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ed2308"><b>激荡迎飞雪,焕醒童心暖独回,<br></b><b>宫闱孤寂深,红墙碧瓦悠肤白,<br></b><b>风递幽香出,俏丽佳人艳神魅,<br></b><b>瑞雪应丰年,华夏伟梦续金辉 。</b></font></h1><h3><font color="#167efb"> ----2019年12月16日北京第二场雪的天安门周边赏雪游记</font></h3><h3><br></h3><h3></h3><h3> 雪,是冬姑娘把准备了一年的礼物送给了我们。那洁白无暇的六角片宛如一个个坠入人间的精灵。它们那轻盈娇小的身躯,再配上雪白的衣裳,好似一只只晶莹的蝴蝶在空中飞舞。它们以铺天盖地之势迅速笼罩了整个大地。一切都被染白了。</h3><h3><br></h3><h3> <font color="#010101"> 2019年12月16日黎明开始,北京第二场雪纷纷扬扬飘洒在广袤的大地上。人们难以抑制兴奋之情,纷至沓来捕捉魅丽雪景。故宫雷打不动的周一闭馆,使得很多摄影爱好者留下遗憾。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就成了拍摄的热点。</font></h3> <h3>堆个雪人望故宫</h3> <h3>难得一遇风雪情</h3> <h3>纷纷扬扬激荡境</h3> <h3> 中国国家大剧院是新“北京十六景”之一的地标性建筑,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人民大会堂西侧,由主体建筑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h3><h3> 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是亚洲最大的剧院综合体。国家大剧院外观呈半椭球形,东西方向长轴长度为212.20米,南北方向短轴长度为143.64米,建筑物高度为46.285米,占地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10.5万平方米,地下附属设施6万平方米,总造价30.67亿元。设有歌剧院、音乐厅、戏剧场以及艺术展厅、餐厅、音像商店等配套设施。</h3> <h3>剧院雪地成一景</h3> <h3>穹顶覆雪银冰晶</h3> <h3>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总高34.7米。天安门城楼长66米、宽37米。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毛泽东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h3> <h3>漫天飞雪城楼敬</h3> <h3>华表守护把天擎</h3> <h3>飞雪扬洒视朦胧</h3> <h3> 1949年10月1日,在这里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由此被设计入国徽,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h3> <h3>城楼巍峨飘雪景</h3> <h3>观赏雪景心崇敬</h3> <h3>风雪无阻激动情</h3> <h3>难得一见雪中灵</h3> <h3>爱岗敬业保和平</h3> <h3>纷至沓来享憧憬</h3> <h3>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位于北京市中心紫禁城(故宫)南面,天安门东侧,与故宫一墙之隔。前身是皇室太庙,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万历和清顺治、乾隆年间都曾重修、 改建,是明,清两代封建皇帝祭祖的地方。解放后,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把太庙改为劳动人民文化 宫,交给北京市总工会作为工人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并于195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正式开放。所以,郭沫若同志作诗 说:“昔为帝王庙,今作文化宫。”</h3><h3></h3> <h3>劳动人民文化宫</h3> <h3>松雪高洁历史经</h3> <h3>雪地白鸽别样情</h3> <h3>龙宫龙爪龙飞腾</h3> <h3>红墙金瓦史诗擎</h3> <h3>宫闱深邃有三层</h3> <h3>莺雀驻足享雪景</h3> <h3>美不胜收魅丽虹</h3> <h3>庙宇松塔敬祖宗</h3> <h3>碧水廊桥傲青松</h3> <h3> 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二百余亩,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h3><h3> 太庙,大殿耸立于整个太庙建筑群的中心,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达2240平方米;重檐庑殿顶,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四周围石护栏;殿内的主要梁栋外包沉香木,别的建筑构件均为名贵的金丝楠木。</h3><h3> 太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共有三重围墙,由前、中、后三大殿构成三层封闭式庭院。</h3> <h3>太庙大殿赛故宫</h3> <h3>美丽冻人婚纱映</h3> <h3>美女好似自东瀛</h3> <h3>飞雪映衬古装情</h3> <h3>龙头啸天护庙静</h3> <h3>红墙绿竹相辉映</h3> <h3>松雪高墙别样敬</h3> <h3>雪落之处都是景</h3> <h3>朦胧美感更伟宏</h3> <h3>静物映衬风雪情</h3> <h3><font color="#167efb">雪中有佳人,娇艳妆容靓红尘。</font></h3><h3><font color="#167efb">神若春湖水,寒冬深宫粉黛温 。</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共享魅丽美女 2019年12月16日北京太庙</font></h3> <h3>俏丽格格拍雪影</h3> <h3>精心装扮魅无境</h3> <h3>道具齐全留魅影</h3> <h3>经年累月夏秋冬</h3> <h3>洁白无瑕魅无境</h3> <h3>雪花飞舞宫闱净</h3> <h3>历经沧桑续复兴</h3> <h3><font color="#167efb">瑞雪纷扬雪漫天,城楼故宫楼宇艳,</font></h3><h3><font color="#167efb">檐流未滴寒花冻,清孤妩媚更庄严 。</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共享美丽祖国 2019年12月16日北京天安门太庙故宫</font></h3> <h3>风寒无畏满雪景</h3> <h3>飞雪迎春享爱情</h3> <h3>美丽冻人不觉冷</h3> <h3> 中山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紫禁城(故宫)南面,天安门西侧,与故宫一墙之隔。占地23万平方米,是—座纪念性的古典坛庙园林。它原是明清两代的社稷坛,与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一起沿袭周代以来“左祖右社”的礼制建造。</h3><h3>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在园内拜殿(今中山堂)停放灵柩,举行公祭。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1928年改名为中山公园。</h3> <h3>遍地覆雪更喜庆</h3> <h3>长廊花枝松高凌</h3> <h3>热爱生活陶然情</h3> <h3>社稷御园天下平</h3> <h3>红墙雪地养颜盛</h3> <h3>青草傲雪有意境</h3> <h3>寒冬红花雪中情</h3> <h3>无畏雪寒出魅景</h3> <h3>傲雪红枝更憧憬</h3> <h3> 紫禁城就是故宫,自从明朝时期建立起故宫就被叫做紫禁城,从此以后这里便象征着王权,象征着富贵。</h3><h3> 皇帝觉得自己住的地方都是非常高贵的,平民百姓是没有资格进入的,所以他就在故宫的两侧设上守卫,防止没有身份的人闯进去,这里只有大臣们在上朝的时候才能够进去,其他人如果想要进去的话,一定要有皇帝亲赐的令牌才行。所以这个“禁”字就是从这里来的。</h3><h3> 自明朝以后就有了紫禁城这个象征皇权的地方,皇室的人全都在这个地方居住,没有皇帝的命令,没有人敢进宫,也没有人敢出宫,即使是公主、皇子们也不行,管的非常严格。</h3> <h3><h3>故宫角楼西南挺</h3></h3> <h3>午门城楼望星空</h3> <h3>深邃午门魂魄惊</h3> <h3>故宫闭馆道路静</h3> <h3> 故宫为中国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故宫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公元1406年即开始营造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清逊帝爱新觉罗·溥仪被逐出宫禁。</h3> <h3>宫中灵气播大众</h3> <h3>自由飞翔很太平</h3> <h3><font color="#167efb">振翅白鸽红墙畔,红花雪中令萧寒,</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傲骨显露冬日绿,四季轮回艳人间 。</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共享美丽祖国 2019年12月16日北京故宫午门中山公园</font></h3> <h3>午门院落任飞影</h3> <h3>捕捉振翅悠心境</h3> <h3>展翅飞翔任天空</h3> <h3> 城市的温度很快将雪花融化,恢复了原来的面貌。热爱生活的人们不甘寂寞,纷纷留下飘雪的记忆,在朋友圈里分享大自然恩赐给人间的美好。</h3><h3><br></h3><h3> 衷心感谢您的欣赏,下期再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