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ff8a00">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font></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少年时代就向往并到过的地方。</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在岗时几十次公出来这里,</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如今阔别22年又一次来到祖国的心脏,</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而且是在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b></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更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b></font></h3> <h3> 中国国家大剧院,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是亚洲最大的剧院综合体,中国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大平台。</h3> <h3> 外观呈半椭球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标性建筑,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h3> <h3> 沐浴在夕阳下的大剧院。</h3> <h3> 蓝色夜幕下的大剧院。</h3> <h3> 很有艺术品位的剧院大厅。</h3> <h3> 许多中外经典剧目曾在这里上演。</h3> <h3> 设有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以及艺术展厅等配套设施。</h3> <h3> 在这里看一场国家甚至世界水准的演出,是我很久以来的一个心愿。</h3> <h3> 决定观看捷克国家芭蕾舞团演出的《舞姬》。该剧讲述了在遥远的古印度,尊贵的武士与美丽的舞姬凄美动人的爱情悲剧。当神圣的爱情面对权利、欲望、金钱的考验时,除了嫉妒、仇恨与谋杀之外,对爱情的救赎、对权势的抵抗、对人性的思考,则更加牵动人心。</h3> <h3> 票价100元至680元,我和同伴苏妹选择了180元的,3楼10排。</h3> <h3> 想要去各个楼层参观的想法未能实现,只允许进入购票的楼层。</h3> <h3> 天空之座呀,居高临下的感觉真好!</h3> <h3> 门票上观众须知写道:“为营造安静优雅的欣赏环境,请您充分感受艺术的魅力,请协助我们做好以下事项……”别的都容易做到,就是演出期间对演出进行拍照录音录像限制特严,只要有人拍,就有小簇红光干扰让你拍不成,真是高科技手段啊。</h3> <h3> 这组照片是演员谢幕时所拍,最后时刻允许了,总算留下了纪念。</h3> <h3> 无论是繁华川流的都市,抑或是宁静偏远的村郊,博物馆的诞生和存在,都会为当地注入生生不息的精神能量,成为物质文明传承的空间载体。<br></h3> <h3> 中国电影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南影路9号,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级电影专业博物馆,是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的标志性建筑,2007年2月10日正式对外开放。</h3><h3></h3> <h3> 博物馆采用黑、白、灰三色作为基调,建筑采用黑色作为基础色,并使用镂空图案的金属板作为外层装饰。在黑色背景上,四个立面根据建筑的内部公共空间的位置分别开辟一片大型彩色玻璃面。</h3> <h3> 虽然参观中国电影博物馆那天风疾雨淋,但非去不可无怨无悔。从小喜欢看电影,唱电影歌曲,是电影陪伴了我的人生成长,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h3> <h3> 博物馆涉及电影1500余部、图片4300余张、介绍电影工作者450多位,有藏品4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藏品8件。</h3> <h3> 设有20个展厅,介绍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以及电影科技博览。2018年,中国电影博物馆被评为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h3> <h3> 另有临时展厅、报告厅和多功能厅。馆内还设有巨幕电影厅、数字电影厅及三个35毫米电影放映厅。</h3> <h3> 赶上“光影抒华章,奋斗新时代”70周年主题展,强烈感受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壮丽与辉煌!</h3> <h3> 不忘初心,坚定不移踏着革命前辈的足迹走。</h3> <h3> “ 电影书写历史”单元,通过“革命的号角、建设的脚步、改革的春风、奋斗的征程”四个板块,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道路上谱写的壮丽史诗。</h3> <h3> 深深折服电影艺术的巨大魅力和带给我们特别美好特别感动的时刻。在欣赏电影时,产生或惊喜或哭泣、或紧张或震撼、或血脉贲张或心潮激荡等复杂的情绪,就是艺术在发挥着神秘的作用。</h3> <h3> 没有找到形象俊朗、演技精湛,我青少年时代的偶像王心刚的照片,但对他主演的杨晓冬、洪常青等一系列英雄形象早已刻入心中。</h3> <h3> 第一次认识王心刚,是在父亲订阅的《大众电影》杂志里。他从《寂静的山林》男主角开始演艺生涯,塑造了多少观众喜爱的人物形象,1962年被评为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但不解的是,他50岁以后才获“百花奖”、“金鸡奖”。最后获“中国电影终身成就”大奖和“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的称号,总算是实至名归。</h3> <h3> 电影《青春之歌》在全国放映时,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的影院全部爆满,很多影院24小时放映,出现许多人饿着肚子通宵达旦排长队买电影票的盛况。</h3> <h3> 古今中外任何时代任何地域,只要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和故事,都是一个人一生刻骨铭心永远抹不去的记忆,就值得回顾与纪念。</h3> <h3> 新中国第一部描写北大荒人的彩色故事片,那片黑土地曾是我奉献青春的地方啊!</h3> <h3> 看了N遍的影片《五朵金花》,去过云南大理蝴蝶泉拍摄地。</h3> <h3> 岁月流逝的是旧痕,脑海铭记的是永恒。那些演员,我们喜欢;那些电影,我们熟悉。往事蹉跎,岁月流金,老电影伴随着几代人的欢笑和泪水、热爱与哀愁,它记录了时代,也不会被时代忘记。</h3> <h3> 在我们生命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东西让你刻骨铭心。那些储存在记忆深处的电影故事,哪怕一句台词,一个镜头,都会把人带回童年的美好时光。往昔的老电影已离我们远去,怀念、重温那些曾经的岁月,找寻记忆中虽已淡远,却是熠熠闪光的东西......</h3> <h3> 著名电影艺术家手印长廊。1962年,文化部评选出了22名“新中国人民演员”,这22位明星,代表了当时新中国影坛的老、中、青演员,都是当年轰动一时、在民间引起空前反响的佼佼者,观众俗称为“22大电影明星”。</h3> <h3> 其中之一的王晓棠,是我青春时代的偶像。有好几位亲朋评说照片上的我像王晓棠,去年福建土楼一日游,也有不认识的团友这样说。我想可能是脸型、宽额头、喜欢戴发卡的原因吧,尽管不可比,但若与偶像形似或神似,也很开心噢!</h3> <h3> 致敬胶片时代,也有家乡的骄傲,这是哈尔滨电影机械厂1978年制造的放映机。</h3> <h3> 汇贤府,北京一家中华餐饮名店,我们北京、哈尔滨两地的同班同学在这里聚会,也是汇“贤”和汇“闲”了。</h3> <h3> 欧阳晓光同学是我这次北京之旅同学活动的主要策划人和组织者,餐后她请我们看电影。这里是西城区晟嘉国际影城。</h3> <h3> 刚入中学的1964年秋,我的《一张电影票》入选黑龙江广播电台庆祝国庆15周年征文,并在10月播出。文中的主人公就是晓光,征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她身上的真实故事。可惜当时不知道她是老一辈革命家、时任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的女儿,不然征文会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意义。</h3> <h3> 如今建国70周年,她在京请我同看国庆大片,真是感慨万分,意义非同寻常。这是不解的情缘,这是岁月的轮回,这更是我们彼此人生的珍藏。</h3> <h3> 感动着电影中的故事,也为自己的故事感动,这是我俩的《我和我的祖国》!</h3> <h3> 梅兰芳纪念馆位于护国寺街9号,馆名为邓小平亲笔题写。</h3> <h3>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区。</h3> <h3> 生于北京京剧世家的梅兰芳,成为中国四大名旦之首,一代京剧大师。共和国成立后为事业鞠躬尽瘁,晚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人民艺术家。</h3> <h3> 纪念馆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h3> <h3> 正院保存故居原貌,会客厅、书房、卧室和起居室内的各项陈设,均按梅兰芳生前生活起居原状陈列。<br></h3> <h3> 馆内有珍贵藏品32421件,多为梅兰芳的亲人捐献,包括剧本、图书、照片、剧单、字画、信件、实物等。</h3> <h3> 外院南屋是纪念馆的主要展室,展出的大量珍贵照片和实物,介绍了梅兰芳一生的艺术成就。</h3> <h3> 馆内还有梅兰芳本人和一些老艺人历年的便服、剧装照片,梅氏与国外知名戏剧家的合影照片,以及从清末至现代在各剧场或堂会演出的戏单等。</h3> <h3> 梅兰芳的表演庄重深邃,气势非凡,简洁凝练,艺压群芳,在《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等剧目中,塑造了一个个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成为旦角楷模。</h3> <h3> 曲终音犹在,人去花芬芳。对国粹对宗师的崇敬油然而生。</h3> <h3> 展室里一对参观的母女引人注目。女孩七八岁的样子,是京剧爱好者,母亲为她拍了许多张纪念照,还给我拍了这张照片。</h3> <h3> 纪念馆出售的书籍等纪念品。</h3> <h3> 中国美术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其主体大楼为仿古阁楼式,黄色琉璃瓦大屋顶,四周廊榭围绕,具有鲜明的民族建筑风格。</h3> <h3> 是以收藏、研究、展示中国近现代艺术家作品为重点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1963年6月,毛泽东主席题写“中国美术馆”馆额,明确了中国美术馆的国家美术馆地位及办馆性质。</h3> <h3> 因夫君一生热爱美术,女儿是大学美术系毕业,且都是美术家协会会员,父女曾多次来这里参观学习。如今喜欢欣赏美术的我,不但也走进了这座中国最高美术殿堂,还赶上了建国70周年美术作品展,好幸运!</h3> <h3> 马克思雕像。</h3> <h3> 开国大典。</h3> <h3> 大国风范。</h3> <h3>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与人民在一起。</h3> <h3> 中国美术馆收藏有近现代美术作品和民间美术作品10万余件,以新中国成立前后时期的作品为主,兼有民国初期、清代和明末的艺术家的杰作,其中仅齐白石的作品就有410件。</h3> <h3> 除收藏、保管、陈列、研究中国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和民间美术作品外,美术馆还担负着主办各种类型的中外美术作品展览,进行国内外美术学术交流,建立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料、艺术档案,编辑出版藏品画集、理论文集等任务。</h3> <h3> 从看画册到看真迹,我也渐渐懂了一些美术欣赏。大到去法国巴黎卢浮宫这座世界美术殿堂,小到去家乡一个小镇、一个庄园、一个企业所办的美术馆。</h3> <h3> 要欣赏美术作品,多少要知道一点技法上的事情,比方说构图、色彩、形象、景深、对称等等。</h3> <h3> 最深刻的感受是,其实文学、电影、音乐、戏曲、美术等是能够互相帮助融会贯通的,只是用的语言不同。</h3> <h3> 一个懂得审美的社会,才能够孕育出经典的文化、艺术的果实。</h3> <h3> 一个人若能懂得欣赏艺术,自然就会拥有审美。一座城市若能重视艺术,自然就会拥有灵魂。</h3> <h3> 乘大巴在立交桥上拍下位于朝阳区东三环中路的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h3> <h3> 大楼表面由不规则几何图案的玻璃幕墙组成,视觉冲击力巨大。</h3> <h3> 这座人们称之为“大裤衩”的奇特建筑饱受争议,有人认为太土,有人认为非常前卫,有人认为设计者荷兰人雷姆库哈斯有非常强烈的自然与人的设计意识。</h3> <h3> 夜幕降临下的大楼,从窗户里透出梦幻般的灯光。</h3> <h3> 我与中央电视台是有感情有缘分的。喜欢看新闻、文艺、体育等频道,优秀的电视连续剧也一直陪伴我的成长。但没想到的是,有一天我的作品竟会在那里播出。</h3> <h3> 我创作的知青题材散文《抹不去的记忆》,被黑龙江电视台拍成电视散文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后入选央视,不但在一、三、八频道播放二十几次,还荣获了中央电视台首届全国优秀电视诗歌散文展播二等奖、第十三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文学节目二等奖(一等奖空缺)。</h3> <h3> 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生抹不去的记忆了。</h3> <h3>文字:战剑如虹</h3><h3>摄影:谢天谢地、战剑如虹、Lww</h3><h3>制作:战剑如虹</h3><h3>音乐:《你鼓舞了我》</h3><div><br></div><h3><b style=""><font color="#ff8a00">谢谢您的分享!请继续欣赏:《我的北京之旅一一历史篇》《我的北京之旅一一风光篇》《我的北京之旅一一人文篇》《我的北京之旅一一胡同篇》《我的北京之旅一一天津篇》</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