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首吟唱茶农的歌曲风靡全国,那就是湖南籍歌唱家何纪光演唱的《挑担茶叶上北京》。<br></b><b> “有人问我哪里去哟,北京城里探亲人咧。桑木扁担轻又轻,千里送茶情意深,香茶献给毛主席……”朴素的歌词,欢快的旋律,表达了那一代人对于领袖真挚而深厚的感情。</b></h1> <h1><b> 前段时间,随着一份泛黄的中央办公厅公函的曝光,我突然想到了一个既有些可笑又很严肃的问题:当年,种茶人挑进北京城的茶叶,毛主席能喝到吗?</b></h1> <h1><b> 我们先来看看这份公函 ——</b></h1><h1><b> 这是1973年9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处寄给“佛子岭公社贫下中农”的收件回执。经查询,“佛子岭公社”即现在的安徽省霍山县佛子岭乡,为全国重要的产茶区之一。</b></h1><h1><b> 公函文字不长,为叙述方便,特摘录如下——</b></h1><p><br></p> <h1><font color="#191919"><b>佛子岭公社贫下中农:<br></b></font><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你们于1973年5月送给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黄芽茶8斤已收到,谢谢你们!<br></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要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历来教导,和中央关于不准向任何单位和个人赠送礼物的规定,希望你们切实按照毛主席的指示精神和中央的规定办事,今后不要再送礼。现将送来的东西折款48元寄给你们,请查收。</span></h1> <h1><b> 透过这短短一百多字的信函,我们能从中读出不少信息——<br></b><b> 第一,从送茶叶的时间推算, 那一年正好是毛主席八十大寿,这些茶叶也许是人民群众准备送给毛主席的寿礼;</b></h1><h1><b> 第二,那时中央是反对下面给上面送礼的,而且早有明确规定;<br></b><b> 第三,那时送礼不是走"个人关系"悄悄送,而是走"组织程序"公开送。如果是悄悄送,就不会有这份公函了;<br></b><b> 第四,给伟大领袖毛主席送礼,不是为了跑官要官,而是出于真挚的感情。从这份公函可以看出,送礼者没有留下个人信息,只署名"佛子岭公社贫下中农",可见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表达对毛主席的热爱之情;<br></b><b> 第五,尽管目的单纯,但毕竟违反了规定,中央在这件事的处理上不搞"下不为例",而是将实物折算成现金补偿给送礼人,这样既维护了规定的严肃性,又不伤害送礼者的纯朴感情,如此处理比较稳妥。</b></h1> <h1><b> 看到这里,有的人可能会有点疑惑:8斤茶叶付款48元,平均每斤6元,这个价钱公道吗?会不会只是做做样子,象征性的给点钱?</b></h1><h1><b>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一般公职人员的月薪在30元左右,6元钱相当于现在的1000多元。</b></h1><h1><b> 不知这种"黄芽茶"是不是名茶,以目前的市场价比对,每斤1000多元的身价属中高档茶。如此看来,中央给的价格还算比较公道的。</b></h1><p><br></p> <p><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 1958年,毛主席视察安徽省合肥市舒茶人民公社茶场。</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众所周知,毛主席一生中除吸烟之外,生活中最大的嗜好就是喝茶。因为喝茶有益思、明目、少卧、轻身之功效,在战争年代,每次指挥重大战役,毛主席为了保持头脑清醒,甚至会大把大把地生吃茶叶。他的这一习惯,在电视剧《伟大的转折》中有生动体现。</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平时,毛主席爱喝浓浓的绿茶。绿茶泡开后,半杯水半杯茶叶。泡过的茶叶,他总是用手指头伸入杯子,把茶叶抠出来,放进嘴里,嚼一嚼吃下去。因此,每杯茶都要重放茶叶。一个月喝掉四五斤茶叶是很正常的。</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毛主席外出开会视察都是自带茶叶、茶杯。喝地方上提供的茶叶,一般都会付钱。当时中央有规定,参加公务活动,即使是在人民大会堂、怀仁堂、钓鱼台等地,喝茶也是要自掏腰包的,一毛钱一杯,每月结算一次。</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全国各地人民送来的茶叶,毛主席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折价寄去茶叶款。于是,便发生了许多毛主席与茶叶的有趣故事。</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据“金黔在线”《茶叶献给毛主席》一文介绍,1956年,贵州省都匀县团山村哨脚寨农民谭修芬、王顺天、谭修凯等青年团员,亲自采摘加工“雨前茶”寄给毛主席,落款是“茶农高级社团支部”。</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茶寄出去不久,他们收到了来自“中共中央办公厅”的一封用粗线封边的特挂大信封。</b></p><p><b style="font-size: 20px;"> 据当年寄茶的老人回忆,中办回信的内容大致如下:“茶农高级社,你们寄给毛主席的茶叶已收到。中央曾有规定,不准给主席寄东西。经主席批准,寄给你们16元钱,作为成本费。”</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中办的信是用打字机打的,信的空白处,毛主席用毛笔亲笔写下了几句话:“寄来的茶叶已收到,茶叶很好。今后山坡上可多种茶,茶叶可命名为毛尖茶。”</b></p><p><b style="font-size: 20px;"> 从此,贵州诞生了一道名茶——都匀毛尖。</b></p><p><b style="font-size: 20px;">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十年动乱,这封信消失了。2001年,都匀市毛尖集团宣布,以百万元重金寻找这封信。然而,将近20年过去了,至今仍未得到关于这封信着落的消息。</b></p><p><b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后话。</b></p> <h1><b> 言归正传。最后,本人还有几个比较关心的问题:中央对“佛子岭公社贫下中农”寄来的那8斤茶叶,究竟是怎样处理的,毛主席真的喝到了吗?</b></h1><h1><b> 如果毛主席收下了这些茶叶,那48元最终由谁买的单?会不会像以往一样,从他老人家个人稿费中支出?</b></h1><h1><b> 当然,由于时过境迁,也许我们永远也找不到答案。但正因为没有答案,才给后人留下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b></h1><h1><b> 从感情上讲,我是希望毛主席他老人家能喝到这个茶、接受这份情的。毕竟,这茶叶来得清清白白,账算得清清楚楚,相信喝起来也一定神清气爽!</b></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