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12月17日,踏着朝晖,贵阳市教育局2019年高层次创新型青年教师“核心素养与创新人才培训”高级学习研修班开始了第二天专题讲座培训。</h3> <h3> 上午9:00,在上海市向明中学震旦书院演讲厅内,中国创造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创造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创造教育培训中心主任、上海市中学创造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院、上海市特级教师项志康围绕《教育科研课题选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主题展开精彩讲座。</h3> <h3> 首先,项老师以教育基本原理为基点,从理论角度解析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研究现状、价值取向、理论依据、关键问题四方面内容;又以“问题”为导,将教育科研问题与实际案例相结合,通过运用大量事例、形象的“筛子”比喻,深入浅出、抽丝剥茧、举一反三对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策略、题目拟定方法、语法结构形式、研究内容等进行深入剖析。</h3> <h3> 项老师的讲座轻松幽默、生动风趣,案例分析、主题探讨、交流讨论、表演互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引人入胜又意味深长,为即将开始课题研究的学员们上了具有实践意义的一课,丰富了教师们课题研究的认识,加深教师们对课题研究选题、拟题、构建的理解,提升了学员对课题研究创新意识。</h3> <h3> 17日下午,由上海市数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教育科研基地跨学科课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上海市“双名工程"跨学科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刘定一老师给我们进行题为《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的讲座。刘老师将教师核心素养的核心定位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以温习儒家经典为载体,结合数学学科素养中的“四种能力”为在座老师详细阐述了如何在“温故”中”知新”。刘老师思维缜密,观点明晰,紧接地气,褒贬臧否,一清二楚。一个出身数学的老师,退休后竟然直击人文领域,主攻《论语》,将自己熟稔的数门学科融汇贯通,敢于对《论语》中历史上素来有争议之处,严密斟酌,大胆推断,许多含混和悬疑被刘老师慧眼识破,并进行了复原和重构,令人称奇!而刘老师终身学习的精神和跨学科思想的研究也对在座老师产生深远影响。</h3> <h3> 今天的学习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教无止境、学无止境、研无止境,作为贵阳市高层次创新型青年教师的我们,更应在静心学习中清理内心的浮躁与功利,在教育研究的路上不断汲取新的能量来充实自己,让教育更有深度,让生命更有温度。也坚信,这样一群积极向上的青年教师定会书华彩乐章,也定会给贵阳教育的发展注入更多力量!</h3> <h3>贵阳市2019年高层次创新型青年教师培训班第二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