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b04fbb">书法是文字表现的艺术形式,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其“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font></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font></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从表面字义理解,书法指书写的法度。生活中,书法一词另具备以下含义。第一,某幅书写作品的代称或者所有书写作品的统称;第二,一种艺术类别,一般指书写汉字的艺术。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唐言结构,宋尚意趣”,由此可知唐代书法的法度追求最高、最严谨,唐代书法成就也是书法史上最顶峰的。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王羲之的故事</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王羲之(303-361),中国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王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王羲之兰亭序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现在住址存于革命老区山东临沂兰山区,受其影响命名了洗砚池街,且王羲之故居就在洗砚池街上。</font></h3><h3><font color="#b04fbb">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的大书法家。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华出众,朝廷中公卿大臣都推荐他做官。他做过刺史,当过右军将军(人们也称他王右军)。</font></h3><h3><font color="#ff8a00">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据说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font></h3><h3><font color="#ed2308">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 ,老婆婆十分着急。</font></h3><h3>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h3><h3>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h3><h3>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h3><h3>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h3><h3>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庞中华,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和诗人,四川达州市人,生于1945年10月21日,1965年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地质勘探专业。当代中国硬笔书法事业的主要开拓者。现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名誉主席,庞中华硬笔书法学院院长,曾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庞中华练习硬笔书法几十年,遍临名帖,他认为对前辈的书法不能一味临摹,失去自我,而应该不断创新,用他的话说就是“读古帖写现代字”。同时,庞中华曾追随国学大师文怀沙学习,与范曾、王立平、空林子、周逢俊等名家同为关门弟子,于诗歌创作也具备一定功底。目前兼任燕堂诗社常务理事。</h3><h3> 庞中华书法作品欣赏</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练书法的益处</h3><h3>第一,我认为书法能够提升人的专注力。</h3><h3>练习书法短则几十分钟,长则几个小时。一旦走神,笔画和笔画会错位,字和字之间也都是不和谐的。而且讽刺的是,你当时可能都还不知道,还自以为写得妙,结果写完整篇一看······</h3><h3>第二,它能够提升人的观察力。</h3><h3>开始学的时候,你临摹碑帖的时候注意字的笔画,练了一段时间注意字的形态,再过了一段时间你注意整幅作品的谋篇布局,到了后来会琢磨精微的笔法。</h3><h3>第三,锻炼毅力。</h3><h3>当你学书法学出点水平的时候,好歹也花去了几年时间了,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毅力也得到了提升。</h3><h3>第四,培养你的审美情趣。</h3><h3>你不学书法你只能欣赏王羲之《兰亭序》,你可能无法欣赏黄庭坚的《松风阁》米芾的《蜀素帖》,而且即使欣赏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你学了书法才能真正深入其中,懂得一幅作品好在哪里妙在哪里,体会藏在黑白之间的种种情感,更为后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地方击节赞叹。</h3><h3>而且一旦培养出了这种审美情趣,你对其他不属于书法的艺术作品,也会体会出不同于普通人的东西。</h3><h3>第五,大概是培养气质吧·······毕竟有了前面那四点,你的气质很容易就和其他人区分开来。</h3><h3>第六,了解书法文化和历史知识······我还是看了前面匿名用户的回答才想起来的······</h3><h3>当你学习完楷书开始学习行书的时候,你对书法历史的了解将会爆炸性的增长,因为学习楷书一般是学习一个人的作品,而学习行书则不是,你会学一段时间这个人的作品,再去学习另外一个人的,而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了解到与他们相关的人和事,再由此延伸开去,你就会了解得越来越多,就像是由一根枝蔓到一颗大树。</h3><h3>最后要说的是,书法在很多不会书法的人眼中是项比较“高端”的技能,你能唬到很多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