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古桥魅影探幽之五(镇村留存篇)

边习虞

<h3><font color="#010101">常熟古桥在市域各镇村均有分布,有桥之地原一般均为集镇或集市,虽然现在有的集镇和集市已经湮灭于历史的长河中,但保留下来的一些古桥留存着昔日的印痕,记载着曾经的繁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大义毛家桥,位于大义毛家桥塘梢里。大义的毛家桥俗称西毛家桥,以区别于谢桥的毛家桥。这座毛家桥系花岗石三节平板石桥,南北走向,由两块条石拼铺而成。在东北侧石梁上双线圈内阳刻“道光乙巳年( 1845)”,后面小框內有落款“民国十七年( 1928)口月口日立”字样。在东南侧石梁上双线圈内阳刻“重建毛家桥”,落款“道光二十五年岁次乙巳,孟秋巧月敬立”字样。由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生产的需要,小型拖拉机要行驶过桥,村里人把中间的条石分别移建到南北两段上,中间拼铺水泥桥板,桥墩也改用砖砌,其一用青砖砌,另一个部分用了八五红砖砌,虽然改动了结构,但总体上还是有点老桥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义毛家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唐市华阳桥,位于沙家浜镇唐市集镇东。常熟境内原有两个唐市,一在常熟之东,一在常熟之西,习称“东唐市”、“西唐市”。西唐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因组建沙洲县(今张家港市)而划出常熟,改名“塘市”,东唐市仍在常熟。明正统年间,居民唐氏招商成市,市跨尤泾,故曾名“尤泾市”;它东临金桩浜,西临语濂泾,河东、西街各一道,北廊下街一道;顾炎武曾避难于此,在河西街创办“亭林书院”,一边讲学,一边筹划抗清斗争。如今,潺潺的河水似乎在细述当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故事。唐市素有“金唐市”之称,这是与“银梅李”相对应的美誉,它源于唐市的稻米、梅李的棉花,作为常熟历史上的四大重要集镇,都是常熟农副产品交易流通的重要集散地。华阳桥在集镇东、南北走向,横跨金庄浜,故俗称“金庄浜桥”,乾隆五十六年(1791)建,石堍木梁,初名“聚福桥”,为旧时唐市十景中的“华阳旭日”。嘉庆十八年(1813),里人易石成梁,勒石名华阳桥。现桥为单孔石拱桥,拱圈用纵联分节并列式砌置法,花岗石砌筑,桥面宽2.9米,孔径6.95米,孔高8.35米,全长22.55米,两堍各设27级踏步,桥面石栏高0.85米,左右各有栏柱六根,桥楣上题额“华阳桥”三字,东西两侧明柱各镌一副楹联。该桥整体结构保存完整,有着浓郁的常熟古桥梁的风格,1982年11月17日被市政府列为第一批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华阳桥 ”的北端是唐市老街的一段“石板街”,宽窄不一的石板,被岁月磨去了原有的棱角,老街虽显冷落,但从成片连接的店铺和光滑鉴人的石板上可以体会到曾经的繁华与喧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唐市华阳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3、唐市万丰桥,位于沙家浜唐市集镇北市梢,东西走向,横跨尤泾河上。清光绪庞鸿文《常昭合志稿》载:“跨尤泾之桥,有山塘嘴桥,北新桥。在东唐市又有中新桥(万安桥),南新桥。”清乾隆十五年(1750)创建,名永安;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里人易木为石,至嘉庆庚申年(1800)竣工,更名为万丰桥。后又渐渐倾斜,道光十八年(1838)重建,俗称“北新桥”,此桥为石灰石基础,花岗石桥身,3孔石拱桥,高7米,宽3.5米;中拱高5.9米,中孔跨径为12米,左右小拱高3.8米,跨径各为8米,通长51米,两边各设45级台阶,为分节纵联并列式,桥拱圈板上有“信士刘福观、张氏、陆丹明、彭钱氏、瞿永南、陶管成等助金建造之”题记,无年月。此桥为常熟市仅存的三座三孔石拱桥之一,保存完好,气势恢宏,从规模、高度、跨径等诸多方面来说,北新桥可谓独占鳌头,是苏州地区不可多得的大型石拱桥的实物例证,也是唐市古镇中仅存有名的一处景点,具有较高文物价值,现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北新桥是航运的重要枢纽, 2010年沙家浜镇人民政府花巨资对这座古桥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在桥两侧设置了防碰撞的防护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唐市万丰桥(北新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4、张桥钓渚渡桥,现位于沙家浜风景区“横泾老街”城门东侧河道上,桥系拱形三孔,东西走向,拱圈用纵联分节并列式砌置法,青石夹花岗石砌筑,矢高6米,中宽2.9米,跨径中孔9米,左右小孔各5米,全长40.5米。两堍各设30级踏步,枕石上镌“重修云庆桥”五字,护栏板上镌“钓渚渡桥”四字,东西两侧明柱各镌一副楹联,东侧为:“钓渚依然一水安流通古渡,卿云犹是半峰佳气俯平湖。”西侧为:“路达梁溪百里湖山气象新,地名钓渚千秋人物毓英灵。”此桥原坐落在张桥镇卫浜南范村,位于常熟张桥镇、无锡甘露镇和羊尖镇的交界、横跨于羊尖塘、宛山荡、嘉菱荡交汇处,它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后于同治十年重建,民国《重修常昭合志》载:“钓渚渡桥在云庆庵前,亦名云庆桥、乌嘴渡桥,士人呼为大桥,明崇祯间范祢恬兄弟重建,沈颢有记。清康熙、嘉庆间修之。”它跨度较大,气势甚宏,为目前常熟市仅存的几座三孔石拱桥之一,因而在1982年11月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桥所处为重要航道,过往船只数量多而大,碰撞事故时有发生,致使桥中孔部分坍塌,桥顶脱落,整座桥随时有坍塌的危险,因桥处环境、风貌遭严重破坏难于原址保护,经省政府批准于2005年9月整体迁建于沙家浜风景区影视基地“横泾老街”东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张桥钓渚渡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5、王庄迎阳桥,位于尚湖镇王庄东市梢,桥已大修过,总体保护良好,它始建于道光十七年( 1837),清光绪庞鸿文《常昭合志稿》载:“王庄塘有王庄桥,在王庄镇。”民国丁祖荫《重修常昭合志》载:“王庄镇,桥曰迎阳桥。”现桥系单孔拱形,南北走向,用花岗石砌筑,中宽3.9米,矢高5.3米,全长25.6米,拱顶石板上镌刻有云龙太极图案,在梁枕石上镌“迎阳桥”3字额;桥两侧有柱联,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人用水泥涂没,1999年冬桥大修时重见浩情,东侧楹联左右都是“南无阿弥陀佛”,西侧楹联为“远吞湖色浑如镜;近挹山光尚带香”,大修时增设雕狮栏杆和两侧踏步共35个台阶,南侧桥堍有清道光十七年( 1837)造桥碑记一通。1982年11月,迎阳桥被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王庄迎阳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6、冶塘张墓桥,现位于尚湖风景区去拂水山庄后。原桥位于虞山镇泄水村与冶塘镇平巷村交界处张墓塘上,桥始建于明嘉靖间,张氏捐资,大河镇范来贤建造,因有张氏葬于桥旁,故名;明崇祯年间,里人孙林重建张墓桥,清乾隆、光绪、宣统间多次重修,在金刚墙上有乾隆与宣统年碑记二通。2009年5月,张墓桥被市政府列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同沙家浜风景区的“钓渚渡桥”一样,同年6月该桥作为文物搬迁至常熟尚湖风景区内异地保护,也是个好办法,但失去了原有古桥的田野民风韵味,拆迁重建后的古桥也已经改变了摸样。现存张墓桥系花岗石砌筑方型三孔条石穿板桥,它南北走向,中间有两个宝塔形的金山石桥墩,用略加工后的石条叠成;两侧桥墩用金山石与青石整方石块砌筑;桥梁、桥栏、响板面都用金山石料,两侧镌刻带圆圈楷体“张墓桥”字额的桥铭石为新料重刻,跨径20米,宽2米,东西桥堍宽为5.2米,两堍均设有17级踏步,全长约31米;北桥墩里侧正中间一根排柱上镌刻“宣统元年( 1909)四月里人顾钟麟、顾钟锡、吴体润等八人募捐重建”字样;桥的两侧明柱上镌楹联,东联:“滚滚风涛东通琴水;招招舟子西达锡山。”西联:“张墓门前与人利济;尚湖堤畔示我周行。” 该桥为常熟留存较少的农村古桥,中间二个桥墩为锥形堆石成宝塔,桥结构颇具特色,难得见到,是江南石桥的典型例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冶塘张墓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7、谢桥万福桥,位于虞山镇谢桥韩家宅基,此桥又名“韩家桥”,为3节平板石桥,南北走向,架于姚泾塘口,临近福山塘,桥建于清代,桥长约10米,宽1.2米,条石结构,桥面为3块花岗条石拼铺而成,桥墩为4条石柱,东侧桥梁上镌刻有“众姓万福桥,咸丰十年( 1860)春立”字样,形制简易,建造粗糙,据传因清军急追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部而临时架建,俗称“立马造桥”。紧挨着桥的旁边另建一可通车的桥供通行,故古桥现保存良好,桥周边环境不佳,亟待整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谢桥万福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8、谢桥万安桥,位于虞山镇谢桥丰收村殷巷。资料载,此桥俗称“石家桥”,为单孔方形平板石桥,南北走向,桥墩用本邑黄石砌筑,桥面原由3块花岗条石拼铺而成,中间一根断裂后改为水泥板,桥东西两侧石梁上镌刻有“壬午年五月,万安桥,王、陶、殷界”。到达殷巷原桥处已不见古桥,此桥己于2017年10月由省农桥建设项目重建,桥名仍取俗称的石家桥,但遗迹丝毫未留,原古桥的石板不知去向,可惜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谢桥万安桥(已被改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谢桥万安桥(原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9、福山长征下塘桥,位于虞山镇谢桥永红村与海虞镇福山长征村交界处,桥已废弃,旁为可通车的公路桥“长征下塘桥”,老桥桥身保存完整,为单孔条石桥,桥面由4块花岗条石拼铺而成,桥墩也由条石架立,两边引桥己废,桥正梁上清晰镌刻有镂空楷书“长征下塘桥”5字,与现通行桥同名。此桥建设年代和相关历史待考,《常熟古桥》一书中尚无收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福山长征下塘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0、莫城福寿桥,位于虞山镇莫城东青村木杓湾。此桥掩隐在两侧的绿荫中,桥基和踏步均为原物,南北走向,系花岗石砌筑方形单孔条石穿板桥,桥矢高3.5米,桥面宽2米,桥堍宽3.3米,跨径6米,全长17米,桥面原由5根木梁和木板拼铺而成(现改为水泥板),桥面南北各有2根花岗石望柱及长系石,中间为木栏杆来接望柱,南北两堍分别设有14级和17级踏步,桥座四角的桥联石上没有桥联,在桥座上镶嵌着一对青石碑,南桥座镌刻“重建福寿桥”5个大字及落款,北桥座上是重修碑记一通:“……东北道昆城大湖汪洋。西南接龙潭而曲折……乾隆四十五年(1780)夏月..,…倾于嘉庆十三年(1808)由钱文澜、钱御鹤重修……光绪二十五年(1899)四月重建。”在“福寿桥”东北边有座龙泾庙,因境内有上龙泾和下龙泾得名;传说南面的风枪泾和北面的毛家浜从东湖福寿桥分出,似两条龙向西环绕,分别入上下龙泾,巨龙最后归宿龙潭,是难得的福寿宝地,故出资建造福寿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莫城福寿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1、莫城吉家桥,位于虞山镇莫城东始村吉家桥西浜,这是一座保存比较完好的老石桥,除桥栏新添外其它都是原构,东西走向,系花岗石砌筑方形单孔条石穿板桥,原桥与桥东堍的“三元祠”为元缪伯伟兄弟同建于元代(毁于兵火),古银杏树为当年遗物,现桥为清代年间重建,桥矢高2.5米,桥面由3块花岗石板拼铺而成,宽1.7米,厚约0.3米,东西桥堍宽均为2.9米,跨径5.1米,全长约14米,两堍均设有15级踏步,枕石桥梁正中圆圈内镌刻“吉家桥”3字。桥堍东那棵800年树龄的银杏树为一级古树名木,铭牌编号0457,现枝繁叶茂生长良好,据当地老人讲,此树以前有二分叉,其中一叉向西延伸正好罩住古桥,在那个动荡的文革年代,不知天高地厚的红卫兵居然将其锯下来做抢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莫城吉家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2、藕渠永丰桥,位于虞山镇藕渠街市。此地并镇后己今非昔比,昔日车水马龙的渠中大桥人车都不见,一片萧条冷落景象,站在渠中大桥上向东望去,约50米处河两岸可见废弃桥墩,想必此就是“永丰桥”遗物。资料载:天启年间里人瞿式耜以永丰县所得俸银修之,故名。桥上刻有“人寿年丰”4字,题名“永丰”,桥基为石灰石,重修时夹杂着花岗石,桥栏拱板上有“信官、吉祥如意”等字样,武康石的联有“南无阿弥陀佛”等字样,桥墩两侧分别镌刻两副楹联,已被石灰涂抹。北桥堍原有广济庵和关王庙,1937年11月遭日军炸毁,从此设渡过河。走近南岸桥墩细观,桥墩石级尚在,上面长满绿植,从石级缝中长出的郭树最粗的根部比3号大碗还大,北岸石级寥寥数级几乎不存,也长满绿植,两边桥墩宽近4米,高约2米,这里水面非常开阔,可见此桥当时之宏伟气势,自1937年桥毁至今,屈指算来已有80余年,若对此两处遗构进行适当整理,到不失为纪念抗战红色教育的活教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藕渠永丰桥(遗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3、李市陈泾桥,位于古里镇白茆李市老街南。李市位于白茆南部,这里地理位置荒僻、四周水网发达,据说明朝年间一位李姓商人看中此地,认为是一块“既可躲避乱世,又不致影响生意”的风水宝地,自那开始逐步演变成李氏大族的定居村落,又因其家族雄厚的财力、旺盛的消费,便吸引了周边居民来此买卖、来此定居,于是,蔚然成市,渐成小镇。到明末清初,战乱交叠、后来的太平天国、近代日本侵华,周边的豪门大户纷纷来此避居,李市居然达到了空前繁华的程度,紧随着常熟名镇金唐市、银梅李之后,被冠以了铁李市的美称,新中国建立初期曾设过李市乡。李市老街是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是苏州市历史文化名村,由于没有有效投入保护,与本人5年前来此的状况大相径庭,一片衰败景象,到处断墙残壁,多数房子己人去房空,到是老街东塘上还剩的三座古桥还在,它默默地观望着古村落的变迁。李市陈泾桥位于老街南,南北走向,为花岗石单孔响板桥,北侧金刚墙一根断裂的石梁上镌刻有“重建陈□□”“大清乾隆十九年(1754)仲春”“嘉庆四年(1799)众信募修”等,现存桥面于1953年建,西侧石条镌有“陈泾桥”3字额,东侧桥面旁了几块水泥楼板,桥两侧添加了简易铁管护栏,其余皆为原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李市陈泾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4、李市永祥桥,位于古里镇白茆李市老街中部,东西走向,此桥为清康熙年间的遗构,原为花岗石单孔石拱桥,现存桥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拆除后重建,拱圈改为平桥,桥面改用水泥板,桥面四角各立一块刻有文字的石柱(为原拱桥的明柱),东南角的刻字面被砌在柴屋里看不见;东北角的下半段埋在土里,只能看见“利通百道流分琴”7个字;西北角的只能看见“雄控”2个字;西南角的最完整,“会泉流于南北人寿年丰”,旁边保存着原来的水栈头。据《白茆镇志》记载:永祥桥,建于清雍正乙巳年间,原为一拱环洞桥,桥堍二侧是金山石底脚,其中4条石柱上刻有文字(字迹已不清),左侧桥堍下有一块方石,上刻有“壬子、圩工水标,保圩会”字样,据说是水位标尺,我左寻右寻未觅见。听当地上年纪的老人讲,原来这座桥非常高,是很漂亮的石拱桥,而且牢(坚固)得不得了,当时拆了两次才好不容易拆掉的。按原位的4根明柱估算,原桥的确很高,差不多有两边房子的屋顶高。保留下来的桥龙门石上镌有阳刻双龙戏珠纹饰,落款为:“康熙庚辰(1700)清和吉旦,何茂兰鸠众信建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李市永祥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5、李市惠绥桥,位于老街中部,在永祥桥西,是李市老街的北入口,南北走向,形制亦为方形单孔响板桥,东西石驳岸都由花岗石纵横排列堆砌,两侧桥梁石和桥基是旧构,中间桥面改为水泥板,东西侧金山石梁上圆圈内镌有“惠绥桥”名隐约可见,落款为“乾隆十一年(1746)五月□”,《白茆镇志》记载惠绥桥建于清雍正乙巳年,此有待考证;这是一座保存比较完整的清代遗构,古桥韵味十足。李市老街是常熟为数不多、且具一定规模和保存相对完整的古村落,如今的李市,犹如一位苟延残踹的老人,昔日的繁盛在这里已经荡然无存,我们十分担忧照此任其自然衰落的速度,要不了多久它将淡出我们的视野而永久成为历史,在此也呼吁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加强保护,想方设法留住数百年历史积淀而成的古村落李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李市惠绥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6、支塘中兴桥,位于支塘老街南入口。支塘是座古镇,支塘原为河名,亦称支川、支溪;南宋程公许《重开支川记》记载,支川原系与李墓塘相衔而与盐铁塘并行之白茆浦支流,淳祐间复开东北向湖漕与钱泾等通,故称支川或支塘。支塘老街南入口有一个很大的简易免费停车场,拆迁出如此大的空间可见政府发展古镇旅游的决心和投入力度之大,停车场东侧便是古桥“中兴桥”。这座古桥位于支塘镇东街白茆塘与盐铁塘交会口,跨盐铁塘,东西走向,原名中桥,旧为石墩、木桥面,桥建于清代,后屡有修葺,后修建为花岗石砌筑方型单孔石板桥。《支溪小志》载:“为清乾隆年间卢杰重修。”走近观此桥,桥墩为条石构筑,桥面由2条巨型花岗石与14块条石组成,宽1.5米,东西堍宽约3.2米,跨径5.9米,矢高2.8米,全长约15米,两堍各设有6级踏步,南北桥梁上镌刻有镂空楷书“中兴桥”3字额,长系石顶端雕刻着祥瑞纹饰,除桥栏和两堍明柱为新设外其余均为清代遗构,该桥于2013年6月4日被公布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支塘中兴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7、支塘虹桥,位于支塘老街中段,它横跨支塘镇东街盐铁塘上,旧为木桥。《支溪小志》载:“为清乾隆年间卢杰重修。”相传盐铁塘南端有张祠堂茶肆,也是秋季斗蟋蟀的场所,为便利往来行人特地建造了这座木桥,俗称蟋蟀桥。光绪八年( 1882),武进人费念慈(苏州翰林)到支塘开了一爿大生典当,规模很大,店面在北街,栈房在塘东,为了营业上的便利,独资将木桥改建为石桥,并易名“虹桥”,他还写了四个字“源远流长”,刻于横额,然在“文革”时期被拆毁。现桥为单孔花岗石平桥,东西走向,桥墩为条石构筑,南北两侧石梁正中镌刻有“虹桥”2字,东西各设台阶10级,长系石顶端雕刻着如意云纹饰,除桥面近年新改建外,桥墩和桥望柱为原构,为常熟市控保建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支塘虹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8、支塘集贤桥,位于支塘老街北端,它也横跨于支塘镇东街盐铁塘上,旧系板桥,俗称小石桥。清乾隆言如泗《常昭合志》载:“集贤桥,明嘉靖十九年(1540)沈定始建,侯峰宏续成之,邢部郎中张京安有记,康熙年间重修。”桥拱底所镌铭文:康熙五十九年( 1720),因桥面塌陷,危及行人,遂有太学曹颂喜,倡同镇周公锡、李君成、朱肇隆诸姓合力重修之。文为西华知县邑人归鸿撰、庠生屈成桂书、柴御嘉刻,旁另镌有众捐资者姓氏等。今存其桥系为单孔拱形,东西走向,用青石夹花岗石筑成,拱圈采用纵联分节并列式砌置法,全长13.18米,中宽2.43米,矢高3.45米,桥枕石上镌刻“集贤桥”3字额,原两侧明柱楹联已泐不可辨认。支塘镇明清间属常熟、昭文县之双凤乡集贤里,故此桥当从里名。此桥于2007年6月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支塘集贤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支塘立新桥,此桥已废弃,无法到达桥前,不能近观只能远望。资料载:“立新桥”位于支塘镇棋盘村白茆塘口,东西走向,为3孔平板花岗石响板桥,形制简单,始建年月不详,在桥北侧石梁上镌刻“立新桥”3宇额,落款已泐不可辨,桥东西两侧下坡已毁,桥已废弃无法通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支塘立新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辛庄濮河桥,位于辛庄吕舍老街西桥头。吕舍老街入口,此街曾很有名气,民国26年(1937年)日军轰炸吴塔镇后,吴塔商界东移吕舍,吕舍街市顿时变得兴旺火爆,从早到晚,街市行人,比肩继蝩,素有“常熟出南门,吕舍第一镇”之称,今日之老街感觉十分落荒,不少房子人去房空,狭小的街道向西延伸数百米,走到尽头右转便是老街西桥头的濮河桥,它因横跨濮河而得名,建于宋末元初,民国二年(1913年)重建;东西走向,东通桥弄堂,西接圆通庵,系花岗石砌筑的方形单孔条石穿板桥,桥面宽2.35米,通航高程3.00米,跨径4.90米,桥全长16米,东侧桥墩石条上刻有“重建濮河桥”5个大字和“岁资癸丑”、“仲冬吉日”两行小字。这座桥保存相对完整,桥踏步部分缺损用水泥补缺,桥面为三拼的水泥梁,两侧有水泥柱用铁管相串联的桥栏,桥孔两侧南北分别镌刻精美的两幅楹联,面南一联:“市兴吕舍百年涉利便行人,迹溯濮河十月成梁擎众力”,面北一联:“舟通南北年丰多黍多稔”,下联已损用水泥补缺,桥西头一寺为古老的圆通庵,院中三百多年的古银杏树依然枝繁叶茂果盛,西桥墩嵌入一块政府控保建筑青石铭牌,2009年5月,濮河桥被市政府列为第三批常熟市控制保护建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辛庄濮河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1、辛庄大潭荡西桥,位于辛庄金荡村元和塘东岸,此桥己废弃只能远望不得近身,为了尽可能走近观桥,本人沿长满齐膝高的杂草河岸走了一段(说明已好久没人走了),直至无法再前行驻足观望。此桥南北走向,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知县耿橘做出联圩规划后建成,桥面宽1.33米,跨度2.8米,全长约11米,系花岗石砌筑的条石穿板桥,是一座汇水堵洪的石闸;桥孔南北两侧凿有石槽、石槛、孔臼、耳朵,备以筑坝堵闸。桥曾坍废,现桥为民国3年(1914年)重建,桥面条石东西两侧镌刻有带圈的“重建大潭塘西桥”七个楷书大字,桥侧南北明柱原有对联,因年久失修而不能辩认,仅可见东南明柱“闸逢夏筑关,防高下千丘”一联。现南桥墩西侧出现塌陷,桥面己破损仅有几块石板架在上面,一根蓝色的粗管架在桥身上,通向桥的路已残缺不全,岌岌可危的古桥若不加以保护及有可能永久消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辛庄大潭荡西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2、梅李月河桥,位于梅李老街南街中段,垮月河塘。这是座历史沧桑感十足的古桥,始建于宋代,明弘治间桑瑜《常熟县志》载:“月河桥,明参政王鼎居此地,弘治间更名为紫薇桥。” 今存其桥系单孔石拱结构,南北走向,桥墩基及部分桥面用武康石筑,拱圈采用分节并列式砌置法,中宽3.43米,长12.8米,矢高4米,两坡各设20级踏级,拱券由7节石板组成,在拱底南端镌有铭文“紫薇桥”3大字和荷叶图案,北端嵌砌石碑一通,上镌“典史徐让、仪官吕唐监工,石工高永吉,大明弘治九年(1496)拾贰月重建”等题记数行。桥形制极为古朴,应属明弘治间拆宋代原构重建,它是常熟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好的古桥梁之一,1982年11月17日,月河桥被市政府公布为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据记载,此桥于2011年大修,曾全部拆除按原构重建,整修遵循修旧如旧原则,新添了石桥栏和桥柱,故桥貌改变不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梅李月河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3、赵市太平桥,位于梅李赵市圩港村蔡巷,此桥又名泾西西桥,俗称南石桥,跨蔡巷河,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为三节平板石桥,南北走向,桥面由2块条石并铺而成,桥长8.3米、宽0.8米,面西侧石梁板镌刻着楷体阴文“太平桥”3字额,两端镌刻有卷云纹饰,桥梁石上有清乾隆时“太平桥”题记,由于年代久远已斑剥难辨。此桥形制十分简易,桥旁另外并了一座可通车的水泥桥,故老桥保存完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赵市太平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4、赵市增福桥,位于梅李赵市八字村之东北隅,邻近处原有“延寿桥”一座,与“增福桥”形似“八”字而得名八字桥。增福和延寿两桥被当地人习称为“赵市东八字桥”(赵市西八字桥位于赵市丁巷,拱桥为法华桥,因形制与兴福寺前龙涧桥相同,已于1983年迁建兴福寺前,为齐梁古刹凭添胜景,另一平桥为聚龙桥,已废),增福和延寿两桥同跨越沈村河,惜延寿桥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拆除改建为双曲拱桥,更名为“文革桥”,在桥的东堍残存“延寿桥”3字条石板。现存的“增福桥”为花岗石方形穿板桥,南北走向,桥面由2根条石拼铺而成,资料称桥梁两侧圆圈內均镌刻有“增福桥”额,本人仔细考证,此桥原应为3块条石拼铺,桥墩上现仅有2块,缺损一块,面东一块条石为原中间条石,侧面镌刻“增福桥”额,面西的一块侧面清晰镌刻着“延寿桥”额,本人推测此块条石为拆延寿桥时移至此桥,以补原“增福桥”条石缺损。在此桥南桥墩金刚墙上还嵌有“大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仲冬吉旦建”字样,现桥虽基本保持原貌,但桥下的河道已经於塞,桥所在地已规划为工业园区用地,拆迁也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时,用不了多久这“八字桥”可能将永久消失,因此以两桥而命名的八字村也将永远失去见证历史的实物印记成为虚名,在此也呼吁梅李镇政府和八字村委引起高度重视,尽一切可能留住古桥遗存,历史的积淀需要经历上百年乃至上千年,而破坏它仅需推土机的一个发力,瞬间即可永久消失,已经失去的不可能再有,尚存的必须全力保护,决不能再把遗恨留给后代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赵市增福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5、杨园周闸桥,位于于辛庄杨园何桥村周石桥宅基外塘口,宅基以古桥命名,不过有一字之差,村落为“石”而桥为“闸”。此桥东西走向,为花岗石砌筑的条石穿板桥,桥高2.23米,桥面宽1.3米,由3块条石拼铺,其中两侧条石为同色,中间一块颜色偏白,桥跨度2.62米,桥洞靠北东西两侧凿有石槽、石槛,备以筑坝堵闸,东侧石槽已坍落,西侧石槽仍完好无损,桥面石板南北两侧镌刻有阴文“重建周闸桥”6个楷体大字,落款时间“民国十八年(1929)五月二日”,桥东坡有9级台阶,坡长2.5米,桥西坡有8级台阶,坡长2.3米。据史书记载,此桥始建于明代,曾为何家桥、树林泾、坝堰头等小村通往杨园的主要桥梁,也是一座汇水堵洪的防洪闸石桥,桥面南侧原装有铁栏杆,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拆。现此桥桥身保存完整,桥下南端己筑坝填土,河道己废弃不作通航用。别小看这座小石桥,它不仅是通行桥,还是重要的水利设施,这样的桥我市完整留存的己很少,建议政府将它列为市文保单位加以重点保护。</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杨园周闸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6、冶塘太平桥,资料称此桥位于尚湖镇冶塘平巷村,始建年月不详,于道光二十四年( 1844)杏月重建。据熟悉平巷的人士讲,除了现移至尚湖里的那座“张墓桥”外肯定没有古桥,而平巷邻村的下庄村有座太平桥。来到下庄村的“太平桥”仔细观察,此为一南北走向的方形穿板桥,桥墩系青石与花岗石混合砌筑,这与资料相符,但桥面不是在条石上面浇注了钢筋混凝土,桥栏也不是原来的实心砖墙也是钢筋混凝土制作,桥枕和望柱石均没见,横看竪看总感觉不象是座清代的桥,只不过已经有点年头了,充其量是座改建过的老桥。询问桥旁的老居民知太平桥村仅有此桥,再无别的,这座“太平桥”实在太难鉴别了。(后续我查阅了有关资料,下庄村曾有蒋家桥、南桑家桥、太平桥、季家桥、下沿塘南桥、下沿塘北桥、张四房桥等清代桥梁,这些桥都在但均已不是原桥,有的改建、有的重建,我逐一寻访了这些改建的桥,与《常熟古桥》一书中的太平桥有相似之处,但无一相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冶塘太平桥(疑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7、冶塘义庄桥,位于尚湖镇冶塘大河老街。大河是个千年古镇,位于原冶塘乡西北,据传为明代嘉靖年间进士范来贤太守建造;范来贤为范仲淹后裔,宋朝时,因避战乱,范氏一支坐船逃难至官塘,见大河北泉桥一带风水好,就买地建造了“范氏孝友庄园”,自此瓜瓞绵绵。嘉靖八年,范来贤考中进士,官运亨通。告老后住苏州,后变卖了所住房子回大河定居。范来贤回大河后,斥资扩建庄园,逐渐形成了后来的大河街;大河老街从东首的北泉桥到西端的义庄桥西,东西不足一里,三面环水,民国时期,宁杭公路经过这里,三十年代即有电灯,历史上非常繁荣,曾被称为“西乡第一重镇”。近年随着集镇的西迁,老街当年的繁荣已不复存在,如今的老街正守着残存的摇摇欲坠的老房,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义庄桥位于大河原城隍庙遗址,二棵铭牌为“古树名木№:0566,树龄119年,保护级别:Ⅱ级,常熟市人民政府,二OO六年十二月”的古银杏树尚在,据传为雌雄两棵,古树北侧即为南北走向的“义庄桥”,资料载:此桥始建于宋代,为花岗石夹杂青石构筑的方形响板桥,原东西两侧双线圈内镌刻有“义庄桥”3字额,长5米,宽2米。现河道已填平,桥未动,只是桥面已被水泥覆盖,但下面的石条仍清晰可见。“义庄桥”因桥堍有范太守所建义庄而得名,桥堍门牌编号为“义庄桥58”的老宅内见到一棵古黄杨树,此树杆径很粗,估计至少有200年以上树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冶塘义庄桥(右下角)</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冶塘义庄桥(原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8、张桥平墅桥,位于辛庄镇张桥东平村与杨园王泾村交界处、沈张公路平墅桥东(此桥桥栏上沿用了古桥“平墅桥”的名称)。明万历姚宗仪《常熟县私志》载:“平墅桥在南乡平墅,跨张潮河。”耿橘《水利全书》载:“跨平墅港者有平墅桥。”清光绪庞鸿文《常昭合志稿》中也有记载:“雷尊殿桥即平墅桥。”这座古拱桥保存完好,是本市很少见到的明代单孔石拱桥,又名雷尊殿桥,东西走向横跨张潮河,原桥西北侧有广福庵(土地庙);桥体系单孔拱形,桥基、桥拱用石灰石,桥面用花岗石,两侧枕石上镌刻有带圈楷体阳文“平墅桥”3字额,具显著的明代风格。桥体全长17.6米,东西上下坡各长7.77米,中间宽达2.9米,两边还各设了踏步;在桥底到拱圈端部嵌有7块石刻题字,具体记载了该桥几次重建年代,依次为:明嘉靖元年(1522)八月重建;明天启元年(1621)七月重建,里人朱勋、王学捐银重造;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重建;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里人李秀芳、平叔文、平顺甫、陈文庆、周歧等捐银重建;桥联石上没有桥联,是淡淡的“南无阿弥陀佛”,桥栏端有古朴的抱鼓石,桥栏上的望柱上端刻有如意纹饰,桥顶千斤石上镌刻有时来运转纹饰图案,东侧桥堍豎着一块文保石碑,其上注明此桥2009年5月被市政府列为第七批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平墅桥”为明代所建造,其结构稳固、精雕细琢,保存至今完好实属不易,此桥已不再通行后连原先的道路也渐渐消失。据说“平墅桥”两端原先连接着的是平墅老街,据《琴川志载》,平墅属常熟县归政乡四十八都,当时小镇上住房和店铺较多,房屋造型优美别致,人称别墅庄园,集镇虽小却热闹平安,故名平墅,而如今昔日老街已全无踪影,东平村已经并入平墅村,张潮河也易名为平墅港,仅存饱经沧桑的“平墅桥”,它见证了平墅集镇曾经的繁荣与衰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张桥平墅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9、张桥王巷桥,位于辛庄镇张桥东平村王巷宅基,系青石与花岗石混砌筑的方形单孔穿板石桥,南北走向,桥面由两根超长花岗石拼铺,东西两侧双线圈內镌刻有楷书阳文“王巷桥”3字额。桥粗犷的石梁两侧只有桥名而没有桥铭,据有关资料称它桥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其桥座较宽而桥面较窄,一眼观去似乎不成比例,觉得原来可能是三拼的桥面,其实本来就是如此,这或许是常熟古桥的一个特征。南堍石阶,组成石阶的石板长短宽窄不等,并不十分规整,旁边种满了蔬菜;北堍石阶同样不规整,石阶间杂草丛生一边还堆有杂物,杂物正面的桥基似乎已坍塌,从桥座上不同材质的石料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维修的痕迹。看“王巷桥”附近的民居门牌,王巷桥既是桥名也是当地自然村的小地名,从中也可佐证古桥历史的悠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张桥王巷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30、张桥中安桥,位于辛庄镇张桥原中安村中安桥宅基(东平村和中安村现已合并为平墅村),此桥为南北走向,系花岗石砌筑的方形单孔条石穿板桥,桥梁板原有3块,现仅剩2块,跨径约4米,桥面西侧镌刻有带圈楷书阴刻“中安桥,诒德堂陈重建”字样,东侧没有刻桥名,此桥桥座宽桥梁窄的古桥特征更为明显,双拼的桥面,中间已经增加了一条水泥梁,否则其桥面之窄与桥座之宽更不成比例;在桥座中镶嵌桥碑也是古桥的另外一个主要特征,由此可以了解到古桥的许多第一手资料,此桥北侧金刚墙上见一块特别显眼的青石铭文碑,碑文内容是捐助者姓名和所捐钱文,落款似为“道光二十七年(1847)岁次孟冬”,距今有170年了;南桥墩东墙上嵌砌二块大理石市文物保护铭牌,该桥于2017年5月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桥整体保存状况良好,桥体石缝间都由水泥镶嵌勾缝,显然也是近年来维修所为。此桥桥旁民居的门牌为“中安桥”,可见此自然村落跟桥而命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张桥中安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31、张桥施家桥,位于辛庄镇张桥南湖村,如今的南湖村已并入张家桥村,此桥十分精致,雕刻尤其精美,这是我寻访中见到的比较豪华级的古桥,它南北走向,横跨施家河,系单节平板三拼穿板石桥,为一典型的常熟古桥,也是桥座较宽桥梁较窄的形式,桥座中两侧又都有桥碑,详实记录了古桥的历史,原有资料介绍“施家桥”尽管被挂牌保护,但已破损严重,我们到访时没看到文保碑,但见古桥已经整修一新,南北两桥座齐齐整整,显然得到了重修,桥梁是原物未动,桥两边的踏步原部分石材已被村民移作它用,整修时都精挑细选用了老石料修补,桥下的这条施家河当年是通往常熟城里的主航道,施家桥和卫浜等地在清代及民国时期为常熟城西集镇,多名门望族及富豪乡绅,财力雄厚,皆喜书文,秉承范文正公遗风,出资置义庄以赡族人,先后建有范氏、卫氏、席氏、邹氏、张氏、周氏等义庄,这座施家桥就是张氏义庄捐资修建的,他不仅修了桥还兴办了市里孝友中学前身的学校,现在校址虽已毁,但当年人来人往繁华的石阶码头尚有遗存,难怪这座施家桥与众不同。这座三拼的桥面显得比较宽阔,桥底下桥座中间镶有两块青石碑,北侧桥座中东侧为“施家桥”的桥名,另外一块记载了施家桥的历史;南侧桥座上也是两块青石碑,碑文除了记载建桥经过和捐助人姓名银两外,隐约可见“康熙三十二年重修”字样,可见其历史之悠久;施家桥并不高,或许路基已经填高,桥南堍仅见有数级石阶比较平缓,桥北堍石阶数量虽不少但坡度更缓,几乎成斜坡了;桥二侧的河道自然弯曲,河岸也是自然坡岸,各种树木丛生,好一派自然风光。资料载,施家桥它始建于明朝,康熙三十二年( 1693)、道光十七年(1837)、光绪丁亥年(1887)孟春都重修;桥矢高2.7米,中宽1.6米,桥堍宽1.9米,桥面由3块花岗石板组成,石板厚0.28米,跨径3.7米,全长9.4米。桥面条石东西两侧圆圈內均镌刻楷书阳文“施家桥”3个大字,落款“张义庄重建”,该桥于2013年6月4日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关资料介绍,施家桥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由张氏义庄捐资修建;张氏义庄的关键人物张鸿(1867—1941)出生于施家桥,是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光绪三十年进士,历官内阁中书、户部主事、外务部郎中、记名御史;光绪三十二年后,出任驻日本长崎、神户及朝鲜仁川领事;民国5年(1916)归故里施家桥,扩建颇具规模的张氏承志义庄,占地40多亩,并在张桥嘉菱荡边仁厚墩旁建张氏祠堂、张氏墓地,占地30多亩(张氏祠堂及墓地在1958年开挖望虞河时均被毁)。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废科举,张鸿在张氏承志义庄内挂牌“孝友学堂”,创办“民立孝友初等小学堂”,即今天市孝友中学前身,凡是姓张的子女学免费,其他姓的学生酌情收费,学校逐步扩展到六个班级十多位教师,设小学部、初中部,张鸿亲任校长,真想不到施家桥这里还藏着这样一段让所有孝友师生顶礼膜拜的历史。</font></h3> 张桥施家桥 32、张桥永兴桥,位于辛庄镇张桥张家桥村的西桥头,俗称“西桥”,为一座三跨双拼古石桥,近观此桥,它东西走向,系3节平板石桥。资料载:它始建始建年代不详,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重修,桥面由两块石板平铺而成,立有两座桥墩,桥墩由两块石条并立而成,桥矢高2.1米,中宽1米,桥面石板厚0.26米,全长12.2米;东侧桥墩荷叶框内镌刻有:“(左墩)张修邻、翁命申仝发心捐此建造,(右墩)南无阿弥陀佛。”西侧桥墩荷叶框内镌刻有:“(左墩)南无阿弥陀佛,(右墩)康熙肆拾肆年( 1705 )叁月仲春。”乾隆年间重修时在桥墩上补刻了“履庆堂邹辅庚重建,乾隆念五年(1760)季春月穀旦”字样;桥面石板南北两侧分别镌刻带圈阴刻“建造永兴桥”额,两端刻有卷草纹饰。“永兴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桥脚石柱上刻有许多文字,尽管它外表其貌不扬,或许这也是其入列文保单位名录的原因。出于对“永兴桥”被命名为“西桥”感到好奇,这是为何?知情人告诉我,此桥桥面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行驶拖拉机曾在原桥两侧用水泥梁加宽,把古桥的桥额全给遮挡了,文物普查时以俗称“西桥”名登录入保,所以桥堍西侧文保碑文上也写了俗称:西桥,常熟市文物保护单位,常熟市人民政府2013年6月立,连旁边新建的公路桥也沿用了俗称的名字,正名“永兴桥”反到成了俗称。由于年代久远,风雨侵蚀,桥身杂树蔓延,一度成为危桥,为留住这百年文物,2015年市文物局在不改变其形态的前提下对西桥进行了修缮,将桥面两侧的水泥梁去除,才让古桥重新露出了真面目。我们看到,桥东侧副跨加嵌的一条细石条还在其中,桥两端没有与之相连的道路,也就是不再有通行功能,仅作为文物而存在于此,桥堍两侧还分别建造了垃圾房与公共厕所,有点让古桥大煞风景。 张桥永兴桥 33、张桥旺文桥,位于辛庄镇张桥欧泾村徐家湾宅基。现在欧泾村已和菱桥村合并改名为嘉菱村,通往古桥无路可达,我只得在屋后的一大片麦田中我们穿行,走了数百米终于来到桥跟前。此桥又是一处市保单位,桥堍东侧碑文显示,旺文桥,2017年5月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文保单位。该桥系花岗石砌筑方形单孔条石穿板桥,东西走向,建造于乾隆七年(1742),桥堍为金山石垒砌,桥面由三块石板拼铺而成,宽约1.5米,厚约0.2米,跨径4.3米,全长约15米,桥面丰水期距水面约2.5米;在东桥墩金刚墙上嵌青石功德碑一通,上款为“建造旺文桥助银众姓开刻”,下款为“大清乾隆岁次壬戌季冬穀旦”,桥面南北两侧各镌有“重建旺文桥”额。知情人告诉我,古时候,此桥是张桥居民往返常熟最西的市镇杨尖(今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的必经之路,现在已很少使用,仅作农民田间劳作通行,以前,东侧桥墩的一块条石被船撞坏,桥墩用水泥进行了修补,后来西侧桥墩出现了坍塌,2016年进行修缮,据修缮的石工讲,此桥的桥墩虽然用石块垒砌而成,但并没有填充泥土,而是中空的,这样建造的“空心桥”在他们经手修缮的常熟古桥中几乎没有,推测可能是建桥时,因桥两岸均是农田,不便取土而采用了变通办法。 张桥旺文桥 34、张桥树稼桥,位于辛庄镇张桥凌桥村树家桥宅基(现已并入嘉菱村)。近观此桥,桥墩全部使用青石砌筑,在张桥众多平板石桥中档次最高,它始建于明代(明代建筑多数用青石),重建于清代,系方形单孔条石桥,东西走向,又是一座桥座较宽桥梁较窄形式典型的常熟古桥,桥面由2条花岗石拼铺而成,矢高2.5米,宽约1.1米,厚约0.3米,跨径4.5米,全长15米,两堍设有非常平坦的踏步,踏步的石逢中长出许多青草,两侧与田埂相连,说明此桥已不常通行。桥梁南北两侧镌有带圈楷书阳文“树稼桥”字额(这里的自然村落名为树家桥,“家”与古桥的“稼”有一字之差),西侧桥墩金刚墙上有造桥助银功德碑一通,资料记载此桥北侧桥体坍塌严重,而我们看到的北侧桥墩完好,说明已修复,此桥周边绿树成荫,特别有乡野味道。 张桥树稼桥 35、张桥对龙桥,位于辛庄镇张桥东旺村的斗龙桥村自然村落。斗龙桥村是个小村落,密集排着十来幢农宅,我从河西的农宅进入,试图到达古桥跟前,但接近桥跟时有被门牌为“斗龙桥3”号的农宅将桥路用篱笆封住,无法近观古桥,只得原路返回,从村口水泥桥的东岸靠近古桥,通向古桥根本无路,说明此桥已废弃多时而且很久无人光顾了,我独自一人穿过长满杂䓍的小田埂来到桥前,仔细观看古桥,此桥东西走向,系方形单孔穿板石桥,桥身保留尚完整,桥面由两根花岗石拼铺,中间缝隙用水泥填补,桥板两侧圆圈内镌刻“重建对龙桥”5字额,桥堍踏步上长满了杂草,东桥堍两侧路基已出现坍塌。古桥所处地为三河交汇处,南侧水面十分开阔,周边都是农田,桥周边的环境有点破落。此桥资料十分有限,斗龙桥村与对龙桥的“斗、对”之间有何联系百思不得其解。 张桥对龙桥 36、何市项桥,位于支塘镇何市项桥老街。项桥是个历史沧桑感十足的小集镇,位于何市镇南,隔陈泾河与太仓归庄相望,据地方志记载,清代乾隆年间,有项姓望族世居于此,建桥横跨陈泾,里中名士项肇基(丕勋)改称其祖居地为项家桥,简称项桥,于是得名,它历来是常熟东乡来往沙溪的必经之地,商业比较繁荣,老街应时而兴,沿陈泾河走向,长约数百米,进入老街,邻街房屋上有旧式的铺板,证明这里曾是商业街区,但现在看不出任何繁华的迹象,街上静悄悄的,很多旧屋倒塌后被清理成了平地,街边的原住民也寥寥无几,不少破屋摇摇欲坠,已基本衰败。项桥在老街的尽头,现仅存古石桥的桥基,桥基已被彩钢板封住,一扇门上挂了把锁,透过缝隙可清晰看到老桥的桥基全貌,残留的踏步上有香烛基座,资料上称桥墩北侧为土地庙,想必土地老爷也时兴扩张地盘,将桥基占为了已有。项桥,又名五福桥,原桥系南北走向、花岗石砌筑的3孔平板石桥,桥东侧原有另一座东西走向的小桥,与其形成“八”字,现仅剩主桥两侧桥墩,南北踏步各为9级,东南桥堍水栈保存完整,长系石上各雕刻着浮雕灵芝草图案,古朴大方,从残存的桥基构造和用料可知此桥做工考究,当年一定气度不凡。 何市项桥 37、吴市响板桥,位于碧溪新区吴市老街西北街、东北街中段一支弄内。吴市最早是个村落,旧称“双溪”,到了明代形成集镇,因吴氏大族世居此地故名“吴家市”,又称“老吴市”。据旧县志载:“老吴市跨金泾塘,为里人吴天宪所创,距城六十里。”到清代,吴市成为常熟东乡商业重镇之一,集市贸易发达,故《里睦志》称吴市与徐市、支塘、梅李为邑东四大镇。现响板古桥已湮没,它东西走向,旧为花岗石单孔穿板石桥,东西两侧和存有一石柱,桥正中间响板共计9块,已遗失2块,正中间1块刻有花卉图案,雕有莲纹,河道已填湮。桥旁老住户说,西北街上曾经是由三座桥的贯通往来的,这桥下原来是条河,这桥名叫“兴隆”,石柱为原依靠船只的系缆石。查阅镇志知,老吴市有南、北、西市河穿镇而过,镇上有桥梁7座,有永济桥、杨家弄堂桥、南北石桥、南北兴隆桥等等,旧时有街道横一(东西向)、纵二(南北向),呈“艹”字形,抗战爆发前夕,吴市集镇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有33个行业、146家商号,航运四通八达,除了常熟本县,还有开往太仓、昆山、苏州、上海、余杭的客货轮船、航船,1937年11月13日,侵华日军在常熟沿江的高浦口、徐六泾口、野猫口等处登陆,然后兵分数路向常熟城区进攻,沿途烧杀淫掠、罪行累累。日军登陆地点就在吴市境内,集镇首当其冲,遭受严重破坏,房屋毁于兵火者十之七八;后虽重建了部分房屋,但终究未恢复旧观。 吴市响板桥 38、浒浦御渡桥,位于碧溪新区浒浦问村北市梢。关于“御渡桥”有个“泥马渡康王”的传说,相传宋代康王赵构携侍臣季陵等挣脫金兀朮的藩篱,日夜兼程南来,人困马毙,于苏北江边白马寺歇息,梦得骑庙内白马可渡滔滔大江。康王惊醒,遂骑白马策鞭渡江南来,在浒浦登岸,向南而行,至孟村,一河(宁塘)横隔,迟疑之时,觅一石桥横卧,康王骑马过河,在石桥上留下马蹄印,即后来俗称之“御渡桥”。康王过河立马而视,见一村落秀美异常,宛如桃源之境,问此村何名,因此传称孟村为“问村”。季陵亦喜此处,曾寓居该村,且留下宗族,故今问村仍多季姓。康王行至摩诃庵下马,马立荷花池畔饮水,即化成泥墩,俗称“马化墩”,康王顿悟,苏北白马寺之马乃泥马也,由此故事演绎出“孟村”改名为“问村”之传说。“御渡桥”现只有标有“御渡桥”的公路桥,原桥遗物被置于旁边的公共绿地,为巨型武康石凿成,微拱,桥名风化,梁枕石两端雕刻有卷草纹饰,刀法简练、扑素,巨石旁还有一块“御渡桥”的铭文石牌,刻有此石的简介。“御渡桥”旧时为问村十景之—“御渡马迹”,曾有好事者于石桥面上凿马蹄形三处。 浒浦御渡桥(现桥) 浒浦御渡桥(原桥遗物) 至此,除赵市何村因拆迁“通鲤桥”和“涌金中桥”待重建未寻访、元和的“界泾桥”已埋于元和中学内地下外,《常熟古桥》一书中所列举的桥已悉数到达现场访问,历时半年之久的古桥寻访探幽终于降下帷幕。常熟地处江南水乡,自古桥梁众多,老桥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存,承载着过往的历史,连接着当今人们的生活,每一座桥有每一座桥的风情、每一座桥有每一座桥的故事,但愿本人古桥寻访探幽所记录的这些内容能抛砖引玉,为关心家乡发展的同好提供一些借鉴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