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ed2308"> 致家长:期末临近,请帮助孩子这样复习</font></h1> <h3> 还有两周多的时间就要期末考试了!每到这个时候也是家长最紧张的时候。作为家长,谁不希望孩子期末考试能取得好成绩?其实,期末复习阶段,家长的帮助、监督和陪伴,是孩子取得好成绩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此,送给家长4个建议,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1、帮助孩子制定复习计划</font></h1><h3>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孩子对期末复习没有明确的计划,很可能会造成复习效率低下。由于考前时间紧张,而孩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很多,容易在焦虑中浪费大量时间。聪明家长这时候应该及时站出来,指导孩子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监督孩子执行,使期末复习尽早进入正轨。<br></h3><h3> 首先,家长可以带孩子回顾一下课本、笔记和错题本,以及之前的作业和考试卷,把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都列举出来,仔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和不足。</h3><h3> 然后,看一看日历,算算距离考试还有多少天,了解一下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解决这些问题。</h3><h3> 接着,将孩子存在的这些问题作为复习任务,规划在复习时间中。可以先从相对比较容易的问题开始解决,确保考试时能拿到基础的分数,后面再去解决比较困难的问题。</h3><h3> 最后,家长要带孩子回顾,看看通过复习是否解决了问题,得到了哪些提升。这样可以有效增强孩子复习的动力和信心。</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2、和孩子一起设定考试目标</font></h1><h3> 不少家长一到考试临近,就对孩子施压,要求孩子一定要考到多少分、多少名,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学习的主体是孩子,考试是对孩子学习情况的检验,家长不能代替孩子学习和考试,也不应该代替孩子拟定考试目标。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往往不够了解,设立的目标容易脱离实际,若目标过低,则起不到多少激励作用,若目标过高,则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这种做法容易使孩子误认为自己学习和考试都是为了家长,失去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br></h3><h3> 期末考试前设立一个目标,有利于明确复习方向,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但前提是这个目标得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并且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实现,具有合理性、可实现性,能够得到孩子本人的认同。因此,家长一定不要代替孩子去设立目标,而是要在与孩子共同分析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自己提出目标,并对目标负责。</h3><h3> 目标设立以后,家长可以制定一些目标完成后的奖励措施,以更好地激励孩子。奖励不建议采取物质手段,应以精神上的奖励为主。奖励措施的内容可以与孩子商量,使奖励真正达到提高孩子复习积极性的目的。家长一旦作出了允诺,等到孩子完成考试目标后就必须兑现,一旦失信,下次对孩子的激励作用便会大打折扣。</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3、与老师和孩子及时沟通</font></h1><h3> 期末复习阶段以老师和孩子为主,家长起到的主要是辅助者的作用,但要想孩子考得好,家长就不应完全置身事外。许多家长平时因为工作较忙,不太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到了期末复习阶段,要格外重视与学校老师的沟通联络。有不少孩子平时学习不错,考试却总考不好,多半是因为心理问题。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应该是开放和轻松的,要避免“还剩两周就考试了,你这次必须考好”“复习状态这么差,考不好看你怎么办”之类的消极语言,尽量不要强调分数、名次的问题,而要多了解孩子复习的情况和面临的实际问题,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等。如果孩子心理压力大,家长要强调与考试结果相比,更重视的是努力的过程,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孩子付出的努力和体现的进步,家长要给予及时和充分的肯定和鼓励。<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4、创造良好的复习环境</font></h1><h3></h3><h3> 多数家长由于文化水平和个人时间有限,在孩子复习功课时帮不上多大忙。但是,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孩子在家复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br></h3><h3> 首先,家长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复习时,家长最好停止娱乐活动,可以选择与孩子一起读书,营造一个全家一起学习的氛围,这样孩子即使不能专心复习,也找不到偷懒的借口。</h3><h3> 第二,引导孩子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家长要避免孩子过于劳累,复习阶段,也要给孩子留出休息的时间。关键是做好约定,明确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尽情玩,什么时候必须专心学习,养成劳逸结合的好习惯。晚上,家长要督促孩子按时睡觉,不能“开夜车”。</h3><h3> 第三,注意孩子饮食健康。复习阶段不宜给孩子过度“改善伙食“,这可能会引起身体的不良反应。只需保持原来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健康即可。</h3><h3> 最后,祝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利用好期末冲刺时间,好好复习,期末取得好成绩,为本学期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