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来未觉,过去应去去不知——参加东湖教育创新论坛2019有感

继教网 刘䶮

<h3><b><font color="#167efb">  今天的学生和老师不生活在未来,未来的老师和学生将生活在过去。——杜威</font></b></h3><h1></h1><h3></h3> <h3>  2019年11月14—15日,我有幸参加了东湖教育创新论坛2019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未来教育专业委员会2019年会。</h3> <h3>  论坛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未来教育专业委员会、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互联网教育系统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办,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协办。<br></h3> <h3>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智能时代的教育创新”,其中既有高校大咖云集,又有基础教育专家校长汇聚;既有智能教育的顶层设计,又有实验区和学校的实践探索;既有理论及具体案例引领,又有国家级重点课题后续跟踪辐射。<br></h3> <h3>  我感觉此次论坛整体设计逻辑结构严谨,形式丰富多样,内容精彩纷呈!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收获和感受:</h3> <h3>一、时代、使命与观念</h3> <h3>  在论坛开幕式上,杨宗凯校长从技术与教育两张皮的融合开始,谈到当前中国教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构建在互联网上的新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教育、创新以学生为中心的连接、开放、共享,个性化和智能化时代的新教育。</h3> <h3>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国家竞争实际上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也是教育的竞争。我们要建设创新型的国家,必须要有创新型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个性化发展。以ABCDEFG(A:AI,B:区块链,C:云计算,D:大数据,E:边缘计算,F:人脸识别,G:5G)为代表的新技术为“未来已来”不断提速,促使我们的教育要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而不再是适应传统工业化时代的知识拷贝型人才。</h3> <h3>  我们未来的很多问题是流水线、标准化的应试教育解决不了的。我们培养的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计算思维和人机交互能力——能够为人和计算机之间搭建“彩虹桥”,将人机结合起来去解决复杂问题的创新能力。</h3><h3> <font color="#167efb">(备注:计算思维:是指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吸取了问题解决所采用的一般数学思维方法。)</font></h3> <h3>  因此,要加快构建智能时代的新型教育支撑体系,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这是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h3> <h3>  在技术发展远远领先于教育改革本身的现状下,我们必须首先转变观念,增强教育工作者寻求教育变革的内生动力,从提升教育行政干部和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以及教师应具备的人技融合能力着手,创新研究范式,从定性到实证,积极开展数据驱动的教学研究,着力构建数据模型,推动教育创新!</h3> <h3><b><font color="#167efb">  “教育改变人生,互联网改变教育。”</font></b></h3> <h3>  你如果要是不想改变,永远可以找到不改变的理由;你如果想改变,也可以找到改变的一万个理由!改变只能改变愿意改变的人!</h3> <h3>二、改变、重塑和再造</h3> <h3>  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指出:智能教育要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开展智能校园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全流程应用。</h3> <h3>  要开发立体综合教学场、基于大数据智能的在线学习教育平台。开发智能教育助理,建立智能、快速、全面的教育分析系统。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提供精准推送的教育服务,实现日常教育和终身教育定制化。</h3> <h3>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决不仅仅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简单应用,而应该是深度融合,带来教育的流程再造,模式重构!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应该是人类教师智慧和机器智慧的融合,围绕教育的目的,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致力于营造启迪学生智慧的新生态!</h3> <h3>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郭绍青教授在论坛主旨报告中提出,传统的教学构成要素(学生、教师和学习内容)建立在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基础之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我们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发生根本性变化——学生、人类教师、智能教师、智能学伴和智慧学习环境。我们面临的学习关系、教育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h3> <h3>  我们传统的教育也将变为人机协同教育,教育模式不断创新,我们在智能校园里,在智能平台、智能助理和智能资源的辅助和智能管理下,开展智能学习和交互学习。对话、协同、互补、倍增和融合是新的教学模式的关键词。</h3> <h3>  另外,郭教授从以下方面分析了人工智能助推教师教学创新的着力点:<br></h3><h3>一是智能诊断助力教师优化课堂教学;</h3><h3>二是智能分析助力教师开展规模个性化教学;</h3><h3>三是人工智能助力教师精准教研;</h3><h3>四是智能学习系统推动教师创新教学模式;五是人工智能助力教师精准家校协同教育。</h3><h3> 郭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将从以上五个方面开始重塑我们的教育,目前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h3> <h3>  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刘三女牙教授从新趋势、新发现、新挑战三个方面作了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的报告。刘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将从教育资源、教育环境、教育评价、教师、学生和教育管理等方面来赋能我们的教育,重塑我们的教育,致力于实现全纳、公平和个性化的学习。</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人工智能增强下的科研创新</b></font></h3> <h3>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美国孟菲斯大学胡祥恩教授分享了他关于人工智能&amp;智适应学习系统的观点。</h3> <h3>  胡教授构建了一个立体化的智适应学习系统。个人感觉他不是就教学系统谈教学系统,他是把教学系统放在一个三维空间当中,放在一个动态过程中来看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尤其是胡教授把系统的影响因素尤其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引入到系统中,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范式!</h3> <h3>  台北教育大学信息科学系刘远桢教授给我们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台湾学校校园治理上的一些做法!总感觉刘教授的校园治理与我们内地的学校治理有些不同,整个报告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刘教授关于行动学习方法和策略在台湾学校推广的过程以及内容的创新发展。</h3> <h3>三、人工智能与教师专业发展</h3> <h3>  (一)未来教师面对的教育环境</h3> <h3>  在参观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时,着实体验了一把什么是智能教育环境!</h3> <h3>  (二)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对教师的挑战</h3> <h3>  (三)人工智能与教师队伍建设深度融合的思路</h3> <h3>  郭绍青教授提出了通过人工智能推动精准教研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h3> <h3>  全国继教网总编张晓明教授在论坛上分享了人工智能背景下继教网的教师专业发展解决方案,提出了教师智能研修的初步构想!</h3> <h3>  张教授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了教师智能研修的初步构想:</h3> <h3> 一是准智能化教师发展测评初步构想:</h3><h3> 画像式教师教学行为表现测评;</h3><h3> 答题式教师教学能力达标水平测评;</h3><h3> 问卷式教师专业发展状况测评。</h3> <h3> 二是准智能化教师有效选学初步构想: 套餐式有效选学; 专题式有效选学。<br></h3> <h3> 三是准智能化精准推送课程初步构想:</h3><h3> 新型编码式课程推送;<br></h3><h3> 关键句搜索式 ;<br></h3><h3> 大数据分析式。</h3> <h3>  四是准智能化培训成效评价初步构想:</h3><h3> 游戏化过程性研修状态评价<br></h3><h3> 对照式研修成效评价<br></h3><h3> 标志性研修作品评价<br></h3> <h3>  (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2.0整校推进的学校现状分析框架</h3> <h3>  华中师大一附中的陶涛副校长给我们分享了一附中开始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缘起、过程、成绩和展望。陶副校长在介绍学校做这件事的背景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详细的学校现状分析,对我们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2.0项目尤其是整校推进时提供了很好的分析框架。</h3> <h3>  对陶副校长分享还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两点:一是华师大一附中开展此项工作离不开华中师大的智力支持,尤其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专门派出一位专家在华师大一附中待了两年,保障了项目的顶层设计和顺利推进;二是陶副校长的一句话:“他们提供的我们不需要,我们需要的他们不理解!”针对市场上的教育信息化产品,陶副校长如是说。正是基于此,华师大一附中在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智力支持下,开始了自己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不菲的成就!</h3> <h3>  (五)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的解决方案</h3> <h3>  一是培训理念的引领</h3> <h3>  二是培训项目设计的学习</h3> <h3>  三是培训特色优势的归纳总结</h3> <h3>  (六)国家级重点课题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结合的可能</h3> <h3>  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陈敏博士介绍了教师信息素养标准的研制工作,发布了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课题。</h3> <h3>四、支点与课改</h3> <h3>  苏州市金阊实验中学陈荔校长、武汉市武昌区三道街小学尹慧红校长分享了智慧教育领先校建设经验。这两位校长对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他们都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撬动课程改革的支点。教育信息化对于学校来说不仅仅是个一把手工程,更是个系统工程!<br></h3> <h3>  陈校长在分享中有一句话我印象比较深刻,“教育信息化不是一个人的信息化,一味只知道投钱的信息化是绝对不会成功的!”</h3> <h3>  五、反思与方向</h3> <h3>  信息化2.0如火如荼的今天,胡教授在报告中提出技术赋能教育的效果的实证研究不是很尽如人意。他提出人工智能一定要赋能人在一生中知道应该干什么!那时人工智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h3> <h3>  我个人认为如果教师对于基本的课改理念和教育规律都不知的话,信息化是没法推动这个老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首先作为工具,然后才能有深度融合!</h3> <h3>  在案例分享环节,武汉市教育局基教处朱俊处长、长沙市教育局繆雅琴副局长分享了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建设思路。两个地区都投入了巨资来保障智能示范区的建设。那对于西部落后省份来说,我们推进的路径又当如何?</h3> <h3>  到底把什么样的人工智能教育带给中小学?借用一下上海市电教馆张治馆长在一次访谈中提到的观点,他觉得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h3><h3> 第一个层次,是作为内容在教,要思考人工智能是什么?会带来什么?怎么实现?能够给我们这个未来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br></h3><h3> 第二个层次,是作为工具在用,要思考人工智能够真正给我们带来的改变,从课堂、教学到管理,但是这两种作用,教育流程以及教育模式都没有发生本质改变,只不过是在原来的基础之上促进了效率的提升,或者是解放了人的部分劳动。<br></h3><h3> 第三个层次,是人工智能应该嵌入原来的教育系统。嵌进去之后会深度的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以及工作方式,能促进流程再造,对于教育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怎么评、怎么管等系列问题的一种重新架构。<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打破常规思维,加强数据意识</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拓展创新空间,平衡学业压力</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全面参与</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突破融合瓶颈,促进能力发展</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加强多元合作,解决现实困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