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之约】05-神奇的吉隆沟

崔子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u>2018.07.22</u></h1><h5><u><br></u></h5> <h1>日喀则扎什伦布寺门前广场。此地海拔3800米</h1> <h1>来到扎什伦布寺门前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跳藏族舞蹈人们</h1><h3></h3> <h1>扎什伦布寺</h1> <h1>参观门票55元</h1><h3></h3> <h1>扎什伦布寺意为“吉祥须弥寺”,位于西藏日喀则的尼色日山下,是该地区最大的寺庙。明朝正统12年,宗喀巴弟子根敦朱巴兴建,后来历代班禅在该寺主持,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加以扩建。扎什伦布寺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h1><h1>扎什伦布寺可与布达拉宫相媲美,寺中错钦大殿可容2000人诵经,殿中有释迦牟尼像,两边有根敦主与四世班禅立像。大殿两侧为弥勒殿与度母殿。寺的西侧有大弥勒殿,高30米,甚宏伟;另有历世班禅灵塔殿、藏舍利肉身。寺有四扎仓(经院),教学显密并重。</h1> <h1>离开日喀则、沿G318驶往珠峰大本营方向</h1> <h1>这里是G318与G219交汇处,我们走G318</h1><h3></h3> <h1>嘉措拉雪山垭口5240米</h1> <h1>珠峰大本营</h1> <h1>进了这个门儿就可以到达绒布寺、珠峰大本营了。鉴于珠峰大本营海拔高度(5200米)我们还是心有余悸,所以只得悻悻的离开了!</h1> <h1>离开珠峰大本营</h1> <h1>打算今天到萨嘎</h1> <h1>高原的云☁️</h1> <h1>通过村庄</h1> <h1>这一路海拔都在4000以上</h1> <h1>与藏族老人交谈</h1> <h1>这边藏民家家房顶都插着国旗</h1> <h1>从这里如果继续前行可以到达聂拉木县樟木口岸、G318终点。右拐是X214直通吉隆,一路上可欣赏连绵的雪山,听老司机说如果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希夏邦马峰的真容呢!我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X214</h1> <h1>希夏邦马峰8027米,全部在中国境内唯一的一座八千米以上的高峰</h1> <h1>寂寞天路X214</h1> <h1>X214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差,反而非常好跑,一路上只有我们两个车,跑了大半天就没发现第三辆车!</h1> <h1>此时天气还可以,希夏邦马峰我们见到了,不枉此行!这一张是我在汽车行进中拍摄的</h1><h3></h3> <h1>离开公路,我们将车驶向了希夏邦马峰方向,可是神山与我们总是若即若离,我们试图再靠近一些,但还是感觉好远好远!</h1> <h1>山高留住云☁️,山峰的周围总有云腾缭绕</h1> <h1>不为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h1><h3></h3> <h1>圣湖佩枯错</h1> <h1>有位诗人曾说过,神山配圣湖,如果你看到了神山它的附近必有圣湖。</h1> <h1>大家非常激动</h1> <h1>佩枯措距离萨嘎100公里、距离吉隆50公里</h1><h3></h3> <h1>现在去萨嘎显然不现实,因为太晚了,所以只能就近选择吉隆县</h1> <h1>我们攀过了一座又一座山,原来吉隆县在山的另一头。孔唐拉姆山海拔5236米</h1> <h1>这是我们今天的行走的路线,日喀则-吉隆500公里</h1><h1></h1><h5></h5><h3></h3><h1></h1> <p style="text-align: right;">(单击地图可放大观看)</h3> <h3></h3><h1>吉隆县位于日喀则西南部,县政府驻宗嘎镇。吉隆县辖2镇4乡,总面积9300平方公里,总人口1万人。</h1><h5></h5><h1>吉隆,为藏语“舒适村”、“欢乐村”之意寓。吉隆之得名,传说是公元8世纪后期,赤松德赞从印度迎请莲花生大师入藏时,大师一行途经吉隆沟(今吉隆镇一带),曾在此住了一宿。大师见此地山清水秀,风景明媚,不胜感概,又溪谷中的河水洁白如乳,溪底的卵石光润如玉,更是赞叹不已。于是,在翌日临行之前,欣然命名此地为“吉隆”,以表达其无限赞誉之情,“吉隆”之称谓遂流传至今。</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u><br></u></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u>2018.07.23</u></h1><h5><u><br></u></h5> <h1>吉隆县(宗嘎镇)、我们住宿的宾馆。此地海拔4200米</h1> <h1>休息了一夜,大家状态还可以,于是临时起意今天去游览吉隆沟</h1> <h1>吉隆县-吉隆镇73公里,沿途是吉隆沟</h1><h3></h3> <h1>吉隆镇是边境小镇,再往前行就是尼泊尔了</h1> <h1>吉隆沟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冰火两重天。开始几十公里完全荒漠沙滩地貌寸草不生(照片略),接下来突然热带雨林,植被茂盛温暖潮湿。这样的转变是在几百米内完成的,你说神奇不!</h1> <h1>我们总是忍不住停下来拍照</h1> <h1>不远处还看到了皑皑雪山,不知道叫什么名字</h1> <h1>接下来是瀑布</h1> <h1>原来这个瀑布叫开热瀑布</h1> <h1>我们是第一个停下来的,随后这里停了很多车</h1> <h1>边陲小镇吉隆,在地图上的位置</h1> <h1>吉隆镇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吉隆县南部,东邻聂拉木县,西、南邻尼泊尔,距离县城73公里,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素有“喜马拉雅后花园”之称。主要河流吉隆藏布穿境而过,向南流向尼泊尔。吉隆镇海拔2600米</h1><h3></h3> <h1>吉隆镇向南再走2公里吉普村</h1><h3></h3> <h1>为什么先来这个村呢?两个理由:第一因为吉普村有著名的吉普大峡谷。第二尼泊尔赤尊公主当年远嫁西藏时,这里正是迎亲队伍与送亲队伍相会的地方。</h1><h3></h3> <h1>停好了车、步行进村</h1> <h1>一步一景、恍若仙境</h1> <h1>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烈地震,波及西藏日喀则市很多的区县。听说吉隆镇是地震的重灾区之一,我们看到很多的地方仍在建设中。</h1> <h1>偶遇前来旅游的一对老夫妻</h1> <h1>瀑布</h1> <h1>当地人</h1> <h1>过了这个吊桥就是吉普村</h1> <h1>吊桥下面👇🏻就是传说中的吉普大峡谷。谷中水流湍急、水声如雷,两岸山峰横列,古树参天,峡谷海拔2785米,距地面落差256米,崖壁深切陡峭。吊桥是吉普村的唯一进出口!</h1> <h1>有点儿害怕,哈哈</h1> <h1>女同志都不敢往下看,那真是万丈深渊啊</h1> <h1>这里的房屋都是政府帮助修建的,🏠非常漂亮!</h1> <h1>家家户户都挂着五星红旗🇨🇳,寓意世世代代不忘党和政府的恩泽!</h1> <h1>我们走访了一户人家,大娘很热情带我们参观新房子,还送我们好吃的。可惜她不会说汉语,我们也不会讲藏语,哈哈!</h1> <h1>当地的小孩,看到我们很兴奋,围着我们跑</h1> <h1>民工顶着很重的砂石料如履平地,而且箭步如飞!</h1> <h1>听工头说(内地人)他们都是尼泊尔人,运一趟料3块钱人民币,他们很辛苦!</h1> <h1>我们离开的时候,吉普村的孩子们送我们到村口</h1> <h1>送些糖果🍬给孩子们吧!</h1> <h1>合影留念、多年以后不知能否记得我们曾来过!</h1> <h1>帕巴寺</h1> <h1></h1><h1>建于公元637年左右。与松赞干布联姻的尼泊尔赤尊公主进西藏时随身带有三尊释迦牟尼佛像,其中的瓦帝桑布之尊被安放在吉隆镇,并为它建造了帕巴寺。</h1><h3></h3> <h1>路口对面就是海关、中尼通关口岸</h1> <h1>吉隆口岸素有“商道”、“官道”之称,有着悠久的边境互市贸易历史。2015年尼泊尔地震之后,樟木镇被迫封闭,现如今吉隆镇已经成为中尼之间最重要的边境贸易城镇,发展建设迅速。</h1><h3></h3> <h1>崭新的街道、两边的楼房都是新建的</h1><h3></h3> <h1>从尼泊尔过来的大篷车</h1> <h1>现在我们原路返回吉隆县</h1> <h1>瀑布</h1> <h1>转弯</h1> <h1>查嘎寺、相传这座寺庙与一位高僧有关</h1> <h1>米拉日巴(1040~1123年),吉隆县扎龙村人,藏传佛教噶举派第二代祖师,著名高僧、密宗修行大师。米拉日巴这位高僧大德、圣者先贤,他的足迹遍布吉隆的山山水水,他的故事在吉隆代代相传。米拉日巴修行的查嘎尔达索寺,在陡峭山崖上历经千年风霜雪雨后,依然透射出佛的灵光。此外吉隆县境内还留下了众多米拉日巴的修行洞,这些历史痕迹,似乎在低语着修炼佛法的艰难困苦。</h1><h3></h3> <h1>转弯处鸣笛</h1> <h1>开车不看景、看景不开车</h1> <h1>连续弯路</h1> <h3>自拍</h3> <h1>落石</h1> <h1>流沙</h1> <h1>吉隆藏布、流向尼泊尔出境</h1><h3></h3> <h1>水到宽处</h1> <h1>峡谷</h1> <h1>峡谷的上边是喜马拉雅山</h1> <h1>小牛犊🐂逆行</h1> <h1>佛塔</h1> <h1>玛尼堆</h1> <h1>急流</h1> <h1>回到吉隆县</h1> <h1>其实吉隆沟里到处都有故事,每个地方都镌刻着历史,只怪我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时间太短了!</h1> <h1>再见吉隆县,也许此生只来这一次!</h1> <h1>又见佩古错!</h1> <h1>佩枯措</h1> <h1>石缝中的野花</h1> <h1>天公作美、圣湖美!</h1> <h1>偶遇两位僧人</h1> <h1>离开佩枯措、偶遇浙江的朋友</h1> <h1>不为朝圣、只为途中与你相遇</h1> <h1>我们相约🤝一同走阿里</h1> <h1>终于到达萨嘎</h1> <h1>吃完晚饭已到深夜。萨嘎海拔4600米</h1> <h5><br></h5><h1>今夜难以入眠。白天的经历像演电影一幕幕的浮现在眼前,其中更让我震撼对我冲击最大是吉隆沟。于是我打开了手机百度……</h1><h5><br></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关于对吉隆沟的描述</h1><h5><br></h5><h1>吉隆沟是日喀则地区5条沟中最靠西的一条,从这里往西,印度洋暖湿气流愈发稀少,无力沿着山谷挺进,因此由此往西,沟也就是山谷并不罕见,但像吉隆沟这样温暖湿润的地方却不见了。4000多万年前,这一带地壳的变迁是以“撕裂”的形式完成的,吉隆沟恰到好处地发育在断层中。在喜马拉雅山被“撕裂”的山体中,吉隆沟是一条又深又长的沟。这条沟基本上是笔直的,就像一副巨大的犁铧沿南北向瞬间划过,两侧的山坡就是其翻开的岩浆土石堆砌而成,其边沿至今还保持着锋利的“刃”。蜷曲的底层、锋利的切线、狰狞的地貌,处处显露着山体的“痛苦表情”</h1><h1>吉隆沟给人最大的感受是惊讶于造物的神奇,竟然会让四季并存在这么狭小的一个山谷里。峡谷里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叶松昂首云天,亭亭玉立;长叶云杉干形通直、小枝柔细如同垂柳。恬静的村庄被绿树环抱着,不远处能清楚地看见若隐若现的雪山。</h1><h1>这是一片未被开发的处女地,原始自然生态保持完好,走进吉隆,如同来到世外桃源。这里的雪山、冰川、草原、湖泊,可将人的魂魄勾去,使人在超然物外的胜境中飘飘欲仙,物我皆忘。</h1><h5><br></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关于日喀则五大名沟概述</h1><h5><br></h5><h1>吉隆沟:小河谷装下了半部西藏史</h1><h1>亚东沟:血浴红河谷,气蒸米粮仓</h1><h1>陈塘沟:封存了夏尔巴人的原始档案</h1><h1>嘎玛沟:珠峰长出的生态园</h1><h1>樟木沟:悬于峭壁之上的要道</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关于吉隆沟是半部西藏史的说法</h1><h5><br></h5><h1>公元633年,尼泊尔尺尊公主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途经吉隆入藏。</h1><h1>公元655年,唐朝著名外交使节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印度时,帝那伏帝(今印度比哈尔邦北部蒂鲁特)王阿罗那顺拒绝大唐使者入境,王玄策从吐蕃借兵一举平定阿罗那顺叛乱,并从印度经吉隆回国。</h1><h1>公元789年,吉隆就是西藏与尼泊尔交往和通商的要道。</h1><h1>公元11世纪初,白德之子维色德受贡唐百姓邀请,于平坝上部的托列地方兴修寝宫,称王执政,建立了雄霸一方的贡唐王朝。</h1><h1>公元13世纪中叶,第9代贡唐王尊巴德娶萨迦法王八思巴的妹妹尼玛崩为妻,与萨迦王朝建立了政治联姻关系,进一步巩固了贡唐王朝的势力。</h1><h1>公元1620年,第司藏巴汗的军队攻打占领了贡唐,第23代贡唐王索朗旺久德被俘到拉堆洛(今定日)协嘎尔,第二年去世。从此,雄踞吉隆23代600多年的贡唐王朝就此覆灭。</h1><h1>公元1788——1792年,廓尔喀(尼泊尔)军队两度入侵西藏。1792年4月25日,清朝福康安将军率清军6000人由拉孜出发,开赴绒辖尔、聂拉木等处抗击廓尔喀兵。同年7月8日,廓尔喀国王投降,福康安奉旨与廓尔喀议和,通过协商,在吉隆热索桥头树立界桩,首次以官方行为标明了边境线位置。</h1><h1>1961年吉隆口岸被批准开放。1972年被批准为国家二类陆路通商口岸。1987年,被批准为国家一类陆路口岸。</h1><h1>近年来,为缓解樟木口岸通关压力和进一步发展西藏对外贸易,国家拟定利用和开发吉隆口岸。</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