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2019年3月11日,洪洞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教育振兴大会。县委书记振聋发聩的发言,县长庄严的宣告,为洪洞教育构建起了“人人关心教育、人人重视教育、人人支持教育”的大发展格局。全县教育系统紧急行动,提出了“教育振兴、我的责任”的口号,积极落实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这预示着洪洞教育春天的到来。<br> 我校积极响应,校长率先垂范、上下齐心合力。教育振兴,我们在行动。现把近一年的学校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工作成效:<br>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提升质量是学校的硬核。一年以来,学校始终贯彻教科局“五抓”的工作思路,以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建设为契机,扎实开展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如下主要工作成效:<br> 1、抓常规完善机制,勤督查融入日常<br> 强化教学常规过程管理,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的需要,没有对教学常规的刚性、规范要求与检查落实,就谈不上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br> 1)、规范备课管理。学年初,各学科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情况,认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科教学计划。要求教师备课做到:认真学习《新课标》、认真研究学生、认真撰写反思。教师的备课均做到一课一案,教学目标明确、讲授内容具体、有重点难点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精心、有教学方法、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和教具准备情况。<br> 2)、督查作业批改。学年伊始,教导处明确规定:作业量要适当,要适合学生实际,难易要适度,并能适合不同层次的要求;对作业的设计和批改必须做到“四精”(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和“五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差必补、有错必纠);切实减轻学生过多的课业负担;同一年级的老师在作业的布置上尽量做到统一。教导处不定期的进行抽查,切实保证了该项工作更好地实施。<br> 3)、常规检查制度化、规范化。<br>为了规范教学行为,我们根据教学检查常规要求,从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批改、检测后分析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每学期除抽查外,另有期中、期末的两次定时检查。常规检查采用集中检查、个别抽查等方式,由教务人员人员、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对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检查与考评。教导处作检查小结,指出教师备课和作业中的问题,促使教师在提高备课质量和作业质量上下功夫,进一步规范了教师的常规工作。<br> 一年来,我们加强了教学常规管理,加大了检查力度,重抓落实,有力的改进了教风与学风,大大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br> 2、抓教研坚持不懈,重实效助力教学<br>教研兴,则学校兴。教学研究是教学活动的活力源泉,也是紧跟时代、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为此,本学年度,我们狠抓教研活动,讲究实效。具体做法如下:<br> 1)、认真组织每周一的教研活动例会,召开学科组长会议,提前安排部署教研例会的活动内容,使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br> 2)、派出教师参加各种学科培训会,获取攻玉之石,提升专业素养。<br> 3)、持续深入的开展听评课活动。坚持做到周周有安排、周周有人讲有序进行;坚持做到人人听、听人人不留死角;坚持做到学校领导带头进课堂贯穿始终;坚持有听必有评活动环节持之以恒。<br> 一年来,老师们的教研意识明显增强,教研正在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行为,做到了教研有方向,教改有方法,活动有收获,学校的教研活动步入了正轨。<br> 3、抓队伍塑造师魂,重团队形成合力<br> 1)、师德师风常抓不懈。教育的发展关键靠教师,教师的发展,师德为首。为此,本学年我们组织了广大教师继续学习《洪洞一中教师行为十不准》、《洪洞县教科局关于禁止教师有偿补课的处理规定》等文件,引导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br> 2)、崇尚团队力量,营造合作氛围。本学年,我们围绕两个团队建设做了有益的探索,一是建设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教学团队,形成教育合力;二是建设以学科组长为核心的教研团队,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围绕两个团队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大局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教书育人和学校发展为己任,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我们充分发挥了年级组、教研组在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引领作用,鼓励班主任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寻找突破口,带动各学科均衡发展。<br> 二、亮点及特色<br> 学校亮点及特色工作创建是深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明确要求。特色学校的创建,能有效地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教育,能促使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特色教育就是一个学校的招牌,一个学校的名片。我校高度重视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积极寻求学校立德树人的亮点举措。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和坚持,初步形成了学校工作的特色与亮点。<br> 一)、大课间蕴含大教育<br> 大课间指每天中午的课间操时间。传统形式上的课间操内容无非是做广播体操与眼保健操。常年累月,天天如此。单调乏味的活动,很难激发起学生的运动保健热情。从2012年起,我校就有意识的改变这一传统做法,确立了大课间蕴含大教育的思想,并为此开展了一些探索。<br> 1、年级主任坚持每天课间操完毕后的集中教育<br> 这一做法,从2012年秋季一直坚持到现在。各年级主任的讲话内容,涵盖了对本年级学生近期的学习态度与习惯、个人卫生与文明礼仪及纪律作风等方面的问题,不仅给予适时的评价,而且对学生提出倡导性的鼓励教育以及禁止性的刚性要求,既有好人好事的表彰,又有对不良行为的批评。<br> <h3><font color="#010101"> 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把抓好课间操作为我们德育工作的一个切入点。由此点射出多条行之有效的教育支撑线,即推行自主管理;倡导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践行文明礼仪;大兴助人为乐,拾金不昧之风;用餐秩序的井然;比学赶超的学风好转;春风化雨的自信滋养等。这些线所带动起来的是学生良好的文明素养,勤奋上进的学习态度,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严谨务实的求知精神等。</font></h3> 2、运动音乐旋律引入大课间<br> 从2018年秋季,我们给各班定制了班旗,并进行了授班旗仪式。在学生跑步的时候,我们用大功率音响播放运动节奏感强、高雅励志的学生喜欢的歌曲。每个班高举班旗,在激昂的旋律中进行密集跑步。在音乐中运动,在运动中享受,学生跑步整齐划一,铿锵有力,跑出了气势,跑出来青春的风采。它彰显的是团结奋进、是青春活力、是理想希望。<br> 3、经典诵读引入大课间<br>充分利用大课间,不断丰富与完善大课间内容,成为全校上下共识,我们放手让各年级主动探索,力争形成各自的特色与亮点。2019年秋季开始,在王强主任的带领下,初一新生每天利用大课间时间,集中全年级学生,集体诵读弟子规。每天选拔优秀学生作为领读,带领学生诵读弟子规。这一做法,在全校引起热烈反响,每天都会迎来高中部不少师生的前来围观,成为洪洞一中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br> 创新需要激情,更需要智慧。我们初一年级组把人文教育引入大课间的做法,为我们开了一个好头,丰富了我们的育人途径,值得点赞。<br> 利用一切时间,借用一切机会,把立德树人贯彻教育活动的始终,将成为我们作为学校工作的信条与坚守。<br> 二)、社团活动展风采<br> 凭借管理标准的强劲东风,怀揣“教育振兴,我的责任”的初心使命,从2018年起,我们先后成立了篮球与经典诵读等多个社团。<br> 两年来,我们的社团活动都配备有专职教练或指导教师,做到了有场地、有时间、有制度、有计划、有内容、有落实、有考核。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指导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我校学生社团呈现出管理规范、运转有序、内容丰富的良好局面。<br> 天道酬勤,久久为功。在2018、2019洪洞县中学生运动会上,我校田径代表队分别取得了团体第八与第六的较好名次;在2018、2019洪洞县中学生篮球赛中,分别获得了第三名与第一名的骄人成绩;在2019年12月洪洞县中小学生古诗文诵读展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br> 社团吐芳蕊,青春展风采。我校的社团活动正逐渐成为繁荣校园文化、促进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第二课堂的一支重要力量。<br>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个学期的工作即将进入收官阶段,我们将一如既往,尽职尽责,做好学期末的各项工作,为洪洞教育的振兴贡献力量。 洪洞一中初中部<br> 2019-12-19<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