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艾米∙金三角幼儿园
2019年急救护理知识学习</h3> <h3> 大家都知道幼儿园不安全因素无处不在,有的来之幼儿自身,有的来之外界环境的影响。为了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管理,提高每位教师的安全教育意识,使教师能在幼儿园突发事件中运用一些简单易行正确的急救知识去进行急救,所以今天我们开展教师急救护理知识学习。</h3> <h3>培训中,李主任和卢医生现场演示急救步骤,讲解了常见的流鼻血、磕伤、碰伤、吞食异物、高热惊厥、外伤急救、幼儿烫伤、创伤出血、心跳骤停等意外伤害的处理措施以及幼儿、成人的心肺复苏急救方法等知识。</h3> <h3>卢医生通过孩子发生惊厥,我们应该怎样去处理来演示。</h3> <h3> 处理方法:
1、一名教师一手把孩子平放在地上或床上,让孩子的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使孩子呼吸通畅。另一只手用大拇指掐压患儿的人中。
2、另一名老师赶紧取一筷子(最好外面包一层清洁的布或纱布),插在两侧或一侧上下大牙之间,以防止舌咬伤以及舌后坠引起的窒息。如果来不及老师先把自己的手指塞在孩子的口中。(被孩子咬时,有些疼要忍住),同时用另一只手捏住患儿手上的虎口穴用劲掐压。
3、取冷湿毛巾大面积敷于额头,5至10分钟换一次,以利迅速散热降温。
4、打电话给家长,让他迅速带孩子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及早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h3> <h3>如果孩子有流鼻血我们应该怎么样处理。</h3> <h3>卢医生演示心肺复苏急救的方法。</h3> <h3>放好体位:使患者仰卧在坚固的平(地)面上,将双上肢放置身体两侧;<br><br>.开放气道并判断有无呼吸:如颈部无创伤,可采用头后仰法开放气道,并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和呕吐物,然后将耳朵贴近患者的口鼻附近,感觉有无气息,再观察胸部有无起伏动作,最后仔细听有无气流呼出的声音。若无上述体征可确定无呼吸;<br><br>连续吹气两次:捏住患者的鼻孔,防止漏气,急救者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全罩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2秒钟以上,确保呼吸时胸廓起伏;连续按压30次:将手掌根贴在患者胸骨的下半部,另一手掌重叠放在这只手背上,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垂直下压,按压幅度为4--5cm,每次按压后,放松使胸骨恢复到按压前的位置,放松时双手不要离开胸壁,按压频率为100次/分,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不能冲击式的猛压。</h3> <h3>通过此次培训,全园教职工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更好地运用这些急救知识对幼儿进行救助,也可以进行自救和互救,保教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将意外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确保幼儿的生命健康。虽说意外事件无处不在,但我们衷心希望孩子们健康茁壮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