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有关新疆的述说(二)</h3><h3> 作者:刘国庆(原创)</h3><h3> 我祖籍是湖北,但生在新疆,长在新疆。所以,新疆才是我的故乡。</h3><h3> 父亲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就作为国军一员来到新疆。从湖北到新疆几千公里,据父亲说,他是基本上是靠双腿走到新疆的。进疆后从哈密到喀什又是二千公里又是走着去的。</h3><h3> 新疆和平解放,十几万国军变成了解放军,因此也就享受了解放军待遇。五十年代初,父亲转业后一个月工资就达七三块八毛五,那年代在整个中国也就算高工资了,县级干部不过一百多元。</h3><h3> 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以至七十年代,新疆公职人员一直是中国最富的群体之一,(新疆有生产建设兵团,公职人员也最多)改革开放以前,全国工资是统一的,但是新疆公职人员都享受有边疆冿贴,每月收入要比内地高,那会儿高十元就已经是一笔不少的钱了。那年代在内地市场上持十元大钞大手大脚化钱的多为新疆来客。新疆的公职人员(汉族干部职工)每隔几年还可享受一次探亲假,公家报销来回车费,假期间也是带薪的。所以在内地市场上化钱销费比较突出的新疆人居多,令内地人印象深刻。</h3> <h3><br></h3><h3> 父亲常说,虽然是国民党军出身,但从心底由衷地拥戴共产党,尤其是共产党的民族问题解决模式令国军出身的父亲彻底折服。记得小时侯,被父亲带着去维吾尔老乡家做客,那老乡家墙上挂着一支冲锋枪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主人自豪地告诉我们,他儿子是民兵队长。而且他家几乎常年不上门锁。新疆的民族团结合睦是前所未有的。五,六十年代县领导下最偏远的乡村,只带二,三个警卫人员根本不存在安全问题。(六十年代闹土匪暴乱是北疆哈族人与维吾尔人无关),那年代维吾尔人拥护共产党,热爱毛主席已经到达了非常虔诚的地步。广大的维吾尔人都不约而同地称毛主席为“毛胡达”,认为共产党人就是毛主席派来的“默哈默德”。</h3><h3> 众所周知,即便在广大的一直很富裕的中原地区历史上也发生过很大规模的自然灾害,要么水灾,旱灾,蝗灾,但新疆历史以来几乎没有发生过较大规模的自然灾害,旱灾几乎没有,新疆的农田主要由天山上的冰川水雪水溶化而形成的河水浇地,很少发生河水断流情况,洪水的发生也是极小范围内的小规模造成的危害也极为有限。新疆自古以来很少有因自然灾害而形成的逃荒要饭的,在新疆只要不是懒汉,随便用工具开一块农田种些粮食就够吃的。</h3><h3>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新疆不仅没有发生饿死人现象,还支援内地大量粮食和肉菜。</h3> <h3><br></h3><h3> 据很多从内地移民新疆的人来讲,几乎都有一段共同经历,当火车一进入新疆境界,心就凉了半截,满眼荒凉,尽是荒山秃岭,几百里的戈壁滩甚至看不到一棵树,与内地的青山绿水相比简至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进了城市绿洲又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了,新疆城市并不比内地差多少,高楼大厦,商铺密布,生活之需应有尽有,新疆城市的繁华与现代化程度之高完全出乎意料。即便到了农村待上一段时间,欣喜之情便会油燃而生:在新疆打工挣钱比在内地要容易的多。除于建筑劳务外,即便在广大的农村劳务市场打工收入也远远超出了内地打工者的想像,早晨去劳务市场揽工,下午收工时就可以领到工钱。即便是身无半文,只要你到了新疆乡镇,几天下来,身上就至少几百元了。农忙时节,一天三,四百元是常态。(新疆的农民大多数都是地主,家家都要雇工的,一家几十亩地那是少的)如果你能连续在新疆生活几年,回到内地已经不能适应内地的生活了。尤其是冬天,尽管新疆室外冰天雪地,但室内却温暖如春,城镇里有暖气,最边远的农村也是家家有火炉,烧煤碳。三九天在室内光着膀子也不冷的。另外新疆的水果蔬菜、米面都要比内地好吃的多,新疆的牛羊都是吃草长大的,比吃饲料催大的猪,不仅口感差异大,品质也是根本不同的。</h3><h3> 在新疆我们习惯大块吃肉,上量吃水果,大盘鸡,大盘鱼,手抓肉,几个朋友来家做客一顿消耗十几斤肉食那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新疆人买水果都是论箱论筐买,买瓜用麻袋装。吃西瓜,哈密瓜一人一顿至少要半个瓜地去吃才算吃,对于内地人买鸡鱼可以半只地去买,甚至四分之一地买,买水果常常几两几两地买,一家人可以分吃一牙西瓜令新疆人不可思议。有很多内地的朋友想来新疆打工或旅游,但很忧虑安全,新疆已三年多没有发生暴恐事件了,今日新疆已成为中国治安最好的地区之一,犯罪率极低。自前年开始,新疆旅游业呈现暴发式增长,来新疆打工的也是一年比一年多了。(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