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皖赣行—印象 . 九华山(一) Lumingzh 6/11/2019

lumingzh

<h3>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美誉。<br>九华山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临太平湖,西接池阳,绵亘100余千米,大致呈南-北走向,主要有九十九峰,最高的“十王峰”海拔为1342米。<br>九华山风景区离黄山不远,从黄山出发,可乘大巴直接到九华山,故九华山成为这次皖赣行的第二站。九华山游客接待中心位于九华山下的新街,上山与食宿都很方便,故没有选择池州与青阳,而是选择住在九华山新街,免了舟车劳顿。</h3> <h3>九华山为皖南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目山—白际山系)之一,在大地构造上地处杨子淮地台下杨子台坳中部。北东东向断裂形成于印支期,北北东向九华山断裂是区内主要的断裂,形成于燕山期。<br>照片:从游客接待中心仰观九华山群峰<br>几张照片都是在清晨或傍晚拍的,朦胧中的九华山展示着自己的恢宏与秀美,别有一番风味。</h3> <h3>九华山区的褶皱和断裂构造都十分发育,岩浆活动也很频繁。九华山主体是由花岗岩体组成强裂断隆带,形成陡悬式中心峡谷区,九华山的奇峰怪石也多分布于此,其边缘地区除部分为沉积岩外,大部为花岗闪长岩组成的褶皱断块轻度隆起带。<br>照片:从游客接待中心仰观九华山群峰</h3> <h3>九华山是上古学仙修道圣地之一。据“福地考”载,东晋末至中唐之前,九华山位列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之中,居第三十九位。最早在九华山进行宗教活动的是道教。<br>照片:从游客接待中心仰观九华山群峰</h3> <h3>据“福地考”载,曾有不少高道在九华山修炼,今仍在九华山流传着许多与道教有关有关的故事和诗文,九华山不少地名也都与这些道教人物和传说有关。今九华山的“真人峰”、“葛仙丹井”、“葛仙洞”被认为是葛洪等人修行的遗迹。<br>照片:从游客接待中心仰观九华山群峰</h3> <h3>九华山佛教传播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虽呈阶段性的时盛时衰,潮起潮落,但跨1600年而未衰。九华山自山麓至天台峰,名剎古寺林立,文物古迹众多,现尚存化城寺、月身宝殿、彗居寺、百岁宫等古刹78座,佛像1500余尊,藏有明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藏经及其他玉印、法器等文物1300余件。<br>照片:从游客接待中心仰观九华山群峰</h3> <h3>东晋时期,佛教始传入九华山。在其后的一千多年中,禅宗、净土宗、华严宗、律宗等先后在九华山传播,尤以禅宗和净土宗流传时间最长,影响最广泛,产生了一批影响较大的僧人和寺院,至今绵延不绝。明清时期,由于金地藏应化为地藏菩萨之说在佛教界已经确立,九华山逐渐发展为汉传佛教地藏菩萨信仰的中心。九华山佛教实际上是佛教徒弘通世俗,导化融合儒家与道家的产物,是释儒道互动下形成的佛化自然。<br>照片:从游客接待中心仰观九华山群峰</h3> <h3>2006年,以九华山为主体的九华山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九华山风景区获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9年,九华山获评为国家地质公园。2017年列为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地。<br>所谓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较高的美学观赏、历史、文化价值的地质遗迹和景观的完整地理区域,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与一体,是地球科学研究、普及及资源保护利用的基地。至2018年,全球已经建立了140个世界地质公园,其中中国有37个。中国已经建成207个国家地质公园。<br>照片:气势恢弘的“九华圣境”门楼</h3> <h3>照片:“九华圣境”门楼的精美雕饰</h3> <h3>照片:位于九华山麓的九华新街</h3> <h3>照片:九华新街的庭院式公园小巧精致。</h3> <h3>照片左:“九华圣境”石刻<br>照片右:“九华山国家地质公园”石刻<br>九华山于2009年8月列为国家地质公园,于2017年列为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地。<br>九华山因佛教而兴,佛教因山形而立。最为突出的是花岗岩地貌格局与佛教文化的融合量观与持续生存理念,以此享誉世界。</h3> <h3>九华山风景区主要有天台景区、花台景区和大願文化景区三大部分,每个景区大致需游览一天。<br>一、天台景区<br>第一天清晨,我们首先从游客接待中心乘景区交通车来到天台景区入口处,走不远即来到九华老街。<br>照片:九华山天台景区入口</h3> <h3>天台景区入口大门后的广场,条件相当不错。</h3> <h3>石刻“答萧建问九华山”<br>作者:唐 . 费冠卿<br>费冠𡖖擅长诗文,隐居九华山期间写了不少呤咏九华山的诗篇。其中,与时仼礼部侍郎的萧建互为问答的诗饶有趣味。萧建写诗问九华,费冠𡖖则以诗作“画”答之。活脱脱一幅九华山的山水人文画,成为一时佳话。因石刻已不很清楚,故全文转录如下:<br>自地上青峰,悬崖一万重。<br>践危频侧足,登堑半齐胸。<br>飞猿啼攀桂,游人喘倚松。<br>入林寒痒痒,近瀑雨濛濛。<br>径滑石棱上,寺开山掌中。<br>幡花扑净地,台殿印晴空。<br>胜境层层别,高僧院院逢。<br>泉魚候洗钵,老玃戏撞钟。<br>外户凭云掩,中厨课水舂。<br>搜泥时和面,拾橡半添穜。<br>渡壑缘槎险,持灯入洞穷。<br>夹天开壁峭,透石蹙波雄。<br>润蔼清无土,潭深碧有龙。<br>畲田一片净,谷树万株浓。<br>野客登临惯,山房幽寂同。<br>寒炉树根火,夏牖竹稍风。<br>边鄙筹贤相,黔黎托圣躬。<br>君能弃名利,岁晏一相从。<br>费冠卿,字子军,别号征君,唐代著名的隐士,池州青阳县人,生卒不详。唐元和二年(807)及第进士,居长安待授官职,悉母病危,不及告假,即星夜驰归。至家,母已安葬,遂于母墓旁结庐守孝三年。嗣后,隐居九华山刘冲。长庆二年(822),唐穆宗征召费入京任右拾遗,婉辞不就,终生不入仕途。时人以其“征召不出”,尊为“费征君”。主要作品有“九华山化成寺记”,有诗11首收录于“全唐诗”。</h3> <h3>@九华老街<br>从天台景区大门出来,步行不多远就来到九华街。九华街位于九华山中心,是九华山吃住娛购的唯一去处,也是九华山旅游交通的交汇点,观光车停靠站就设在九华街的入口。当地人口中的老街,是相对于山下的新街而言的。<br>照片:从百岁宫俯瞰九华街</h3> <h3>九华街是个环形小镇,也是九华山人文景观荟萃和寺庙汇集之处,街区中心和周边寺院密布,祇园寺、旃檀禅林、化城寺等重要寺庙都位于老街。<br>照片:从百岁宫俯瞰九华街</h3> <h3>祇园寺<br>祇园禅寺与甘露寺、百岁宫和东岩禅林合称为九华山四大禅林,位于九华山东崖西麓游迎仙桥东,是九华老街前的第一座寺庙。祇园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代经过重修和扩建,成为九华山规模最大的禅林。<br>照片:祇园禅寺大门</h3> <h3>祇园寺还是九华山唯一一座宫殿式庙宇,寺院的建筑布局虽然也是按照山门-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其他配殿的传统格局设计,但修建时依山就势,鳞次栉比,布局紧凑,层次分明,宝气凝聚,煜然炫灿。“莲华佛国”为赵朴初先生所题。<br>照片:祇园禅寺侧面照</h3> <h3>李白书堂<br>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天宝十三年(754)冬,他应秋浦友人高霁和青阳友人韦权舆的邀请,聚会于九华山西麓夏侯回堂,共同写下了“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全文如下:<br>青阳县有九子山,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按图征名,无所依据。太史公南游,略而不书。事絶古老之口,复缺名贤之纪,虽灵仙往复,而赋咏罕闻。予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时访道江汉,憩于夏候回之堂,开檐岸帻,坐眺松雪,因与二三子联句,传之将来。<br>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李白<br>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高霁<br>积雪曜阴壑,飞流喷阳崖。—韦权舆<br>青莹玉树色,缥缈羽人家。—李白<br>照片:太白书堂与李白塑像</h3> <h3>天宝十四年(755),李白由金陵溯江赴浔阳。舟行至秋浦江面,遥望九华秀色,想起在青阳任县令的友人韦仲堪,特赠诗一首。<br>登九华赠青阳韦仲堪<br>作者:唐 . 李白<br>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br>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br>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br>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br>照片:太白茶楼(楼下是工艺品商店,楼上是太白茶戏楼)</h3> <h3>李白在天宝末(约756),应故人的感情邀请,曾一度旅居九华山,于化城寺东的龙女泉侧筑书舍,读书会友。唐宋时书屋为茅屋三间,南宋嘉熙初(1237)乡贤集资重修“太白书堂”;明清重建祠宇,又称“太白祠”;1935年被日军焚毁。今在遗址处重建“太白书堂”。<br>照片:太白书堂旁的太白井,据说是当年李白洗笔砚之处。古井至今仍清洌甘甜,常年不枯。古井旁有两棵古银杏树,树龄均已超过千年。</h3> <h3>甘露寺<br>原名甘露庵,又名甘露禅林,位于九华山北路半山定心石下,是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br>清康熙六年(1667),康熙皇帝遣玉琳国师到九华山进香,祭拜地藏。玉琳经过此地,于定心石上歇息,见满山苍松翠竹间一平缓坡地,认定“此处若筑兰若,必代有高僧”。禅居伏虎洞20余年的苦行僧洞安和尚闻此,遂离洞出山,四处奔走,募化建寺。据传,动工前夜满山松竹皆掛甘露,人称奇迹,故借此吉兆为新建佛寺取名甘露寺。<br>照片:甘露寺山门</h3> <h3>甘露寺是祈愿众生安康的药師道场,整座寺庙依山布局,高达五层,殿宇完整整齐,背靠青山,淙淙泉水从殿角流出,颇有诗情画意。古人曾有诗句“屋角泉声落,床头岚风过”、“到双禅关宿,方知山色多”赞之。<br>甘露寺现为全国重点寺院,著名的九华山佛学院亦设在甘露寺。<br>照片:甘露寺远景</h3> <h3>化城寺<br>离开甘露寺沿溪前行,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山顶平地呈现于眼前,九华山的开山寺和总丛林-化城寺,高踞其中。<br>相传,东晋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杯渡在此筑室为庵。唐代,我国佛教如日中天,日韓等国僧人纷纷来华求法,新罗国王子金乔觉便是其中之一。唐至德初年(756),金乔觉始驻锡于此,苦修精修数十年。贞元十年(794),金乔觉圆寂,时年99岁。僧众视其为地藏菩萨化身,建肉身塔殿供奉,化城寺遂辟为地藏王道场。唐开元年间,寺庙重建,朝廷赐额曰“化城”。以后化城寺屡毁屡修。现存寺院为十九世纪末重建。<br>照片:化城寺全景</h3> <h3>“化城”源于“法华经”中的佛教故事。相传,释迦牟尼曾和一小沙弥下乡布道,山重路阻,小沙弥口渴腹饥,无力前行,释迦牟尼手指前方说:“前有一城,速去化斋”。小沙弥顿时振奋。所谓城,实乃佛祖点化而成。以图继续前行。寺僧取其中前进途中“化一城廓”,以图继续精进之意,将九华山的第一座寺院命名为“化城寺”。<br>照片:化城寺山门</h3> <h3>化城寺前有一个面积为6700平方米的广场,阶下有一放生池-偃月池,又名月牙池,均取其形如新月之意。环池有石砌栏杆,池水澄澈如镜,天光云影,苍山古刹,尽入其中。<br>广场上养有很多鸽子,常有僧人和游客喂饲,当是取祈愿和平之意。<br>照片:化城寺广场上的鸽群</h3> <h3>九华山旃檀林<br>全国重点寺院,又名旃檀禅林,为净土宗佛寺,俗称大悲楼,位于九华街中段,是目前九华山殿堂最大的寺院。<br>旃檀林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原为化城寺七十二寮房之一。咸丰年间毁于兵患。光绪十二年由定禅和尚重建。民国初年,住持僧福星扩修,居士易国干赠额“福慧双修”。</h3> <h3>原建筑为砖木结构,由四座厅堂式建筑和宫殿式大雄宝殿组合而成。1990年后,住持僧慧深觉得过于破旧,遂发心募建三大殿,並于1994年首先建成大悲宝殿(供9.19米高四面千手千眼观世音)。后陆续建成华严宝殿(供华严三圣)和大愿宝殿(供9.9米高地藏王菩萨),三殿呈品字形布局。现整个寺院的建筑面积达2800多平方米。</h3> <h3>据说,建寺之初,寺后琵琶形山上有不少带有异香的古树,与古印度被佛家视为珍品的旃檀香木非常相似,故得名。</h3> <h3>据说,建寺之初,寺后琵琶形山上有不少带有异香的古树,与古印度被佛家视为珍品的旃檀香木非常相似,故得名“旃檀林”。</h3> <h3>1993年,大悲楼上正梁,举行剪彩仪式。正梁刚一落位,便下起了滂沱大雨。这正好应对了俗话所说的雨淋“万年梁”,是为大吉兆。</h3> <h3>迎仙桥,建于清乾隆年间,意为迎接客人进入仙境。过此桥,游佛国,吉祥平安。</h3> <h3>九华老街的大街小巷。</h3> <h3>九华老街的秋色</h3> <h3>九华老街寺庙众多。有意思的是,九华老街很多寺庙的结构形制一如徽派民居,只是将墙的颜色由白色变成了黄色,否则还真不好辨别。</h3> <h3>@百岁宫<br>由李白书堂旁的百岁宫缆车山下站乘坐缆车即可登上坐落在插霄峰顶的百岁宫。插霄峰即东崖,又名东峰,海拔817米,系九华山名峰之一。该峰峻峭高耸,两侧悬崖徙削,横截九华街东。花潭溪和龙溪夹峰奔流,汇于龙池。西南为化城盆地,东北为闵园峡谷。每当云雾从龙池涌起,触至该峰则分成两股云团分别涌向九华街和闵园峡谷。<br>照片:飞来观音峰</h3> <h3>飞来观音峰<br>又名观音庵、天柱庵,位于东崖小天柱峰,始建于宋代。峰顶巨石直插云霄,如柱擎天。庙宇建筑时依峰就势,将“天柱巨石”盖于楼殿之内。殿内所供佛像即“天柱摩崖”浮雕观音大士像,身躯高大,神态安详,襟带飘动,栩栩如生,大有飘飘然乘风而来之势,故有“飞来观音”之称。观音像的一侧有石刻“石佛偈”,其中有”......是石非佛,佛由石成;是佛非石,石由佛灵;石耶佛耶,谁真谁假”几句,颇为耐人寻味。</h3> <h3>百岁宫<br>原名摘星庵,又名万年禅寺,始建于明代,为全国重点寺院,与祇园寺、东崖禅寺、甘露寺并称为九华山“四大从林”。<br>明百岁宫是典型的皖南民居式寺庙。五层高楼融山门、大殿、肉身殿、库院、斋堂、僧舍、客房和东司(厕所)为一整体,没有单体建筑的配置,远观恰似一座通天拔地的古代城堡。<br>万历年间,五台山僧人海玉(字无瑕)云游至九华山,“初住东岩摘星亭,见狮子山左右,有龟蛇供护之状,遂卓锡焉”。无暇在此,以野果为食,用舌血和金粉,费时20余年,抄写“大方广佛华严经”,计81卷,至今保存完好,为国家文物一级藏品。</h3> <h3>无暇圆寂于天启三年(1623),享年110岁,世称百岁公。是年秋,无瑕拈偈一首:“老叟形骸百有余,幻身枯廋法身肥。岸头迹失魔边事,洞口言来格外机。天上星辰高可摘,世间人境远相离。客来问我归何处?腊尽春回尽见梅”。随后嘱诸弟子将其遗体坐缸,言毕安详入定。时过三年,众弟子开其坐缸,见其肉身面色如生,身体完好,遂装金供奉。徒慧广随即“建寺宇,造戒堂,立方丈”,易庵名百岁宫。崇祯三年(1630),明思宗敕封无瑕为“应身菩萨”,并题额“为善为宝”,赐无瑕肉身塔名“莲花宝藏”。无瑕肉身现存于百岁宫。<br>门楣上的竖匾“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系黎元洪所题。</h3> <h3>五百罗汉堂<br>五百罗汉堂为宫殿式建筑,总建筑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堂内供奉着五百尊罗汉,千姿百态,气势壮观。宫殿式建筑的五百罗汉堂与皖南民居式建筑的百岁宫配套协调,形成了一个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城堡式建筑群,颇有特色。</h3> <h3>天然睡佛<br>天然睡佛山体位于九华山的花台景区。睡佛头枕天台群,面仰天际,睫毛可见,鼻梁高耸,面庞饱满,下颌圆润,喉结突出,整个面部慈善可亲,形象十分逼真。百岁宫上站的观景台正是天然睡佛的最佳观赏处。</h3> <h3>有人称,从这个角度看花台诸峰,“横看是山,竖观为佛”,把照片旋转一下,看起来确实更加逼真。</h3> <h3>换个角度看花台景区诸峰。</h3> <h3>插霄峰上的秋韵</h3> <h3>@天台正顶<br>从百岁宫下来后,我们乘位于凤凰松附近的天台索道下站上山。<br>凤凰古松高7.68米,地径30厘米,主干低矮,在高40厘米处分为两条主枝。一枝昂然斜伸翘首,状如凤凰引颈;另一枝则又分成四小枝,缓缓向斜下方展开,状似凤尾垂地。整体看来形如凤凰展翅欲飞,故得名凤凰松。根部周围绿草如茵,松尾下有很大的圆石,人称凤凰蛋。这棵凤凰松史载见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如今仍然枝挺,叶茂,苍翠。凤凰古松以长寿和英姿著称,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赞其为“天下第一松”。</h3> <h3>天台景区为九华山的高山游览景区,是传统的精华景区。区内奇峰突兀,危崖层叠,怪石嶙峋,以“雄、奇、特、神”为主要特征,又称天台正顶,海拔1306米,在九华山的九十九峰中仅低于十王峰和七贤峰。坐落在峰顶的地藏寺,古名天台寺。来九华山的佛教徒大多都到此朝拜,称之为“中天世界”。这里也是游九华必到之处,自古就有“不到天台,等于没来”之说。<br>天台索道还是很壮观的。</h3> <h3>乘索道上山的途中,突兀的奇峰、层叠的危崖、嶙峋的怪石,令人目不暇接。</h3> <h3>有人说这块岩石象猪八戒,仔细看看还真有那么点意思。</h3> <h3>从天台索道上站出来,需走过一段约2千米的山路前往古拜经台。行走在崎岖的山间小道上,沿途的奇峰怪石不断。空气质量极好,移步异景,心情愉悦。</h3> <h3>对面的山峰上从右至左依次是百岁宫和东崖禅林,山峰下的街区是闵园峡谷。远处模模糊糊的群山,有游客介绍是黄山,仅凭小小的手机是没有能力看清楚了。据说用长焦镜头是可以拍到的,但揹上长枪短炮实在是太辛苦。</h3> <h3>远眺百岁宫和远方的群山。</h3> <h3>刻有去天台标记的怪石。</h3> <h3>摩崖石刻:“山径古道,佛国洞天”。</h3> <h3>遠遠地已可以看到古拜经台和大鹏听经石了。</h3> <h3>古拜经台和大鹏听经石看得更清楚了。</h3> <h3>观音峰<br>安徽省重点寺院,位于天台峰西侧,翠云庵上方,拜经台下方,始建于明代。观音峰所处的位置地势十分险峻陡峭,殿前一石峭立,酷似女相观音,故俗称此寺为观音峰。</h3> <h3>观音峰门前一奇石耸出峰端,酷似佛寺塑绘的“白衣观音”形象,轮廓清晰,长袍,宽袖大领,风帽披至肩头,左肘微曲,襟袍使两足不露于外,酷似观音凌空欲行。在无边无际的云海上,又似“水月观音”。尤其是在晚霞辉耀下,更显绚丽多彩。这就是九华山奇景之一的观音石。</h3> <h3>从观音峰前俯瞰群峰。</h3> <h3>古拜经台<br>坐落在天台峰西侧,半山腰的一处平台上,距观音峰约2华里,通往天台峰的路需绕寺而过。该寺始建于唐代,经历代修建,现在的建筑面积为898平方米。</h3> <h3>相传,金地藏曾在此处拜诵“华严经”,僧人建此寺纪念之。寺名为“大愿庵”(佛教称金地藏为“大愿菩萨”)。因为“拜经”更为通俗易记,所以都称它为“古拜经台”。</h3> <h3>1994年,古拜经台大雄宝殿重建,建筑面积达650平方米,取宫殿式造型,重檐歇山顶,造型庄重浑厚。殿宇前面三尊大佛,左右为文殊和普贤,后面为海岛观音,两旁为十八罗汉。“大雄宝殿”匾额为赵朴初先生所题。</h3> <h3>从大雄宝殿旁边的石阶上行十余步即来到金地藏拜经遗址-古拜经台。上筑敝厅式殿堂一间,高约两丈,宽约丈许,供有金地藏坐像。门上悬挂着“古拜经台”匾额,两侧的对联为“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此联的背景是:“如来佛祖托付地藏菩萨,在他圆寂之时和弥勒未出世之间,来成佛普渡众生。而地藏迟迟不肯成佛,许下以上对联表明的大愿。<br>地面上有一块凸出的长方形岩石,相传是金地藏拜经的地方,上有凹下的脚印。</h3> <h3>地藏真迹大脚印</h3> <h3>从地藏殿下来左手边为一栋两进的白色徵派建筑,即弥勒殿。门上的匾额“弥勒殿”为已故的仁德大和尚手书。穿过弥勒殿,二楼是玉佛殿,门上的匾额“阿弥陀佛”是圣明法师手书。三楼是万佛楼。</h3> <h3>照片左:大鹏听经<br>此处岩体内发育两组垂直节理,由于间距不同,不均匀崩塌现象明显,形成了非典型的束状峰地貌。束状峰外侧岩壁受垂直节理切割,三面发生了崩塌,保留了一截石柱。石柱顶部受风化和冲蚀作用发育小型石锥,形成的象形石。石高60余米,伏贴在悬崖壁上,状若大鹏,喙啄、翅膀分明。相传,僧地藏在此拜诵经书,大鹏飞来聆听,感化为石。岩石为中粒钾长花岗岩。<br>照片右:截取“大鹏听经”石的一部分,似乎又可以有新的想象。</h3> <h3>从登天台峰顶的路上俯瞰古拜经台。</h3> <h3>从古拜经台到天台峰顶还有888级台阶。游山至此已有大半天了,颇有几分疲惫。乍一看到这个数据,再抬头一看,山路十分坎坷崎岖,还真是有点考验人的体力和勇气。游九华有一句话,不登天台,等于没来,还是下定决心往上爬。年轻人爬山心急,但爬不了多远就得休息,最后登上天台峰顶时我还不比那些年轻人慢,心里颇有几分小小的得意。沿途仍然是随处可见的花岗岩怪石与黄山松,风景酷似黄山。</h3> <h3>虽然没有找到标识,从形态上看这两块巨岩应该就是景区介绍中提到的蜡烛峰了吧。</h3> <h3>九华山上的黄山松林。<br>由于九华山已经晴了三个月了,照片中可以看到好多松针已经枯黄了,景区广播也在不停地提醒禁烟。</h3> <h3>金龟朝北斗<br>位于十王峰西北。由拜经台登天台峰,约一百米处回首西望,见一石龟竖立,神情专注,似翘首仰望北斗星辰,故得名。<br>花岗岩受到三组节理的切割,在风化、冲蚀和不均匀崩塌后,形成由小型石锥和半圆形石柱组成的造型石,形似一石龟竖立。</h3> <h3>天台峰底部的摩崖石刻。<br>“龙华三会”和“至圣先天老祖”已看不清是何人所题。“高哉九华与天接,我来目爽心胸扩”是孙元良所题。</h3> <h3>位于天台峰对面的九华山最高峰-十王峰。</h3> <h3>双桃石<br>位于十王峰西南侧,巨石高耸,四面无遮,上托两石,顶尖下圆,状若两颗鮮桃,俗称双桃峰。<br>由钵㿻峰眺望双桃石,则又似二士并列,故又名二士峰。</h3> <h3>天台寺<br>即地藏寺,又名地藏禅林,系全国重点寺院。天台寺位于天台峰顶,海拔1306米,是九华山位置最高的寺院。因天台寺是佛教信徒朝拜地藏圣迹必到之处,称之为“中天世界”,故往往将天台峰称九华山主峰。<br>这里也是游九华必到之处,自古就有游九华“不到天台,等于没来”之说。</h3> <h3>天台寺始建于宋,后废毁。明洪武年间、清康熙年间、光绪年间均有重修。<br>宋代高僧宗杲“游九华山题天台高处”诗云:“踏遍天台不作声,清钟一杵万山鸣“,说明宋代时已有寺院。</h3> <h3>1955年青阳县人民政府重修天台寺,内部结构仍保持大殿原貌,上层为万佛殿,中层为地藏殿,下层为地下室。卷拱石洞山门依旧。相传唐时新罗僧地藏在此禅修,留有“金仙洞遗迹。寺院周边石壁上存有历代名人朝山时留下的摩崖石刻。1982年,九华山管理处进行了重修。1983年,又重修佛像,上漆贴金。</h3> <h3>天台寺的大雄宝殿,又称万佛楼。万佛楼里从上到下,前后左右的墙壁上都供奉着佛像,据说有万尊之多。</h3> <h3>一线天<br>两块巨石之间的缝隙只能钻过去一个人,钻过去就是天台峰顶。<br>一线天是一种典型的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岩石受力形成的,没有发生显著位移的破裂,称为节理。九华山钾长花岗岩中垂直节理发育,且切割深。受其影响,坚硬的花岗岩可被切割成各种奇峰、怪石、陡崖等。</h3> <h3>从天台峰顶看天台寺大雄宝殿和十王峰。</h3> <h3>天台峰顶山梁,俗称“青龙背”。</h3> <h3>平安锁<br>下面的基石上刻有“灵山九华祈福地 天台青龙锁平安”。<br>平安锁也是一个取景框,透过圆孔看到的是九华山气象台。</h3> <h3>气象台<br>位于天台峰顶。气象台的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高山上,既辛苦又寂寞,非常不易,也是一种修行。</h3> <h3>碑刻“一览众山小”<br>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走过崎岖坎坷艰辛的山路,来到这奇险的天台峰顶,对此有了更深的感受。</h3> <h3>站在天台峰顶眺望群山,真是一览众山小啊!<br>“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眥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天台峰顶重温杜甫的名篇“望岳”,感受特别深。好像只要将岱宗改为九华,齐鲁改为皖南,就可以直接用来描述九华胜境了。</h3> <h3>此景此情令人心境开阔,豁然开朗,不由想起了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鬓微霜,又何妨。……”。一种豪情狂兴,似乎又回到了我这70后老翁身上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