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进一步推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教育集团语文教学教研发展,提高教师正确的文本解读能力,优化小学阅读教学策略,加快研发校本阅读课程的步伐,12月17日至18日,两校区全体语文教师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第二小学崇文楼五楼报告厅召开了崇左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二期)阅读与作文教学创新实验探究项目第一次培训会,此次培训会的召开奏响了崇左市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最强音。</h3><h3> 本次活动主要从阅读教学创新实验探究入手,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课展示、辩课论课等方式,提升教师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研读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h3><h3><br></h3> <h3> 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陆云主任、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教研员盘金利、南宁市滨湖小学徐晨晨老师、南宁市逸夫小学邓雅芳老师等作为主讲嘉宾,为本次培训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撑。</h3><h3> 广西民师院附小教育集团黄平化校长携两校区语文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h3> <h3> 12月17日上午,陆云主任做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指导”的专题讲座。讲座上,陆主任从文体意识、目标意识、策略意识三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阐述。陆主任指出,不同的文本,教学的策略不同,如关于故事类的文本,需从“抓主题、讲故事、学想象”三大方面展开课堂教学。而古诗类文本则需用歌咏催化语言。陆主任表示,统编教材好教,但教好不容易。“好教”需目标清晰,而“教好”则需目标落实。</h3> <h3> 陆主任还表示,我们语文老师要树立正确的策略意识,教学目标设计要求切入准确、勇于突破瓶颈、善于打开思维。最后陆主任发出共勉,“落霞与孤鹜齐飞,老师和学生同行。”“好的教学就像是待客,而这是主人往往收获比客人更多的行为。”——帕克 •帕尔默《教学勇气》</h3> <h3> 17日的下午,来自南宁市滨湖小学的徐晨晨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三年级语文阅读课《司马光》。徐老师整个课堂注重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通过看注释,扩词法,会想象等方法,用梯级诵读助体悟,整堂课以读为主线,通过一读读正确,二读读明白,三读读停顿,让孩子以读促悟,让孩子学会并迁移到其他古文的学习,这是讲授与学习的真正意义,也是核心素养存在的意义。</h3> <h3> 随后,来自南宁市逸夫小学邓雅芳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四年级上册阅读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整堂课她围绕“中华不振”展开教学,既训练了学生归纳内容的能力,也给孩子上了一节精彩的爱国教育课!</h3> <h3> 两堂精彩的展示课后,与会老师和陆主任、徐老师、邓老师进行了互动交流。老师们纷纷表示,两位老师的课打破了常规教学,慢品细味之后令人回味无穷、获益良多。</h3> <h3> 会后,老师们和陆主任进行互动交流,就语文课堂的疑问进行探讨,并分享了自己的感悟。</h3> <h3> 12月18日上午,盘金利老师做了“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研读路径与教学建议”的专题讲座。讲座上,盘老师从统编教材研读的维度及教学目标的设置问题展开了探讨。盘老师表示,研读教材应从教师角度、学生角度、语文要素角度这三大角度出发,而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因此设置教学目标时要恰当、具体,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目标意识。<br></h3> <h3> 下午,农贵英老师就《天窗》进行了磨课,陈霞老师就《牛与鹅》进行了磨课。在教学设计中,农老师通过梯度式层层引导孩子感受“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这一重点内容。而《牛与鹅》出自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首次提出“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陈霞老师围绕这一语文要素做了有层次、有梯度的安排,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去批注。</h3> <h3> 随后,与会老师与在座专家共同探讨了如何让批注这一语文要素在教学中得到更好的落实的问题。</h3> <h3>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本次培训会实践性强、针对性强、指导性强,在智慧的相互碰撞下,与会老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h3><h3> 教学如登山,不在一朝夕,相信通过本次培训会,我们能在困惑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大胆摸索,相信今后在追寻理想课堂的过程中,我们能欣赏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更有意义的教学幸福!</h3> <p>撰稿:黄木兰</p><p>摄影:许晓莉 王忠艺</p><p>编辑:黄木兰</p><p>核对:李克丽</p><p>责任编辑:黄平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