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各位老师们大家好!2019年6月29日胡申生老师的讲座非常精彩,从锣鼓经入手谈京剧摄影在抓拍人物亮相时要注意锣鼓经的鼓点。这是一个创新的话题,之前也没有人探讨过。所以,我们要为策划者周炯儿,卢雯和任智军三位老师鼓掌,感谢他们的策划,才有了胡老师精彩的演讲,几十位旁听者无不受益匪浅。我是一个京剧爱好者,同时也是摄影爱好者,在京剧摄影方面,我想说说自己的几点不成熟的体会与大家交流,供大家参考。如有讲的不对的地方,仅是我的个人拙见,敬请各位老师们斧正!</h3><h3> 京剧摄影,其实有不同的抓拍方法。1.对亮相人物的抓拍,我认为必须要有人物特点的雕塑感。因为京剧人物众多,每个人物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特点和造型,所以在亮相上都会有所不同,我们抓拍时必须要结合锣鼓经瞅准时机按下快门,体现这位演员饰演的人物的精气神,必须具有符合这个人物性格的强烈个性的雕塑感。2.对武戏开打中的演员以及在演出中作动作表演(如:舞水袖,舞刀枪,舞绸带,舞大旗,甩发甩髯和跳跃及跌打翻转的各式跟斗……)的抓拍时,必须要有动态感。舞台上的演员在做剧烈的动作表演,如果抓拍出来的照片也像亮相一样各个部位都非常清晰,那就是极快的一瞬间造型,体现不出演员的动态感,照片就不活了。所以我个人以为抓拍武戏开打及演员作动作造型时,一定要有动态感,而且在这个照片中,主要人物的五官一定要清晰,其他部分因为在运动中,必须体现出运动中的模糊感。这才是京剧摄影中动静结合有运动感的摄影佳作。3.抓拍人物形象,必须要拍出“有戏”。这种“有戏”,指的是拍出演员所饰演的人物脸部表情以及动作在此时与表演场景的符合性和一致性。京剧剧目众多,人物更多,在不同的戏里,演员要饰演符合剧中人物个性的人物,生墨净旦丑各有不同,唱念做打必不可少,化妆,行头,头饰头盔及各种鞋靴,还有数不清的十八般武器和道具,在色彩以及型态上给了广大京剧演员表演的巨大空间,也给了我们喜欢京剧摄影的朋友们巨大的创作空间。所以,要拍好京剧摄影作品,扎实的摄影基本功只是基础之一。熟悉京剧曲目和人物,熟悉唱腔和剧情,再加上懂得一点锣鼓经,不断实践,就能拍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摄影佳作。</h3><h3><font color="#010101"> 至于摄影方面许多具体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包括后期加工制作),不在此讨论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另起炉灶,大家参与交流探讨。但是我不大赞成在京剧摄影作品中加入大量的后期制作元素。能不用尽量不用或者尽量少用,原汁原味的京剧摄影作品,才是体现摄影者的真实水平。</font></h3><h3> 以上是我肤浅的一些拙见,与喜欢京剧和京剧摄影者交流沟通。不当之处,敬请斧正!</h3><h3>下面传一些拙作,体现亮相和武打动态及人物表情的京剧摄影作品,也欢迎大家进行批评指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