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赴香鼻。我们古诗词研修组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我们五位老师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全身心的投入到古诗词教学研修中。针对年级特点,确立研修主题,继续从诵读能力、主动积累、通过诗意的理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探究。我们继续遵循李元昌教授“问题--学习--探究--问题”的研修方式,沿着古诗词五步教学法的模式不断探索,从最初的自主探究,到三研两磨,离不开领导的指导、同事的组内研磨,我们深深的体会到研修的艰辛与快乐。对每次探索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把脉”、“诊脉”,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并针对性的学习。因为我们懂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h3> <h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没有终点,每一天都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每一次的活动,都能让我们有所收获,不断地促进我们成长。瞧,这是我们组所有成员进行第一阶段的组内说课,认真的修改教学设计。我们针对个人研修主题及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确定教学设计,组内成员畅所欲言,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好的建议提出来供参考,力求教学设计更加完美。</h3> <h3> 记得《礼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们在学习中思考,在讨论中碰撞,在研修中提升,在实践中发现,在探讨中解决。我们进行第二阶段的研修——试讲磨课。每位成员都会在其他班级试讲,并邀请本组负责领导和其他成员听课,课后大家积极评议,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真正做到在评中完善,在议中提高,让古诗词教学模式真正得到强化。</h3> <h3> 经过试讲磨课后,我们又进入第三个阶段——教学展示环节,学校业务领导不辞辛苦、亲力亲为、深入班级听课。我们五位老师虽然授课的风格、运用的教学艺术各有特色,但展示出深刻的文化内涵,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实现了学生与作品的同振共鸣,将孩子们带到经典诗文的神圣殿堂,让他们回味无穷。</h3> <h3> 教学展示环节后,我们又进入总结提升阶段,石桂英主任对每一节课给予肯定,并进行了深入而透彻的分析,要求我们应该不断地推陈出新,注重充分挖掘文本,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不断总结,不断反思。让学生在诵读中积累、在感悟中体味意境,达到终极目标——文化积累,让古典文学的精华,从他们的口中渗融于他们的血液中,芬芳到他们的生命中。</h3> <h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的研修团队在研修的道路上留下踏踏实实的足迹。总结出了古诗教学的五步法:解诗题,识诗人,明诗意,赏意境,悟情感。相信在全校老师的不懈努力下,蒙古族实验的课堂教学会有质的飞跃,蒙古族实验小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h3>