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全不危”诠释了人类的精神指南 (连载二)

非遗太极真炁流注针灸术

<p class="ql-block">原创:一叶心经</p><p class="ql-block">非遗太极真炁流注针灸术</p> &nbsp; &nbsp; &nbsp; &nbsp;纵观《黄帝内经》关于对疾病的论述主要有三点:一,恬淡虚无 真炁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二,得胃气则生,失胃气则亡;三,不治已病治未病。也就是说,着重于对养生和治生这一块的论述以及天地能量作用于人的方面论述比较多。对于直接干预疾病方面的论述非常非常少。历代习练内家功或者修炼的,都把《黄帝内经》视为必须依止的经典。就是说《黄帝内经》不单单是用来治病的,更是养生、护生、佑生的,简单地说就是“治生”,同时也是走上修行的必读经典。<br>&nbsp; &nbsp; &nbsp; &nbsp;《黄帝内经》讲的五运六气,“五运”就是五种能量木火土金水的相互关系和运行模式;“六气”就是能量为阴阳两种属性,阳分三级,阴分三级,是能量的六个水平标值。五种能量在人体内的分布:肝含仁德,与木相应;心含礼德,与火相应;脾含信德,与土相应;肺含义德,与金相应;肾含志德,与水相应。根据人类德性能缺失的强弱状态将人分为五大类:阴木性、阴火性、阴土性、阴金性、阴水性。“天人合一”就是说:大到宇宙天体运行,小到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受这个能量场影响着的,能量场是遵循自然规律作用于万物的,这就是大家常说的“道”。<br>&nbsp; &nbsp; &nbsp; 孔子在《周易·文言传》里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淮南子·览冥训》云:“不彰其功,不扬其声。隐真人之道,以从天地之固然。”这里的“从天地之固然”,就是“与天地合其德”,也就是“天人合一”,要想天人合一,肯定是以小我去合天地大宇宙。<br> <p>&nbsp; &nbsp; &nbsp; 首先我们要使自己安静下来,比如《道德经》的“致虚极 守静笃”、《黄帝内经》的“恬淡虚无 真炁从之”。只有虚和静下来,才能开始从虚空中吸收能量。我们要接收外界的能量,首先要调整自己状态(频率),使频率同外界进行对接,然后获得传输而来的能量。打坐、站桩的本质,其实是调整机体、经络、气血的运作状态,使身体的运作秩序将同外界的宇宙天体一致。而这一切必须从心下手,“静心”的本质就是不断提高自己与自然的相感、共融的能力。</p><p>&nbsp; &nbsp; &nbsp;《道德经》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就是你能够达到那种大慈大悲没有一点执着的那种所谓的仁,一切都是自然地流露,而不是说我偏爱于谁,讨厌于谁,所以我们的心真正清净,平等无二,那就跟天地相应,那个就是“天心”了。你想了解“天心”,一定要通过思想和全然的感受,你的情感和感受,才是宇宙听得懂的语言。好比说,你想跟某人沟通,你一定得要说对方听得懂的语言,你想要了解天地宇宙,就必须要情感和感受在心中全然的流淌,不得有丝毫狭隘、自私、虚伪,否则你给天地是假的、伪装的,那么你所得到的也是不管用的。</p><p>&nbsp; &nbsp; &nbsp; 我们所有的情感和感受,都来自于我们的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场修行。但如果放弃生活而去修行,其实就是南辕北辙。修行最好的道场,就是红尘俗世。修行的最好方式,就是红尘炼心。人类的所有文明,都是在人与人之间建立的,不是一个人躲在山洞洞里发明的,所以过去的道士、和尚修到一定程度,还是要下山到世间的,文明的建立一定是利益大众的。只是利益大众的前提是你自己能不能行,能不能战胜自己,修行就是直面自己的一切,表扬也罢,批评也罢,都要去面对。得意不显摆,失意不气馁,这一切都不是把自己修得多完美,而是让自己学会接受不完美。接受别人、容纳别人,你才有天地一样宽广的心。</p> &nbsp; &nbsp; &nbsp;简单的说修行就是改变自己,而不是改变别人,自己若都改变不了,谈什么修行呢?所以都是从自己身上下手。<br>真人之道不是灌输,而是唤醒,不是我知道多少要去教你知道,而是我们共同去唤醒心中的真、善、美。就像唐僧 取经,哪个徒弟不比他厉害呢?他会什么呢?除了给悟空缝补了一次衣服和见佛拜佛、见塔扫塔是亲力所为,连吃饭都得徒弟去化缘,菩萨也根本就没教他念紧箍咒更别说松箍咒了。他只有一颗善良不退祛的心,带着大家一路走来。有些学人说一不听话了,师父一念咒,针术就不灵了,我哪有这本事啊?智德师父也没教过我咒语,他倒是说过:“药是长在道地的,道地药材,地道炮制,经过有道者遣用,有德者受之;真炁流注针法,是对天地能量的精准把握,针无情,医者若无德是无法把握这根针的,无异于铁丝入体。”——哦!难怪《黄帝内经》的针灸篇就叫《素问·灵枢》,灵妙的枢纽,那这灵妙的枢纽只是那根铁丝吗?师父倒谆谆教诲我:“道、经、师是每个人必须依止的,诋毁任何一个,就人伦有缺,天心不应!”可能这是大家说的后来不灵的原因吧!——所以修一己之器,点自性光明,是所有传承的主题。<br>&nbsp; &nbsp; &nbsp; 传承也罢,学习也罢,修行也罢,这些不单是知识,是启动你内心世界的,不止于行,不止于心,无形无相,又实实在在。修行从来不缺信徒,需要的是一颗善良感恩的心,去看见,去发现真善美,去发现的这个过程你就会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加持、护佑。技术和师父不是让大家拿来对比的,这个门派有名、那个老师有名、 哪个好……等等,本身就算你对比后认为的那个就是最好的,也失去意义,因为这些所有的教育都是让你找到先人的自信,自信是不需要比的,它本身就来自于真理。我们需要的是以心持法,以法持心。而训练身心需要工具,站桩、打坐、太极、古琴、书法等莫不是最好的工具。你看松肩、沉肘、腕平、指实、掌空、立身中正、中锋用笔、力透纸背、默追手感、入木三分……太极和古琴以及书法的身法、指法等的要求,都是对人身心的修炼,都是为了让人进入忘我、无我的境界,所谓的“化境”,所谓的“出神入化”,其实就是: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出神入化的这些过程、步骤。但不管是太极、抑或针灸还是古琴、书法等中国传统的东西,它们所有的心法实以立身做人为则,就是说这些都离不开正道法理的滋养。但一定记住,你自身是什么气,一定会感召什么样的能量。感召正的将会和宇宙的德性能融为一体;感召负面的,将会被这正能量消磨掉,这消磨的过程就是灾难的亲受。《青囊秘录》曰:“气薄脉弱,强者少有疾病,弱者何堪设想?推原其故,非气脉所关,实由心志招之耳。可不慎思!可不慎思!”原来对一切事物的看法和处理方式,都是由我们的心志使然的。以往,我们都是以外物为原点,都是向外求,忽视了最根本的问题是在内,出处和方向都错了,这是今天普遍而残酷的现实。<br> &nbsp; &nbsp; &nbsp;这个对事物理解偏颇的现象,在太极拳这一块也如出一辙。现在很多人理解太极就是一种技击、武事,那也是对它片面的理解。太极的导引、养生、以及哲学理念对人的影响更为突出,它可以使弱者强、强者仁、仁者寿,并且可以提高人的觉性认识、开智慧、升华人格等等。<br>&nbsp; &nbsp; &nbsp; 今天我们大家谈养生,大多都停留在某某药物可以壮阳、补肾、强心、降糖、降血压、排毒、抗癌……虽然用的是中药,讲的有的也是中医的术语,但实质是不符合《黄帝内经》的思想的。好比,有些学太极的,非要解读这一招是打敌人胸口膻中穴的,那一招是打敌人肋部期门穴的等等,本身太极就非指武事,就算是武术,也不会按照套路规定哪一招必须打哪儿的,术是思通变化而为用。比如,老师身高1.70米,你要打的敌人也是1.70米左右,你直着打正面,是可以打到胸口,若你1.60米,敌人2.00米呢?那把某种中药刻意定性那些治什么什么病的,和这个又有什么区别的呢?过去武林中有个唐门,他的药涂在兵器上,专门研究怎么伤人;而我们是专门研究怎么拯救人的。有一派研究点穴怎么把人点伤残;我们研究的是怎么把伤残的治好。一个技术最后到底成为什么,是一个人心灵的折射。武不是专门用来打仗和比的,中医的思想也不是专门用来治病的。<br>&nbsp; &nbsp; &nbsp; 习练太极拳的,若不抛掉武术方面用事,去谈养生,终是障碍。即便是武事方面,若不抛下“天下第一”等各种虚名,也不会有内家功的补益;做中医的,若不抛掉专治、对抗、降压、抗癌……中医的理论终是欠缺的;修行的若不丢下名利,终不见道,为了行善而行善,那也是假善。<br> &nbsp; &nbsp; &nbsp;在一次交流中,我跟同行说到:<br>&nbsp; &nbsp; &nbsp; 一.在这儿学传统文化,是教大家自己怎样降服自己、认识自己的渺小。大家找别人学,是学能耐的,让自己多么多么厉害的。这儿最多是教大家做人,别人是教大家成佛做宗的。<br>&nbsp; &nbsp; &nbsp; 二.在这儿学太极,是没有武事一方面的,是放下自我,去体悟天人合一的,别人是教你多么多么会打人的,所以凡是打人和好斗的,绝不是在这儿学的。这儿是教忘我、无我的。不但不学打人,还得会“止”“戈”。<br>&nbsp; &nbsp; &nbsp; 三.在这儿学中医,不是治病的,也不是治得病的人,更不会杀富济贫的,是治生、养生、佑生的,别人是教秘方治病的,所以专门降压、降糖、抗癌、治病……这儿只教大家认识宇宙能量,最多是恢复病人的自愈力而已。“医乃和也、缓也”,还得与病人和下来、缓下来。<br>&nbsp; &nbsp; &nbsp; 四.在这儿学古琴,不取悦他人,取悦他人容易谄媚;也不为了取悦自己,取悦自己容易不自知,所以你是得不到表扬的。“琴乃禁也”,弹曲的所有身法、指法要求,都是用来禁锢自己的,不是弹曲的花样。<br>&nbsp; &nbsp; 五.在这儿学书法,这儿是苏北农村,现在因为没土地耕了,只有拿毛笔在宣纸上耕,所以我们常说中锋用笔、默追手感、否则心蔽、用笔如耕……你看,都是耕地的术语。<br>&nbsp; &nbsp; &nbsp;六.跟别人学是把自己修得多完美,而在这儿学,是让自己学会接受不完美。<br> <p>&nbsp; &nbsp; &nbsp;“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人生在世,没有谁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与其把别人的瑕疵全都装在心里,无限放大,不如学会感恩,多想想他们的好。</p><p>&nbsp; &nbsp; &nbsp;朋友帮助我们,是源自对我们的一片真心,那就别再责备他们偶尔的一点疏忽,而是多一些感激。家人照顾我们,是源自血浓于水的亲情,那就别再不满于他们的小缺点,而是多一些关心。相逢即是缘,别让埋怨占用了相处的时间,更别因为一点错就忘记对方所有的好。比起指责,我们更应学会体谅和感恩。</p><p>&nbsp; &nbsp; &nbsp; 真正开悟的人,不为名利,没有牢骚,没有抱怨,没有妄想,没有执念,他的心是平静的,在平静中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心和理合一,言和行合一,完全地依循本心去做,因为“天理”在“本心”中,天地万物的运行法则就在于此,人也一样。这也就是智慧,也是顺天行道,道法自然。</p><p>——开悟就是点燃了智慧,智慧就是生命之光,可自照,亦可照人。 </p><p>&nbsp; &nbsp; &nbsp;附《八德内外交修要决》:</p><p>不孝:祖窍守不住,安得祖窍做通。</p><p>不悌:背后阳气不升,督脉永远滞塞。</p><p>不忠:丹田不能发火,阴气终难排除。</p><p>不信:真气不能保存,冲脉亦不得通。</p><p>不礼:六贼不能驱除,身心焉得定静。</p><p>不义:杂念不能排除,失先天之真阳,从何所生?</p><p>不廉:煅炼不能纯而丹何时可成?</p><p>不耻:工程纵然见效仍是泄露,基从何筑?</p><p>(读到这儿,下面的视频您一定花几分钟给看完,这个视频会让您觉悟的,不信你试试。)</p><p>(如需请书《针与道》请添加微信:1519573089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