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在教研中升华——青城路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纪实

笑看人生

<h3>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教育的走向,不断走向成功呢,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所以,教师要不 断的完善自我、更新自我、创新自我。教师业务创新的实质目的是教师施教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不断学习深化认识的过程,需要一个不断探索丰厚积淀的过程。学校开展教学比武,为教师搭建砥砺技艺的平台。开展教学比武能使授课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分析学生情况、选择教法,吸取学科组成员的智慧,展示了一节节鲜活的、高效的、人文的、智慧的课堂。</h3> <h3>《三角形》教学反思</h3><h3>一、让学生在操作探究中形成概念</h3><h3>1.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在画一画中探究三角形的概念。在画一画中探究三角形的高</h3><h3>2.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在做一做中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h3> <h3>《圆柱的认识》</h3><h3>&nbsp;&nbsp;&nbsp; 这一节课设计的思路是将圆柱的认识和圆柱的展开图融为一节课讲了,课堂容量较大。从学生掌握知识、课堂参与情况来看,整节课的设计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在结构上,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效果不错。</h3> <h3>面积的认识》课后反思</h3><h3>《面积的认识》这一刻关键是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面积的含义和怎样比较面的大小,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因为面积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积”的含义,因此,要让学生在大量的情境与活动中感悟和理解。大量的“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都将成为课堂中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h3> <h3>《三角形》</h3><h3>在知识联系中融会贯通</h3><h3>&nbsp;&nbsp;&nbsp; 新知的学习,不能单一地进行,必须与旧知的巩固联系起来,让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这样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联系。</h3> <h3>《比例的意义》教学反思</h3><h3>突出了常态下如何扎实有效的组织学生学好这一节课的内容,使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数学学习是有用的,它能解决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h3> <h3>《测量-认识千米实践课》</h3><h3>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自始至终,学生都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学生的兴致很浓。</h3><h3>在一节课中,比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活动”,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经历、体验、感受”,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单纯知识的学习重要得多,知识易忘,能力永存。</h3><h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与估测能力是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培养目标之一,本节课从一开始情境的创设中就有了估测能力的有意训练──估测学生的身高,紧接着,在下边的每一次准确测量之前都安排让学生先估一估,这样的编排设计给了学生多次尝试、修正的机会,使学生的估测能力在这节课上有了一定的发展。</h3> <h3>《角的初步认识》</h3><h3>1.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h3><h3>对于“角的初步认识”,直观性、操作性比较强,教师设计了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建立了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h3><h3>2.给学生创设自由度较大的学习空间。</h3><h3>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进度,尤其是做角环节,为学生提供判断思维的空间。学生依据对角的各部分认识,选择材料做角,在相互交流中发现角是有大小的,进而探究角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一层紧扣一层,层层都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参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