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辩提质量,携手同行求真知———记文山实验小学“一组一卷”期末试卷答辩活动

晨曦

<h3>图:李瑜 文:杨应敏 何青菊 审核:邓兴旎</h3><h3><br></h3> <h3>  冬日,没有寒冷,没有银装素裹,太阳,如期而至。温暖的阳光穿梭于微隙的气息,舒倘,漫长。把天地间一切空虚盈满,在这暖冬里,文山实验小学全体语数教师集中在低年级阶梯教室开展“文山实验小学(南校区)秋季学期‘一组一卷'期末试卷答辩活动”。</h3><h3><br></h3> <h3>  会议由教科室副主任——邓兴旎老师组织。会议伊始,邓老师向全体语文教师说明了开展此项活动的初衷和目的,就是因为面对考试,教师承担了诊断、评价、分析、调研的任务,教师只有明白自己要什么才能明白自己该怎么做,通过“一组一卷”这个抓手帮助我们教师研读教材、研究学生,改造课程、研发课程能力的整体提升。本次活动的评比,分评委评分和教师评分,分别占60%和40%。</h3> <h3>   语文篇</h3><h3> 试卷答辩按照1-5年级的顺序依次上台对本组试卷进行阐述和答辩,每组一位主持者做试卷的整体分析,其他教师一一对试卷小题做论述,然后由评委根据试卷的整体情况进行提问和评价。</h3> <h3>  首先是一年级组的全体教师们上台答辩,一年级组由张玉兰老师就本组的整张试卷做简要的说明。一年级,是低学段,重基础,重积累,考查的重点是识字,写字,会写字写好字是一年级的重要任务,一年级的试卷题型多样,难易程度比重是7:2:1,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全面的考查了一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h3> <h3>  其次,是二年级组的语文教师们上台答辩,二年级由王红娟老师介绍本组制卷的意图及出题依据,二年级的试卷内容涵盖了字、词、句、段和写话,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进行考察。难易搭配合理,基础题和拔高题分配适中,经过本年级的自测以后,能很好的考察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h3> <h3>  接着,三年级的全体语文教师上台答辩,三年级由王华玉老师介绍整体试卷的命题思路,三年级组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目标和评价要素,从拼音认读与拼写、词语积累、句型转换、病句修改,选用课内课文和程度适合的课外阅读材料测试阅读能力等。秉着“重积累、重理解、重运用、重感悟”的命题原则,制作试卷。</h3> <h3>  四年级由农春玲老师带领全组教师进行答辩。已经是中年级了,教学重点不再是单一的字,句,而是将这些词语,句子运用到具体的语境中去,整体分析四年级的试卷,他们考察知识面广,重视知识点在具体情况中的运用,并且引导孩子关注生活。</h3> <h3>  最后,五年级的全体语文教师根据本年级的学情特点,结合教材、教师用书、课程标准共同出了试卷。他们的试卷体现了统编版教材的特点,试题灵活,紧扣实时。</h3> <h3>  本次“一组一卷”期末试卷的答辩,评委们从试卷的排版、内容的选择、考察的重难点、难易程度的比重几方面进行评价,每个组都对评委老师们提出的意见进行了说明和改进。</h3><h3> 试卷的答辩是为了指导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找到方向,查缺补漏。</h3> <h3> 数学篇</h3><h3> 本次活动由各年级教研组长担任评委,通过评委评分和各位在场教师投票来确定本次活动的最终评比成绩。参与制卷的年级分别有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和五年级。</h3> <h3> 一年级首次参加一组一卷制作,从试题选择到卷面排版,从构思组成到详细解说,每个字,每句话,无一不在向我们诉说着老师们的智慧。</h3> <h3> 二年级组在马淑凡老师的带领下,全组教师合力为我们介绍了制卷的意图,考察的目标,考察的内容和形式。每一位老师都对自己负责的部分进行解说,对每个考察的知识点详细分析。</h3> <h3> 三年级组主要有蒋丽萍老师负责主体解说,对本次制卷的目的、重难点、得分率、平均分等问题进行了大体介绍,接下来则由三年级的其余教师对本张试卷进行详细的解说,并对测试当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出预测。</h3> <h3> 高段教学本身就充满着难度和挑战,四年级的教师们都本年级的学情进行了深度的分析,根据教学大纲,结合本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发挥集体的智慧制做出了这份试卷,每一个题的背后都有教师们的辛苦付出,经过不断的思考和预测,最终采用的这些考察方式,处处展现着四年级组教师的良苦用心。</h3> <h3> 高手云集的五年级组,单是试卷的排版就让在坐的教师感到钦佩,注重各个内容的分布,同时不放过一点小细节,大到图形,小到每个小题的题号,都做的十分的精确。五年级的老师们也都纷纷阐述了自己在本次制卷过程中想要达到的效果,为什么要这样出题,对于评委们的提问也都说出了自己的见解,集思广益造就了这一份充满着智慧的试卷。</h3><h3> </h3> <h3> 在每个年级组解说完毕后,在坐的评委针对每个年级的试卷进行了提问,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排版、试题的难易程度、不同难度的内容在试卷当中占据的百分比……</h3> <h3> 教师作为学习的主导者,要坚持“以学生发现为本”、“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理念,力争让考试成为学生和教师的一次成功体验,力争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h3>

试卷

教师

年级组

答辩

老师

评委

一年级

年级

语文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