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结束了黔西南的跟团游,我们4人于3月24日终于开启了黔东南的自驾游行程。</p><p class="ql-block"> 按导游小强为我们规划的路线,从凯里市出发,一路风景秀丽,在途径剑河县时,远远的看到女神仰阿莎的巨型石雕像,传说剑河县是女神仰阿莎的故乡。下午3点多我们如期来到了镇远古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小坐骑</p> <h3> 风景秀丽的贵州黔东南</h3> <h3> 女神仰阿莎雕像</h3> <p class="ql-block"> 镇远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历史悠久,自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设县开始至今已有近2300年的历史,其元代、清代为道、府所在地达700多年之久 。 </p><p class="ql-block"> 镇远古镇</p><p class="ql-block"> 镇远古镇是镇远县的名镇,也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古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群山环绕,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好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p> <h3> 我们登上了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城墙被两边的住宅楼夹在了中间。</h3> <h3> </h3><h3> “和平村” 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第二日本俘虏收容所。</h3> <h3> 我们入住的青龙洞宾馆。站在房间的阳台上,映入眼帘的是对面山上的寺庙建筑群。</h3> <h3> 青龙洞</h3><h3> 青龙洞古建筑群位于镇远古镇城东中河山,占地21000平方米,由青龙洞、紫阳书院、中禅院、万寿宫、祝圣桥和香炉岩6部分共36座单体建筑组成,集儒、道、佛、会馆、桥梁及绎道建筑文化于一身, 青龙洞建于明代中叶,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h3><h3> 这里山势挺拔,悬崖峭壁。整个建筑群背靠青山,面临绿水,贴壁临空,翘翼飞檐、雕梁画栋,重重叠叠参差不齐,有“西南悬空寺”之称。<br></h3> <h3> 㵲阳河</h3><h3> 㵲阳河风景区在镇远县境内,河水清澈,风景秀美。㵲阳河最美的景色集中在㵲阳河风景区的诸葛峡、龙王峡、西峡,通称为“㵲阳三峡”。㵲阳河,具有长江三峡之雄;蜀地蛾眉之秀;桂林漓江之美;阳朔胜景之幽而名冠天下。</h3> <h3> 清晨,舞阳河景区是那样的清秀宁静。两边青山秀美,山涧流水潺潺,宛若仙境一般。大家的心情无比愉悦,每个人的脸上都乐开了花!</h3> <h3> 游览舞阳河</h3><h3> 这个景观,像极了一个躺着的巨人头像</h3> <h3> 两岸青山相对,水中倒影相印,山色水韵风景迷人。</h3> <h3> 这个景观叫火烧赤壁</h3> <h3> 这是在龙王峡与西峡交汇处,两座奇峰巧妙地组合成孔雀开屏状。因此,这个景观叫孔雀峰。</h3> <h3> 峭壁上的半圆与水中的倒影相接,好似一面镜子。</h3> <h3> 这是西峡的双飞水瀑布</h3> <h3> 山涧的泉水像珠串般散落到水面,因此这个景观叫“大珠小珠落玉盘”。</h3> <p class="ql-block"> 结束舞阳河的游览,经过4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佛教圣地梵净山。入住云可达假日酒店。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梵净山</p><p class="ql-block"> 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中部,系武陵山脉主峰,是中国的佛教道场和自然保护区。201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坐上通往山顶的缆车,徜徉在崇山峻岭间是如此的曼妙有趣。随着缆车缓缓前行,直奔山顶。缆车外小雨绵绵,透过小小的缆车的玻璃,俯视脚下的山峦跌宕,在这里,各种原生植物此起彼伏,我们的心灵也随之被大自然的美景所净化。</p> <p class="ql-block"> 乘索道缆车登至金顶3000米处,还需攀登1000级台阶方可到达山顶,我们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沿着森林里的台阶一步一步向山顶攀登,路边的原始植物在小雨中显得格外的清翠,郁郁葱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梵净山的金顶,矗立着一座非常震撼的天然巨石,让人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千百万年来,这座高约百米的石峰,在此蹲守了无数岁月,就像一位母亲,守护在故乡,期待远在他乡的子女的归来。</p> <p class="ql-block"> 山顶天气变化很大,气温较低,<span style="font-size:18px;">雨后的金顶,被滚滚而来的云雾包裹着,时隐时现,像极了一幅幅秀美的水墨画,</span>使人感觉如临仙境。</p> <p class="ql-block"> 这处山崖的顶端平铺着一面大平台,一块巨石恰如一方巨印倒置于平台之上,人称“翻天印”,自古以来就有仕途求官之人为祈如愿,到此叩拜。</p> <p class="ql-block"> 隆里古城</p><p class="ql-block"> 隆里位于黔东南锦屏县西南边沿,这座瑰丽的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为明代重要军事城堡,隆里是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贬谪的地方,"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便是为此地所做。后人一直怀念王昌龄,隆里的龙标书院、王昌龄祠、状元桥、状元墓等都是后人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而建的。</p> <p class="ql-block"> 肇兴千年侗寨</p><p class="ql-block"> 在贵州肇兴的大山深处有一座美丽的侗寨,鳞次栉比的吊脚楼远看有着泼墨般的着色,条条石板路藏身在幽静的山坳之间,五座耸立的鼓楼将偌大的侗寨串联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行走在安静的石板路上,看着街道两边的灯火,橘色的光柔和的洒在脸上,暖在心间。这里就是肇兴侗寨,一个恰好停在最美旧时光的地方,一个岁月静好古朴厚重,有着历史沧桑感的美丽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灯火阑珊的侗寨</p> <p class="ql-block"> 侗寨迎宾舞</p> <p class="ql-block"> 岜沙苗寨</p><p class="ql-block"> 岜沙苗族部落,位于贵州省从江县城南6公里处,岜沙苗寨保留着佩带火枪(岜沙持枪获得公安机关特别批准)、镰刀剃头、祭拜古树等古老的生活习俗。岜沙苗寨被称为“最后一个枪手部落”。</p> <p class="ql-block"> 为修建毛主席纪念堂,村民们将一棵直径1.2米的千年古香樟树捐出,树身运往北京,在树址处修建了这座八角纪念亭。</p> <p class="ql-block"> 挑担的苗家妇女</p> <p class="ql-block"> 身后背着镰刀的老汉</p> <p class="ql-block"> 苗家姑娘用碳火烤制的五花肉,给我们制作“苗家汉堡”。</p> <p class="ql-block"> 小男孩的脑后都留着一小撮长发辫,显得灵动可爱。</p> <p class="ql-block"> 加榜梯田</p><p class="ql-block"> 加榜梯田,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西部月亮山腹地的加榜乡东北面,距县城80公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中国最好梯田之一。梯田</span>中散落着苗乡特有的吊脚楼是苗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span style="font-size:18px;">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线条优美,展现出苗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 从加榜梯田出来已是下午3点,由于道路崎岖不平,颠簸的厉害,晚上7:30分我们又回到了凯里市。</p> <p class="ql-block"> 凯里有名的“红汤牛肉”,大家开怀畅饮,乐不可支。</p> <p class="ql-block"> 百里杜鹃</p><p class="ql-block"> 百里杜鹃位于贵州省毕节市,是国家级森林公园,5A级景区,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分布有40多个品种,这里杜鹃全都是生长在广阔茂密的丛林中的野生木本杜鹃,树木高大、花朵稠密。</p><p class="ql-block"> 我们去的时候正是杜鹃花开的盛花期,当我们来到这个花的世界时,看到漫山遍野,五彩缤纷的杜鹃花竞相怒放时,所有人都被震撼了!这些美丽的杜鹃装点着人间最美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 多彩贵州的最后一站——遵义市</p><p class="ql-block"> 遵义地处贵州北部,南临贵阳、北倚重庆、西接四川,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世界自然遗产赤水丹霞,享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吉他制造之乡等称号。遵义还是革命圣地,“遵义会议”会址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参观遵义会议会址</p> <p class="ql-block"> 海龙屯</p><p class="ql-block"> 贵州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p><p class="ql-block"> 海龙屯是播州土司杨文在其统治核心区域设立的山地防御城堡,与位于平原地带的播州宣慰司治所(今遵义老城区)配合使用,是战争时期播州土司的行政和军事中心。元明时期(13—16世纪)播州杨氏土司辖境涉及今黔北、黔东南的广大区域,官至三品宣慰使,是西南地区辖境广阔、地位显赫的大土司之一。</p> <p class="ql-block"> 天梯古称“三十六步”,兼具交通和作战功能。台阶的高度0.5米,步跨1.5米,险峻陡峭,攀登十分困难。</p> <p class="ql-block"> 工人们为海龙屯的修复辛勤的劳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