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梦回星寨</h3><h3>——写在《思情两安》即将出版前夕</h3><h3> </h3><h3>20年前,一个叫廖德修的老人,带我第一次走进了星寨这座古老的村落,他指着星寨古炮楼青砖墙上的枪弹痕迹,向我讲述着1950年发生在星寨的那一场剿匪战,让我回忆着古老的村寨里那一场血雨腥风的历史画面。</h3><h3> </h3><h3><br></h3><h3></h3> <h3>星寨老宅墙壁上遗留的弹痕</h3> <h3>也是在同一时期,贺州籍青年作家陈爱萍在国内某文学期刊发表了一篇中篇小说《到乡下去溜一溜》,小说题材就是以钟山的星寨作为背景写的,当时星寨被誉为钟山的小香港,公路两边店铺林立,夜晚灯光闪耀,发廊店里散发出浓浓的香水味和红颜女子甜甜的欢笑声。小说以当时社会官场的作风为切入点进行描写,直接了当地写每到夜晚,县城里的小车都往星寨开去,“到乡下去溜一溜”的意思,其对社会弊病的强烈抨击使得钟山县官场的某些人自己对号入座,弄得这本杂志一时洛阳纸贵,也弄得陈爱萍先生回到钟山连一杯茶水也没得喝。</h3><h3> </h3><h3></h3> <h3>今日星寨有2000多人口</h3> <h3>陈爱萍先生的这篇虚构小说,使当年位于钟山边远山区的两安星寨村一时犹抱琵琶半遮面,很是风光了一回。</h3><h3>20年后,带我走进星寨的廖德修老人已经去了仙山琼阁,写小说的作家陈爱萍已经不再是作家,他自己也走进了官场,甚至是一个至少是处级干部以上的官员了,不同的是当年是青年,现在是临近退休或已经是退休年龄的人了。</h3><h3>20年后,我又回到了星寨,真的是梦回星寨了。</h3><h3> </h3><h3></h3> <h3>稀落的星寨老宅</h3> <h3>星寨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至今已经有近600年的历史。村庄坐东北面向西南,因早先房屋围着一座小山周边转,房屋似繁星点点,故名星寨。目前村中居住着卢、邓、盘、唐、苏、欧、李等9个姓氏约2000人口,是钟山县境内最大的瑶族古村落。</h3> <h3>圆形的星状星寨</h3> <h3>相传,明洪武年间,各姓氏先祖落籍星寨时,散居于小山包的山脚下。因当时世间动荡,兵荒马乱,盗匪猖獗,各姓氏族人商议决定找一有利地形合建为一村,以便各姓氏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各类突发事情,各姓氏分别建有门楼。</h3><h3> </h3><h3></h3> <h3>明代的石头古门楼</h3> <h3>星寨村早先的房屋是围着小山包依山而建,左右两边有上门冲和东门冲溪水流过,生活用水十分方便,山包四周砌以石墙,铺石板路,上山有石板阶梯,山顶上有一块较大的平地,古时也建有房屋,整座山包和山脚均为青砖瓦房,威风气派。经过几个世纪的战乱和风雨剥袭,目前寨子里依然保存着明、清、民国时期的古民居21座,还有3座古炮楼。</h3><h3></h3> <h3>星寨山寨门</h3> <h3>星寨四周田园阡陌,土地肥沃,大户人家拥有很多田地,在以粮食作为主要物质作为衡量财富的古代,星寨村拥有很多富裕人家,这些富裕人家将房屋建设得大气和厚重。如今仍保存较好的苏家大屋,为二进式、上三间和下三间、两边为厢房的院落式结构小四合院,硬山式顶,上三间为主屋,中间为大厅,两旁为房间,天井坐落在房屋中央,天井两旁为厢房,可以做厨房,也可以住人,下三间则为房间,有楼层。</h3> <h3>保存完好的地主老宅</h3> <h3><br></h3><h3>在星寨村,青砖青瓦古民居大多用三层或四层大块花岗岩条石作为地基石和墙裙,以防盗和防潮。民国时期所建民居以小三合为主,主屋面阔三间。大门前为天井,天井两旁为厨房和杂物间,前为U型山墙。这些传统建筑呈连片分布,主要集中在村庄中部。村庄的东西南北面各有门楼一座,这些门楼比较矮小,建筑材料有粗石和大块耐火砖,建筑年代较早,村中有明代古井两座,至今仍是村民的主要饮用水源。</h3><h3> </h3><h3></h3> <h3>星寨老宅</h3> <h3>星寨村斑驳的古门楼,青砖黛瓦的古民居,光滑的石板路和依然冒着汩汩泉水的古井,风雨中屹立不倒的古石墙、古民居、古井、古巷道,是星寨村历史的遗存,见证着村庄的发展和世代的变迁。</h3><h3> </h3><h3></h3> <h3>明代古井</h3> <h3>星寨村9姓人同处一个村庄,走过了遥遥近600年的历史,经历了战争、世间离乱、动荡不堪、民不聊生的岁月,一起走到了今天,9姓人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生生不息,铸就了一座民族团结的丰碑。这里没有区别对待各姓氏族人之间的概念,不管你是小姓氏,那怕只有一户人家,只要有什么难事、红白喜事,村里的每个人都会去帮忙。</h3><h3> </h3><h3></h3> <h3>星寨的文艺晚会</h3> <h3>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星寨瑶族古村落积聚了十分丰富的瑶族传统文化沉淀,村民邓德富、盘连、邓刘新分别保存着使用真羊角制作的跳瑶族羊角长鼓舞的道具,盘彩明、欧朝英、卢秋祥分别保存着使用桐木和山羊皮制作的2.4米长特大型瑶族长鼓。这几个羊角长鼓舞道具大约制作于400至500年前,一代人又一代人地保留了下来。以前每当举办盘王节或有重要活动时,他们便跳起羊角长鼓舞,以纪念自己的祖先盘王。多少年以后,这些浸润着岁月烟云的宝贝呈现在人们面前时,其不仅仅只是一种道具而已,而是象征着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瑶族人民民族团结的信物。</h3><h3> </h3><h3></h3> <h3>明代长鼓</h3> <h3>明代羊角长鼓舞道具</h3> <h3>在星寨村还流传着原生态门唻歌,门唻歌取意“妹来”,又称“门嘞歌”,因起首均唱“门唻”二字,所以叫门唻歌。歌词多为四句,中间还有“依”“呀”“唻”等衬词,现在已经演绎为爱情之外的生产、生活、劳动、交际等内容的山歌。改革开放以后,唱门唻歌得到了政府认可,成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星寨村现在每年都举办唱门唻歌活动。村里也多次召集爱唱山歌的老人家聚在一起把流传久远的门唻歌词、歌调记录下来,传承给更多的年轻人,让山歌文化得以延续,重现出勃勃生机。</h3> <h3>星寨古村落,在1950年那一场星寨剿匪战中经过3天2夜的战火洗礼,又经过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的严重破坏,原来的7座炮楼现在只剩下3座,原先满寨的古民居现在只剩下七零八落的21座。2016年,星寨村被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获得了国家300万元维护资金,2019年,星寨古村落维护工程开始施工,以修旧如旧的原则,古村落得到了保护。</h3> <h3>欢乐的星寨老宅</h3> <h3>星寨是一个长寿村落,2019年两安瑶族乡全乡有18151人,总共有48名90岁以上长寿老人,而星寨村的人口是3062人,90岁以上长寿老人有16名,长寿老人所占全乡比例为33%。</h3><h3>星寨村90岁以上长寿老人(16人)</h3><h3>欧香秀,女,星寨村岩口寨人,98岁</h3> <h3>星寨古村落,走过了漫漫的长路,犹如一坛陈酒,盛着星寨人的乡愁,历久弥香,古韵犹存。咚咚的长鼓在敲击着老寨的城门,呼唤着远游的儿女们回家看看;山顶上的望乡亭长条凳已经擦得油光呈亮,等着哥哥你回来揽一揽姑娘的腰姣;艳丽的瑶服在山岗上招展,欢迎五湖四海的客人们来星寨看看,这里可以让你捡拾妈妈的温柔,抚摸老奶奶额头上的沟痕。</h3> <h3>我在星寨等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