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课促成长 名师点迷津

实验学校 武玲

<h3>  2019年12月10号我有幸参加了2019咸宁市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展评活动。这次活动以“强化阅读指导,提升核心素养”为主题,展现了精彩纷呈的十堂优质课。参赛教师们个个都游刃有余、展示了各具特色的阅读课例。与此同时,这次活动以两场主题讲座为十节课分别起到了一个良好的引导和完满的收尾作用。</h3><h3> 活动伊始,吴亚林教授从“人生识字糊涂始”、“书到用时方恨少”、“尽信书不如无书”三个方面讲述了读书的态度。让我们对读书有了新的认识——在尽可能多读书的前提下提炼属于自己的观点,将书读活。</h3> <h3>  这次展评活动的第一堂课是来自咸宁市实验小学的徐瀛老师的主讲的整书阅读课——森林里的小世界《森林报》。徐老师通过和学生聊天来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然后通过图片导入,引发学生对海报的兴趣。借此进入今天学习的主题课外读本《森林报》。</h3><h3> 徐老师通过介绍书籍作者,进而引出森林年历,年历后的每个月份都有对应的故事。让学生发表观点说说对哪个故事感兴趣并对故事内容进行预测。学生热情高涨,各抒己见。然后老师对其中一个故事进行了详细的预测推断,并用PPT展示精彩故事情节,使得学生们对《森林报》充满了期待。</h3><h3> </h3> <h3>  来自赤壁市实验小学的皮锦老师是一位激情满满的教师。毫无疑问,她热情的教学风格深深的感染了孩子们,整堂课在皮老师的引导下充满活力。她执教的内容是《窗边的小豆豆》导读课。皮老师通过谈话激趣,图文结合,展示日本元素:樱花富士山、和服、寿司、樱桃小丸子。接着让孩子了解日本儿童文学代表作家,进而了解《窗边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彻子。在介绍主人公小豆豆之前先让孩子们猜测小豆豆会是个怎样的孩子?激发孩子们对文章的好奇心。进而对巴学园的特点、小林校长的教育方式进行大胆猜测和了解,让孩子们对书中内容充满阅读期待。</h3> <h3>  叶雅老师的一堂《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语言精炼、设计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符合高段学生特点。叶老师提问导入让学生们初步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封面和作者。然后出示精彩书评和目录帮助孩子们整体把握整书内容。紧接着围绕故事情节展开导读,叶老师以鲁滨逊为主线,抓住人物形象,了解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在授课的同时叶老师也会恰当的引导学生读相关片段,以读促悟,通过朗读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使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h3> <h3>  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的吴颖老师的一节——图文共奏“团圆”曲(师生共读绘本《团圆》)堪称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受到了广大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吴老师对课堂的操控能力恰到好处,声音极富感染力。这堂课围绕“团圆”展开,以毛毛爸爸回家过年为切入点,讲述了一个饱含亲情的温馨绘本故事。课堂上师生配合默契,既有笑点又有泪点,让孩子们体会到了身处他乡的父母的不易,增加了他们对为了生计漂泊在外父母的理解之情。</h3> <h3>  《安徒生童话》可谓是孩子们的最爱,通山县南林小学的杜莹的老师为孩子们打开了童话世界的大门。杜老师借助童话故事图片导入,让孩子们看图猜故事,从而导入《安徒生童话》并了解丹麦作家安徒生。课堂通过为城堡设计三扇大门需要回答问题才能打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杜老师通过出示目录和童话片段让学生对《安徒生童话》内容有初步了解。借“海的女儿”这个故事提炼故事情节,让学生掌握通过情节环、情节绳、情节波、情节梯这样的思维导图快速了解故事梗概。然后请生细读《丑小鸭》并完成阅读记录卡,有效的帮助了学生阅读后面的篇目。</h3> <h3>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作为国产经典动画片也被嘉鱼县实验小学的潘秀珍老师带到了二年级的课堂上。潘老师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授课方式让孩子们整体感知了书籍的基本信息。师生配乐朗读“会叫的大皮鞋”环节,情节生动活泼,并通过朗读体会到小头爸爸善良的性格特点。师生合作学习了这个故事后,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其他故事,并交流有趣的情节、点生分享。最后在老师的总结中让孩子开启自主阅读之旅。</h3> <h3>  汪巧巧老师主讲的《夏洛的网》阅读分享,让孩子们感受到里面几个主角的人物形象:有同情心、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夏洛,有贪吃、天真单纯的威尔伯,还有善良的弗恩。汪老师通过让孩子们对不同角色和重要故事情节的分析解读,让孩子们对这本书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夏洛的网不仅仅改变了威尔伯的命运,也是友谊、忠诚、爱的真实写照。最后老师总结了阅读方法:关注插图、了解人物、品味情节,为推荐的另外两本书提供阅读参考。</h3> <h3>  童话故事往往能博得孩子们的眼球,刘奕老师的课堂通过“情节相似”展开了对两篇具有“情节相似”特征的文本进行教学。既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童话的乐趣又让他们从知识层面了解了童话故事。刘老师先带领学生学习《那一定会很好》让孩子们学会画思维导图,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的逻辑推理能力。然后放手让孩子们合作完成《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的思维导图,最后回归统编版教材的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给孩子起到了一个积极的引导作用。</h3> <h3>  通城县实验小学黎丽老师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有趣的儿童诗》。老师满满的亲和力让孩子们乐意和老师互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开头巧妙设计,借助音频导读来展开对应的学习。通过拍手读、拍桌子读、合作读、变化声音大小读等多重方式来朗读来激发朗读兴趣,然后通过引导学生猜想PPT上出示的儿童诗后续内容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为今后创作儿童诗打下基础。黎老师的板书设计也是别出心裁,符合低段孩子的特点。</h3> <h3>  咸宁市第十八小学的彭娟老师的一堂《七色花》阅读指导课也是别具特色。在课堂伊始就提出了阅读习惯的相关要求。然后借助“阅读竞猜”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通过“解密咒语,梳理情节”让孩子们开火车读七个愿望对应的咒语的最后一句,然后小组合作完成七色花咒语情节图。紧接着交流分享故事中 故事最有意思的片段,分别播放学生表演的珍妮去北极片段和她要玩具的动画片段,让孩子能更好的理解这两部分故事情节。最后拓展延伸,用“珍妮用七色花换取了七个愿望,如果是你,你希望换得什么愿望?”贴近文本,表达了孩子们的心声。</h3> <h3>  活动的最后,特级教师汪力针对课外整书阅读提出了他自己的几点看法,首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能被“分数”捆绑,不能把语文教材学习作为课堂的唯一,要考虑“精简课时,课内外整合”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汪老师针对整书阅读提出了几点要求:①培养阅读兴趣 ②积累阅读知识 ③构建阅读策略 ④养成阅读习惯 ⑤促进精神成长。实现整书阅读的价值和意义。</h3> <h3>  通过参加这次课外阅读教学展评,我深感自己离一名优秀语文教师还相差甚远。今后,我会以身作则带领孩子们多读有益的课外书籍,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促进孩子们的精神成长!正如毛主席所说“饭可一日不吃,觉可一日不睡,但书不可一日不读”。让读书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食粮,让书香伴随孩子们茁壮快乐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