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博洛尼亞海神噴泉廣場上的市政厅。</h1><h1>这是2019年10月11日,在去佛罗伦萨的途中,先去了二個小城-愽洛尼亞,和旁边相距二十分钟車程的引擎之都-摩德纳,我們在二個城市停留了一天。</h1><h1>完后,我們痛彻心扉的明白:只安排一天的時間在这二個著名的有故事的城市,是彻彻底底的失敗,是遠遠不夠的,就是這样兩個城市,在意大利历史上曾經爆發一場著名的战爭"水桶之战",这场战爭竞然改变了歐洲的政治历史,</h1><h1>遺憾哪!但是我們只有留下遺憾,期待下次再來了。</h1> <h1><br></h1> <h1><b>博洛尼亚的海神噴泉。</b></h1><h1>博洛尼亞位于意大利中部,人口20万,几件事具有世界意义:</h1><h1>其一、意大利历史上一場著名的战爭<b>"水桶之战"</b>,就是在和摩德納這兩個城市之間發生,而博洛尼亞是战敗方。</h1><h1>其二、海神廣場的<b>海神喷泉</b>。</h1><h1>海神噴泉建于1563-1567年间,是佛兰芒雕塑家Jean de Boulogne(意大利人称之为Giambologna)、外号为“西西里人”的Tommaso Laureti的作品。</h1><h1>海神雕塑所举起的三叉戟🔱,就是玛莎拉蒂车徽的起源。</h1><h1>其三、博洛尼亞有一所聞名世界的大学:<b>博洛尼亚大学</b>(义大利语:Università di Bologna;拉丁语:Universitas Bononiensis;是广泛公认的西方最古老的大学,建立于公元1088年神圣罗马帝国时期。</h1><h1>1988年9月18日,博洛尼亚大学九百年校庆之际,欧洲430位大学校长在博洛尼亚著名的大广场上共同签署了欧洲大学宪章,正式承认与宣布博洛尼亚大学为“大学之母”(拉丁文:Alma mater studiorum),即世上所有大学的母校。</h1><h1>一路上听闻了這所大学很多有趣的故事,可惜我們沒有時間去看看。</h1><h1><br></h1><h1><br></h1> <h1>这是博洛尼亞的姐妹塔,左边的塔身在倒塌后严重傾斜,斜过比萨斜塔。</h1> <h1>海神噴泉是愽洛尼亞的像征,噴泉的对面是圣彼得罗尼奧大教堂。</h1><h1>这是大教堂正面,可以看到教堂的上半部沒有完工,下半部则貼上了大理石。</h1> <h1>赫然发现軍車、军警同時守护著大教堂,参观的人們必須沿著白色的坡道进入。好大的架勢,为什么?<br></h1> <h1>軍方守护著教堂大門,當然是免費入內參观,只是你要在持枪全副武裝的軍人目視中進入。</h1> <h1><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教堂內有一個特別封闭的地方,在</span>每人另付3欧元后才能進入,收钱的老奶奶慈祥地关照我們进去后坐下來慢慢看,但不能拍照。我們一进入,便恍然大悟,只見左边整面墻上是一幅巨作,油画分成上下二部分,上半部分是井然有序的天堂,下半部分是惨不忍睹、魔鬼橫行的地狱,令人目瞪口呆的是地狱中心魔鬼在分一尸,尸身下面公然写著"mouhamet",夠胆如此作画在全世界仅此一例!頓時明白了這座教堂为什麼需要軍方保护的原因。</h1><h1>这是全世界唯一一幅把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的名字写在地狱里的油画,因此成为穆斯林报复的目标,武装士兵和警察常年驻守。</h1> <h1>傍晚,到了博洛尼亞的邻城-摩德納,兩地車程20分鐘。</h1><h1>世界頂級跑車製造商法拉利、兰博基尼、瑪沙拉蒂、帕加尼、De Tomaso全部將总部設在这个城市,因此也称為"引擎之都"。</h1><h1>后面隐约可以看到雄伟的摩德納圓頂大教堂。可惜我們到的太晚了一切都已經关門了。</h1> <h1>摩德纳主教座堂。</h1> <h1>摩德那和博洛尼亞在历史上有一場聞名于世的战争"水桶之战"。表面上看仅仅是为了一只水桶,实际上是黑白兩党之战。</h1><h1> 意大利北部的摩德纳以7000兵马入侵隔壁的博洛尼亚,后者派兵32000人抵御之,双方爆发Zappolino会战。博洛尼亚军败溃,但双方兵力损失数字相同,约各有2000人左右,所以摩德纳军撤退。但在摩德纳军撤退的时候,从博洛尼亚军营中带走了一口用来喂马喝水用的<b>橡木桶</b>。战后双方和谈时,博洛尼亚承认战败,但要求摩德纳归还土地与那口水桶。摩德纳表示土地可以归还,但水桶绝对不给。于是双方为此展开十二年战争。这就是著名的<b>“水桶事件”。</b></h1><h1>這個水桶至今保存在吉蘭迪那(Ghirlandina)大教堂這個塔楼上供遊客參觀。</h1> <h1>這個高塔已經被联合國列入世界遺产目錄。<br></h1> <h1><b>摩德納軍事学院。</b></h1><h1>这所拥有百年历史,將帅辈出的世界著名軍校,為古老的摩德納市增添了几分庄重、严肃、和神秘的色彩。</h1> <h1>摩德納是世界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的家乡,他的別墅是可以參观的,可是我們偏偏什麼也做不了,只剩遺憾。</h1> <h1>摩德納以天堂般的美食聞名天下,我們晚餐在摩德納最出色的餐廳吃飯,一走進店家,一個美麗的古董留聲機正向客人展示其悠久的歷史。</h1> <h1>餐桌美侖美奐。</h1> <h1>前菜就像花朵一樣。</h1><h1>主菜我就不好意思拍了,因為招待我們的有的是第一次見面的意大利女婿的家人。</h1> <h1>香醋,原自意大利摩德納,因此,意大利的香醋全球第一,而摩徳纳的香醋全意大利第一,來到摩德納,一定要把这瓶香醋帶回家。</h1> <h1>把香醋帶回了家,真正的酸甜可口!</h1> <h1>在摩德納留下了太多太多的遺憾,法拉利总部展覧厅、法拉利世界汽車博物館、恩佐·法拉利村⋯这些都是世界遊客必到之處,而我們匆匆地來匆匆的離去,离开这座城市時,我們相約一起再回摩德納。</h1> <h1>依依不捨的离开摩德納,來到歐洲文艺復興之都-佛罗伦萨。</h1><h1>首先就是人山人海的圣母百花大教堂、以及乔托钟楼。</h1> <h1>百花大教堂前的百花仙子。</h1> <h1>圣諾望洗礼堂。</h1> <h1>洗礼堂青銅大門之中的一扇黃金的"天國之門"。</h1> <h1>排队一個小時才能入內參观。</h1> <h1>佛罗伦萨的心脏:領主廣場,堪稱壯丽的露天艺术博物館。</h1><h1>这是科西莫一世的骑馬青銅像。</h1> <h1>海格力斯和凱克斯。</h1> <h1>領主廣場上大卫像的復制品,男性美的最佳範例。</h1> <h1>領主廣場上众多雕塑。</h1> <h1><br></h1> <h1><br></h1> <h1>共和廣場。</h1> <h1>旧宫。</h1> <h1>旧宫裡面的波波里花園。</h1> <h1><b>老桥</b>,在二次大战中唯一完整保存下來的大桥。</h1><h1>桥下的阿诺河横贯整个城市,在佛罗伦萨历史和居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历史上,这条河一段时间带来商业的利益,一段时间又带来泛滥的洪水,因此佛罗伦萨人对阿诺河是爱恨交加。</h1> <h1>老桥又称"金桥",意指桥上全是珠宝金器店。</h1><h1>在阿诺河上的桥梁中,老桥是一座独特的桥梁,桥上开设珠宝店,上层还有贵族行走的瓦萨利走廊(Corridoio vasariano)。<br></h1> <h1>在老桥上闲逛。</h1> <h1>老桥上闲拍。</h1> <h1><b>米开朗基罗广场(Piazzale Michelangelo)</b></h1><h1>意大利佛罗伦萨最著名的市景俯瞰地点,位于该市阿诺河南岸,市中心以南的奥特拉诺区的山上,是一个热门旅游目的地,吸引了无数游客,出现在许多明信片中。<br></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这座广场兴建于1869年,1865年由建筑师朱塞佩·波吉(Giuseppe Poggi)设计。当时佛罗伦萨是意大利的临时首都,进行了一项城市复兴计划,在右岸,将14世纪的城墙改建为环形马路;而在阿诺河左岸,圣米尼亚托山8公里长的蜿蜒的山路Viale dei Colli,在山顶上修建了广场,成为观看城市全景的阳台。</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这座广场用以纪念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点缀着一些他留在佛罗伦萨的著名作品的复制品,例如在广场中央的青铜大卫像,以及佛罗伦萨圣老楞佐大殿的美第奇小教堂的寓言。这些复制品均用青铜制作,而原作为白色大理石。1873年6月25日,使用了九对牛,才将这些复制品运送到此处。</h1><h1>有意思!</h1> <h1>在米开朗基罗广场俯瞰黃昏的佛罗伦萨,右邊高高的塔就是旧宫。</h1><h1>佛罗伦萨天际线。</h1> <h1><br></h1> <h1>依次排列在阿諾河上的桥,第一座就是"老桥"。</h1> <h1><br></h1> <h1>在"老桥"旁边的一家著名的牛排店吃晚餐,店家把生牛排端上來先让我們看看拍照。</h1> <h1>熟牛排上桌。</h1> <h1>比薩斜塔、洗禮堂、大教堂。</h1> <h1>大教堂里面。</h1> <h1>洗禮堂正面。</h1> <h1>蹦的真高,年輕就是好,仿佛一腳踢斜了比薩塔。</h1> <h1>這樣的比萨斜塔,拍得好!</h1> <h1>比薩墓园,墓園里都是著名的传教士的墓碑,其中一位于1867年在香港逝世。</h1> <h1>墓園裡正在進行壁画修復工程。</h1> <h1>比薩斜塔前人頭湧湧,要找到人少的角度拍照不容易。</h1><h1>各國遊客扶手弄姿,我很喜歡💕😁。</h1> <h1>众人推斜塔,拍照的那個在哪裡?</h1> <h1>在佛罗仑萨拍街頭。</h1> <h1>佛罗伦薩的女人街。</h1> <h1>賣画的人。</h1> <h1>意大利軍人。</h1> <h1>笑看人生百态。</h1><h1>匆匆走過三個迷人的城市,只是看了个大概,沒有看夠啊,何日才能重回意大利?翘首以待!</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