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微课程案例:我会漱口

Tina

<h3>  <i>《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遵循这一要求,我们尝试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开发了小班健康教育活动“我会漱口”。</i></h3> <h1>  <font color="#167efb"><b>一、活动起源。</b></font></h1><h3> 小班幼儿入园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进食点心和午餐后,在教室的提醒和帮助下,幼儿能去漱口,但漱口不到位,即口腔中缺少漱的动作,只是把水含在口中即吐出来或咽下去,并常常借机玩水。《指南》要求健康教育应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而漱口是幼儿餐后护齿的一个良好的卫生行行为,会漱口也是幼儿应该具备的自我保护能力。</h3> <h3></h3><h1> <font color="#167efb"><b>二、体验漱口的意义。</b></font></h1><h3><font color="#167efb"><b></b></font></h3><h3> <font color="#ff8a00"><i><b>第一次讨论:要不要漱口?</b></i></font></h3><h3> 俊俊说:“我们每天都刷牙的,不要漱口了。”<br></h3><h3> 帅帅说:“吃完饭要漱口的,嘴里有细菌。”</h3><h3> 点点说:“我妈妈让我吃完糖要漱口,不然会长蛀牙。”</h3><h3> 晨晨说:“吃完东西牙齿里会有脏东西,一定要漱口的,我妈妈是医生。”</h3><h3>……</h3> <h3>听听专家说:</h3><h3> 我们请来了晨晨的妈妈——牙科医生,来给我们讲讲为什么要漱口。</h3> <h3> 摸一摸:牙齿的构造</h3> <h3> 看一看:龋齿的形成</h3> <h3> 做一做:让我来漱口</h3> <h3>  第一次讨论学习结果:要漱口。</h3><h3> 实践操作发现新问题:漱不干净怎么办?</h3> <h1>  <font color="#167efb"><b>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b></font></h1><h3> 经过第一次的讨论学习,小朋友们都知道要漱口了。那怎么知道已经漱干净了呢?有小朋友提出:吐出来的水干净了,就是已经漱干净了。</h3> <h3>  <font color="#ff8a00"><i><b>第二次讨论:怎样正确漱口?</b></i></font></h3><h3> 鸿涛说:“多喝点水,多漱几次。”</h3><h3> 芸芸说:“左边,右边都要漱到。”</h3><h3> 媛宝说:“要抬起头来漱口。”……</h3> <h3>  听听专家说:</h3><h3> 我们请保健医生给我们示范了正确漱口的方法。</h3> <h3> 咕嘟咕嘟,大家一起来漱口</h3> <h1>  <font color="#167efb"><b>四</b></font><font color="#167efb"><b>、活动的感悟。</b></font></h1><h3> “经验”是一个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并在活动的过程中具有多种功能。</h3><h3> 1.激活经验——学习与发展的起点。</h3><h3> 日常生活中,即使是初入园的幼儿要也对漱口有一定的经验,但并不了解为什么在进食后要漱口,这就是“我会漱口”活动的起点。我们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漱口后吐出的水中有黑色的饼干屑,帮助幼儿初步认识漱口对清洁口腔的作用,为活动的展开开了一个好头。</h3> <h3>  2.迁移经验——体验漱口的意义</h3><h3> 我们发现,小班多数幼儿都有牙痛的经验,这是一种“伤痛的经验”,在本次活动中具有重要价值。我们请患有龋齿的孩子谈自己的牙痛或拔牙的经验,帮助大家深刻感知进食后清洁口腔的意义。通过组织幼儿吃饼干后漱口,激发幼儿探索漱口方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h3> <h3>  3.建构新经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h3><h3> 激活经验,是帮助幼儿从容地站在学习与发展的起点;迁移经验是帮助幼儿体验经验与学习的关系;建构新经验则是幼儿探索解决问题,实现主动学习的过程。</h3> <h3>  我们通过引导幼儿自主探索,使幼儿获取了正确漱口的初步经验,通过同伴之间的经验分享,丰富了个体经验,从而最终建构了漱口液新经验——漱口的正确方法。自主构建的经验有助于促使幼儿在生活中主动坚持进食后漱口和掌握正确的方法漱口,从而养成漱口的好习惯。</h3>

漱口

幼儿

经验

学习

小班

活动

我们

帮助

探索

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