电视几把椅子,一位老人为排遣寂寞来看电视,但他坐在门口,以便于随时可以和经过的熟人打招呼(在我拍摄时确有人经过并且和他说话。这样就把寂寞的老人的心理活动反映出来了。自以为这张片子不错。</h3> <h3>有时候拍了一张成功的照片,不是别人认为这张片子如何如何好,而是按自己的意思拍成了一张。譬如下图,背景是一个读书app的广告,当初是想有个人经过,其头部和背景中黑色的阿拉伯数字7重叠,而此人正好在看手机(当然不太可能正好在看7只猫上的小说),这样就成埋头读书了,脑子还在想着,就走过来一个人,于是就顺手拍下。从想到按快门(手机)就几秒钟。</h3><h3>这人的深色衣服延伸了“7”字,浅色的领子又不会让人产生误解。</h3> <h3>这次过年期间没有出门(原因皆知),虽然很想出去拍几张特殊时期的街景,但作为良民,就不给政府添乱了。于是在家拍了几张,这张是从后窗(朝北)拍的,远处的烟囱是哪个发电厂的,用的是40倍变焦佳能卡片机。烟咕嘟咕嘟地离开烟囱,奔向苍穹,左上角地一片云与之呼应。望着不断冒出来的烟,感觉这仿佛是上海的心脏在一颗不停地跳着,跳着......</h3> <h3>这张也是关在笼子里时拍的,是从阳台上拍的日落(冬天的太阳是在我家西南方向落下去的),同一角度拍过很多次日落,这次算是打卡吧,因为这天是20200202,一个特殊的日子?</h3> <h3>这张也是这次闭关(关闭)期间在家拍的。春节前,买了个烹茶的壶,一套两个,一个烧水,一个煮茶,倒是可以解闷(月底发现电费增加不少)。 拍摄时间是下午五点左右,太阳从阳台那里软绵无力地溜进来,照在我那壶上,并在墙上留下了影子,但是这样子有点不合常规地位于水壶的上方,大多数人是不会注意到这点的,这是因为,太阳光想照在光滑的写字桌上,再反射到壶上,然后再在墙上留下了影子。写字桌是倒L型的,水壶放在左侧的电脑台上,光线是从右侧的书桌上反射过来的。</h3><h3>我想只有当一个人实在无聊时才会如此细心吧!嘻嘻。</h3> 这张摄于原国棉十七厂(现为国际时尚中心)。原图是竖幅的,后期裁掉了铁梯的上端,使之更具张力。人的一生仿佛都在爬梯,有的爬得高,有的爬的低,爬得高的也许能看到更远的风景,可最终会如何呢?取个名 somewhere in between. <br><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