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

江南美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3年5月9日在武警某部师史馆 时为师政委的沈应举大校亲自介绍该师辉煌战史(左为作者)</h3></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有朋自远方来</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岂平</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两次电话打来,爽爽的声音,似是近在咫尺,我却一点也不敏感。当首长老兄又打电话,问起我最近的日程安排时,我才觉得有点异样。</h3><h3> 原来他从渤海湾那片海域杀入皖南这片山区已经好几天了!</h3><h3> 欲与我一晤,又默默注意选准时机,避免影响我的正常公务节奏。还是那么善解人意,低调、宽容、体谅,设身处地!</h3><h3> 啊在九华山?我立马恭请过来一聚。无论如何,也得腾出时间。此时此刻,他的到来,比什么都重要。</h3><h3> 他曾于驻江淮某个旅级单位任政委时,我为副政委、纪委书记,直接受命于他,经常一起议事,处理问题,解决难题,包括文字材料的谋篇布局等。</h3><h3> 他的思路与胸襟,宏观把握与微观到位,综合驾驭与具体动手能力,以及武将威仪、儒将风度、阅世经验、自律风范、兄长情怀,无不让我肃然起敬,由衷叹服。</h3><h3> 他是一位赤诚、敬业、进取、务实、用心、果敢、科学,善谋善断,敢于负责的优秀的决策者,而我一度是这种决策的积极参与者,全力推行者并坚决带头执行者,彼此工作配合默契。同在一个领导班子的常委层面,无疑能够谓之一个战壕战友。而我一直认为,他首先是我的恩师。</h3><h3> 身为班子主帅的他,总能给予我足够的信任与应有的空间,使得我能够得到更好锻炼并放开手脚做事成事。</h3><h3> 那时我拿出的文字材料,在他那里往往还欠几把火候。有一些文稿经他审阅把关润色修改时,信手勾勾画画、圈圈点点,便提高了站位,凸显了立意,架构更坚实,文风更严谨,语言更生色。每当此时,我则豁然开朗。就这样总受熏陶,所谓近朱者赤!</h3><h3> 目标、思路与观点一致,紧密配合,较真碰硬,并重视群策群力,解决了因部队合并重组带来的诸多历史遗留与现实紧迫问题,进一步理顺内部关系,形成更大合力。彼此在真诚与共、团结实干中,结下了无瑕、真挚的兄弟情谊;在胸怀全局、襟怀坦白、爱憎分明、远离世俗、追求内涵等方面,心灵默契,强烈共鸣;在振肃纲纪,弘扬正气与规范建队方面,与班子成员一道,书写了不同寻常的一页。</h3><h3> 在我赴皖南任职不久,他也奉命调回东北原来所在的师里高就政委。本来就是该师的一位团主官,所在团一直被誉为“全军英雄模范团”。此前进入武警序列后的2003年,在以他为“班长”的这一任班子坚强领导下,该团与时俱进,再展雄风,战绩可表,又被授予“武警部队标兵团”荣誉称号,身为政委、党委书记的他,荣立二等功。时隔不久即被直接委派江淮某部,担当重任。在这里一干就是七八年。此一班师回朝,当属胜利凯旋!</h3><h3> 身为戎机翩跹、步步告捷的一师之首,在我解甲后,对我依然关心如初,彼此之间保持密切联系,每逢节假日,特别是春节和八一建军节,都要互致问候。</h3><h3> 几年前,全家应邀专赴他所在的驻地作客,我进一步感受了其运筹帷幄、成竹在胸的领导风范,礼尚往来的常人情怀及其东北人家的鲜明特质。</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3年5月9日在某师机关大院</h3></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3年5月12日作者全家在北戴河<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b></h3><h3>&nbsp;</h3><h3> 在他卸任后,我们这些曾经的老部下、老战友,都希望他能重返江淮故地,走一走,看一看。</h3><h3> 约了多少次,都没能成行。没料到这次给我们来了个突然“袭击”,并且是“单兵作战”,迂回我方纵深阵地,已经摸了几个“山头”,我竟然没一点反应?这似乎多多少少也折射出他所在的英雄部队机智神速、骁勇善战的传奇色彩,下先手棋,打主动仗!</h3><h3> 他所在的这支特殊战斗队,一直扎根辽西走廊、关东大地,被誉为“关外第一师”,恰似一根擎天柱或一把钢刀,屏障京都,扼守山海。这里是咽喉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h3><h3> 该师历史上隶属于原“四野”40军,富有光荣传统。当年从辽沈战役转战平津战役,又一鼓作气,挥师南下,马不停蹄,昼夜奔袭,分秒必争,一举歼灭困兽犹斗的国民党顽敌,彻底解放海南岛,上演了一场千里追兵,一个师全歼一个军的战争神话,又一次诠释了“旋风部队”的威名。</h3><h3> 还没来得及好好喘口气呢,朝鲜战争爆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恰恰又是该师捷足先登,出其不意,打响了入朝作战的第一枪。“奇袭白虎团”的英勇壮举,在我军战史上更是书写了精彩篇章。</h3><h3> 1976年唐山大地震,他们是首支开赴现场救援的整建制部队。</h3><h3> 直至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又是他们一马当先,打得漂亮。</h3><h3> 我惊叹,其战史上有过诸多“第一”的殊荣。</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浓墨重彩的英雄师<br></h3> <h3><br></h3><h3> 光荣传统,代代相传。转隶武警建制以来,更是多头出击,点多、线长、面广,身影遍布东南沿海、北部边陲、西北前哨和珠穆朗玛峰,雄风不减当年。在保卫和平劳动,抗击自然灾害,缉私禁毒,“反恐处突”等重大任务中,照样捷报频传,甚至所辖先头部队常年驻守西部边境,同兄弟部队一起成为一域稳定的压舱石。</h3><h3> 一入伍,即成为这支英雄部队的战士,摸爬滚打,节节胜利,书剑同修,不辍劳作,历尽艰辛,屡戴桂冠,就这样一路走来,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最后又重归渤海湾那片英雄的海域,并且直接跃上该师主官之虎座,续写辉煌与奇迹。这些,构成了一部厚重的砥砺奋进的奉献史,值得所在部队永远铭记与推崇。</h3><h3> 于我而言,能够与之有过直接共事的经历并在志趣与感情上终身为伍,甚感莫大荣幸与鼓舞,此乃我之军旅生涯中的一个重要机缘,自是常常咀嚼,津津有味。</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b><br></h3><h3>&nbsp;</h3><h3> 前天下午,在宣城高速路口,接到他的那一刻,紧紧握手,喜不自禁。</h3><h3> 在这冬寒时节,首长老兄大驾光临,给了我惊喜,带来了暖意。正值年终岁尾,阔别已久的兄弟二人得以相聚美丽的诗山脚下,无疑焕发了青春,迸发了诗意激情。</h3><h3> 没顾得上休息,直接徒步丈量诗山,围绕着山水景物与人文典故,话题油然而起。当晚下榻湖岸宾馆,彼此又促膝长谈。</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9年12月11日在宣城敬亭山</h3></font></h3> <h3><br></h3><h3> 往事历历在目。火热战斗的一个个片段,仿佛就在昨天。</h3><h3> 对于同在旅级单位时“一班人”呕心沥血,率领全体官兵艰苦奋斗创大业的闪光风貌,如数家珍,包括对我主责的纪检工作,分管的基层建设等工作,也频频赞肯,甚至由我具体经手的一些棘手问题的背景、姓甚名谁与处理经过,他也能娓娓道来,对其中的细节记忆犹新。</h3><h3> 更叫我意外的是,对于有一次由我率队参加武警省总队政工业务竞赛活动,同样讲得清清楚楚。此时我为某个团级单位政治处主任,带领几名优秀选手,敢打擂台,力挫群雄,所有设定的单项名次均未落空,取得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捧得奖杯,喜获奖金10000元。这一几乎早已被大家忘却了的亮点,时隔14年,被首长老兄当面提及,真的叫人吃了个大惊,不经意间给了我一份不小的激励与安慰。那时他从东北调来江淮不久,彼此驻地相距遥遥,我与他尚未构成直接的上下级关系。</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05年9月 载誉归来</h3></font></h3> <h3><br></h3><h3> 脱下军装,环境转换,我的话语渐少。尤其近两年,虽笔耕依然,但平时多为沉默寡言,以致几个月前首次与亲家老兄会面时,我即坦诚相告:“自己现在变化最大的,就是怕抛头露面,就是不想多说话”。</h3><h3> 我以为自己会一直这样“堕落”下去。岂料想,与首长老兄此番握手,一下子激活了深埋的记忆。那些年,那些事,纷纷浮现眼前,十分清晰,我滔滔不绝,不厌其“烦”,讲得中间不留空挡,根本刹不住,尽管好多都是时过境迁的“废话”,也照样谈兴甚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口若悬河,喋喋不休。似乎机不可失,时不再来?</h3><h3> 果真纵横捭阖,无话不谈。彼此也解密了过去各自多年的隐情,每每哈哈大笑。特别是首长老兄言及某时某人某事,无论褒贬,皆有恰中要害、恰如其分之感,透视着耿勇的拳拳之心,反映出从戎几十载一直正步挺拔的姿态,犹如山中端直的翠竹,坚定扎根,昂扬向上,骨节分明。所以当他在敬亭山半坡“皇姑”身后那片翠竹前稍一驻足,我便咔嚓嚓地连抓了几组镜头。</h3><h3> 次日一早,直插云岭山脉,重走新四军之路,并长驱偏远乡下,虔诚参拜老一辈革命家、理论家、外交家,我党早期卓越领导人王稼祥的“故居”。到哪里似乎都有这样念念不忘的红色情结,总要感受一域文化精粹或英雄、坚贞的气息。</h3><h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真真地溶入他的血液而在周身激荡。我为之欣慰,老兵的本色依然!</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9年12月12日在泾县王稼祥故居</h3></font></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b></h3><h3>&nbsp;</h3><h3> 在旅级单位共事时,经常围绕操场一起小走;到某师大院去看望他时,又是这样且行且谈;这次来到皖南山区,还是老习惯,一路走着说话。甚至在一隅信步两小时,出了王稼祥故居后,沿着一条通往黄山方向的乡村公路,我们又走了三四十分钟呢。</h3><h3> 还是话语不停!</h3><h3> “真心爱,形象带,善引导,常关怀”是他曾经多次谈到的一个基本带兵体验。这次见面后,我又情不自禁,张口即来。闻此他会心一笑,这是他的原创,因而彼此又重温起这几句话形成的历史渊源及其深刻含义来。</h3><h3> 精研覃思,躬耕慎独,示范感召,并善于发现或挖掘闪光点,重视总结提炼,推出比较成熟的先进典型,宣扬建队特色,扩大正面影响,提高部队声望,为部队凝心聚力与战斗力生成,激扬文字,引路导航;为官兵成长成才,拓宽路径,铺路搭桥。</h3><h3> 在注重实绩、公论,秉持公心,弘扬正气,把握原则方向的同时,给人以更多的印象,就是与人为善,成人之美。他的胸怀,如大海一样宽广包容。这一点,与他搭过班子的同事,无不有着切身体会。</h3><h3>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h3><h3> 把智慧付诸实践,以实效检验主张,着力塑好灵魂工程,提神提气,善作善成,成形的经验,包括理论成果频现。对此我每每受到强烈感染。这些心血与汗水的结晶,与他的名字一起,注定在英雄部队的史册上熠熠生辉。</h3><h3> 酣聊中,我深切感受到,首长老兄的语言风格不减当年,还是那样豪放又缜密,排比又顶针,每每口吐珠玉,可谓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步步深化,富有哲理,并且收放有度,不乏诙谐意趣,极具感染力。</h3><h3> 在谈及业余志趣爱好方面,他对我给予热切鼓励与殷切期待,就我的一些创作规划与写作方向,也谈了独到的意见建议,令人茅塞顿开,信心愈加。我也预感到他已经在酝酿个人的某一宏图大计。</h3><h3> 他留给我的总有源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我认为,这份真实是他与我之间形成的纯净的友诚,相互的信任,属于真正的知音。这种情感,值得永久的珍惜和珍藏。</h3><h3> 13日晨,接一电话,竟是当年政治部的新闻干事成智同志,兴冲冲地要加我微信,说昨晚在一个公众栏目一口气读了我的39篇文章,直到夜里两点多才放下,并激动地谈了他的感悟,还说对有的篇目读得热泪盈眶。我有些发懵,在这个栏目,这几年是写了一些,基本属于诗歌散文之类,多为即兴之作,究竟是多少,我是没有概念的。平时虽有联系,可从未涉及公众号的话题,他是怎么知晓的?却原来,是首长老兄从我这里告辞抵达合肥后,在与他通话时把这个栏目推荐给了他。</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06年10月15日在珠城(左为成智)</h3></font></h3> <h3><br></h3><h3> 十几年前,他是一个副连职干部,如今已是一位副团职领导了。那时多次伴随我下基层,相互也经常交流笔耕的体会。在新闻写作方面,他颇受主官和我等几任领导器重,确实也不负厚望,很快走上宣传科长的岗位,继而到天津某高级指挥学院进修,进一步充电,积蓄能量,等于沿着我走过的路,昂然前行。</h3><h3> 对年轻人的成长与进步,我辈当乐观其成,真诚地为之拍手叫好。</h3><h3>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军营就是接力赛场,一茬茬将士在这个赛场上,传递与承接着接力棒。</h3><h3> 至于我的笔耕之缘,起步于军营,生成于军营,收获于军营。没有军营,便没有我的营养与灵感,没有我一直敢于埋头运笔的基础。但倘若没有每个阶段所遇上的像首长老兄这样的贵人,在军中我也不可能拥有方寸之间与些许绩效。</h3><h3> 而今身披公安特警藏青蓝,姑且比作那身橄榄绿吧?因为二者都有洋溢着生命气息的橄榄枝图案。这图案便是和平、安宁、洁净、温润的象征。窃以为,橄榄枝与翠竹,都已融入彼此的生命,我们的呼吸与谈吐,都是绿色的味道,虽然都已望见花甲的门槛。</h3><h3> 谁热爱绿色,谁就会传播绿色。</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08年12月看望慰问基层先进典型代表(右一为作者)</h3> <h3><br></h3><h3> 离开军营多年了,我还是忘不了不同时期给予我关心帮助过的上下左右,包括伴随我身边的普通公勤人员,尤其在特殊节点,对我富有特别意义的恩人们,其中显得格外重要的一位,便是这位首长老兄,是他与所在“班子”的另一位主官张正敏大校,心齐力合,天然默契,在关键时刻给予鼎力推举,让我能够赢得机会,拥有更好舞台。</h3><h3> 往事并不如烟!</h3><h3> 相见甚欢,来去匆匆。挥手作别时,依依不舍。</h3><h3> 我们约好了,明年再见!</h3><p style="text-align: right;">12月13日夜初稿</h3><p style="text-align: right;">12月18日夜定稿配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