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文】萤火虫</b></p><p><b>【图】来自美友</b></p><p><br></p><p> 小时候一直以为“世故”这个词是个贬义词,长大后才明白“不通世故”才是个贬义词。仔细想想,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人,说纯粹也好,但总是觉得不那么可爱;然而太世故的人,有时又显得特别让人腻歪。这才有了鲁迅所说的:“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其实,生活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论,懂世故与不愿意世故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有些时候也是可以保持着一种进退有度的微妙平衡。只是,如何保持这种微妙的平衡,一直都是一个让人觉得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在表面距离越来越近实质却愈发疏离的当今社会,我们总是觉得生活常常让人不知所措,如何让自己在这个鱼龙混杂的社会中,为人不摒弃初心,处事不曲意迎合,始终做到心存善念,恪守着自己一生的原则,却也实属不易啊!</p> <p> 在这个纷杂的社会,我们要生存,就必须要和人、和事打交道,这个过程中,把握好尺度的同时也要保留真实的自我,这也就是所谓的知世故而不世故。《菜根谭》中有句话:“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人生短短几十年,当你看过这个世界,见识过人性的善与恶,对为人处事之则了如指掌,却依然能对万事万物怀有柔软之心。知道了什么是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这便是最好的人生状态。一个心灵边界宽广的人,在满足自身感受的前提下,绝对也懂得去照顾他人的情绪,将原则与和善巧妙地糅合在生活里,</p><p><br></p><p>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很多,或快乐,或绝望,于是很多人就会这样想,是境遇逼着我们不得不成熟,不得不世故,因为你若不世故,会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别人给你制造的麻烦中。所以常常有人认为,成熟就是变得圆滑世故,违心话脱口而出,处处溜须拍马,沽名钓誉。其实这并非成熟,而是世故。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面对那些厌恶的人和事,依然不迎合也不抵触,只是淡然一笑对之。当一个人的内心可以容纳很多自己不喜欢的人与事时,这便是经历人生风雨后最难得的豁达与洒脱。所以说,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真正的成熟,人生难得是糊涂,和人相处,分寸感原本就很重要,就是要做到真诚又得体,保持着怡当的距离感,既不交浅言深,不讳莫如深,让别人清晰了解你的界限和距离,又可以知世故而不世故,使得自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进退有度,更是希望自己不因死板而显得毫无生趣,不因棱角过于锋利而四处树敌,</p> <p> 要说我们这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就在这可长可短的生命里,我们会遇见不请自来的人,也会碰到挽留不住的人。人生聚散无常,何苦庸人自扰,就像老人们常说:“人啊,最难得是糊涂。”想来也是,糊涂才是最大的精明。是看破不说破,是得饶人处且饶过。这或许是因为,一个人经历的多了,便会由开始的愤青慢慢的转为淡然,甚至渐渐学会了冷漠。有一句话讲得好:现实生活中不管我们怎样做,都会有人议论;不管你有多好,也总会有人厌恶。有些时候,你想追求尽善尽美试着去满足任何人,可到了最后也必须承认,有些事情我们做不到还是做不到。有的时候,麻木不仁似乎永远都是与人为善的最好写照,既然事不关己,那就高高挂起,日子久了,一个人就会习惯沉默蜷缩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里不多问,不多说,不多想,更不想去多掺和什么。因为越长大也就越明白,祸从口出这个道理。是是非非,兜兜转转,许多事情多说无益,这个世界,有些人不能掏心掏肺;有些话不能逢人便说。心直口快不是你的错,而是这个世界病了,错的是这个物欲横流,人心吞象的时代。</p> <p> 古人有云: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以隐者的这种冷静心态在俗世里为自己建座精神的后花园,用超脱尘世之外的心态去体验那世俗世故之外的无极之境,这样的人总是能获得更多的快乐,因为他达到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人间悲喜本是常态,保持内心的愉悦才能让幸福感驻足常在。人这一生就像一场游戏,“人情世故”便是游戏规则。不懂人情世故,就会举步维艰;太过于世故,也未必能快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坚守原则,不屈从于外界的自我捍卫,也可以简单理解为仅是不愿委屈自己,而过于注重自身感受,其实与过于在意别人看法样,都是一种心理上的褊狭。要知道,人生就是一个悟的过程,一个真正的智者,在于悟透了人性的本质和社会的真相,依然可以做到大智若愚,对周围的一切都是不亢不卑坦然处之,这才算是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所谓强者,靠的不是张牙舞爪,而是能攻能守;不是圆滑世故,而是内方外圆;不是一种外在的锋芒,而是内在的态度。所以,真正的强者,既能走心,又能走剑。走心时,保持分寸,走剑时,点到为止。</p> <p> 历经人世沧桑,内心却是安然无恙。周国平在《灵魂只能独行》里说: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如果一个人的心灵能够容纳无限的风霜,虽然饱经世故,却又能维持单纯,他必能遇见真实的自己,获得精神上的丰盛。就像杨绛在《走到人生边上》这么写到: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收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地愈浓烈。人生,一半是对美好的追求,一半是对残缺的包容。我们在红尘里摸爬滚打半生,有一天都会明白人生的真意,就是回到最初的自己,找回出发时那颗澄明透亮的心,那样了,才能对生活依然保持着一份少年时的光明憧憬。</p> <p> 知世故而不世故,明世俗而不受世俗浸染,成年人的世界真的没有容易二字。一个人未经世故,容易在逆境中沉沦,也容易苛以待人,而饱经世故而不世故的人,见过生活凌厉,依然内心向暖,才能像苏轼这样,深谙“沉舟侧畔千帆过,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道理,更显得曲折坦荡,情趣风生。我想,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就是这个意思。世俗也许很强大,世界也许在变化,或许也会有人说最冷漠不过人心,最看不透亦是人心,但是请你记住,无论如何,都别忘了自己要有一颗最可贵的本心。正所谓是,深谙世事却不世故,才是真正的成熟;历经苍凉却不失纯真,才是智慧的练达。</p><p><br></p><p> “抱朴守拙,涉世之道!”一个有修养的人,不讲究做事的世故,而是要保持朴实、豁达的个性。一个人即使明白了人情世故,却还能保持着本真的面貌,谁说这不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呢?反而是那些自以为深谙世事,人情练达,周旋于人事物之间的人,看着别人的眼色行事,如跳梁小丑一般获取蝇头小利,这样的人早就忘了自己最初的模样。罗曼·罗兰有句话说的好:“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可以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内心,无问西东。愿我们都可以做一个不卑不亢,不忘初心,内心向暖,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