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据悉,藏家从抗战至今,牺牲了6位亲人……臧鸣亚,山东省五莲县人,1928年12月出生,1942年12月参加八路军,194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历任八路军学员、战士、宣传队队员等。解放战争调至中国人民解放军鲁南军区剧社任分队长,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战役等,担任过上海市“南京路上好八连”的文化教员,在战争年代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解放后从部队转业至重庆市文工团担任创作员、大队长等职务。1959年谱下了川江最强音《川江号子》,创作的音乐作品不胜枚举,著有《臧鸣亚创作歌曲选》等书籍。1988年离休并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2005年荣获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章,2015年荣获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h3> <h3>臧雷营长的老父亲说: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大庆,作为一名共和国之创建者之一,我非常非常的高兴,我现在祝贺我们的祖国蒸蒸日上,天天向上!</h3> <h3>臧雷营长说:爸爸,走了……他给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艺术财富……</h3> <h3> 讣 告</h3><h3> 臧雷父亲臧鸣亚,因病治疗无效,于2019年12月16日 2:26时在重庆逝世,享年91岁。</h3><h3> 臧鸣亚告别仪式定于2019年12月17日17:00时在石桥铺殡仪馆410(孝道厅)厅举行。</h3> <h3> 那年二月一十七,</h3><h3> 猫在边疆棵棵里,</h3><h3> 军帽哈在光头上,</h3><h3> 手里握着一面旗。</h3><h3> 摸摸上衣包包里,</h3><h3> 放着十元人民币,</h3><h3> 如果活着能回去,</h3><h3> 一定买碗米线吃(吃念作“七”),</h3><h3> 再给老未(未婚妻)送个礼,</h3><h3> 可惜对象还莫米(没有)。</h3> <h3>抗战老英雄臧鸣亚,是一位忠心耿耿为革命几十年的老八路,曾经是八路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文艺战士,他坚定不移的革命音乐人生之路,使他逐渐成长为了著名的作曲家……“人民需要艺术滋养,艺术更需要人民哺育!”这句话是对臧鸣亚音乐人生的最好写照,《川江号子》、《歌唱胜利年》、《解放大军过长江》、《大练兵》、《龙溪河上的姑娘》等经典歌曲,都是臧鸣亚的成名作、代表作,特别是《川江号子》歌曲描写了川江上船工们抢滩夺浪的劳动号子,被誉为川江船工们的最强音……</h3><h3><br></h3><h3> </h3> <h3>1959年经臧鸣亚收集整理谱曲的这部音乐作品一问世,立刻轰动了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就连老人和小孩都能哼上一两段,还被中国唱片厂录制成了唱片,流传之广、经久不衰!这再一次证明了这些歌曲是广大听众迫切需要的精神粮食和欣赏的优秀音乐作品,反过来这些歌曲正因为有了广大听众的喜欢和厚爱才会流传之广、经久不衰…… </h3> <h3>1928年12月23日,臧鸣亚出生在山东省五莲县,许孟镇仁里村一个贫苦家庭,这里是一个有着革命传统的历史名村,涌现了许许多多抗日英雄和当代名人。臧鸣亚的父亲是一位教书先生,他小的时候虽然家境贫寒,一家人倒也过得和和睦睦,但是随着日本侵略军的到来,夺走了这一个家庭那小小的幸福。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略中国,臧鸣亚的家乡仁里村是敌占区和解放区的交接部,八路军进则可攻、退则可守,有着军事上的重要地理位置。</h3> <h3>八路军宣传队在村里写大标语,小小年纪的臧鸣亚经常跑过去看热闹,标语上写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不当亡国奴”……小小年纪的臧鸣亚十分好奇,也深受抗日爱国思想的影响……</h3> <h3>臧鸣亚的父亲臧恩堂以教书先生的身份也参加了地下党,担任了当时中共即东县委书记,父亲积极配合八路军的抗日工作,白天参加掩护八路军的行动,晚上则和八路军武工队员在自己家里,谈论抗战的时局、谈论抗日的形势,还作一些群众的抗日工作,商量策划打鬼子的游击战方案和计划,父亲还领导了抗击日寇的马耳山反扫荡,他与游击队一起转战五莲山区,破袭打击日本鬼子、消灭一些叛徒和汉奸……</h3> <h3>臧鸣亚耳闻目睹了这些抗日斗争和打鬼子战斗的紧张场面,抗日斗争的火种也悄悄地在他幼小心灵里燃烧!1942年的冬天,臧鸣亚怀着对解放区的美好向往、怀着抗日救国的激情,年仅14岁的臧鸣亚就瞒着家人与几个同学一道,偷着跑去找八路军宣传队了,终于辗转到解放区莒南县参加了八路军,由于臧鸣亚才刚满14岁,年纪太小还没有步枪高,先后被转入“八路军滨海中学”、“山东省抗日救国学校”当学员,这样既参了军又念了书。</h3> <h3>臧鸣亚在八路军学校里,一边学习抗日救国思想、一边学习文化知识、一边学习军事技能……这就是臧鸣亚走上革命道路的起点,从此他踏上了抗击日寇的革命征途!在如火如荼抗日战争中,臧鸣亚这一批八路军学员大部分来自敌占区,他们都是血气方刚、思想进步、斗志激昂的热血青年,学习期间经常参加宣传抗日的政治活动……臧鸣亚十分自豪的说:“我和战友们在莒南县组织了斗地主、打恶霸、除汉奸的大会,同时还积极参加军民大生产运动,为解决抗日根据地缺少食盐的困难,我们还编队昼夜兼程到胶南县的泊里镇运盐,在平日里还学会了纺线、织土布、种庄稼等农活……虽然我们年纪小不能上前线去打鬼子,但是我们可以为抗日前线部队提供后勤保障、提供后勤支援……”</h3> <h3>1945年,臧鸣亚从八路军学校学业有成,被分配到台儿庄鲁南部队搞统计调查工作。5月的一天,鲁南军区剧社来台儿庄慰问演出,当时演出的剧目是《李闯王》,伴随着欢快简短欢快的音乐,剧中的人物逐个亮相,当开戏锣鼓敲响的一霎那,臧鸣亚心底潜伏已久对那音乐的情感欣然跃出,犹如烙印一般铭记在他的脑海中,以致他拿起二胡居然能将曲子拉出来。臧鸣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开始沉迷于二胡的曲调之中,只要有空就拉那一段曲子,几乎达到了如痴如迷的程度。臧鸣亚说:“我于是就向部队首长提出申请,要求调到鲁南军区剧社工作,当时部队首长也见我确实有音乐天赋,欣然同意我到更能发挥革命作用的部队去。我激动万分、立马行动,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穿过了敌人的一道道封锁线,只身徒步走了一百多里路,终于到达了鲁西南滕县大郭村的鲁南军区剧社驻地,受到剧社首长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从此我成为了革命文艺队伍的一员……”</h3> <h3>臧鸣亚到了鲁南军区剧社如鱼得水,他如饥似渴边演出、边学习各种音乐知识,在战火纷飞中锻炼成长,他不仅仅学会了二胡、小提琴等多种乐器的演奏,而且还学会了指挥、识谱、记谱等音乐技能,并且还不甘寂寞开始尝试作曲了。臧鸣亚回忆道:“我的第一本‘教材’是《白毛女》,那时鲁南军区首长去延安参加党的七大会议带回了剧本。由于是我在鲁南军区剧社排的第一个剧目,所以至今那些唱词、曲谱我还记忆犹新!当时我克服了重重困难,掌握了歌曲创作的一般技法,开始迈入音乐创作的殿堂,经过辛勤耕耘、精雕细琢,我的第一个作品《攻坚战》问世了,这是为部队推广作战技能而谱写的“四快一慢”队列歌,这首歌不仅表现了我对部队生活的热爱,而且对提高前线指战员的士气起到了鼓舞作用,同时我在创作之路初获成功,坚定了自己音乐创作的决心……”</h3> <h3>臧鸣亚动情的回忆:“那是1946年朱德总司令60寿辰,全党、全军都为他祝寿,我们鲁南军区剧社利用简陋的乐器,为朱德总司令组织了别开生面的生日庆典!我们将朱德总司令的画像贴在方桌面上,然后再抬起排着整齐的队伍,庆祝游行队伍转了几个村庄,大家一起各尽其能、各尽其责,从二胡、笛子、唢呐、锣鼓等民族乐器,再到小号、小提琴、手风琴等西洋乐器,能拉能敲的乐器都统统用上了,苏联歌曲、广东音乐、江南小调、陕北民歌、乡村民谣一遍又一遍演奏,整个庆祝场面十分欢快热闹!此时此刻,我暗暗立下誓言:如果自己在革命队伍里不干出一番成绩来,就对不起敬爱的朱德总司令,就对不起关心我、爱护我的部队首长……”臧鸣亚讲起这个难忘故事,激动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作为一名革命的文艺战士,他不仅要用音乐去鼓舞革命斗志,同时他跟随华东野战军南征北战,亲身经历了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战役的战斗,他每次都冲在战斗的最前沿……</h3> <h3>1947年5月,为了庆祝孟良崮战役的胜利,为了感化从国民党74师、83师投降的俘虏,鲁南军区剧社赶排了《白毛女》和《血泪仇》两个歌剧,臧鸣亚和战友们在一宽阔的河坝上轮翻演出。看戏的国民党被俘士兵,都是穷苦人家强拉从军的,舞台上再现劳苦大众生不如死的悲惨生活,以及抓壮丁时生离死别的场面,俘虏们深受感动无不失声痛哭!突然,国民党军队开始发起猛烈的报复性反扑,歌剧还未演完就被迫停止转移!鲁南军区为掩护主力部队向鲁西南转移,臧鸣亚和战友们开始了长达半个多月的“六九突围”,一路上阴雨连绵、跋山涉水,一天一夜布鞋很快就磨掉了后跟,人脚马蹄在水里泥里行走被泡烂了。5月战士们还穿着冬天的棉衣,被雨水淋湿后裹在身上,感觉异常潮湿寒冷,十九岁的臧鸣亚也患上了重病,但是他凭着坚强的毅力挺了过来,而且还救了一名叫丁凡的女战士,一起并肩战斗走向了最后的胜利,臧鸣亚因此还荣立了三等功!</h3> <h3>1949年3月,臧鸣亚被调到华东野战军支前委员会政治部宣传科,担任警卫连(既“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前身)的文化教员,他教警卫连的战士们学文化,还常常教他们唱自己创作的《歌颂毛泽东》歌曲,后来这首歌被刊登在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大家唱》刊物上,当臧鸣亚收到歌曲的稿费时,这才想起肯定是“南京路上好八连”为他投了稿,这一件事情令他特别的感动……1949年5月27日,上海市国民党守城部队投降,上海市彻底解放回到人民怀抱……1949年8月,华东野战军支前委员会撤销,组成了华东野战军西南服务团,臧鸣亚跟随部队进军大西南,从上海市步行三千里终于到达重庆市……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进入重庆市区,随后重庆市解放成为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1950年臧鸣亚从部队转业了,他被分配到重庆市文工团担任创作员。从此,臧鸣亚可以安安心心在西南重镇重庆这块土地上,不遗余力奉献自己的音乐才华了!</h3> <h3>臧鸣亚有着从战争年代过来的军人使命感,又召唤着他在作品中体现出民族和时代的精神风貌,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是臧鸣亚下部队、下农村、下厂矿体验生活最频繁的日子,他和最基层的劳动者一起经历了种种困难,又一起迎来了困难过后的丰收喜悦……臧鸣亚说:“像川江上船工们抢滩夺浪的劳动号子,他们每个人唱的都不同,同一人不同时候唱的也不同,在那个自然灾害的饥荒年代,船工们的心情也忽好忽坏、情绪也忽高忽低……斗天险、搏恶浪的船工时而听来像唱,时而听来像说,时而有旋律时而又无,音调时而强时而弱,让人们听到了劳动人民的歌声,感悟到劳动的美、生活的美……”当久违的欢笑出现在人们的脸上,船工们自豪和欢乐之情在川江上蔓延的时候,臧鸣亚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音乐作品《川江号子》诞生了,伴随着他内心压抑已久的激情喷涌而出!几十年来,臧鸣亚创作了许许多多像《川江号子》这样耳熟能详、大众喜欢的歌曲和音乐,可以说是硕果累累、不胜枚举!</h3> <h3>回顾臧鸣亚的音乐创作历程,可将其归纳为3个重要的阶段:1949年至1959年是他的创作探索期如《歌颂毛泽东》、《铁打的英雄》、《男女老少齐欢唱》、《人民的红五月》、《新仇旧恨一起报》、《抗美援朝保卫国防》、《生产忙》、《生产竞赛》、《学文化》、《坚决奔向合作化》、《胡豆花开》、《龙溪河上的姑娘》、《钢铁颂》、《歌唱大跃进》等歌曲;1959年至1964年是他的创作成熟期和高产期如《川江号子》、《运动会之歌》、《老师教我们读书》、《问姑娘》、《中尼友谊之歌》、《城郊道上好风光》、《一队战士过山来》、《人家今年才十八》、《我们有个好队长》、《毛主席来过我们村》、《编顶草帽送亲人》等精品歌曲和舞曲;1981年以后是他的创作延续期如《沙枣花儿香》、《战士啊,请你干一杯》、《金盏花银盏花》、《中南海的垂柳》、《五线谱歌》等歌曲和《数九春风》、《追蛋》、《捡柴》3部歌剧作品。这些音乐作品堪称时代的最强音、川江劳动人民的最强音!</h3> <h3>1988年臧鸣亚从领导岗位光荣离休安度晚年,1988年7月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臧鸣亚说:“我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虽然从担任的职务离休了,但是思想却不能离休呀,应该活到老还要学到老,要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锋队和先进性思想……”他与时俱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他学习历史博览群书不忘过去,他学书习诗陶冶情操丰富自己,他上老年大学不断充实和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功夫不负有心人,臧鸣亚撰写的回忆录《战士音乐人生》、《臧鸣亚创作歌曲选》等书籍正式出版,他创作的《川江号子》被有关部门批准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日前,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臧鸣亚再次荣获国家颁发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章”!最后臧鸣亚激动的说:“我从14岁参加革命的这几十年,既是平淡的一生,也是传奇的一生,更是为音乐奉献的一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